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法荷蘭比利時+德國西部盧森堡自駕 藝術的熏陶 田園小清新 二戰名場面都有!
鹿特丹 是世界著名港口。但論旅游,卻沒什麼特別之處。
立體方塊屋外觀光怪陸離,走進去參觀“顛倒”的室內空間是什麼樣的。 臨海 修築的Maeslantkering防風暴大壩卻讓人感慨頗多:作為一個低地國家, 荷蘭 在許多歷史時期都有國土被淹沒的危險。所以在很早以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就已經開始修築水利工程了。Maeslantkering大壩就是現代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一旦水文站監測到水位到達警戒線,平日里放在岸邊的壩體由電力驅動在入 海口 出閉合,擋住漫上來的海水。
這張圖片是在博物館里照的,白色的就是大壩的模型,簡單地解釋了大壩工作原理。除此以外,博物館還有很多關於水文方面的知識講解,值得參觀。唯一的槽點是中文的語音講解過於魔性。一開始會覺得不是 中國 人講話,聽久了會擔心自己講話被他帶偏...好在博物館也提供紙質講解(有中文),就沒那麼費勁了。
參觀完防風暴大壩,心裡開始感慨 荷蘭 人民的艱辛:因為海拔過低( 荷蘭 境內最低點海拔竟然-60m),隨時隨地都要與大自然鬥智鬥勇。若不是這些人為的工程,現在 荷蘭 國土面積的40%都會被海水淹沒。這也是為什麼在 荷蘭 隨時都會在路邊冒出來個小池塘、小沼澤什麼的,加上周圍綠化得好,藏在綠樹繁蔭之中,乍一看風景很美。
到達 代爾夫特 的時候正下著小雨,走在典型的 歐洲 石子路上,在廣場上一家一家商店挨著逛。 代爾夫特 盛產藍陶(其實源於 中國 的青花瓷),所以商店里幾乎都是賣各式藍陶紀念品的。可惜小玩意大多不足夠好看,做工精緻些的價格又過於昂貴。所以就到奶酪店選購了半天。店員穿著 荷蘭 傳統服飾,快樂地穿梭在貨架間,和我們講每一種奶酪的特點。在品嘗了幾款以後買了幾塊羊奶酪帶回來慢慢吃。總之在這座小城慢慢逛就能體會到最淳樸的 荷蘭 風情。
荷蘭 四寶:鬱金香、奶酪、木屐和藍陶。
在離 代爾夫特 並不遠的 海牙 ,接著品味 荷蘭 的藝術。 海牙 是座現代化的城市,到的那天天氣陰沉,就直奔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去了。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收藏了大量 荷蘭 畫家的的名作:倫勃朗的成名之作《 圖爾 博士之解剖學課》、第三幅自畫像、維米爾被稱為“ 荷蘭 的蒙娜麗莎”的《帶珍珠耳環的少女》,還有很多經典的 荷蘭 畫派作品。在宮殿一樣的藝術館的不同展區間徘徊欣賞,偶爾看見窗外雨中陰郁的城市,很是享受。
這是一幅很典型的 荷蘭 畫派作品。不同於追求奢華浮誇的 法國 意大利 畫派, 荷蘭 畫派更關註日常生活中的平淡片段中折射出來的現象和思考。他們會對室內人們日常勞作的場景進行細緻的描繪,十分精彩。博物館中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
美術館中還展出了許多花卉畫,其中我最喜歡這一幅。其實這些花卉作品都是假的,因為裡面的 花都 不是同個花期的。這幅畫的作者是一名植物學家,擅長手繪各種花卉。這幅作品就是他憑藉多年的觀察經驗,憑藉想象作出的,十分奇妙。
