那些年走過的歐洲——戰鬥民族巡禮(俄羅斯)
↑聖以撒大教堂 【伊薩大教堂】也叫聖伊薩大教堂,位於 聖彼得堡 市中心的伊薩廣場,與的 聖彼得 教堂、 倫敦 的 聖保羅 教堂和 佛羅倫薩 的聖母百花大教堂並稱世界四大圓頂教堂。
教堂用聖徒伊薩命名,是因為伊薩的紀念日與彼得大帝的生日是同一天。伊薩大教堂的前身是1710年由彼得大帝奠基的同名木製小教堂。當以石頭為主要建材後,許多木製小教堂被推倒,建造起宏偉壯觀的石頭教堂取而代之。 ↑聖以撒大教堂 蒙費朗設計的這座 希腊 風格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是 聖彼得堡 最高的教堂,被視為 俄羅斯 帝國的主教堂,是 俄羅斯 最重要的宗教聖地。
整座大教堂重30 萬噸,地基深10 米。教堂四周各豎有16 根粗大的花崗岩 石柱 ,成雙排托起雕花山牆。每根 石柱 高17米,直徑2米,重114 噸,是從30 公裡外的 芬蘭 灣運來的。僅次於冬宮廣場的 亞歷山大 柱(也是蒙費朗的作品)、 羅馬 的 聖彼得 方尖碑和龐培柱,但作為教堂的廊柱是全世界最大的。
整個建築蔚為壯觀,在世界同類圓頂教堂中,它以101.5米的高度位居第四,僅次於的 聖彼得 教堂、 倫敦 的 聖保羅 教堂和 佛羅倫薩 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僅穹形外部鎦金就耗費100 公斤黃金,從此沒再鍍金,一百多年後依然流光溢彩。 ↑聖以撒大教堂 我們只是在聖以撒大教堂外部參觀,據介紹教堂內部更加金碧輝煌:教堂內有許多鍍金的、青銅的和 大理 石雕塑,有多幅色彩斑斕的鑲嵌畫和宗教畫,還有用 烏拉爾 寶石和名貴孔雀石、天青石製作的藝術品作為裝飾。教堂內有鐵梯可以直達頂部大平臺,在平臺的各個方位極目遠眺,列寧格勒全城的景物一覽無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伊薩 基輔 大教堂受到嚴重損壞,20 年後才修複完畢,但留下教堂大門外的 大理 石柱 子上的幾處彈痕沒有修補。在一根柱子旁掛著一塊銅牌:這是在1941~1944 年, 德國 法西斯發射的148478發炮彈中其中一發留下的罪證。 ↑聖以撒大教堂 ↑十二月黨人廣場 為紀念1825年12月反對皇帝制度和農奴制度起義,1925年將原先的參政廣場改名為“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占地數十公頃,瀕臨涅瓦河。林木森森,芳草茵茵,環境幽幽,空氣清清的廣場中央,一塊巨大的花崗岩基石上,巍然屹立著彼得大帝騎馬青銅雕像。 ↑十二月黨人廣場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位於 俄羅斯 聖彼得堡 伊薩 基輔 大教堂與涅瓦河之間,有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彼得大帝的紀念碑,這就是著名的【青銅騎士雕像】。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雕像(Медный всадник)是 聖彼得堡 市標誌性建築之一,雕像是按照另一位俄國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吩咐製作的。 法國 著名雕塑家法兒科內辛勤工作了12年完成了這一藝術傑作。銅像被安置在一塊重達1600噸的天然巨石上,頭戴桂冠的彼得大帝穩騎在前蹄騰起的駿馬上,顯示出了所向無敵的風采。彼得大帝炯炯有神的眼光,目視前方。該馬象徵著 俄羅斯 ,而馬匹踐踏著的蛇,代表著當時阻止彼得大帝進行改革的舊勢力。從任何方向欣賞這座塑像,都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它的藝術魅力。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這座紀念碑於1782年8月7日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的時候揭幕。紀念碑的基石上刻著:獻給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於1782年夏。 普希金 在自己的一篇敘事詩中將這座紀念碑稱為【青銅騎士】,從此以後,【青銅騎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紀念碑的代名詞。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樣,彼得大帝衝破了重重阻力,在這片沼澤地建起了這座美麗的城市 聖彼得堡 ,並建都於此,把落後、封建、貧窮的 俄羅斯 ,帶向了海洋與繁榮。 ↑十二月黨人廣場 ↑十二月黨人廣場 ↑彼得保羅要塞 【彼得保羅要塞】 聖彼得堡 是一座世界名城,位於 芬蘭 灣東岸涅瓦河三角洲。1703年春天,沙皇彼得一世在與 瑞典 的戰爭中占領了涅瓦河右岸的尼恩尚茨堡。同年5月,彼得一世在該城堡附近開始建造一個要塞,取名“彼得堡羅要塞”,在要塞附近造了幾座木頭房子,這就是 聖彼得堡 建城的開始。 ↑彼得保羅要塞 彼得保羅要塞坐落在 聖彼得堡 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 聖彼得堡 著名的古建築。
