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東橫穿美國—城鎮秀美東部篇
河畔矗立著兩棟外形酷似玉米的大樓。這兩棟高達40多層的住宅樓是當地最有號召力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其中一到16層是盤旋而上的停車場,停在高處的車僅靠細細的兩根鋼絲做護欄,從樓下經過的行人難免提心吊膽。 有恐高的人敢在這裡停車嗎? 既然是橫穿 美國 ,那必須到66號公路起始點打卡啊! 找到亞當路,路南一塊褐色路牌,上面寫著:66號公路開始。在這個鋼鐵水泥森林中,66號“母親之路”的起點完全被淹沒,不是特意尋找一定會錯過。 從亞當街徒步穿過密歇根大道,就來到了 芝加哥 美術館。據說一座城市的氣派和富有可以通過她的美術館來判斷。做一次迅速的穿越,莫奈、梵高、 雷諾 阿、畢沙羅……抽象派展館里還有畢加索,穿行在眾多大師的作品當中,就算是文盲,也會瞬間被震撼。 千禧公園建成於2004年7月,由著名建築設計師弗蘭克·蓋里(Frank Gehry)設計完成。置身千禧公園,處處可見後現代建築風格的印記,因此也有專業人士將此公園視為展現“後現代建築風格”的集中地。千禧公園面積為24英畝,共耗資5億美圓,是“後現代建築風格”的集中地。露天音樂廳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雲門 (Cloud Gate) 和皇冠噴泉(Crown Fountain)是千禧公園中最具代表的三大後現代建築。
雲門 (Cloud Gate),由 英國 藝術家Anish設計,整個雕塑由不鏽鋼拼貼而成,雖體積龐大,外型卻非常別緻, 宛如一顆巨大的豆子,因此也有很多當地人昵稱它為“銀豆”。由於錶面材質為高度拋光的不鏽鋼板,整個雕塑又像一面球形的鏡子,在映照出芝市摩天大樓和天空朵朵白雲的同時如一個巨大哈哈鏡。 Millennium Park的有名地標是Crown Fountain(皇冠噴泉)。由透明瓷磚貼成的LED顯示屏,每隔四五分鐘會換一張人臉,這些臉來自1000名Chicago市民。 露天音樂廳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Frank Gehry設計的露天音樂廳Jay Pritzker Pavilion和BP Bridge,繼續著他標誌性的用金屬打造的詭異的飄逸感。 海軍碼頭是 芝加哥 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坐游船時候已經去過碼頭,晚上就不去了,回別墅做大餐喝酒聊天了! 在2001年籌建這座大樓的時候,川普方面就宣佈它將會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建築,但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川普大廈的建築計劃就受到了影響最終縮減,大樓的設計也經歷了很多次的修改。在2009年大樓封頂的時候,它成為了西半球排名第二的最高建築,僅次於西半球第一高樓- 芝加哥 威利斯大廈。直到 迪拜 塔建成之前,川普大樓都是世界最高住宅公寓。川普大樓的設計多樣,主要有零售空間、車庫以及酒店公寓。目前, 芝加哥 川普大樓是世界上第12高的建築。 Day17:鋼鐵橡膠城- 克利夫蘭從 芝加哥 到 尼亞加拉瀑布城 大概900公里,若辛苦點當天也能到。不想太緊張,可以在 底特律 或者 克利夫蘭 停留一晚,第二天都能到達 尼亞加拉 大瀑布。由於 尼亞加拉 河為美加兩國共有,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邊界。兩國在瀑布兩側各建一個叫做 尼亞加拉瀑布城 的姐妹城,一個隸屬於 加拿大 的 安大略省 ,加一個隸屬於 美國 的 紐約州 ,兩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橋連接,橋中央飄揚著 美國 、 加拿大 和聯合國的旗幟,星條旗在南,楓葉旗在北,聯合國旗居中。兩國在此不設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來。 