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日記]失聯96小時,探尋自尊心極強的小傲嬌朝鮮




在 朝鮮 雖然學生沒有升學壓力,人民沒有生活壓力,但是在每周六天的上學工作之餘,各種各樣的義務勞動占用了太多的私人時間,排練表演,修房子修公路都是全民參與。國家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人民為國家奉獻一生,與其說是奉獻,不如說是一種信仰。 開城:“成人才之未就,均風俗之不齊”從 平壤 駕車到開城,大概5個小時。途徑統一門,又稱祖國統一三大憲章。這條路直通 首爾 ,所以叫統一大道。




開城離南 朝鮮 的 首爾 只有70公里。在 朝鮮 , 韓國 被稱為南 朝鮮 , 朝鮮 是北 朝鮮 ,如果你說 韓國 他們會不開心,因為 朝鮮 人民深信南北 朝鮮 統一指日可待。
開城因松樹繁茂,又名“松城”,是 朝鮮 第二 大城 市,以輕工業為主,最高級的高麗人參就產自這裡。相比 平壤 ,開城的城市更斑駁一些。









小楊說,開城歡迎“王”姓,不歡迎“李”姓。原因要從高麗王朝說起。
高麗王朝由王建於918年創立,在開城建都。1392年,李成桂奪取了高麗政權,建立了李氏王朝。因前朝高麗王朝 國姓 為“王”,王姓者為避免受牽連紛紛改姓,所以現在 朝鮮 的王姓人很少。
高麗博物館,最初是高麗國的行宮,稱“順天館”。1089年,最高教育機關國子監遷到這裡,改為“成均館”。“成均”一詞源於《周禮》,“成人才之未就,均風俗之不齊”。







前一天在 平壤 市區,我們去了中朝 友誼 塔,並獻了鮮花。
【中朝 友誼 塔】
友誼 塔於1959年10月25日在 平壤 牡丹峰的北邊建造。為紀念在 朝鮮 戰爭中用鮮血幫助 朝鮮 人民的 中國 人民志願軍,其建築地址和造型由1958年2月周總理訪問 朝鮮 時和金日成親自選定和審核。





【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開城在二戰結束時,由於地處北緯38度線以南,劃歸給了 韓國 ,但在 朝鮮 戰爭時,志願軍和人民軍奪回了開城。 開城烈士陵園主要安葬著1950年冬至1951年6月,第三,四,五次戰役中為越過三八線作戰犧牲的烈士們。

我看到一對中年夫妻,男的很激動的給老婆說:“找到了,我出去買花,我出去買花…”,然後急匆匆的往陵園門口走去。
男的出了陵園的門,我走進這個中年女士,不敢直接問,便說道“您好,請問十號墓是有哪個知名的人嗎?”
女士回應,“不是,剛剛我老公在十號的名單里找到了他親叔的名字。”
我說“你們是專門來祭奠的吧!”
女士說“不是,我們是來旅游,這不是颱風影響不讓去板門店,才把行程改到這兒,一直知道他叔戰死在 朝鮮 ,但是沒想到會埋在這裡,剛剛我倆就想看看名單,想著沒準兒可以找到呢,結果真的找到了。”
我不知道說什麼…
女士又說:“我老公這不是激動的趕緊去買花,祭奠一下麽…”
正說著,男的拿著一束鮮花走過來,和一個拿小型錄像機的人說,“我們去獻花,你幫我們把碑上的名字和那個十號都拍下來。”
我沒再上前打擾,默默的看他們走向十號墓地,鞠躬,獻花…突然間,心裡一陣酸楚,眼淚不自覺的掉下來…多少無名的戰士獻出年輕的生命,只為“保家衛國”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