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老撾,去過幾天佛系生活
走上 瀾滄 大道,就可以看到“凱旋門”

凱旋門建於1969年,據說是 法國 殖民者為了紀念征服 老撾 而修建的,因為外形跟 法國 巴黎 的凱旋門相似,也稱作“凱旋門”。
在 老撾 人看來,留下這座紀念碑,就是留下曾經的恥辱標誌。
現在的凱旋門被賦予新的含義,那就是擺脫殖民統治。









就這麼大點



看來,廣場又是 中國 援建的

彩燈以寓意“吉祥”的大象和 老撾 標誌性建築“塔鑾寺”為原型,採用 中國 自貢 特色瓷器捆扎工藝,用15餘萬件瓷器,全手工捆扎而成。燈組高10米,寬7.5米,重達16噸。





美麗的金色塔鑾寺是 老撾 最重要的國家紀念碑,它是佛教和 老撾 主權國家共有的標誌, 老撾 的國徽里也是塔鑾寺的形象
傳說早在公元前3世紀,從 印度 而來的阿育王傳教隊為了供奉一節佛祖的胸骨而在這裡建造了一座佛塔
從1566年起人們又開始在這裡 大興 土木,隨著時間的流逝,佛塔的周圍一共建起了4座寺廟,塔鑾寺是最宏偉的





說實話,我們兩個都不像 中國 人

塔鑾寺是 老撾 寺塔中最為宏偉的一座,佛塔全身用真金覆蓋,即使是陰天也可以遠遠地便看見這座 金塔 。據說佛 塔下 面曾埋了佛祖釋迦牟尼的頭髮和佛骨,整座佛塔共3層,高45米,寬54米;主塔的底部也是方形,每個朝向都有一座膜拜亭,第2層有30座配塔,第3層則是覆滿金箔的塔體。佛塔底座的設計是允許信徒們攀登上去的,每一層都有著 通道 和樓梯。迴廊每邊都有85米長,而且供奉著各種佛像。
塔鑾寺在歷史上幾經沉浮,寺內寶物也曾被洗劫一空,20世紀30年代重建後,成為 老撾 人民心中最重要的佛塔。


再次經過檢查站,因為警察們又要紅包,結果他們一看是 中國 牌照,趕緊帶上口罩,揮手叫我們快走
看來國內疫情越來越嚴重了哈

其實春天更美,那時的稻田,一片翠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