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穿美國(二)┃密蘇里的秘密
從前廣場遠看過去, 納爾遜 •阿特 金斯 藝術博物館顯得很莊重,愛奧尼亞式的 石柱 是典型的古 希腊 建築風格,以及 新建 的用玻璃做幕牆的現代展館,都充分彰顯了傳統與現代並存的文化內涵。 納爾遜 •阿特 金斯 藝術博物館最大的特點就是它豐富的 中國 藝術藏品,數量有近8000件,其中有許多藝術品即使在世界博物館中也算得上是最頂級的收藏,其古代繪畫、壁畫、佛像、傢具藏品中有眾多珍品,甚至孤品。數量驚人加上質量精美絕倫,可與 紐約 大都會藝術館、 費城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一較長短,號稱擁有除 亞洲 之外最權威的 中國 藝術品收藏! 接下去游記要講述這個 中國 寶藏的故事:
龍門石窟 位於 河南 洛陽 ,開創於北魏孝文帝 太和 十七年(公元493年),是享譽海內外的 中國 古代石刻藝術寶庫和世界文化遺產。但在近代 龍門石窟 蒙受了空前劫難,石窟中最為精美的佛造像被盜鑿、偷運到境外,使 龍門石窟 遍處傷痕,滿眼都是缺失佛頭、僅餘佛身的佛像,其慘狀令人觸目驚心。
當年被盜鑿的 龍門 造像,如今散佈在歐美、 日本 等國家的博物館、藝術館等公私收藏中。這其中最引人註目的國寶,當屬現藏於 美國 紐約 市藝術博物館的《北魏孝文帝禮佛圖》和現藏於 美國 堪薩斯市的 納爾遜 藝術博物館《文昭皇后禮佛圖》。這兩幅浮雕合稱《帝後禮佛圖》,原位於 龍門石窟 賓陽 中洞東壁。
在博物館我找到這件寶藏。 失落的寶藏《文昭皇后禮佛圖》表現的是北魏孝文帝的皇后——文昭皇后高照容率領貴婦宮妃禮佛的宏大場景。文昭皇后蓮冠霞帔,一手拈香,後隨兩個戴蓮冠的貴婦,在眾宮女的前導、簇擁下迎風徐行,方向與北段的《北魏孝文帝禮佛圖》相對。 《文昭皇后禮佛圖》中的人物密集重疊,顧盼照應,既渾然一體,又富有變化,不同於北魏時期常用的以形體高低大小來區分人物等級的手法。整幅浮雕採取橫向構圖,人形處理因此顯得頎長,並略帶向前的傾斜感,既保留了盛典中的生活氣派,又帶有飄然如仙的宗教意味和凝然靜謐的心境。宮女們含睇若笑,嬌慵前行的姿態,與整個虔敬肅穆的氛圍形成了含蓄的對照,流露出作者溝通人世和天界的欲求。
《文昭皇后禮佛圖》與《北魏孝文帝禮佛圖》(大都會博物館藏)合稱《帝後禮佛圖》。所在石窟是 龍門 賓陽 洞,是宣武帝為了紀念孝文皇帝和文昭皇后,為他們祈求冥福而特別鑿造的。石窟規模宏大,是僅次於孝文帝時代開鑿的 龍門 的第二大石窟古陽洞。洞壁兩側有四層大型浮雕,《帝後禮佛圖》就在其間,堪稱雕刻極品。
與雲岡石窟的浮雕相比,《帝後禮佛圖》已經開始擺脫古 印度 的犍陀羅風格,而加強了本土的藝術語言色彩。作品變得單薄平淺,高浮雕的圓潤光影不復存在,線條成了藝術形式表現上舉足輕重的角色。人與人的空間、人體的曲折起伏都用線勾勒,特別是衣紋的處理,格外舒展流暢、疏密有致,頗有漢代畫像破以線求形的神韻,表現出 中國 民族文化與外來佛教藝術的很好融合。 1931年秋天,勞倫斯•史克門第一次來到 龍門石窟 。當他見到石窟中那些精美的石刻時,受到強烈的震撼。他在 龍門 停留了一個星期,做了大量筆記。在 賓陽 洞中,他看到了完好無損的《帝後禮佛圖》,還讓工匠為他製作了拓片。
1933年,當史克門再次來到 龍門石窟 的時候,卻發現 賓陽 洞中《文昭皇后禮佛圖》上幾個人物的頭部,以及大部分浮雕,已經不翼而飛。不久,他聽說伯查德買到了文昭皇后禮佛圖中的兩個女性頭像。他在給華爾納的信中說,越來越多的浮雕碎塊流入市場,他與伯查德商量將盡其所能收集所有碎塊。