來到 荷蘭 怎麼能錯過倫勃朗的真跡。可惜莫瑞泰斯美術館的大師之作也並不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幅《 圖爾 博士之解剖學課》。背景幾個聽課的人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不過這幅畫也不是完全寫實的,貌似的解剖處為了美觀作了些許改動(具體情況我也記不清了hhh)總之這幅作品在對人的神態方面把握得很好。
整個博物館人最多的就是這幅。真的是很美的一小幅,但畫面上的每個細節都讓人愛得看不夠:完美的光影角度下亮晶晶的珍珠耳墜、亮晶晶的眼睛和嘴唇都美得恰到好處。
從美術館出來就直奔本次旅行最北點: 阿姆斯特丹 的最美漁村瓦倫丹。也是個寧靜的海邊小鎮,但是有條熱鬧的商業街,可以買點現炸的魚蝦配上薯條吃,當然也有好吃的華夫餅。也挺不錯的。
下一站就是 荷蘭 首都 阿姆斯特丹 (下文簡稱阿姆),一座傳統與開放並存的城市。又到了美食推薦時間,不過這次是個早餐店Omelegg(De Pijp店)。店鋪並不大,是專門做早餐的,基本上都是煎蛋+ 沙拉 +麵包的組合,有十多種口味選擇,最終我們選了一份經典的、一份加奶酪火腿的和一份英式的。味道很好,煎蛋微微有點溏心,加上芝士的醇香,或是番茄黃豆酸酸的滋味...早餐也可以很美好。但是他家上菜略微有點慢,後面要趕時間的話最好事先查一下開門時間。
飽餐一頓就去著名的梵高博物館。這位大概是 荷蘭 最有名氣的畫家了,從小學課本中就開始瞭解到這個天才和瘋子的集合體,趁此機會自然要進一步作更多瞭解。梵高博物館最好也是網上提前訂票。我們是在攜程上買的,還送了部分經典作品的語音講解,下載app輸入驗證碼就可以聽,十分方便。
梵高的一生短暫卻曲折。不被理解,卻一直堅持。他也曾渴望一位理解自己的知己,所以會在和高更一起在南法的黃房子里的時候靈感不斷,又在高更離開的時候困惑懊惱甚至惱羞成怒,割掉自己的耳朵;他也曾渴望一位賢淑的妻子 和美 滿的家庭,就像在那幅《花樹下的情侶》中表現的那樣。然而唯一理解他支持他的是他的弟弟提奧,一直是以粉絲級別的欣賞程度對待哥哥的。提奧用哥哥的名字“Vincent”為自己兒子命名,梵高非常高興,作了幅《開花的杏樹》送給侄子,表示了對新生兒滿滿的祝福。這幅畫和梵高其他作品太多不同:背景的靛藍色任何照片都照不出來,溫和又柔美;樹上的花不似其他作品中張揚狂舞,而是罕見的半開半閉,有著東方含蓄的神韻,實在是美極了。梵高博物館不允許拍照,所以這裡就不放圖了。總之在藝術的震撼之餘,也受到這兄弟倆情誼的打動。梵高去世不久,弟弟提奧因為傷心過度一病不起,不久也去世了,令人遺憾。
來阿姆之前心癢癢的要去一睹紅燈區風貌。於是先坐游船在運河區繞了一圈。運河上有不少拱橋,乘船游不時穿過一座座橋也很有趣。 荷蘭 的建築也很有特點,門面只有窄窄的一溜:門、窗、尖尖頂;這門面的寬度取決於家庭的 富裕 程度:有錢人的門面可以放下三個甚至四個窗戶;而窮人則只能剛剛放下一扇窗的寬度。 下了船就開始往紅燈區走。穿過窄窄的街道,氣氛也漸漸變得不同尋常:空氣中時不時會有奇怪的氣味(我懷疑是大麻hhh),道路兩旁的sex shop開始多了起來,街上的人也開始不以游客為主,而更多的是在街上閑逛的叛逆青年,穿著打扮狂野,大聲喧嘩打鬧, 和平 時在 西北 歐看到的人大不一樣。我們也開始糾結猶豫:一邊對周圍環境有些不適應,一邊又希望看到真正的紅燈區。在這樣的搖擺不定和越來越陌生的環境下又走了一個街區,最終決定先溜為妙。也不是壞事,為下次留個念想。
