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莫斯科《新聖女公墓》一座露天雕塑藝術館,歐洲三大公墓之一,重新解讀生命、凈化靈魂的殿堂。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新聖女公墓實在值得一看,它是 歐洲 三大公墓之一,在公墓里每個墓坑都埋葬著一位 俄羅斯 名人,每個亡者生前都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經歷和歷史,值得我們去瞭解。走進公墓,猶如翻開一部“百科全書”,這裡沉澱著 俄羅斯 厚重的歷史和文化精髓,它不僅是 俄羅斯 政治與文化的名人堂,還是一座雕塑藝術殿堂,每一尊墓上雕塑都是墓主精彩人生的寫照,讓所有的墓誌銘都顯得蒼白累贅。在夏日的陽光下,這座美妙、憂傷、寧靜的墓園是一個最能讓人擺脫浮躁心態,而與 俄羅斯 大地直接擁抱的地方。這裡有我們熟悉的為國捐軀的蘇聯戰鬥英雄、 俄羅斯 與前蘇聯的作家、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也有電影戲劇舞蹈演員、歌唱家、運動員,這些曾經對 俄羅斯 歷史文化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的傑出人物都長眠於此。在 俄羅斯 人的心中,新聖女公墓不是告別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讀生命、凈化靈魂的殿堂。 ↑新聖女公墓 新聖女公墓,始建於16世紀,起初是教會上層人物和貴族的安息之地,19世紀後成為 俄羅斯 著名知識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後歸宿。公墓占地7.5公頃,埋葬著2.6萬多位名人,有著名作家果戈理、契訶夫、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戲劇理論家斯坦 尼斯 拉夫斯基,舞蹈家 烏蘭 諾娃,播音員尤利·列維坦,飛機設計師安德烈·圖波列夫,政治家米高揚、波德戈爾內、葉利欽等。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獨特的墓碑,向世人講述著他們不同的生命故事. ↑新聖女公墓 在蘇聯解體後,政府對公墓的撥款有所減少, 莫斯科 的一些富翁趁機向公墓提出捐贈巨款,以換取死後入葬新聖女公墓的“門票”,遭到了 俄羅斯 人民的強烈反對。 ↑新聖女公墓 新聖女公墓堪稱 俄羅斯 的國家公墓,但它不同於 北京 的 八寶 山革命公墓,也不同於 美國 首都 華盛頓 的阿靈頓國家公墓。這個公墓積澱著濃厚的 俄羅斯 文化,體現出獨特的 俄羅斯 民族性格,而且是由民間組織管理的,只接納那些對國家民族做出重大貢獻、成效卓著的各界人士,以科學家、藝術家、作家、學者為主,也有部分政治家和英雄人物。而商人只有特列基雅科夫一位,還是因為他創辦了世界知名的“特列基雅科夫畫廊”(擁有10萬多件藏品),保存了大量的 俄羅斯 藝術,為傳承民族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新聖女公墓 這座飽含著濃厚的俄國文化韻味的公墓,墓主的人格身份與墓碑雕塑的巧妙結合,使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總是給予無盡的驚嘆與贊美。 ↑新聖女公墓 世界上雖然有不少名人墓,總覺得過於獃板、嚴肅,主要是空間過於緊密,而且墓碑沒什麼特色。 歐洲 則不然,著名的公墓就是雕塑藝術集大成之地,去 歐洲 看教堂、宮殿、城堡之餘,著名的公墓也不可錯過, 比如 說 維也納 中央公墓、 巴黎 貝爾·拉雪茲神父公墓、 莫斯科 新聖女公墓並稱 歐洲 三大公墓,都不可不看。 ↑新聖女公墓 這裡埋葬了 俄羅斯 民族歷代的精英和驕傲。每天都會有大批的 莫斯科 市民來到這裡,似乎只要在這裡停留片刻,那些緊縮的心靈就會得到舒展和放鬆,平淡無奇的生活又會重新燃起希望的燭光,這裡似乎有種魔力吸引著一代代人前來朝拜。 ↑新聖女公墓 主要路線鮑裡斯·葉利欽 (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