史克門不厭其煩地一塊塊收集了成百上千的浮雕碎塊,“從這裡到那裡,從這家店到那家店,從 開封 到 鄭州 ,是的,包括 上海 ,我一塊接一塊地收集,這裡收半個腦袋,那裡收一條袖子;從夏先生手裡收一隻手,成百上千的小碎塊……不管怎樣,早期 中國 雕塑最偉大的單件浮雕被組合在一起……”在給朋友的信中,史克門描述了自己收集碎塊的過程。
史克門花了3個月的時間將它們拼接起來。文昭皇后禮佛圖拼接完成後,便被裝箱運往 美國 。就這樣,東方的國寶成了大洋彼岸的 納爾遜 •阿特 金斯 藝術博物館的藏品。
唯一感到慶幸的是這件寶藏還能幸存於世,至於它是如何被盜的?又是怎麼流失到 美國 的?寫游記的我就不再詳細訴說了,都是淚啊。。。。
(下圖: 中國 廟宇展廳) 一進入 中國 廟宇展廳,引入眼帘的就是下麵這尊半跏坐、半倚坐式的觀自在佛和它背後的《熾盛光佛說法圖》。《熾盛光佛佛會圖》來自於 山西 洪桐廣勝下寺的大雄寶殿,元代壁畫。與之相對應的《藥師佛佛會圖》現在被保存在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
1929年的時候,廣勝寺的僧人將壁畫作價1600大洋賣給文物販子,所得款項用於修繕寺廟,現在在廣勝寺還有碑記記錄這件事。
《熾盛光佛佛會圖》中,主尊為熾盛光佛,結跏趺坐,左右分別為 日光 菩薩 和月光 菩薩 ,四周列有金、木、水、火、土等星界諸神及其侍從。 眾所周知,唐代是 中國 壁畫創作的黃金時代。元代則是唐代之後,壁畫藝術發展的又一次高峰。以 納爾遜 藏的這幅《熾盛光佛經變》為例,它傳承了北朝以來《說法圖》的基本構圖,場面極其的恢宏和壯觀;筆法上以工筆線描加上色彩渲染,雖然承襲了宋代佛道繪畫的傳統,但是在技法上更加嫻熟,設色也更加大膽。濃艷的紅色,明快的綠色,和深沉的藍色,配以佛殿中明暗交映的自然光線,既烘托了氣氛,又突顯了繪畫強烈的視覺效果,令人贊嘆。圖上,釋迦牟尼佛趺坐於蓮臺之上, 日光 、月光 菩薩 左右侍坐,十二宮天神分成兩班,東、西侍立。以我個人而見,天神部分的表現最為精彩。他們莊嚴凝重的表情、動逸自如的姿態、手勢,乃至於華美的衣飾,飄動的衣帶,和永樂宮《朝元圖》中的星宿、仙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可見,廣勝寺和永樂宮的元代壁畫,雖然囿於佛教、道教的題材不同,但是繪畫的風格是同出一源的,不愧為元代壁畫藝術的雙壁。 來自於 河北 易縣 的遼代羅漢塑像。 人物畫像 清朝 約公元1700年 西門慶與李桂姐(金瓶梅插畫冊)18世紀
這套清代的《金瓶梅》插圖是清朝佚名畫師依照明朝金瓶梅的版畫翻畫的,所以,畫面中的衣冠服飾,生活習俗都與明朝息息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把明代插圖的大模樣記載了下來。
小說《金瓶梅》明代的長篇世情小說,小說成書於明朝嘉靖年間,作者署名是蘭陵笑笑生。這本小說在 中國 文學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裡面運用了大量方言,歇後語,諺語,詞曲,不少詞曲用的頗為精妙,又富含雜學知識,因為書里有大量男女風月情事的描寫,《金瓶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被列為,雖然如此它仍不失為一本文學著作。 華子虛因氣喪身(金瓶梅插畫冊)18世紀 (金瓶梅插畫冊)18世紀 李平兒身陷重病 《金瓶梅插畫冊》 18世紀 (金瓶梅插畫冊)18世紀 果親王畫像(清朝)
果親王是康熙皇帝第十七子,原名:愛新覺羅·胤禮
