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維州和南澳,身心與萬物一同生長
↑洛克峽谷 Loch Ard Gorge:給人一種通往海洋的門的感覺,兩側高大的懸崖彷佛是一塊巨石被叢中斷開,中間的縫隙迎入大量的海水並撫平奔騰的海浪,將它攏成一灣小池,一定要在這裡等待日落,等一顆夾縫中的鹹蛋黃 ↑洛克峽谷 ↑洛克峽谷 ↑洛克峽谷 ↑洛克峽谷 南半球才有的銀河,可能是我見過最美的星空難以忘懷,澳洲的夜空,銀河橫貫天穹,南十字星在無邊無際的經典藍色幕布上攀登,寂靜只被遠方海浪的低語打破 ↑十二使徒岩 人類從遠古時候開始,便有“星空情結”,無論是《小王子》里溫暖的星空,還是梵高筆下熱烈眩暈的星空,都讓人無限嚮往,澳洲的星空,是多數人從未見過的那一種美,許多來到澳洲的人,都會被滿天的璀璨星空所治愈,仿佛一輩子沒看過的美好星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這片土地上的星空總是比其他大陸上的星空更加攝人心魄
澳洲之所以成為全世界九大最佳觀星地之一,不僅僅因為它的空氣純凈,雲層透明度高,也因為這裡光污染少,所以才擁有肉眼就可以看到的滿天星斗,而從天文學的角度,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看到的星空,也要比北半球同緯度更加豐富,如果沿著地球的赤道面把地球切開,銀河中心是位於南半球一側的,所以從南半球可看到銀河系的部分,要大於北半球,這也意味著南半球能看到許多北半球看不到的星象,甚至是更為壯麗的銀河
在 澳大利亞 的夜空中,大小麥哲倫星雲,銀河系的伴星系,是銀河附近兩個肉眼清晰可見的雲霧狀天體,只有在南半球才可以看見,大小麥哲倫星雲是璀璨群星中最壯觀的景觀之一,也是天文學家們一直追逐的對象,它們屬於小且不規則星系,距離我們大約18萬光年,沒有固定的形狀,但卻極其容易辨別,像是一團閃著斑斕色彩的流沙旋渦,美的無法讓人思考。
“我把心神,貫註在另外一極上,我看到了只有最初的人見過的四顆星。” 這句話源自偉大的神話史詩《神曲》,是但丁在通過煉獄入口進入南半球時所說的
早在 英國 殖民時代,南十字星座就被殖民者用來代表 澳大利亞 ,而 澳大利亞 的國旗設計靈感也融入了南十字星座,在澳洲,南十字星座屬於抬頭隨處可見的星座,雖然是88個星座中最小的星座,但也是南半球肉眼可見星座中最顯眼的一個。即使在光污染比較嚴重的市區,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看到。
觀測TIPS:南十字星座一般可以在南部或偏南的方向看到,五顆星星呈十字形,只要找對方位,一眼就可以辨認出來。
《小王子》里說,“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也許是時候了,停下低著頭忙碌的腳步,在月光指引下,找尋屬於自己的星星 ↑十二使徒岩 用腳步丈量自然的壯麗,這片藍天下,相似的靈魂總會相遇
我和呂先生在銀河下的合照是和我們一起拍銀河的來自 北京 的情侶幫我們拍的,我們住在十二門徒附近的同一家民宿,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們正好check in,我聽其中一個小姑娘說晚上十點半之後要去拍銀河,當天夜晚的星空特別的澄凈,我站在民宿的外面抬頭就能看見清晰的銀河,差不多十點左右,我們一同出發開往十二門徒,走在十二門徒的步道上,當時特別可怕,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我們打開手機的手電筒,時不時還會聽到旁邊灌木叢里發出的莫名的聲音,兩個女生僅僅抓著各自身邊唯一的男士,我們一行四個人小心翼翼的走到十二門徒的lookout,抬頭看向天空的時候,一路上的驚恐瞬間消失不見,寂靜夜空下,數以千計的星星閃爍著光,在廣袤的大自然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追星人 ↑十二使徒岩 看十二門徒在時光中造就出鬼斧神工 ↑十二使徒岩 經歷了千百萬年的風浪拍打,海岸線上的石灰岩層被層層沖刷,留下了數塊形態迥異的奇岩怪石,日月光華下,成為 大洋路 壯麗震撼的註腳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吉布森臺階澳洲獨特的大陸地理演變孕育了這裡828種鳥類(45%為本土特有),可以說世界上許多鳥類都有著“澳洲血統”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舉起相機捕捉它們展開美麗的羽翼在天空自由飛翔 ↑吉布森石階 倫敦斷橋:碧水藍天的秘境沿著 大洋路 海岸線蜿蜒,散落著眾多隱秘美景,形似“ 倫敦 橋”的岩石崖壁,於29年前失去了與大陸的連接,層層分明的奇石崖壁歷經滄桑,在清澈湛藍的海面上,靜靜守望著南部大洋 ↑倫敦斷橋 ↑倫敦斷橋 ↑倫敦斷橋 ↑倫敦斷橋 ↑倫敦斷橋 不管我走到多遠的地方,只要順著有人註視的方向轉身,總能看到最愛我的那個人 ↑倫敦斷橋 岩石泳池的形成,離不開海水長年累月的侵蝕。在它的攻勢下,部分近海岩石最終“淪陷”。於是,清澈湛藍的海水涌入線條原始粗狂的岩池,柔與剛交匯,與大海咫尺之遙,形成相對安全的避風港,隨手一划,粼粼波光就向四處漫去,靠在平靜的池 水裡 ,即可觀賞一石之隔的波濤洶涌 ↑岩穴