若從 底特律 到大瀑布,要從 加拿大 境內走,我們有三人沒有辦理 加拿大 簽證,所以選擇走 克利夫蘭 這條線。因為就是休閑一晚的地方,所以隨便定了個湖邊的酒店,到達後發現,根本沒有路可以直達湖邊? 克利夫蘭 位於 美國 的中部, 俄亥俄州 的 東北 部。城市靠近 伊利 湖南 岸,並橫跨庫亞霍加河口。庫亞霍加河從市中心穿過,分城市為東西二城。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是 美國 中部地區的交通要道。 克利夫蘭 (cleveland)市是 俄亥俄州 最大的但不是州府的城市, 克利夫蘭 在 伊利 湖(lake erie)邊, 伊利 湖大致中心是 加拿大 與 美國 的部分邊境線,這裡也是 加拿大 最南邊的地方,這一區域從邊界來看,像人一隻腳兩國相接,腳趾上是 底特律 (detroit),腳掌 克利夫蘭 ,腳心 伊利 市,腳後跟是水牛城(bufflo),後跟上是 尼亞加拉 瀑布(niagala falls)。 晚上到市中心廣場找餐廳,竟然因為廣場裝修而全停業了?後來找了好幾條街才找到一個中餐館。看來還是 中國 人勤勞啊! 幾個人站在銀行的一角用手機搜餐館,看著有點像要打劫的樣子!哈哈 市圖書館的外牆 克利夫蘭 和不遠處的 底特律 倒是相得益彰。前者以“汽車城”聞名世界,後者則是地地道道的“輪胎城”。GOODYEAR、BRIDGEESTONE、通用這些輪胎大廠不是總部就是最大分部都設在 克利夫蘭 ,於是這裡也就成了世界橡膠消耗大戶: 克利夫蘭 每年消耗全世界橡膠產量的一半。 Day18: 尼亞加拉大瀑布從 克利夫蘭 到 尼亞加拉瀑布城 只有350公里。晚上定好 尼亞加拉瀑布城 的Sheraton酒店。 訂酒店時候,網上介紹Sheraton酒店位置極佳,房間窗口就能看到 尼亞加拉 大瀑布。一想不對啊? 美國 應該跟大瀑布在一側啊?仔細一看,原來是河對面 加拿大 境內的Sheraton酒店。河兩岸各有一個Sheraton酒店,差點訂到河對岸的Sheraton酒店。若從 底特律 到 尼亞加拉 大瀑布就對了,而 加拿大 境內觀看 尼亞加拉 大瀑布更好,只是我們這次沒有計划去 加拿大 ,六個人有三個人沒有 加拿大 簽證,否則住到對面更好! 霧氣矇矇中出發了,天氣不好,路上也沒什麼好玩的,中午就到 尼亞加拉瀑布城 了。時間太 富裕 了,乾脆找了一家當地旅行社,每人100多刀(有點不值 ),4個小時帶我們上船及附近各地參觀。 很多人糾結,“哪邊看瀑布更好”。若從觀賞角度講, 加拿大 這邊看瀑布視野開闊,具有觀賞性,可以直面 美國 瀑布,近觀馬蹄瀑布。 美國 這邊可以直接到山羊島、月亮島、三姐妹島,激流處近距離體驗水流衝擊力的視覺感受,可以貼身體驗激流奔涌的刺激更為有趣。若從河面近身大瀑布,則霧中少女游船從兩邊都能上船。 美國 這邊除了到大瀑布邊緣,另外的漩渦公園也一定要去看看! ↑尼亞加拉大瀑布 尼亞加拉 瀑布實際由3部分組成,從大到小,依次為:馬蹄型瀑布(Horseshoe Falls))、美利堅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紗瀑布(Veil of the Bride Falls)。馬蹄形瀑布,位於 加拿大 境內,其形如馬蹄;美利堅瀑布在 美國 境內,由山羊島隔開;新娘面紗瀑布,也在 美國 境內,由月亮島隔開了其他兩瀑布。 尼亞加拉 的三條瀑布流面寬達1160米(如果加上兩個島嶼,寬可達1240米),雖然分成三股,卻是同一水源,同一歸宿—— 尼亞加拉 河。事實上,在 美國 境內看到的只是 尼亞加拉 瀑布的側面,上圖是在 加拿大 一覽全貌的照片。 美國 這邊只能看到大瀑布的側面。 尼亞加拉 瀑布(Niagara Falls)位於 加拿大 和 美國 交界的 尼亞加拉 河中段地區,有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美譽。它以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的游人。 尼亞加拉 河是連接北美五 大湖 之中的 安大略湖 和 伊利 湖的一條河流。