該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它與彼得堡同齡。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護下誕生和發展的,彼得保羅要塞是作為俄國同 瑞典 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陣地創造的。 彼得大帝親自為它選擇了一處易於防禦的地點,親自監督建造工作。後幾經擴建,建成這座六棱體的古堡。古堡的牆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長700米。 ↑彼得保羅要塞 要塞中有 聖彼得 保羅大教堂、鐘樓、 聖彼得 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築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 聖彼得 保羅大教堂。這座大教堂建於1703年,原先是木質的,1712-1733年在原處改建為石砌的大教堂。是一座早期 俄羅斯 巴羅 克式大教堂。教堂外表莊嚴肅穆,內部裝飾富麗堂皇,有鍍銅的吊燈和有色的水晶枝形燈架。 教堂內壁裝飾有43幅精雕細鏤的木刻雕像。教堂內有從彼得大帝到 亞歷山大 三世的俄國曆代沙皇的陵墓,許多大公也附葬於此,均立有 大理 石墓碑。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遺骸也安葬於這裡。大教堂的鐘樓高122米,到本世紀中葉,是全城最高的建築物。鐘樓尖頂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雙翼伸展3.8米,塑像頭上十字架高6.4米。塔金光閃閃的尖頂直刺藍天,景色十分迷人。在教堂旁有一座小亭子,裝飾有圓柱和航海女神的塑像,是保存彼得大帝的一隻小船的船屋。 ↑彼得保羅要塞 頭小身體高大的彼得大帝銅像 ↑彼得保羅要塞 要塞中還有6座棱堡及其他軍事設施。3座面對涅瓦河,3座面對克龍維爾克海峽。棱堡中有300門大炮。從18世紀起,每日中午12時,納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發空爆彈,向全城居民報時,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彼得保羅要塞 ↑涅瓦河 聖彼得堡 由42個島嶼組成,城內河道縱橫,有300多座橋梁將島嶼相連。而發源於拉多加湖的涅瓦河在市區內逶迤穿行30公里,故素有“北方 威尼斯 ”之稱。 ↑涅瓦河 2、3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聖彼得堡冬宮”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在離涅瓦大街不遠處,涅瓦河的近旁,是聞名於世的冬宮,那兒曾是沙皇處理朝 政和 日常起居的地方,冬宮建築宏偉,上千個廳堂館舍精緻華美。冬宮建於1754—1762年,是 巴羅 克風格的傑出典範。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冬宮曾是俄國曆代沙皇的皇宮,由著名的建築師 拉斯特 雷利 設計,以美輪美奐的建築裝潢和豐富的藏品著稱。【冬宮博物館】也稱【國立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與 巴黎 盧浮宮、 倫敦 大英 博物館、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並稱世界四大博物館。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帶有皇冠的“雙頭鷹”,標誌宮殿至高無上的皇家身份。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冬宮是 俄羅斯 第一流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冬宮的官方名稱為【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 艾爾 米 塔什 是從法語演變過來的說法,意為幽居之宮。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的主要建築是冬宮,以及由道路和連接廳廊組成的三座建築,分別是小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老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新 艾爾 米 塔什 和 艾爾 米 塔什 劇院。
冬宮故名思議就是冬天的宮殿,它是歷代沙皇居住的宮殿,冬宮由伊麗莎白女皇下令建造,在還沒有完工前她就去世了,葉卡捷琳娜二世成了這座宮殿第一位主人,1775年,她為了給自己營造私人空間,修築了小 艾爾 米 塔什 宮殿。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如今東宮已經是第五代建築了,由 意大利 建築師 拉斯特 雷利 於1754年到1762年建造,它是 俄羅斯 巴 洛克 建築的傑作,綠色的牆壁配以白色玉柱和金色裝飾使之金碧輝煌。1837年冬宮曾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複。
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成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冬宮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貴重木材。
好大的孔雀石大鼎,冬宮裡還專門有一個孔雀石大廳,這裡的藏品每件都價值 連城 。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巨大的橢圓形科雷萬大花盤,重19噸,高2.5米,由一整塊 烏拉爾 碧玉打磨而成,耗費了12年的時間。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冬宮精緻的門與窗,其豪華與精美程度令人驚嘆不已。
