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俄羅斯追不到光之行(莫斯科、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
經過3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位於巴倫支海沿岸的船舶墓地。
捷里別爾卡(Teribyorka)是科拉半島北岸、北冰洋上的一個小定居點,屬 摩爾曼斯克 州管轄。始建於17世紀上半葉,曾是季節性漁業基地,不久後發展成為重要的漁業中心。20世紀60年代,隨著超大船隻的到來,捷里別爾卡的捕魚業逐漸衰退而留下許多廢棄的船舶。由於沒有對漁船到港和離港的登記場所,漁民們只好前往附近的地區首府—— 摩爾曼斯克 。如今,小鎮位於巴倫支海沿岸(北冰洋陸緣海之一),是海上失事船隻最後的避難之所,岸邊的船舶墓地成為捷里別爾卡的主要景點。由於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然地處 北極 圈,這裡的海水並沒有結冰。
或許會是我這輩子去過最北的地方了吧。
帝王蟹腳是導游幫忙預約的,個人去買的話當地人不會賣,一公斤才1500盧布,比國內便宜太多,都是新鮮打撈直接蒸熟保存的。而且腿肉又!大!又!肥!特!別!鮮!美!什麼佐料都不用也很好吃!強烈推薦。在海邊只有一家餐館,也是不預約不接待的,給錢都不賣我們吃的,深深感受到了 俄羅斯 人的教條和軸- -
我們選了一家比較綜合的餐廳,有日料也有海鮮和俄餐。 俄羅斯 的室內餐廳進門要先寄存大衣,有專門的人負責存放衣服,給寄存的牌子。這家餐廳菜單沒有配圖,但是有菜名和主要原料的說明,我們只能根據英文來判斷是什麼菜,然後對著服務員小姐姐指著菜單this this this的點了半天才算點好。我用蹩腳的俄語和小姐姐說了謝謝,她特別開心。
我們點了 俄羅斯 的特色紅菜湯(主要原料是甜菜、牛肉)味道還不錯。海鮮拼盤也很好吃,尤其是焗淡菜。其他兩個就差強人意了,好咸好甜。四道菜吃了大概260rmb,結賬的時候是刷信用卡,想到 歐洲 國家好像都有給小費的習慣,我又另外找了50的紙幣給小姐姐當做小費,不知道她會不會嫌我太小氣hhh,不過她看上去很開心的樣子。

晚上追極光又一次失敗了,雪不停地下。我們等到12點也就回來了。
我半夜被車裡的暖氣熱個半死超想喝酸奶,半夜十二點半摸著導航去了附近幾百米的超市,一路都害怕碰到酒鬼或者被打劫,結果路上遇到的幾個人基本都是很友好的和我們說你好。
深夜帝王蟹配酸奶,太快樂了!

