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吳哥窟 圍觀一場王朝的興衰和一場世界上最大的“拼圖游戲”

如果要修繕寺廟,就要砍伐大量的古樹
最終 法國 人放棄了這個修繕計劃
任由古寺被粗壯綿長的樹根包圍,侵占,繞著屋檐,撬開石縫,伸入窗沿
可以想象,再經過百年,這座“長在”巨樹上的寺廟終將消失在“巨樹”的包圍內


如同諸多講述世界末日的影片一樣,當人類從一個城市退出
大自然將以迅雷不及掩耳地速度徹底接管一切
鳥類會銜著種子飛躍而來
高高的塔尖和屋檐上生長起稻穗,鮮花和青草
樹木會從縫隙中生長起來
撐開石縫,貫穿房屋,以不容置喙的強硬將建築納入自己的領土內
勁風裹挾著沙礫不斷磨損石壁上的浮雕
青苔附著在塑像和門楣上
從雨季時的鮮嫩碧綠到旱季時的枯萎乾裂




鹹蛋黃的光投射到空心樹上,折射出金色和銀色的光芒
非常容易出大片





龍蟠水池是吳哥王朝時期的醫院


形似 北京 的天壇
中心壇周圍是4個方形水池,每個水池邊都有一個祭祀台
象徵著人體內的四大元素——木,水,火,土

人們有什麼頭疼腦熱的毛病,就划船來龍蟠水池請醫生判斷身體缺少哪個元素
然後去對應的水池裡泡著就好了
聽上去宛如如今的桑拿,泡澡和SPA :)


在吳哥旅行,會發現我們現在所知曉的建築名字和建築本身的實際作用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存在很大的誤解
“女王宮—斑迪斯雷”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


自然而然地認為這座建築前身是吳哥王妃嬪的居所,從而為其取名為“女王宮”
後來經過考古,發現它其實是一座供高僧隱修的寺院
但“女王宮”的稱呼也就這麼被傳播了開來

或陰刻或陽刻的雕刻圖案,遠看繁複盛大,近看細膩生動
讓人不得不感嘆幾百年前能工巧匠的精湛手藝
玫瑰色的砂石磚在陽光的照耀下
反射出淺淡的粉紅 光澤 ,讓整座建築都透露著浪漫唯美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