因這兩個湖泊的水平面存在著巨大的一個地質斷層,從 伊利 湖滾滾而來的 尼亞加拉 河水流經此地,突然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銀河傾倒之勢衝下斷崖,聲及數里之外,場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氣勢磅礴的大瀑布。 加拿大 看到的馬蹄瀑布。 跟旅行社先坐“霧中少女”號逆流而上。游船隻是略略靠近瀑布,便被落下的水浪衝擊的大幅擺動,暴風雨般的水珠會劈頭蓋臉地砸來,此時再好的雨衣也無法抵禦大瀑布的盛情,所有的乘客都會隨著雷鳴般的水聲興奮地歡呼起來,這與其說是觀賞瀑布,不如說是親身體驗被大瀑布劈頭蓋臉澆成落湯雞的感覺。 “ 尼亞加拉 ”系印第安語,意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認為瀑布的轟鳴是“雷神”說話的聲音。在他們實際上見到瀑布之前,就聽到酷似持續不斷打雷的聲音,故他們把它稱為“Onguiaahra” (後稱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越靠近瀑布,雷聲水汽也越來越大! 尼亞加拉 河在經過壯觀的大瀑布後,河水沿著 尼亞加拉 峽谷,向北先後穿過彩虹橋、大漩渦激流橋,急速流入大漩渦;然後河流在此以90度的直角突然改變方向,向東流去,直至流入 安大略湖 。如果說大瀑布是 尼亞加拉 河上的一顆翡翠,那麼大漩渦則是 尼亞加拉 河上的一顆明珠!從游船上岸馬上先去“漩渦公園”,距離很近,不到5公里。因為晚點再回到這裡上山羊島可以觀看日落景象。 彩虹橋, 美國 加拿大 邊境線,左邊 加拿大 ,右邊 美國 。 尼亞加拉 大漩渦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河流漩渦和水潭。對面房子就是運行於漩渦上空的 Whirlpool Aero Car(漩渦空中觀光纜車)車站。Aero 纜車是由 西班牙 工程師 萊昂 納多 · 托雷斯 · 克韋多( Leonardo Torres Quevedo) 設計,1916年開始投入使用。纜車行駛距離為3600英尺(約1000米),可以承載35名站立乘客,票價:成人 $ 13.50; 兒童 $ 8.50。 翡翠般的波浪洶涌澎湃。一個個圓形漩渦在水面上歡快地舞蹈。 尼亞加拉 漩渦深38米,大約形成於43200年前的威斯康辛冰川末期。冰川融化產生的大量水流沿著因地質斷裂運動而形成的 尼亞加拉 峽谷向 北流 動,湍急的水流攜帶著峽谷中大量的岩石和沉積物,急速流動至與 尼亞加拉 峽谷幾乎垂直相交的聖·大衛峽谷時,每秒大約9米流速的水流突然改變方向,能量巨大的水流劇烈撞擊兩側岩壁,經歷漫長歲月的不懈衝擊、侵蝕,大自然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巨大的、如翠綠明珠一般美麗的 尼亞加拉 漩渦。
雲門 (Cloud Gate),由 英國 藝術家Anish設計,整個雕塑由不鏽鋼拼貼而成,雖體積龐大,外型卻非常別緻, 宛如一顆巨大的豆子,因此也有很多當地人昵稱它為“銀豆”。由於錶面材質為高度拋光的不鏽鋼板,整個雕塑又像一面球形的鏡子,在映照出芝市摩天大樓和天空朵朵白雲的同時如一個巨大哈哈鏡。 Millennium Park的有名地標是Crown Fountain(皇冠噴泉)。由透明瓷磚貼成的LED顯示屏,每隔四五分鐘會換一張人臉,這些臉來自1000名Chicago市民。 露天音樂廳 (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Frank Gehry設計的露天音樂廳Jay Pritzker Pavilion和BP Bridge,繼續著他標誌性的用金屬打造的詭異的飄逸感。 海軍碼頭是 芝加哥 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坐游船時候已經去過碼頭,晚上就不去了,回別墅做大餐喝酒聊天了! 在2001年籌建這座大樓的時候,川普方面就宣佈它將會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建築,但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川普大廈的建築計劃就受到了影響最終縮減,大樓的設計也經歷了很多次的修改。