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卅卌の星辰大海埃及行——記一場完美的星空圖中的國慶埃及行
↓ 從上往下俯瞰圖 ↓ 冬教堂入口 ↓ 冬教堂內景 ↓阿蘇清真寺內的貓 ↓ 阿蘇清真寺的貓 ↓ 阿蘇清真寺的朝拜者 ↓ 那眼神 ↓ 阿蘇清真寺院一覽 ↓ 開羅 的馬路 ↓ 熱情要求合影的夫妻 ↓ 開羅 的特色街頭,人、車、馬齊聚
20171002 亞歷山大 : 龐貝 石柱 、孔索加法石墓、 燈塔 、 亞歷山大 圖書館。
第二天行程是 亞歷山大 一日游。
為了趕9點的火車去 亞歷山大 又順便乘坐個地鐵,特意7:30吃好早飯出發,依舊taxi去最近的 吉薩 地鐵站,失策忘記還有個早高峰,大概全世界的早高峰都是一樣的。
街頭上是領著娃兒的家長、是三兩成群的學生、是偶爾西裝筆挺的上班族,或是揚招小巴士的三兩成群的路人,偶爾夾雜著滴答滴答的馬車或是毛驢,於是有了這樣一個奇妙的景象,沒有紅綠燈、沒有交管,行人、車輛、馬匹混雜一起共享馬路,司機一般比劃一個手勢,讓路人或老奶奶先走也是可以有的。是的,這裡的司機都是老司機,飆上80不在話下,搶個道、副駕駛不系安全帶也是沒問題。後來的幾個司機都充分證明瞭這一點。
高峰中總算來到了地鐵站,2EP的價格,很是感人,黃色的票子,上車,這裡是男人、女人分開,有專門的“Lady”車廂,這是可以完全避免咸豬手咯~ 不錯的設置。是的,同樣,全世界的地鐵早高峰也是一樣的。一車廂的人,人擠人,哪怕是這裡。
一路小跑之下,總算趕上了九點的火車,就是這裡很任性,上車補票,2.5h的車程,硬是成了四小時的路程。在車上補了各種 歐洲 建築風格的特點,以及最重要的,是幾大宗教的特點,從猶太教、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到伊斯蘭教,稍微理清了關係,也知道了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徒的稱呼,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活動場所。這是旅行的另一個意義,從實踐中知道各個的差異; 比如 我從前是從來不知道各個宗教的差異的,也不會明白,但是現在,有機會親眼見識,然後去理解,去理解不同的差異,這大概也是所謂旅行能帶來不同的見識吧。
第一站是 龐貝 石柱 ,載我們去的司機是個老司機,一路游刃有餘,或是穿插而過2車之間,或是驚險地擦身而過,還嫻熟地收起後視鏡,或是比划著讓老奶奶先過,愛心範兒十足。 亞歷山大 整體感覺比 開羅 乾凈整潔很多,許是因為沿海的緣故。第一眼感覺是很廢墟,一根柱子直入雲霄,然後兩邊蹲守著石像 獅子 。第二眼看到的這是在一片居民區中的廢墟,周圍的建築。圍著走了一圈,到處是挖掘出的石像、 石柱 ,一字排開,不知道是為了歡迎曾經的君主,還是傲然挺立,依舊是曾經輝煌的。若干年後,誰又記得誰?幾顆綠色植被,偶爾飛起的鳥兒,讓這裡多了些生機。
