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西歐……法瑞意走馬觀花游





這個鏡廳有與我國還有淵源,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日本 藉口對德宣戰,攻占 青島 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 山東 省,奪取 德國 在 山東 強占的各種權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德國 戰敗。
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 巴黎 凡爾賽 宮鏡廳召開“ 巴黎 和會”。北洋政府和 廣州 軍政府聯合組成 中國 代表團,以戰勝國身份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 日本 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等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 日本 從 德國 手中奪去的 山東 各項權利等要求。 巴黎 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 中國 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合約上,明文規定把 德國 在 山東 的特權,全部轉讓給 日本 。北洋政府竟準備在“對德和約”也叫 凡爾賽 合約上簽字,消息傳回國內,激起了 中國 人民的強烈反對。最終激起青年學生的“五四運動”,迫於壓力,最終代表團沒有在 凡爾賽 和約上簽字,這個條約對戰敗國 德國 提出了苛刻的條件,20年後 德國 不幹了,二戰爆發。










DAY 8 最累最充實的一天
早上 巴黎 凱旋門--協和廣場--盧浮宮, 凱旋門是 歐洲 紀念戰爭勝利的一種建築。始建於古 羅馬 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後為 歐洲 其他國家所效仿。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築,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 巴黎 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位於 法國 巴黎 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是拿破侖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的法軍將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築師讓·夏格倫的設計開始動土興建,但後來拿破侖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