在2009年大樓封頂的時候,它成為了西半球排名第二的最高建築,僅次於西半球第一高樓- 芝加哥 威利斯大廈。直到 迪拜 塔建成之前,川普大樓都是世界最高住宅公寓。川普大樓的設計多樣,主要有零售空間、車庫以及酒店公寓。目前, 芝加哥 川普大樓是世界上第12高的建築。 Day17:鋼鐵橡膠城- 克利夫蘭從 芝加哥 到 尼亞加拉瀑布城 大概900公里,若辛苦點當天也能到。不想太緊張,可以在 底特律 或者 克利夫蘭 停留一晚,第二天都能到達 尼亞加拉 大瀑布。由於 尼亞加拉 河為美加兩國共有,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邊界。兩國在瀑布兩側各建一個叫做 尼亞加拉瀑布城 的姐妹城,一個隸屬於 加拿大 的 安大略省 ,加一個隸屬於 美國 的 紐約州 ,兩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橋連接,橋中央飄揚著 美國 、 加拿大 和聯合國的旗幟,星條旗在南,楓葉旗在北,聯合國旗居中。兩國在此不設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來。 若從 底特律 到大瀑布,要從 加拿大 境內走,我們有三人沒有辦理 加拿大 簽證,所以選擇走 克利夫蘭 這條線。因為就是休閑一晚的地方,所以隨便定了個湖邊的酒店,到達後發現,根本沒有路可以直達湖邊? 克利夫蘭 位於 美國 的中部, 俄亥俄州 的 東北 部。城市靠近 伊利 湖南 岸,並橫跨庫亞霍加河口。庫亞霍加河從市中心穿過,分城市為東西二城。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是 美國 中部地區的交通要道。 克利夫蘭 (cleveland)市是 俄亥俄州 最大的但不是州府的城市, 克利夫蘭 在 伊利 湖(lake erie)邊, 伊利 湖大致中心是 加拿大 與 美國 的部分邊境線,這裡也是 加拿大 最南邊的地方,這一區域從邊界來看,像人一隻腳兩國相接,腳趾上是 底特律 (detroit),腳掌 克利夫蘭 ,腳心 伊利 市,腳後跟是水牛城(bufflo),後跟上是 尼亞加拉 瀑布(niagala falls)。 晚上到市中心廣場找餐廳,竟然因為廣場裝修而全停業了?後來找了好幾條街才找到一個中餐館。看來還是 中國 人勤勞啊! 幾個人站在銀行的一角用手機搜餐館,看著有點像要打劫的樣子!哈哈 市圖書館的外牆 克利夫蘭 和不遠處的 底特律 倒是相得益彰。前者以“汽車城”聞名世界,後者則是地地道道的“輪胎城”。GOODYEAR、BRIDGEESTONE、通用這些輪胎大廠不是總部就是最大分部都設在 克利夫蘭 ,於是這裡也就成了世界橡膠消耗大戶: 克利夫蘭 每年消耗全世界橡膠產量的一半。 Day18: 尼亞加拉大瀑布從 克利夫蘭 到 尼亞加拉瀑布城 只有350公里。晚上定好 尼亞加拉瀑布城 的Sheraton酒店。 訂酒店時候,網上介紹Sheraton酒店位置極佳,房間窗口就能看到 尼亞加拉 大瀑布。一想不對啊? 美國 應該跟大瀑布在一側啊?仔細一看,原來是河對面 加拿大 境內的Sheraton酒店。河兩岸各有一個Sheraton酒店,差點訂到河對岸的Sheraton酒店。若從 底特律 到 尼亞加拉 大瀑布就對了,而 加拿大 境內觀看 尼亞加拉 大瀑布更好,只是我們這次沒有計划去 加拿大 ,六個人有三個人沒有 加拿大 簽證,否則住到對面更好! 霧氣矇矇中出發了,天氣不好,路上也沒什麼好玩的,中午就到 尼亞加拉瀑布城 了。時間太 富裕 了,乾脆找了一家當地旅行社,每人100多刀(有點不值 ),4個小時帶我們上船及附近各地參觀。 很多人糾結,“哪邊看瀑布更好”。若從觀賞角度講, 加拿大 這邊看瀑布視野開闊,具有觀賞性,可以直面 美國 瀑布,近觀馬蹄瀑布。 美國 這邊可以直接到山羊島、月亮島、三姐妹島,激流處近距離體驗水流衝擊力的視覺感受,可以貼身體驗激流奔涌的刺激更為有趣。若從河面近身大瀑布,則霧中少女游船從兩邊都能上船。 