事實上,愛新覺羅·胤禮的一生算得上是順風順水了,除了壽命不長有些遺憾外,這一世也算是富貴終身了。胤禮九歲以後常隨父親康熙皇帝出塞外,所以《甄嬛傳》中提到果郡王受到先帝的寵愛也確有其事。然而,即使康熙皇帝再怎麼寵愛這個小兒子,也並未給他封號,還是他的四哥(雍正皇帝)在繼位後封他為果郡王,還讓其管理理藩院事務。雍正皇帝對他十七弟果郡王的關愛以及信任還是可圈可點的,在效忠朝廷和雍正皇帝方面,果郡王也算得上是盡心竭力。所以在殘酷的九王奪嫡紛爭中,這位年幼的小弟並未受到波及,甚至在雍正、乾隆兩位皇帝在世時都對其恩寵有加。這真應了劇中的那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清朝 馬士奇像 公元1687年 (作者:顧見龍)
顧見龍(1606--1687年後)字雲臣,自號 金門 畫史, 江蘇 太倉 人。他的畫佛像極莊嚴華美,其工細之作堪與仇英共席。陳庚雲:“餘見所畫《湯文正公(斌)像》,其子侄皆雲酷肖。”描繪人物細緻傳神,註重人物的神氣和動勢,筆力勁健,畫法近梁楷、戴進、吳偉一路。兼善花卉、翎毛。另外,其傳統技法深厚,臨摹古人的作品見功夫,能達到亂真的地步。 我在“ 中國 廟宇廳”里站了許久,仔細端詳著元代壁畫和遼代木雕,那麼寧靜、慈悲、壯美。我想象著七八十年前,有人從廣勝寺挖下了這幅壁畫,從智化寺卸下了這方藻井,這些佛像離開了他們原本屬於的莊嚴空間,被送到這窮鄉僻壤的 美國 腹地。
我還看到北魏線刻孝子圖石棺,看到被昔日古董商半送半賣、漂泊到異鄉的 河南 溫縣 慈勝寺的五代壁畫《如意輪觀音 菩薩 圖》和《 菩薩 焚香圖》。它們都很安靜地擺放在那裡,不被打擾,也不被記起。 藝術的瑰寶納爾遜 藝術博物館的藏品主要分為 亞洲 部、 歐洲 繪畫、 美國 繪畫以及其他。其 中亞 洲部主要收藏和展示來自 中國 、 日本 、 韓國 、 印度 、 伊朗 及 東南亞 國家的藝術品,其重量級的 中國 繪畫主要包括董其昌的“仿古山水冊頁”、李成的“晴巒蕭寺圖”、馬遠的“西園雅集圖”、石濤的“贈劉石頭山水冊頁”、許道寧的“秋江漁艇圖(漁舟唱晚圖)”、趙佶(宋徽宗)的“四禽圖”等。 歐洲 繪畫則主要包括 卡拉 瓦喬、格雷考、提香、倫勃朗、魯本斯、克洛德·莫奈、文森特·梵高等人的作品。 歐洲 18世紀瓷器 古代盔甲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
龍門石窟 位於 河南 洛陽 ,開創於北魏孝文帝 太和 十七年(公元493年),是享譽海內外的 中國 古代石刻藝術寶庫和世界文化遺產。但在近代 龍門石窟 蒙受了空前劫難,石窟中最為精美的佛造像被盜鑿、偷運到境外,使 龍門石窟 遍處傷痕,滿眼都是缺失佛頭、僅餘佛身的佛像,其慘狀令人觸目驚心。
當年被盜鑿的 龍門 造像,如今散佈在歐美、 日本 等國家的博物館、藝術館等公私收藏中。這其中最引人註目的國寶,當屬現藏於 美國 紐約 市藝術博物館的《北魏孝文帝禮佛圖》和現藏於 美國 堪薩斯市的 納爾遜 藝術博物館《文昭皇后禮佛圖》。這兩幅浮雕合稱《帝後禮佛圖》,原位於 龍門石窟 賓陽 中洞東壁。
在博物館我找到這件寶藏。 失落的寶藏《文昭皇后禮佛圖》表現的是北魏孝文帝的皇后——文昭皇后高照容率領貴婦宮妃禮佛的宏大場景。文昭皇后蓮冠霞帔,一手拈香,後隨兩個戴蓮冠的貴婦,在眾宮女的前導、簇擁下迎風徐行,方向與北段的《北魏孝文帝禮佛圖》相對。 《文昭皇后禮佛圖》中的人物密集重疊,顧盼照應,既渾然一體,又富有變化,不同於北魏時期常用的以形體高低大小來區分人物等級的手法。整幅浮雕採取橫向構圖,人形處理因此顯得頎長,並略帶向前的傾斜感,既保留了盛典中的生活氣派,又帶有飄然如仙的宗教意味和凝然靜謐的心境。宮女們含睇若笑,嬌慵前行的姿態,與整個虔敬肅穆的氛圍形成了含蓄的對照,流露出作者溝通人世和天界的欲求。
