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也納尋寶,看看一百年前新藝術運動留下的印記
維也納 的魅力,說幾個月都說不完。
第一次來的第一天正值春節除夕,我們走遍老城尋找開著的中餐廳,卻意外逛到了多瑙河邊看塗鴉,走進了斯蒂芬大教堂聽那些與哈布斯堡家族有關的傳說,停在古董商店外看裡面閃閃發光的吊燈......
↑維也納
在這裡的每一天,不需要提前計劃也能過的充實而快樂。
早晨,因為對茜茜公主的故事感到好奇,我們流連在美泉宮、 霍夫 堡宮;中午,我們跑到納什市場搜尋吃的;下午,我們坐在游樂場里看著古老的摩天輪轉呀轉;到了晚上,國家歌劇院的演出又把我們吸引了過去,穿梭在盛裝打扮的人群之中......
↑維也納
而在去往納什市場路上遇到的一座名為Secession的建築,則成了我第二次到訪的主題: 維也納 分離派,Art Nouveau新藝術運動的一個分支。
↑維也納
她的故事,要從一百多年前說起。
· 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歐美藝術界興起了一場裝飾藝術運動,旨在創造一種創新的、線性的、優雅的語言,用於建築、傢具、平面設計等眾多領域,並想要打破傳統藝術和應用藝術之間的傳統區別。這場運動被稱為“新藝術運動”。
· 他們受到自然形式的啟發,整體風格充滿活力和動感。而在 維也納 ,新藝術運動的分支稱為“Vienna Secession” 維也納 分離派組織,由一群 奧地利 藝術家、建築師創建,包括 Gustav Klimt, Koloman Moser, Josef Hoffmann等等。這是他們建立的烏托邦,在藝術史上留下了特立獨行的一筆。
克裡姆特(Klimt)最經典的畫作:吻
一直到現在,新藝術運動,不管是建築、繪畫、裝飾藝術等方面的作品,仍然是 維也納 這座迷人的城市裡難以忽略的一個亮點。
從老城區中心,到郊區的小山丘,我獨自走過 維也納 的幾個區,探訪她的印記~
老城區我從住處出發,穿過一片現代化的高樓區,進入了這座城市古老的中心區域。
沿著Stubenring大馬路一直走,目光很難不被一座雕像吸引,這是拉德茨基紀念碑。
如果此時你正好將註意力投向馬路對面,就可以發現一棟值得欣賞很久的白色建築:
Postsparkasse大樓建於1904年至1906年,以及1910年至1912年之間,是 維也納 分離派最有趣的作品之一。
設計師是 維也納 本地建築師Otto Wagner,他用上了鋼筋混凝土作為建築材料,用 大理 石和花崗岩板材作為外牆裝飾——所以外表上那些看起來像用來固定的鋁釘,其實只是用來裝飾的。
從外面看,最吸引人的應該是大樓頂上的兩隻鋁製天使:她們有4.3米高,但看起來頗為輕盈呢。
推開大門走進郵政大廳,從玻璃頂棚透入的光線撒在通透質感的地面上,搭配不銹鋁材質的使用給人一種穿越之感。
從每一把椅子,每一張辦公桌,每一塊地板,到每一個燈泡,每一顆釘子,所有內飾都由Otto Wagner親自設計。置身其中,腦子裡自然就想起他所堅持的“what is impractical can never be beautiful”(不實用的東西不可能是美麗的)。
在大廳再往裡走,還有一座博物館。大廳和博物館都免費對公眾開放,時間是周一至周五早上10點至下午5點。
從大樓出來往城中心方向走,沿路的建築有著不少可愛的亮點。
走到離斯蒂芬大教堂不是太遠的位置,Anker Clock就在連接兩座建築物的連廊上。
整件作品由 維也納 新藝術風格藝術家Franz von Matsch創作。最奇妙的是在鐘面上,有許多歷史形象造型會隨時間而移動,每十二小時轉一輪。
而這座鐘的背面和下方的裝飾,也很吸引人。
仔細看後面的那個造型
從Anker Clock轉個彎就到了主街。走在人群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上,突然出現的有著精緻裝飾的下行樓梯顯得有些突兀。
這是 維也納 最古老的公廁,也是第一座以新藝術風格來打造的公廁。值得留意由橡木製成的每一扇隔斷牆和推拉門,由黃銅和拋光玻璃製成的每一個配件,當然還有柚木和陶瓷材料搭配的馬桶~
在剛剛的位置轉悠到Engelapotheke天使藥房只需要幾分鐘。這是新藝術風格的最美的藥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