↓
俄羅斯 首任總統,於2007年4月23日去世,享年76歲。他使蘇聯解體,使蘇聯紅色國旗變為 俄羅斯 聯邦三色國旗。他的墓上沒有雕像,只有三色國旗在大地上起伏。普京08年4月23日在墓碑揭幕式上說:“……他不僅從根本上影響了我們國家的發展,也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上個世紀洶涌澎湃的90年代是劇烈變革的時代,是屬於勇敢、不平凡的人的時代,屬於擅於逆流而上、引領大眾奔向新目標的人的時代,葉利欽當之無愧地為一代傑出人物。”他去世不久,對他的評價過早,千秋功過,還是留與後人評說。 ↑新聖女公墓 賴莎·戈爾巴喬娃 (1932年1月5日-1999年9月20日)
↓
賴莎·戈爾巴喬娃:她和戈爾巴喬夫是大學同學,畢業於社會學系。1953年和戈爾巴喬夫結婚。1985年戈爾巴喬夫被選為蘇共總書記,賴莎隨即成為丈夫的顧問。在賴莎以前,蘇聯領袖的夫人很少拋投露面,而她開闢了這個先河。她經常出現在公眾面前和社交場合。積极參加外交活動,關心兒童和婦女的保障問題。使西方國家第一次看到蘇聯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作為蘇聯第一夫人,在國際上受到廣泛關註。蘇聯解體以後,戈爾巴喬夫離開了總統寶座,經常到國外講學,她一直陪伴在丈夫身邊,但不久她得了白血病,即使這樣他依然在各方面呼籲捐款。為兒童捐贈白血病醫院後死於 德國 慕尼黑 。葉利欽特派專機將她的遺體運回國安葬。 邊上的空地是政府批准給戈爾巴喬夫預留的安息地。墓碑是一尊優雅美麗的青銅雕像,雕像是按照戈爾巴喬娃大學時的一張照片雕刻的,這是賴莎生前最喜歡的一張照片。雕像不僅一如她生前的典雅和高貴,更將她的美麗定格在18歲的青春歲月。 ↑新聖女公墓 列別德 (1950年4月20日-2002年4月28日)
↓
前蘇聯末期重要將領,入侵 阿富汗 的指揮官。前蘇聯解體後 俄羅斯 第一次選舉總統,他與葉利欽、共產黨領袖久加諾夫三人是候選人,誰也不占絕對優勢。列別德主動退出競選,並號召支持者改為支持葉利欽,從而順利的把葉利欽送上第一任 俄羅斯 總統寶座。
他也是 俄羅斯 軍方 和政 界知名人士,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曾任 俄羅斯 駐德涅斯特河沿岸第14集團軍司令,授四星級將軍銜。後退役從政。擔任過 俄羅斯 人民 共和 黨領導人,2000年在總統競選中敗給普京。2002年4月參加一個剪彩會撞高壓線飛機失事死亡。 ↑新聖女公墓 圖波列夫 ↓(1888年11月10日-1972年12月23日)
飛機設計師,參與上百個軍用和民用飛機型號的設計,以“圖”字命名。1937年以間諜罪被捕並被送到集中營,被軍事法庭判處剝奪自由15年。在獄中他繼續從事飛機設計,創造了前線轟炸機。1941年衛國戰爭開始後,最高蘇維埃將他提前釋放,1955年正式恢複名譽,據說他是斯 大林 唯一的一次,向大清洗時受害者當面道歉的人。之所以受到如此這般的待遇,是因為在那個物質和知識極度貧瘠的年代,僅僅他一個人,獨立完成了整個圖154飛機的全部設計工作.即便是在計算機如此發達的現在,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複雜的飛機設計而言,一個人完成一架飛機的全部設計,簡直是不可思議的。1956年擔任蘇航空工業總設計師,在他的領導下,誕生了著名的“圖”(Ту)系列超音速噴氣客機,他一生在飛機設計上創造了78項世界紀錄。 ↑新聖女公墓 王明 ↓(1904-1974年3月27日)