第二站是孔索加法石墓。從 石柱 走去大約十分鐘左右,穿過一片“熱鬧的地方”,有各種小店,幾乎每個店門口都有人在喝茶/咖啡,充滿市井氣息,有點髒亂差,正好碰到一群又一群走來的學生,會熱情地和你打招呼,說“Hello/Hi”,甚至“你好”也成了標配,會和你握手,會強烈要求為他們拍照。坐路邊喝咖啡的他們會說“ 中國 ”。後來知道,這一片是貧民窟。這個石墓,不准拍照,是個家族墓穴,據說是因為有驢而發現的。三角拱頂之下,有個懸走而下的石階,中間是井。整體感覺比較陰森。下麵有流水。斑駁的痕跡,無不訴說著它的歷史。 埃及 是個把死亡看作很神聖而偉大的事情,因而延伸出一套又一套的處事哲學與建築文化。我還沒到那個境界,內心有不知名的恐懼。
而後去了第三站, 燈塔 ,說是 燈塔 ,其實只有城堡了。規整堆成的設計,前方的椰子樹一排排似衛兵,還有個2排大炮,連同周圍的城牆,讓你感知曾經的威嚴。內部三四層設計,尤其是光與影的環繞,讓這裡別有韻味。這是規律的美、數學的美、威嚴的美。登上旁邊“觀景台”,第一眼感受到的是風,海風,迎面而來的海風。海水擊打著岸邊,呼嘯聲而來。這是海的聲音,旁邊就是 地中海 。海水般涌來,愛你,親愛的大海啊。
最後,沿著沿海大道,道路邊都是一個接一個的咖啡館、是坐在石階上吹海風的人,或成群或獨自一人。 亞歷山大 圖書售票,也賣周邊, 中國 圖書館也可以借鑒。其霸氣不僅在於有老圖書館的背書(曾經的知識盛典彙集於此),也在於其設計風格,外牆50多種語言,包含中文,鐫刻著它的包容乃大。內部設計很是現代化,根根 石柱 、書架上亮起來的燈管,間或擺放的藏品介紹,更重要的是還有來學習的人,這一切讓人感慨讀書真美好。對面大學的學生真幸福。
在旁邊一家始於1929年的咖啡店享受了 三明 治與咖啡後愉快地回城了。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乾凈舒適的 亞歷山大 城市,很現代化的現代都市既視感。黑黃相間的出租車是一大靚麗的風景線,熱情的普通市民生活是常態,幾大景點讓他曾經的帝國可見一斑。靠近 地中海 更是讓它的海濱之城,海味十足。
亞歷山大 一日游,完美。
↓ 龐貝 石柱↓ 龐貝 石柱 下的駐守 ↓ 龐貝 石柱 旁的廢墟 ↓ 當地的公交巴士 ↓ 恰逢放學的學生 ↓ 隨處可見的宣傳物料 ↓ 隨處可見的宣傳物料,投放點 ↓ 街頭隨處可見的吸水煙的居民 ↓ 隨處可見的吸水煙、喝茶的居民 ↓ 燈塔 建築內的當地居民 ↓ 燈塔 建築模型圖 ↓ 主城堡建築的那扇窗 ↓ 主建築的走廊,延綿不絕 ↓ 海邊舒適的看海者 ↓ 可愛的小姑娘 ↓ 屋內頭頂的特色磚瓦 ↓ 海岸線 ↓ 消浪塊 ↓ 父子倆好
20171002 亞歷山大 : 龐貝 石柱 、孔索加法石墓、 燈塔 、 亞歷山大 圖書館。
第二天行程是 亞歷山大 一日游。
為了趕9點的火車去 亞歷山大 又順便乘坐個地鐵,特意7:30吃好早飯出發,依舊taxi去最近的 吉薩 地鐵站,失策忘記還有個早高峰,大概全世界的早高峰都是一樣的。
街頭上是領著娃兒的家長、是三兩成群的學生、是偶爾西裝筆挺的上班族,或是揚招小巴士的三兩成群的路人,偶爾夾雜著滴答滴答的馬車或是毛驢,於是有了這樣一個奇妙的景象,沒有紅綠燈、沒有交管,行人、車輛、馬匹混雜一起共享馬路,司機一般比劃一個手勢,讓路人或老奶奶先走也是可以有的。是的,這裡的司機都是老司機,飆上80不在話下,搶個道、副駕駛不系安全帶也是沒問題。後來的幾個司機都充分證明瞭這一點。