《文昭皇后禮佛圖》與《北魏孝文帝禮佛圖》(大都會博物館藏)合稱《帝後禮佛圖》。所在石窟是 龍門 賓陽 洞,是宣武帝為了紀念孝文皇帝和文昭皇后,為他們祈求冥福而特別鑿造的。石窟規模宏大,是僅次於孝文帝時代開鑿的 龍門 的第二大石窟古陽洞。洞壁兩側有四層大型浮雕,《帝後禮佛圖》就在其間,堪稱雕刻極品。
與雲岡石窟的浮雕相比,《帝後禮佛圖》已經開始擺脫古 印度 的犍陀羅風格,而加強了本土的藝術語言色彩。作品變得單薄平淺,高浮雕的圓潤光影不復存在,線條成了藝術形式表現上舉足輕重的角色。人與人的空間、人體的曲折起伏都用線勾勒,特別是衣紋的處理,格外舒展流暢、疏密有致,頗有漢代畫像破以線求形的神韻,表現出 中國 民族文化與外來佛教藝術的很好融合。 1931年秋天,勞倫斯•史克門第一次來到 龍門石窟 。當他見到石窟中那些精美的石刻時,受到強烈的震撼。他在 龍門 停留了一個星期,做了大量筆記。在 賓陽 洞中,他看到了完好無損的《帝後禮佛圖》,還讓工匠為他製作了拓片。
1933年,當史克門再次來到 龍門石窟 的時候,卻發現 賓陽 洞中《文昭皇后禮佛圖》上幾個人物的頭部,以及大部分浮雕,已經不翼而飛。不久,他聽說伯查德買到了文昭皇后禮佛圖中的兩個女性頭像。他在給華爾納的信中說,越來越多的浮雕碎塊流入市場,他與伯查德商量將盡其所能收集所有碎塊。
史克門不厭其煩地一塊塊收集了成百上千的浮雕碎塊,“從這裡到那裡,從這家店到那家店,從 開封 到 鄭州 ,是的,包括 上海 ,我一塊接一塊地收集,這裡收半個腦袋,那裡收一條袖子;從夏先生手裡收一隻手,成百上千的小碎塊……不管怎樣,早期 中國 雕塑最偉大的單件浮雕被組合在一起……”在給朋友的信中,史克門描述了自己收集碎塊的過程。
史克門花了3個月的時間將它們拼接起來。文昭皇后禮佛圖拼接完成後,便被裝箱運往 美國 。就這樣,東方的國寶成了大洋彼岸的 納爾遜 •阿特 金斯 藝術博物館的藏品。
唯一感到慶幸的是這件寶藏還能幸存於世,至於它是如何被盜的?又是怎麼流失到 美國 的?寫游記的我就不再詳細訴說了,都是淚啊。。。。
(下圖: 中國 廟宇展廳) 一進入 中國 廟宇展廳,引入眼帘的就是下麵這尊半跏坐、半倚坐式的觀自在佛和它背後的《熾盛光佛說法圖》。《熾盛光佛佛會圖》來自於 山西 洪桐廣勝下寺的大雄寶殿,元代壁畫。與之相對應的《藥師佛佛會圖》現在被保存在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
1929年的時候,廣勝寺的僧人將壁畫作價1600大洋賣給文物販子,所得款項用於修繕寺廟,現在在廣勝寺還有碑記記錄這件事。
《熾盛光佛佛會圖》中,主尊為熾盛光佛,結跏趺坐,左右分別為 日光 菩薩 和月光 菩薩 ,四周列有金、木、水、火、土等星界諸神及其侍從。 眾所周知,唐代是 中國 壁畫創作的黃金時代。元代則是唐代之後,壁畫藝術發展的又一次高峰。以 納爾遜 藏的這幅《熾盛光佛經變》為例,它傳承了北朝以來《說法圖》的基本構圖,場面極其的恢宏和壯觀;筆法上以工筆線描加上色彩渲染,雖然承襲了宋代佛道繪畫的傳統,但是在技法上更加嫻熟,設色也更加大膽。濃艷的紅色,明快的綠色,和深沉的藍色,配以佛殿中明暗交映的自然光線,既烘托了氣氛,又突顯了繪畫強烈的視覺效果,令人贊嘆。圖上,釋迦牟尼佛趺坐於蓮臺之上, 日光 、月光 菩薩 左右侍坐,十二宮天神分成兩班,東、西侍立。以我個人而見,天神部分的表現最為精彩。他們莊嚴凝重的表情、動逸自如的姿態、手勢,乃至於華美的衣飾,飄動的衣帶,和永樂宮《朝元圖》中的星宿、仙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可見,廣勝寺和永樂宮的元代壁畫,雖然囿於佛教、道教的題材不同,但是繪畫的風格是同出一源的,不愧為元代壁畫藝術的雙壁。 來自於 河北 易縣 的遼代羅漢塑像。 人物畫像 清朝 約公元1700年 西門慶與李桂姐(金瓶梅插畫冊)18世紀