王明, 安徽 金寨 縣雙石鄉(時屬 安徽 省 六安 縣)碼頭村人,原名陳紹禹。1925年10月加入 中國 共產黨,11月留學蘇聯,被稱為斯 大林 的學生。曾派往 中國 ,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長江局書記等職務。1930年從蘇聯回國後,打著“反對立三路線”旗號,在1931年1月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奪取了中央領導權,至1934年間,在黨內推行了一條以教條主義、媚蘇親蘇為特征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對 中國 革命事業造成了很大的危害。1949年中華人民 共和 國成立後,王明任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副主任。起草了中華人民 共和 國第一部《婚姻法》,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
1956年借治病為由,王明去蘇聯定居,此後再也沒有回到祖國,直到1974年病逝。我們看見身穿 中山 裝的王明雕塑,雙目註視著前方。墓地下方,有他家鄉地方政府,新敬獻的花環。 ↑新聖女公墓 新聖女公墓唯一安葬的三位 中國 人:王明、夫人孟慶樹、女兒王芳妮。
孟慶樹歷史上是 中國 婦女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曾任中共法制委員會委員兼資料室主任。
王芳妮為蘇共季米特洛夫義女,當親生女兒一樣撫養,培養成蘇聯空軍飛行員。1985年1月27日逝世,享年53歲。
王明與孟慶樹晚年政見存在分岐,致感情不合,按照孟慶樹遺願:不願與王明合葬,所以分開單獨安葬,孟慶樹的墓碑安置在馬路的斜對面,與女兒合葬,與王明墓碑隔路相望。 ↑新聖女公墓 卡捷列尼科夫 ↓
蘇聯空降兵傘包發明人,正是他對空降兵空降技術的卓越貢獻,才成就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空降兵部隊——蘇聯空降兵。所以他的墓碑上雕刻著降落傘,一個張開的降落傘,最鮮明的突出了他的發明是 成功 的,是很有意義的!簡單直白,讓人對於他的為蘇聯空降兵所做的貢獻一目瞭然! ↑新聖女公墓 彼得洛夫斯基 ↓
世界著名數學家。從1951年_1973年長期擔任 莫斯科 大學校長。他的墓碑上有一道數學題,不少 中國 學生都求解過這道難題。 ↑新聖女公墓 伊柳辛 ↓(1894一1977)
謝爾 蓋·弗拉基米羅維奇·伊柳辛,蘇聯工程兵技術上將。伊爾系列飛機設計師。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的教授。第一至七屆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卓越的飛機設計師。他曾榮獲三次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一次列寧獎金、七次斯 大林 獎金、七次蘇聯國家獎金、八枚列寧勛章、一枚十月革命勛章、兩枚紅旗勛章和其他獎章多枚,為蘇聯航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聖女公墓 在一次執行任務時為了保護重要文件集體犧牲的飛行員 1973 ↑新聖女公墓 赫魯曉夫 ↓ (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前蘇共中央領導人,一位使 和平 演變在他死後 成功 的大膽改革家。他的墓碑獨具特色,在四塊灰色花崗石拼組成的墓基上,黑白兩色的花崗石交叉地組合在一起,赫魯曉夫的頭像置於黑白框架之中,設計者是赫魯曉夫大權在握時多次批判的現代派雕塑家涅伊茲 維斯 內,而請此人設計墓碑又正是赫魯曉夫兒子根據其父的生前遺願。涅伊茲 維斯 內表示同意,但提出一切按他的想法做,別人不得干涉。對於墓碑設計的寓意,涅本人曾這樣解釋:“我對尼基塔· 謝爾 蓋維奇沒有特別的同情和愛,他毀壞了很多人的生活,不單是我。但是歷史客觀性在談論他的時候就像在談論一個黑白現象一樣。”意思是赫魯曉夫執政於新舊兩個時代的交接期,他的政策常常是矛盾的,具有正確和錯誤的兩重性。很多人把此進一步詮釋為對赫魯曉夫毀譽參半、功過交織的評價。 ↑新聖女公墓 波克 雷什金 ↓(1913年2月21日-1985年11月3日)