澳洲之所以成為全世界九大最佳觀星地之一,不僅僅因為它的空氣純凈,雲層透明度高,也因為這裡光污染少,所以才擁有肉眼就可以看到的滿天星斗,而從天文學的角度,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看到的星空,也要比北半球同緯度更加豐富,如果沿著地球的赤道面把地球切開,銀河中心是位於南半球一側的,所以從南半球可看到銀河系的部分,要大於北半球,這也意味著南半球能看到許多北半球看不到的星象,甚至是更為壯麗的銀河
在 澳大利亞 的夜空中,大小麥哲倫星雲,銀河系的伴星系,是銀河附近兩個肉眼清晰可見的雲霧狀天體,只有在南半球才可以看見,大小麥哲倫星雲是璀璨群星中最壯觀的景觀之一,也是天文學家們一直追逐的對象,它們屬於小且不規則星系,距離我們大約18萬光年,沒有固定的形狀,但卻極其容易辨別,像是一團閃著斑斕色彩的流沙旋渦,美的無法讓人思考。
“我把心神,貫註在另外一極上,我看到了只有最初的人見過的四顆星。” 這句話源自偉大的神話史詩《神曲》,是但丁在通過煉獄入口進入南半球時所說的
早在 英國 殖民時代,南十字星座就被殖民者用來代表 澳大利亞 ,而 澳大利亞 的國旗設計靈感也融入了南十字星座,在澳洲,南十字星座屬於抬頭隨處可見的星座,雖然是88個星座中最小的星座,但也是南半球肉眼可見星座中最顯眼的一個。即使在光污染比較嚴重的市區,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看到。
觀測TIPS:南十字星座一般可以在南部或偏南的方向看到,五顆星星呈十字形,只要找對方位,一眼就可以辨認出來。
《小王子》里說,“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也許是時候了,停下低著頭忙碌的腳步,在月光指引下,找尋屬於自己的星星 ↑十二使徒岩 用腳步丈量自然的壯麗,這片藍天下,相似的靈魂總會相遇
我和呂先生在銀河下的合照是和我們一起拍銀河的來自 北京 的情侶幫我們拍的,我們住在十二門徒附近的同一家民宿,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們正好check in,我聽其中一個小姑娘說晚上十點半之後要去拍銀河,當天夜晚的星空特別的澄凈,我站在民宿的外面抬頭就能看見清晰的銀河,差不多十點左右,我們一同出發開往十二門徒,走在十二門徒的步道上,當時特別可怕,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我們打開手機的手電筒,時不時還會聽到旁邊灌木叢里發出的莫名的聲音,兩個女生僅僅抓著各自身邊唯一的男士,我們一行四個人小心翼翼的走到十二門徒的lookout,抬頭看向天空的時候,一路上的驚恐瞬間消失不見,寂靜夜空下,數以千計的星星閃爍著光,在廣袤的大自然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追星人 ↑十二使徒岩 看十二門徒在時光中造就出鬼斧神工 ↑十二使徒岩 經歷了千百萬年的風浪拍打,海岸線上的石灰岩層被層層沖刷,留下了數塊形態迥異的奇岩怪石,日月光華下,成為 大洋路 壯麗震撼的註腳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十二使徒岩 吉布森臺階澳洲獨特的大陸地理演變孕育了這裡828種鳥類(45%為本土特有),可以說世界上許多鳥類都有著“澳洲血統”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吉布森石階 舉起相機捕捉它們展開美麗的羽翼在天空自由飛翔 ↑吉布森石階 倫敦斷橋:碧水藍天的秘境沿著 大洋路 海岸線蜿蜒,散落著眾多隱秘美景,形似“ 倫敦 橋”的岩石崖壁,於29年前失去了與大陸的連接,層層分明的奇石崖壁歷經滄桑,在清澈湛藍的海面上,靜靜守望著南部大洋 ↑倫敦斷橋 ↑倫敦斷橋 ↑倫敦斷橋 ↑倫敦斷橋 ↑倫敦斷橋 不管我走到多遠的地方,只要順著有人註視的方向轉身,總能看到最愛我的那個人 ↑倫敦斷橋 岩石泳池的形成,離不開海水長年累月的侵蝕。在它的攻勢下,部分近海岩石最終“淪陷”。於是,清澈湛藍的海水涌入線條原始粗狂的岩池,柔與剛交匯,與大海咫尺之遙,形成相對安全的避風港,隨手一划,粼粼波光就向四處漫去,靠在平靜的池 水裡 ,即可觀賞一石之隔的波濤洶涌 ↑岩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