荷蘭 的最後一站 烏特勒支 !也是個很美的小城:穿城而過的小河上架著幾座彎彎的石橋,兩邊是 荷蘭 特有的那種窄窄的房子。繞了一圈到米菲的小屋,裝飾得像個幼兒園,可可愛愛。然鵝負責攻略的我又犯錯了:沒有預定。正逢周日,滿是帶著寶寶來玩的年輕父母,當天已經定滿了,所以我們只是在門口照個相就悻悻而去。穿過幾個街區,在世界上第一個彩虹斑馬線旁邊的米菲交通燈照了相,老城隨意逛逛就離開了。 所以,喜歡米菲兔的朋友們,一定要提前預定啊。
下午前往 烏特勒支 附近一個強烈推薦的旅游目的地:德哈爾城堡,也是 宮崎 駿《哈爾的移動城堡》靈感的原型。確實不負所望,威嚴大氣又不失優雅,與周圍的森林相得益彰。 花園裡游覽的時候還看到一群前來拍婚紗的 中國 人,急急匆匆卻幸福滿滿。看來這座城堡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了。
不過最讓我震撼的是進入參觀時介紹的關於這座城堡的歷史:原先是一個富有的家族擁有的,傳了幾代後漸漸落寞,直到另一位富有的公爵繼承了它,並決定讓它重現輝煌。除了投入金錢修繕以外,公爵夫婦甚至周游列國,將別處的好東西帶回來裝飾這個美麗的城堡,其中最遠的有來自 日本 的一臺轎子。當然兩人並未到達 日本 ,而是從 中亞 的商販手中購買的。總之公爵夫婦毫不吝惜,有好東西就往家裡送,城堡自然是被裝飾得富麗堂皇,令人稱奇。參觀完出來,不禁喃喃感嘆:有錢真好... 德國(西)德國 這個國家相比其他幾個 歐洲 國家來講,不太擅長髮展旅游業。所以 德國 之行被分為好幾次,分別和別的國家綁在一起玩。之前去過南部 慕尼黑 一帶,這次是西部,而東部留到去 東歐 的時候一起玩。
德國 的第一站是 杜塞爾多夫 。8月的 德國 已經開始進入秋天,落葉泛黃,寒意襲襲。一大早逛到市區,沿著萊茵河無所事事,曬著太陽散步,或是河畔找個長椅坐下聊天看雲。這是座大型工業化城市,遠遠地可以看見不少煙囪(後來發現是 德國 特色hhhh),卻欠缺一點旅行的氛圍。於是前往 科隆 。
一提到 科隆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教堂了吧。剛開到市區,遠遠地就能看到大教堂哥特式的尖頂,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發黑,但還是忍不住興奮。先繞著教堂走了一圈,感受她的莊嚴宏偉。 走進教堂內心也是神聖的,但沒有走進 巴塞羅那 聖家堂的那種驚艷。從側門上塔樓想登頂,買票進去了才發現沒有電梯是徒步一階一階樓梯自己爬上去!(怪不得票價並不貴)在螺旋狀的階梯間不知上升了多久,狹窄的空間還是雙向走人,很擁擠。時不時的小窗口能看見外面大約知道爬到一個什麼位置,但對於還要爬多久仍是絕望的。遙想12世紀 科隆 還僅僅是個小公國,人們是如何歷經幾個世紀一點一點把這教堂修建起來的,真是不可思議。順著階梯可以到達教堂最高點:大約100米,在那樣的年代里這個高度已經是奇跡——同時期的 巴黎 聖母院相比就沒有這麼雄偉。站在塔樓頂,可以眺望整個 科隆 ,也順便欣賞了橫跨萊茵河的古老鐵橋:霍亨索倫橋。繞著走一圈,見識了巨大的銅鐘,細細觀察了外圍的精緻雕花並好奇當時的人是怎麼把這些石頭雕塑弄上來的。
真· 馬賽 克玻璃
從大教堂塔樓眺望古老的霍亨索倫鐵橋。
到了 德國 怎麼能不品嘗豬肘配啤酒呢。找著一家坐滿的街邊餐館,點上烤豬肘、烤香腸和一小杯鮮啤酒,享受正宗 德國 風味。
烤豬肘分量很足!外皮很脆甚至很硬,吃得頗費力氣,但是味道很香,值得一試。
平時都是不喝酒的人,來這也只買了200cc的淺嘗輒止。新鮮啤酒很好喝,淡淡的麥香在酒精的作用下產生很美妙的感覺,cheers!