蘇維埃空戰戰術之父,空軍元帥,是衛國戰爭蘇聯空軍最值得驕傲的雄鷹。參加空戰156次,個人共擊落法 西 斯 德國 飛機59架。只要他的飛機一起飛, 德國 人就開始在無線通話機中,互相大聲提醒:“小心, 波克 雷什金在空中!”他成為了蘇聯歷史上第一個三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人,而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是副統帥朱可夫。 ↑新聖女公墓 伊薩科夫斯基 ↓(1900-1973)
蘇聯 俄羅斯 詩人,戰歌《喀秋莎》和情歌《紅梅花兒開》的作詞者。
《喀秋莎》這首歌創作於1938年,它已幾乎成為 中國 的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它還是一首流傳世界的歌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喀秋莎》曾經是 意大利 人最喜愛的歌曲之一,一度成瞭解放 羅馬 的 意大利 游擊隊員的隊歌。況且不僅在 意大利 ,而且 歐洲 各國的人們都在傳唱《喀秋莎》可見這首歌的流傳廣度和魅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是誰
《喀秋莎》這首歌的詞作者就是 大名 鼎鼎的蘇維埃詩人,被譽為“ 斯摩棱斯克 夜鶯”的М.В.伊薩科夫斯基,歌曲由作曲家М. 布朗 傑爾譜曲。
他曾經獲得四枚列寧勛章,兩枚勞動紅旗勛章,兩次斯 大林 獎金,還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以及許多獎章的得主。
伊薩科夫斯基與作曲家杜納耶夫斯基聯袂為影片《庫班哥薩克》創作的兩首歌曲《紅莓花兒開》和《你從前是這樣》不但傳遍整個蘇聯,而且風靡全球。 ↑新聖女公墓 利昂契夫 ↓(1901-1971)
喀秋莎火箭炮
1943年發生在 基輔 第聶伯河戰役中,第一次使用了著名的卡秋莎大炮。德軍把這種大炮叫“斯 大林 風琴”,因為它在發射炮彈時會發出一種類似風琴的呼嘯聲。德軍對卡秋莎的巨大殺傷力極為恐怖,後續戰場上出現“聞聲而逃”奇觀。
利昂契夫 蘇聯炮兵工程專家,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БМ-13就是由他設計的,由於極端保密,連炮兵連的人員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稱。他們見炮架上有一個K字(共產國際工廠的第一個字母),便愛稱其為"喀秋莎"。這個名字後來不脛而走,幾乎成為紅軍戰士對火箭炮的標準稱呼。從此以後,喀秋莎幾乎成了蘇聯的象徵,她讓 德國 侵略者膽寒,她發射時發出的聲響更是高奏的凱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 中國 人民志願軍裝備了一些"喀秋莎"火箭炮,取得了較為輝煌的戰績。在志願軍入朝參戰的炮兵部隊中,第21師是"喀秋莎"火箭炮兵師。該師裝備了120門火箭炮。作戰時,以團(或營)為單位齊放射擊。最大的優越性就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巨大的火力網,使敵集群目標來不及躲藏和轉移即被殲滅。
他的塑像身穿戎裝,眺望著遠方,仿佛看到了遠方的勝利曙光,頭頂高度寫實的喀秋莎火箭炮如同利劍出鞘,隨時要給侵略者當頭一棒! ↑新聖女公墓 波普 科夫 ↓(1922-2010)
蘇聯著名的殲擊機飛行員,衛國戰爭期間任西南戰線空軍殲擊機師飛行團團長。中將軍銜,兩次蘇聯英雄稱號得主。