\----------------------------------------------------------------------------------------------------------------------------------------
摩爾曼斯克 已深入 北極 圈內300多千米,是個地地道道的 北極 港城。 摩爾曼斯克 一年中有一個半月(12月2日起到次年1月18日前後)的長夜,又有兩個月(夏至前後的兩個月)的長晝。
摩爾曼斯克 是 俄羅斯 北方唯一的“終年不凍港”,它位於 北極 圈以內約68°處,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然地處高緯度的 北極 圈內,但這裡的海港全年從不結冰,一年四季可以通航。
在城區的高處放眼望去,整個城市沿科拉灣的狹長地帶由北向南展開,城區依山而建,是個瀕 臨海 灣的小山城。城區主要街道的建築大都是50年代興建的5層高的建築,顯得有些陳舊。在靠近城邊的山巒上,主要是高層的居民住宅樓。
摩爾曼斯克 是 俄羅斯 乃至世界最大的軍港之一。從沙皇俄國時期開始,在北方地區建立不凍港的海軍基地就是 俄羅斯 積極推行的一個海軍發展戰略。1899年沙皇俄國在這一地區建立了第一個軍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科拉灣的戰略地位顯得更加重要。1915年,沙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對付 德國 海軍對 波羅的海 的封鎖,就將這裡闢為重要的軍事重鎮,囤積輜重兵器。1916年,同 俄羅斯 內地相連的鐵路在 摩爾曼斯克 建成通車,同時 俄羅斯 決定在這裡興建港口, 摩爾曼斯克 正式建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這裡已經成為 俄羅斯 西北 地區重要的工業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摩爾曼斯克 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來自盟軍國家的各種物資,通過這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蘇聯各地。400萬噸軍用物資通過此港運進了蘇聯,占美英援蘇物資的1/4,有力地支援了蘇聯的衛國戰爭。(摘自百度百科)
上面的照片是在阿廖沙雕像下拍的,這裡是 摩爾曼斯克 城的最高處,可以看到港口、船舶。
在參觀完 摩爾曼斯克 博物館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由於我們的導游沒有隨身帶證件,被不知道哪個好事的當地群眾舉報,警察直接進到博物館里把導游帶走問話了。留下我們和無法與我們溝通的大巴司機。導游走之前交代司機把我們帶去列寧號參觀,船上雖然配有英文講解員,但是 俄羅斯 人的英語也不太好,我們的英語也不太好,這個船就稀里糊塗參觀完了。
下麵的照片是列寧號核動力破冰船上拍的,它是全世界第一艘採用原子能反應堆產生的能量進行行駛的船隻。
出來以後還在門口的咖啡店里買了綠水晶做的耳環,1500盧布。這裡擁有豐富的寶石礦產資源,造假的成本可比直接挖高多了。所以我還是覺得很ok的。
傍晚的時候導游還沒被放回來,我們就去打卡了最北麥當勞。可能是因為地處極地的緣故,傍晚的天空出現了粉紅色的雲彩,下圖是無濾鏡原圖,肉眼看到的就是圖裡這種正宗的少女粉,太太太好看了!
在最北麥當勞點了點吃的當晚飯,國內沒有的麥樂蝦味道也soso啦。對面的大叔一直想和我們說話,可惜他既不會英語也不會俄語,但是能感受到他的熱情。還非常努力的比划了半天提醒我們要拿著單子去櫃臺領餐,並不是按順序叫號領餐的。
具體的寫信攻略我是參考這位小伙伴的。 https://imfw.cn/l/98083600
進門右邊玻璃門裡可以買明信片,賀卡,郵票。售賣的阿姨和我溝通超有障礙,她居然也拿出了翻譯軟件一通說以後,手機里就出現了中文拿給我看哈哈哈。一張明信片是40盧布,郵寄到全球各地應該都是50盧布郵票費用。(我寄了 美國 中國 澳大利亞 )寄到國內的話賀卡上寫To:P.R.CHINA下麵再寫中文地址就可以了。買明信片的地方還可以蓋當天日期的特色郵戳。最後投入藍色的郵筒就好啦!(註意郵局只開到晚上19:00哦)
在寫明信片的時候還有個小插曲,有個看過去精神有問題的人坐在我們對面一直和我們搭話,然而我們並聽不懂,在邊上的當地老奶奶就給我使眼色又指了指腦子,暗示我不要理他。碰上這種糾纏不休的人也是挺煩的,還好沒有過來動手動腳。

打卡完 北極 圈城市標誌後開始了最後一天希望渺茫的追光。雪雖然停了,但是這回司機卻沒有帶我們跑到離城區很遠的地方看極光。其實當晚是有極光出現的,只有相機能拍到淡淡的一點,肉眼卻根本看不清。這也是我這趟旅行最遺憾的地方——有其他團友另外聯繫私人的車輛去比較遠的地方,追到了很明顯的極光。大家如果跟團前一兩天沒追到後面一定要在肥豬馬蜂窩之類靠譜的APP上自己聯繫車輛,他們會帶你去比較遠的地方。團里的車子到第三天真的只是隨便拉到郊區就完事了。非常遺憾。
聖彼得堡 始建於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市名源自耶穌的弟子聖徒彼得。1712年彼得一世遷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時間里這裡都是 俄羅斯 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1924年為紀念列寧曾更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又恢複原名為 聖彼得堡 。(摘自百度百科)
聖彼得堡 今天是個大晴天,一下飛機風呼呼的吹,緯度雖然更低但是感覺比 北極 圈裡的 摩爾曼斯克 還冷。
下了飛機我們就前往離市區比較近的夏宮參觀了。
夏宮位於 芬蘭 灣南岸的森林中,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也是 聖彼得堡 的早期建築。
在通往夏宮門的小路上,就有當地的 俄羅斯 人在路邊賣紫皮糖之類的 俄羅斯 特產,有吆喝著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的,甚至還有用小號吹著義勇軍進行曲招攬生意的。
下圖是夏宮最有名的 下花園 噴泉,冬天就不能欣賞到噴泉的盛景啦。
穿過這條長長的林蔭小道,就可以遠遠眺望到 波羅的海 的 芬蘭 灣了。
也可以從市區坐船到 下花園 進入夏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