下一站是原來西德首都 波恩 ,也是音樂家貝多芬的故鄉。小城並不大,但處處可見貝多芬的形象:門口畫像、店門雕塑,甚至紅綠燈都是貝多芬的頭像: 原本高高興興準備去貝多芬故居參觀,卻發現就在兩天前故居博物館暫停開放orz。也算是預先工作不到位的一個案例。其實心裡是很失望的,就在旁邊的紀念品商店逛了很久。站在商店一隅抬頭可以望見故居的窗臺,算是遙遠地膜拜一下吧(畢竟老貝的曲子還在練)最後細細地挑選了兩張光碟:一張是第六&第八交響曲,一張是貝多芬名曲集,愛不釋手,回家在CD機上聽的時候卻還會為錯過了參觀故居而遺憾。
繼續沿著萊茵河走,在 法蘭克福 剎了一腳~是個發達的工業城市,但旅游開發不多,隨意逛逛就是普通的 歐洲 街景,於是並未久留,欣賞欣賞大都市就好。
法蘭克福 以西有個畫眉鳥小鎮,之前查攻略的時候有人推薦。但其實並沒有想象的美好:就是一個美茵河畔充滿 德國 風情的小鎮,石子路兩旁是狹窄的巷道。倒是去的路上風景優美,時不時 和美 因河碰個面,另一邊是若隱若現的森林和大氣漂亮的別墅。回來反思:大概是此處打開方式不對:應該在下午在此住宿,一大早可以趕第一班的游輪,悠哉悠哉地吹著風沿著美因河轉一圈再走,那才是理想的度假方式呢。 上一張美圖,風景是真的不錯的,很舒緩。
下一站是美麗的 海德堡 。一座歷史悠久的 大學城 ,往來游人不少。商業大街上有不少小店,在下午明媚的陽光下不緊不慢挨著挑著禮物,累了就坐下來吃個冰淇淋,就是最好的。 海德堡 是凌美鋼筆的原產地,自然也是要挑幾支鋼筆回去的。
買完東西就去熱門景點看看:內卡河上最古老的老橋連接著充滿活力的 新城 和藏在悠悠青山裡的古堡。古老的城堡在山腰上,旅途勞累就只是在老橋上遠遠地眺望了那殘垣斷壁而已。
城堡由紅色砂石所建,雖已破敗但仍不失昔日風采,如王者般俯視著山腳下的 海德堡 老城和內卡河。 法國(東)繞了一圈又回到 法國 ,不過這次是從 東北 角入境。法德邊境大片的葡萄園很漂亮,滿山都種葡萄的農莊,甚至連邊境的歐盟標誌都沒有看見就到 法國 了。晚上在鄉間旅社稍適休息,第二天開始本次旅途的重頭戲:重溫二戰德軍路線。
其實這個環節純屬偶然,直到參觀完馬奇諾防線博物館,開始規劃後面幾天的駕駛線路的時候才發現我們的線路和德軍當面進軍線路重合度非常高,只是當年穿過的森林現在可以駕駛汽車穿過。
第一站就是馬奇諾防線博物館,一個冷門但十分有教育意義的景點。馬奇諾防線是一戰以後 法國 為了抵禦強大鄰國 德國 的入侵,在東部與其接壤的地區花費了大量軍資、人力物力,修建了這條著名的防線,固若金湯,易守難攻。沿路也可以看到不少殘遺的碉堡,雖已破敗但仍可見其堅固。在森林腹地就是這條防線的控制區,即現在的博物館,大多保留著當年的樣子。不得不說馬奇諾防線的構想、投入是值得學習的,但是在實戰中,德軍巧妙地繞開了它,從繞道從北邊 比利時 進攻,而法軍絕大多數兵力都集中在馬奇諾防線上,這下打得 法國 一個措手不及。
這裡先放幾張圖片: 這是博物館的外景,保留了當年的某一個工事作為入口,看起來非常有年代感。工作人員在門口會提醒大家:館內常年溫度12攝氏度,所以夏天去的話多穿一點。 參觀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腳下是有軌電車的軌道,兩旁不時佈滿輸送電線。 整個馬奇諾防線的示意圖。