教堂用聖徒伊薩命名,是因為伊薩的紀念日與彼得大帝的生日是同一天。伊薩大教堂的前身是1710年由彼得大帝奠基的同名木製小教堂。當以石頭為主要建材後,許多木製小教堂被推倒,建造起宏偉壯觀的石頭教堂取而代之。 ↑聖以撒大教堂 蒙費朗設計的這座 希腊 風格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是 聖彼得堡 最高的教堂,被視為 俄羅斯 帝國的主教堂,是 俄羅斯 最重要的宗教聖地。
整座大教堂重30 萬噸,地基深10 米。教堂四周各豎有16 根粗大的花崗岩 石柱 ,成雙排托起雕花山牆。每根 石柱 高17米,直徑2米,重114 噸,是從30 公裡外的 芬蘭 灣運來的。僅次於冬宮廣場的 亞歷山大 柱(也是蒙費朗的作品)、 羅馬 的 聖彼得 方尖碑和龐培柱,但作為教堂的廊柱是全世界最大的。
整個建築蔚為壯觀,在世界同類圓頂教堂中,它以101.5米的高度位居第四,僅次於的 聖彼得 教堂、 倫敦 的 聖保羅 教堂和 佛羅倫薩 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僅穹形外部鎦金就耗費100 公斤黃金,從此沒再鍍金,一百多年後依然流光溢彩。 ↑聖以撒大教堂 我們只是在聖以撒大教堂外部參觀,據介紹教堂內部更加金碧輝煌:教堂內有許多鍍金的、青銅的和 大理 石雕塑,有多幅色彩斑斕的鑲嵌畫和宗教畫,還有用 烏拉爾 寶石和名貴孔雀石、天青石製作的藝術品作為裝飾。教堂內有鐵梯可以直達頂部大平臺,在平臺的各個方位極目遠眺,列寧格勒全城的景物一覽無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伊薩 基輔 大教堂受到嚴重損壞,20 年後才修複完畢,但留下教堂大門外的 大理 石柱 子上的幾處彈痕沒有修補。在一根柱子旁掛著一塊銅牌:這是在1941~1944 年, 德國 法西斯發射的148478發炮彈中其中一發留下的罪證。 ↑聖以撒大教堂 ↑十二月黨人廣場 為紀念1825年12月反對皇帝制度和農奴制度起義,1925年將原先的參政廣場改名為“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占地數十公頃,瀕臨涅瓦河。林木森森,芳草茵茵,環境幽幽,空氣清清的廣場中央,一塊巨大的花崗岩基石上,巍然屹立著彼得大帝騎馬青銅雕像。 ↑十二月黨人廣場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位於 俄羅斯 聖彼得堡 伊薩 基輔 大教堂與涅瓦河之間,有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彼得大帝的紀念碑,這就是著名的【青銅騎士雕像】。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雕像(Медный всадник)是 聖彼得堡 市標誌性建築之一,雕像是按照另一位俄國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吩咐製作的。 法國 著名雕塑家法兒科內辛勤工作了12年完成了這一藝術傑作。銅像被安置在一塊重達1600噸的天然巨石上,頭戴桂冠的彼得大帝穩騎在前蹄騰起的駿馬上,顯示出了所向無敵的風采。彼得大帝炯炯有神的眼光,目視前方。該馬象徵著 俄羅斯 ,而馬匹踐踏著的蛇,代表著當時阻止彼得大帝進行改革的舊勢力。從任何方向欣賞這座塑像,都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它的藝術魅力。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這座紀念碑於1782年8月7日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的時候揭幕。紀念碑的基石上刻著:獻給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於1782年夏。 普希金 在自己的一篇敘事詩中將這座紀念碑稱為【青銅騎士】,從此以後,【青銅騎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紀念碑的代名詞。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樣,彼得大帝衝破了重重阻力,在這片沼澤地建起了這座美麗的城市 聖彼得堡 ,並建都於此,把落後、封建、貧窮的 俄羅斯 ,帶向了海洋與繁榮。 ↑十二月黨人廣場 ↑十二月黨人廣場 ↑彼得保羅要塞 【彼得保羅要塞】 聖彼得堡 是一座世界名城,位於 芬蘭 灣東岸涅瓦河三角洲。1703年春天,沙皇彼得一世在與 瑞典 的戰爭中占領了涅瓦河右岸的尼恩尚茨堡。同年5月,彼得一世在該城堡附近開始建造一個要塞,取名“彼得堡羅要塞”,在要塞附近造了幾座木頭房子,這就是 聖彼得堡 建城的開始。 ↑彼得保羅要塞 彼得保羅要塞坐落在 聖彼得堡 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 聖彼得堡 著名的古建築。