美國 這邊除了到大瀑布邊緣,另外的漩渦公園也一定要去看看! ↑尼亞加拉大瀑布 尼亞加拉 瀑布實際由3部分組成,從大到小,依次為:馬蹄型瀑布(Horseshoe Falls))、美利堅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紗瀑布(Veil of the Bride Falls)。馬蹄形瀑布,位於 加拿大 境內,其形如馬蹄;美利堅瀑布在 美國 境內,由山羊島隔開;新娘面紗瀑布,也在 美國 境內,由月亮島隔開了其他兩瀑布。 尼亞加拉 的三條瀑布流面寬達1160米(如果加上兩個島嶼,寬可達1240米),雖然分成三股,卻是同一水源,同一歸宿—— 尼亞加拉 河。事實上,在 美國 境內看到的只是 尼亞加拉 瀑布的側面,上圖是在 加拿大 一覽全貌的照片。 美國 這邊只能看到大瀑布的側面。 尼亞加拉 瀑布(Niagara Falls)位於 加拿大 和 美國 交界的 尼亞加拉 河中段地區,有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美譽。它以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的游人。 尼亞加拉 河是連接北美五 大湖 之中的 安大略湖 和 伊利 湖的一條河流。因這兩個湖泊的水平面存在著巨大的一個地質斷層,從 伊利 湖滾滾而來的 尼亞加拉 河水流經此地,突然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銀河傾倒之勢衝下斷崖,聲及數里之外,場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氣勢磅礴的大瀑布。 加拿大 看到的馬蹄瀑布。 跟旅行社先坐“霧中少女”號逆流而上。游船隻是略略靠近瀑布,便被落下的水浪衝擊的大幅擺動,暴風雨般的水珠會劈頭蓋臉地砸來,此時再好的雨衣也無法抵禦大瀑布的盛情,所有的乘客都會隨著雷鳴般的水聲興奮地歡呼起來,這與其說是觀賞瀑布,不如說是親身體驗被大瀑布劈頭蓋臉澆成落湯雞的感覺。 “ 尼亞加拉 ”系印第安語,意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認為瀑布的轟鳴是“雷神”說話的聲音。在他們實際上見到瀑布之前,就聽到酷似持續不斷打雷的聲音,故他們把它稱為“Onguiaahra” (後稱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越靠近瀑布,雷聲水汽也越來越大! 尼亞加拉 河在經過壯觀的大瀑布後,河水沿著 尼亞加拉 峽谷,向北先後穿過彩虹橋、大漩渦激流橋,急速流入大漩渦;然後河流在此以90度的直角突然改變方向,向東流去,直至流入 安大略湖 。如果說大瀑布是 尼亞加拉 河上的一顆翡翠,那麼大漩渦則是 尼亞加拉 河上的一顆明珠!從游船上岸馬上先去“漩渦公園”,距離很近,不到5公里。因為晚點再回到這裡上山羊島可以觀看日落景象。 彩虹橋, 美國 加拿大 邊境線,左邊 加拿大 ,右邊 美國 。 尼亞加拉 大漩渦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河流漩渦和水潭。對面房子就是運行於漩渦上空的 Whirlpool Aero Car(漩渦空中觀光纜車)車站。Aero 纜車是由 西班牙 工程師 萊昂 納多 · 托雷斯 · 克韋多( Leonardo Torres Quevedo) 設計,1916年開始投入使用。纜車行駛距離為3600英尺(約1000米),可以承載35名站立乘客,票價:成人 $ 13.50; 兒童 $ 8.50。 翡翠般的波浪洶涌澎湃。一個個圓形漩渦在水面上歡快地舞蹈。 尼亞加拉 漩渦深38米,大約形成於43200年前的威斯康辛冰川末期。冰川融化產生的大量水流沿著因地質斷裂運動而形成的 尼亞加拉 峽谷向 北流 動,湍急的水流攜帶著峽谷中大量的岩石和沉積物,急速流動至與 尼亞加拉 峽谷幾乎垂直相交的聖·大衛峽谷時,每秒大約9米流速的水流突然改變方向,能量巨大的水流劇烈撞擊兩側岩壁,經歷漫長歲月的不懈衝擊、侵蝕,大自然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巨大的、如翠綠明珠一般美麗的 尼亞加拉 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