這個地下的工事博物館一共有4個部分:探測站、發電站、武器庫、軍人的住處,每個部分都裝備齊全,可以保證士兵們半年都待在地下,所以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算下來我們一共在裡面待了足足2小時,基本上都看了遍,稍微有些寒意就出去了。通過參觀我們瞭解到此處據點一共有6個工事散佈在方圓2公里以內,另外幾個都在附近的山坡上,開車幾分鐘就到。於是就親眼看到了這些防禦工事是這樣的: 諸如此類的工事散佈在這片寧靜的田野上。工事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可以抵抗炮彈的直接攻擊;底部是彈葯庫,可以在敵人侵襲時發射炮彈。
堅固如斯,可惜對二戰沒有帶來什麼影響,法軍沒有逃過德軍閃電戰的侵襲,一路退到 西北 角的 敦刻爾克 (大撤退博物館見本游記第2部分)。墨守成規只能讓人恥笑,只有出其不意的創新才有意義。不僅是軍事上如此,生活工作中也是一樣的道理。好在 法國 人勇於面對歷史,能夠反思戰略上的錯誤,建成此博物館以警醒後人。這是十分難得的。
離開了馬奇諾防線,我們先去袖珍國 盧森堡 轉了一圈再兜回 法國 。為了方便描述,在此先介紹旅途在 法國 的最後幾天。
我們最後幾天選擇了一直以來心心念念的 楓丹白露 森林。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一直給我一種是徐志摩翻譯的錯覺(其實是朱自清,厲害了)實際上也如同它名字一樣美。
穿過鬱郁蔥蔥不見邊際的森林,來到 楓丹白露 宮。原本是波旁王朝的狩獵行宮,卻見證了拿破侖時代的輝煌和衰敗。無論是外形還是內在佈置, 楓丹白露 宮都和 凡爾賽 宮 大同 小異,極盡奢華。大幅的拿破侖畫像裝點了金碧輝煌的大廳長廊,金黃色的拿破侖卧室和玫瑰紅的約瑟芬卧室遙相呼應,最印象深刻的卻是拿破侖戰敗後簽署退位詔書的房間,至今仍保留著拿破侖時代結束那天的佈置。
中國 館需要額外買票參觀,但其實包括了不少 東南亞 地區的寶物,也有幾樣八國聯軍侵華時掠奪的文物。總之看看也沒什麼壞處。
最後只是在大 巴黎 簡單兜了圈,並未認真準備,不多贅述。 盧森堡離開馬奇諾防線後先暫時離開 法國 ,去旁邊的 盧森堡 轉了一圈。 盧森堡 城在南邊,在佩特 羅斯 峽谷中間建成,是一個小而精緻的地方。停好車後爬上級級階梯,可以眺望整個城市。小廣場上買點飲料零食,可以細細領略城堡一樣的建築和花園、360度高空觀光設施和排的長龍隊,以及形形色色的游人。我們參觀那天天氣不好,坐了不一會兒風雲突變,便急急跑到阿道夫橋下躲雨,順便認真看看這座宏偉的石拱橋的內部結構,待到雨停再走不遲。
盧森堡 的北面以森林為主,是附近居民消暑度假的好去處。叫上三兩好友,駕車到深山老林,潺潺溪水旁的旅館住下,晚上開場烤肉趴,就很舒服。 結語絮絮叨叨,一不小心就說了這麼多。當我寫到這裡,時間已從酷暑變為寒冬(咕咕),但旅途中好多精彩瞬間仍然歷歷在目,總是不經意間在我需要力量的時候給我恰到好處的希望,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西北 歐真的很值得去很多遍。這裡普遍經濟水平發展高,所以相對 南歐 更安全;同時又比 北歐 多了人文風光,而且每個小國家或小地區都有自己的風格和風情,每一天都有新的小確幸。無論是歷史愛好者(尤其是二戰)、藝術愛好者還是單純吃貨,都將在 法國 、 比利時 、 荷蘭 、 德國 和 盧森堡 找到期待已久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