波普 科夫生於 莫斯科 一個工人的家庭。1940年參軍,1941年航校畢業,1942年上前線作戰。衛國戰爭期間,他當過飛行機長,小隊長和大隊長,總共飛行345次,在85次空戰中擊落敵機40架。 波普 科夫的戰機也曾經被擊落過,他靠跳傘得以自救。
波普 科夫共獲得3枚列寧勛章,2枚紅旗勛章,1枚 亞歷山大 ·涅夫斯基勛章,2枚 紅星 勛章,3枚衛國戰爭勛章(一級1枚,二級2枚)等。
戰後, 波普 科夫繼續在空軍服役並且在1951年畢業於軍事航空學院,從80年代起在軍事航空工程學院任教。
這個紀念碑的作者雕塑家 弗拉基米爾 ·馬丘辛。在紀念碑上方鐫刻著一句話“我們要活下去。”這不是一句普通的話,而是 波普 科夫的一位戰友在駕駛著被擊中的戰機後沖向敵機戰群是說的最後一句話,此後,這句話成為 波普 科夫的座右銘。 波普 科夫就是抱著要活下去的信念和信心與 德國 法西斯作戰的。這座紀念碑是由 莫斯科 市政府投資800萬盧布修建的,此外,還要感謝新聖母公墓的領導支持和工作人員大力協助。 ↑新聖女公墓 列維坦 ↓(1914年9月19日-1983年8月4日)
著名播音員,他是前蘇聯著名的金話筒。人民聽到他的聲音便受到鼓舞增添力量,敵人聽到他的聲音便膽顫心驚恨之入骨。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斯 大林 的命令、指示、演說以及蘇聯情報局的重要戰報,大多由他播出。他的聲音通過電波鼓舞了無數蘇聯士兵的士氣,令 德國 人聞風喪膽。一九四一年冬,德軍兵臨 莫斯科 近郊時,擬定的十三人黑名單中,第一名是斯 大林 ,第二名便是列維坦, 德國 高層下令,誰能打死他,就可以得到數目驚人的賞金。引得無數 德國 兵摩拳擦掌。 莫斯科 保衛戰最後還是以 德國 軍隊敗北告終。
播音員列維坦的聲音曾是德軍的最怕和最恨,1941年夏德軍把一顆半噸重炸彈投進蘇聯無線廣播委員會的院子,隨後宣佈“布爾什 維克 無線廣播中心已被摧毀,列維坦被炸死”的謠言。15分鐘後列維坦雄壯激昂的聲音又重新響起……在列維坦的墓碑上,紅軍之星當頭照耀,他鎮定自若地面對話筒,身後一圈圈電波傳向四面八方。 ↑新聖女公墓 拉夫里洛維奇 ↓
炮兵工程師,穿甲彈之父。 它設計的穿甲炮彈可以穿透100毫米厚的鋼板,雕塑家就將他的墓碑設計成一塊厚度為100毫米的彎曲鋼板的形狀,而墓碑上的3個彈孔則形象地向後人展示著這位武器專家研製的炮彈有多麼巨大的威力。 ↑新聖女公墓 亞歷山大 .尼古拉耶維奇 ↓(1899-1980)
著名化學家,曾擔任莫大校長、蘇聯科學院院長,登上過 美國 《時代》雜誌封面,主持麻雀山莫 大新 校園的建設,包括“七姐妹”之一的莫大主樓。近代金屬有機化學的奠基人、著名化學家、蘇聯科學院院士。創造使有機物質與一系列金屬化合的重氮化方法,世稱《涅斯梅亞諾夫重氮法》。 ↑新聖女公墓 別爾西阿尼諾夫 ↓
俄羅斯 最偉大的婦產科醫生,被稱為生命使者,在 德國 法西斯圍困 莫斯科 的日日夜夜裡,他在地鐵里建起簡易醫院,迎接了1000多個嬰兒平安降生。他醫術高超,不管多可怕的難產都能迎刃而解。直到現在,還有他當年接生的人來墓前獻花。他是 俄羅斯 最偉大的婦產科醫生(產科之父),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針對二戰後 俄羅斯 人員傷亡慘重、人口急劇下降的現狀,他提出了鼓勵多生多育的國略,建議國家獎勵“英雄母親”,以大幅提高人口數量。阿尼諾夫·列阿尼德·謝梅科維奇接生醫術高超,不管多可怕的難產,到他手裡都迎刃而解。 ↑新聖女公墓 夏里亞賓 ↓(1873年-1938年)
提起夏里亞賓的名字,耳際就會響起那支深沉、悲壯的《伏爾加船夫曲》。
俄國男低音歌唱家。被譽為世界低音之王,他是一位具有獨創精神的藝術家,表演與人物、語言 和歌唱高度融合,嗓音洪亮,音域寬廣,富有表現力。