該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它與彼得堡同齡。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護下誕生和發展的,彼得保羅要塞是作為俄國同 瑞典 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陣地創造的。 彼得大帝親自為它選擇了一處易於防禦的地點,親自監督建造工作。後幾經擴建,建成這座六棱體的古堡。古堡的牆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長700米。 ↑彼得保羅要塞 要塞中有 聖彼得 保羅大教堂、鐘樓、 聖彼得 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築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 聖彼得 保羅大教堂。這座大教堂建於1703年,原先是木質的,1712-1733年在原處改建為石砌的大教堂。是一座早期 俄羅斯 巴羅 克式大教堂。教堂外表莊嚴肅穆,內部裝飾富麗堂皇,有鍍銅的吊燈和有色的水晶枝形燈架。 教堂內壁裝飾有43幅精雕細鏤的木刻雕像。教堂內有從彼得大帝到 亞歷山大 三世的俄國曆代沙皇的陵墓,許多大公也附葬於此,均立有 大理 石墓碑。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遺骸也安葬於這裡。大教堂的鐘樓高122米,到本世紀中葉,是全城最高的建築物。鐘樓尖頂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雙翼伸展3.8米,塑像頭上十字架高6.4米。塔金光閃閃的尖頂直刺藍天,景色十分迷人。在教堂旁有一座小亭子,裝飾有圓柱和航海女神的塑像,是保存彼得大帝的一隻小船的船屋。 ↑彼得保羅要塞 頭小身體高大的彼得大帝銅像 ↑彼得保羅要塞 要塞中還有6座棱堡及其他軍事設施。3座面對涅瓦河,3座面對克龍維爾克海峽。棱堡中有300門大炮。從18世紀起,每日中午12時,納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發空爆彈,向全城居民報時,這一習俗流傳至今。 ↑彼得保羅要塞 ↑涅瓦河 聖彼得堡 由42個島嶼組成,城內河道縱橫,有300多座橋梁將島嶼相連。而發源於拉多加湖的涅瓦河在市區內逶迤穿行30公里,故素有“北方 威尼斯 ”之稱。 ↑涅瓦河 2、3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聖彼得堡冬宮”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在離涅瓦大街不遠處,涅瓦河的近旁,是聞名於世的冬宮,那兒曾是沙皇處理朝 政和 日常起居的地方,冬宮建築宏偉,上千個廳堂館舍精緻華美。冬宮建於1754—1762年,是 巴羅 克風格的傑出典範。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冬宮曾是俄國曆代沙皇的皇宮,由著名的建築師 拉斯特 雷利 設計,以美輪美奐的建築裝潢和豐富的藏品著稱。【冬宮博物館】也稱【國立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與 巴黎 盧浮宮、 倫敦 大英 博物館、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並稱世界四大博物館。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帶有皇冠的“雙頭鷹”,標誌宮殿至高無上的皇家身份。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冬宮是 俄羅斯 第一流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冬宮的官方名稱為【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 艾爾 米 塔什 是從法語演變過來的說法,意為幽居之宮。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的主要建築是冬宮,以及由道路和連接廳廊組成的三座建築,分別是小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老 艾爾 米 塔什 博物館、新 艾爾 米 塔什 和 艾爾 米 塔什 劇院。
冬宮故名思議就是冬天的宮殿,它是歷代沙皇居住的宮殿,冬宮由伊麗莎白女皇下令建造,在還沒有完工前她就去世了,葉卡捷琳娜二世成了這座宮殿第一位主人,1775年,她為了給自己營造私人空間,修築了小 艾爾 米 塔什 宮殿。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如今東宮已經是第五代建築了,由 意大利 建築師 拉斯特 雷利 於1754年到1762年建造,它是 俄羅斯 巴 洛克 建築的傑作,綠色的牆壁配以白色玉柱和金色裝飾使之金碧輝煌。1837年冬宮曾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複。
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成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冬宮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貴重木材。
好大的孔雀石大鼎,冬宮裡還專門有一個孔雀石大廳,這裡的藏品每件都價值 連城 。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巨大的橢圓形科雷萬大花盤,重19噸,高2.5米,由一整塊 烏拉爾 碧玉打磨而成,耗費了12年的時間。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與冬宮 冬宮精緻的門與窗,其豪華與精美程度令人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