這套清代的《金瓶梅》插圖是清朝佚名畫師依照明朝金瓶梅的版畫翻畫的,所以,畫面中的衣冠服飾,生活習俗都與明朝息息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把明代插圖的大模樣記載了下來。
小說《金瓶梅》明代的長篇世情小說,小說成書於明朝嘉靖年間,作者署名是蘭陵笑笑生。這本小說在 中國 文學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裡面運用了大量方言,歇後語,諺語,詞曲,不少詞曲用的頗為精妙,又富含雜學知識,因為書里有大量男女風月情事的描寫,《金瓶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被列為,雖然如此它仍不失為一本文學著作。 華子虛因氣喪身(金瓶梅插畫冊)18世紀 (金瓶梅插畫冊)18世紀 李平兒身陷重病 《金瓶梅插畫冊》 18世紀 (金瓶梅插畫冊)18世紀 果親王畫像(清朝)
果親王是康熙皇帝第十七子,原名:愛新覺羅·胤禮
事實上,愛新覺羅·胤禮的一生算得上是順風順水了,除了壽命不長有些遺憾外,這一世也算是富貴終身了。胤禮九歲以後常隨父親康熙皇帝出塞外,所以《甄嬛傳》中提到果郡王受到先帝的寵愛也確有其事。然而,即使康熙皇帝再怎麼寵愛這個小兒子,也並未給他封號,還是他的四哥(雍正皇帝)在繼位後封他為果郡王,還讓其管理理藩院事務。雍正皇帝對他十七弟果郡王的關愛以及信任還是可圈可點的,在效忠朝廷和雍正皇帝方面,果郡王也算得上是盡心竭力。所以在殘酷的九王奪嫡紛爭中,這位年幼的小弟並未受到波及,甚至在雍正、乾隆兩位皇帝在世時都對其恩寵有加。這真應了劇中的那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清朝 馬士奇像 公元1687年 (作者:顧見龍)
顧見龍(1606--1687年後)字雲臣,自號 金門 畫史, 江蘇 太倉 人。他的畫佛像極莊嚴華美,其工細之作堪與仇英共席。陳庚雲:“餘見所畫《湯文正公(斌)像》,其子侄皆雲酷肖。”描繪人物細緻傳神,註重人物的神氣和動勢,筆力勁健,畫法近梁楷、戴進、吳偉一路。兼善花卉、翎毛。另外,其傳統技法深厚,臨摹古人的作品見功夫,能達到亂真的地步。 我在“ 中國 廟宇廳”里站了許久,仔細端詳著元代壁畫和遼代木雕,那麼寧靜、慈悲、壯美。我想象著七八十年前,有人從廣勝寺挖下了這幅壁畫,從智化寺卸下了這方藻井,這些佛像離開了他們原本屬於的莊嚴空間,被送到這窮鄉僻壤的 美國 腹地。
我還看到北魏線刻孝子圖石棺,看到被昔日古董商半送半賣、漂泊到異鄉的 河南 溫縣 慈勝寺的五代壁畫《如意輪觀音 菩薩 圖》和《 菩薩 焚香圖》。它們都很安靜地擺放在那裡,不被打擾,也不被記起。 藝術的瑰寶納爾遜 藝術博物館的藏品主要分為 亞洲 部、 歐洲 繪畫、 美國 繪畫以及其他。其 中亞 洲部主要收藏和展示來自 中國 、 日本 、 韓國 、 印度 、 伊朗 及 東南亞 國家的藝術品,其重量級的 中國 繪畫主要包括董其昌的“仿古山水冊頁”、李成的“晴巒蕭寺圖”、馬遠的“西園雅集圖”、石濤的“贈劉石頭山水冊頁”、許道寧的“秋江漁艇圖(漁舟唱晚圖)”、趙佶(宋徽宗)的“四禽圖”等。 歐洲 繪畫則主要包括 卡拉 瓦喬、格雷考、提香、倫勃朗、魯本斯、克洛德·莫奈、文森特·梵高等人的作品。 歐洲 18世紀瓷器 古代盔甲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