旅居 巴黎 期間,他在 俄羅斯 教堂的院子里看見兩個衣衫襤褸的 俄羅斯 婦女帶著幾名殘疾兒童在行乞。這一情景使他心 中非 常難過,隨後他通過一位神父向當地 俄羅斯 難民捐款5000法郎。沒想這一善舉竟釀成大禍:那位神父在 巴黎 的俄國僑民報上發表了對捐款者表示感謝的話,於是蘇聯駐 巴黎 使館便向 莫斯科 發出一份有關此事的秘密電報,於是 莫斯科 轟動了,說夏里亞賓資助了白衛軍,投靠反革命。此後,夏里亞賓在 美國 定居,後移居 巴黎 。1935年,夏里亞賓曾來 中國 做旅行演出,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間,夏里亞賓先後在 哈爾濱 、 上海 、 北京 和 天津 四 大城 市舉行獨唱音樂會,受到廣大 中國 觀眾的熱烈歡迎。
他是 俄羅斯 偉大畫家列賓的好友,墓上的雕像就是按照列賓為他所作的畫雕刻的。夏里亞賓靠坐在沙發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頭略微上揚,神情專註,似乎正沉醉在音樂中。從未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夏里亞賓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被稱為世界的“低音歌王”。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歌手生前一直受到國內激進分子的迫害,而不得不流亡國外,據說,夏里亞賓生前曾經賭氣說道,我連骨頭也不能埋在這個國家。但是在他去世46年後,這位不朽藝術家的遺骸,終於從 巴黎 遷葬到 莫斯科 新聖女公墓,夏里亞賓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1956年蘇聯恢復其“人民演員”稱號,1984年在新聖女公墓舉行了骨灰重 新安 葬儀式。 ↑新聖女公墓 葛羅米柯 ↓(1909年7月18日-1989年7月2日)
前蘇聯外長,墓碑上頭部浮雕像,被刻成陰陽兩副面孔,陽的部分是正雕像臉型凸出來,陰的一面凹進去,陰陽兩副面孔連在一起形成強烈的對比。據說雕像表現了葛羅米柯兩面人性格,他在前蘇聯絕大多數時間從事外交工作,在不同的政治時期都能保住地位,在斯 大林 、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得羅波夫、契爾年科時期都得到了重用。號稱政壇不倒翁,他擔任蘇聯外交部長長達 27年之久,從斯 大林 到契爾年科,五朝元老,歷經無數雲譎波詭的政治風浪,他對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盡忠盡職,他在世界舞臺上姦詐狡猾,有著過人的政治智慧。陰陽臉的雕塑完美地刻畫了這一人物特點。 ↑新聖女公墓 卓婭 ↓(1923年-1941年)
蘇聯女英雄,被稱為:蘇聯的劉胡蘭。1941年11月德軍逼近 莫斯科 時,參加一個地下組織領導的破壞小組,在執行任務時被捕。11月29日,殘忍的 德國 士兵強暴了她,當著村民們的面把她在絞刑架上絞死,年僅18歲。1942年2月16日,蘇聯政府追授她蘇聯英雄稱號。據說當年斯 大林 得知卓婭犧牲的消息後極為震怒,曾給蘇軍前線指揮下令:對絞死卓婭的那支德軍部隊官兵,戰鬥中一律格殺不論,不接受投降。卓婭的墓碑表現了就義前的片刻,短髮和衣襟隨風飄起,秀麗的臉龐向空中揚起,顯示對敵人的蔑視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新聖女公墓 舒拉
卓婭的弟弟,獲衛國戰爭一級勛章和紅旗勛章,犧牲在戰爭勝利前夕。舒拉與母親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的墓地,在卓婭墓地對面。
在卓婭死後,她的弟弟舒拉也進入坦克學校學習。他畢業後以指揮員的身份參加了戰鬥,獲得了衛國戰爭一級勛章和紅旗勛章。在戰爭勝利前夕,他也不幸戰死在東普魯士犧牲。他們的母親用朴素的語言回憶了他們姐弟成長的過程---《卓婭和舒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