高峰中總算來到了地鐵站,2EP的價格,很是感人,黃色的票子,上車,這裡是男人、女人分開,有專門的“Lady”車廂,這是可以完全避免咸豬手咯~ 不錯的設置。是的,同樣,全世界的地鐵早高峰也是一樣的。一車廂的人,人擠人,哪怕是這裡。
一路小跑之下,總算趕上了九點的火車,就是這裡很任性,上車補票,2.5h的車程,硬是成了四小時的路程。在車上補了各種 歐洲 建築風格的特點,以及最重要的,是幾大宗教的特點,從猶太教、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到伊斯蘭教,稍微理清了關係,也知道了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徒的稱呼,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活動場所。這是旅行的另一個意義,從實踐中知道各個的差異; 比如 我從前是從來不知道各個宗教的差異的,也不會明白,但是現在,有機會親眼見識,然後去理解,去理解不同的差異,這大概也是所謂旅行能帶來不同的見識吧。
第一站是 龐貝 石柱 ,載我們去的司機是個老司機,一路游刃有餘,或是穿插而過2車之間,或是驚險地擦身而過,還嫻熟地收起後視鏡,或是比划著讓老奶奶先過,愛心範兒十足。 亞歷山大 整體感覺比 開羅 乾凈整潔很多,許是因為沿海的緣故。第一眼感覺是很廢墟,一根柱子直入雲霄,然後兩邊蹲守著石像 獅子 。第二眼看到的這是在一片居民區中的廢墟,周圍的建築。圍著走了一圈,到處是挖掘出的石像、 石柱 ,一字排開,不知道是為了歡迎曾經的君主,還是傲然挺立,依舊是曾經輝煌的。若干年後,誰又記得誰?幾顆綠色植被,偶爾飛起的鳥兒,讓這裡多了些生機。
第二站是孔索加法石墓。從 石柱 走去大約十分鐘左右,穿過一片“熱鬧的地方”,有各種小店,幾乎每個店門口都有人在喝茶/咖啡,充滿市井氣息,有點髒亂差,正好碰到一群又一群走來的學生,會熱情地和你打招呼,說“Hello/Hi”,甚至“你好”也成了標配,會和你握手,會強烈要求為他們拍照。坐路邊喝咖啡的他們會說“ 中國 ”。後來知道,這一片是貧民窟。這個石墓,不准拍照,是個家族墓穴,據說是因為有驢而發現的。三角拱頂之下,有個懸走而下的石階,中間是井。整體感覺比較陰森。下麵有流水。斑駁的痕跡,無不訴說著它的歷史。 埃及 是個把死亡看作很神聖而偉大的事情,因而延伸出一套又一套的處事哲學與建築文化。我還沒到那個境界,內心有不知名的恐懼。
而後去了第三站, 燈塔 ,說是 燈塔 ,其實只有城堡了。規整堆成的設計,前方的椰子樹一排排似衛兵,還有個2排大炮,連同周圍的城牆,讓你感知曾經的威嚴。內部三四層設計,尤其是光與影的環繞,讓這裡別有韻味。這是規律的美、數學的美、威嚴的美。登上旁邊“觀景台”,第一眼感受到的是風,海風,迎面而來的海風。海水擊打著岸邊,呼嘯聲而來。這是海的聲音,旁邊就是 地中海 。海水般涌來,愛你,親愛的大海啊。
最後,沿著沿海大道,道路邊都是一個接一個的咖啡館、是坐在石階上吹海風的人,或成群或獨自一人。 亞歷山大 圖書售票,也賣周邊, 中國 圖書館也可以借鑒。其霸氣不僅在於有老圖書館的背書(曾經的知識盛典彙集於此),也在於其設計風格,外牆50多種語言,包含中文,鐫刻著它的包容乃大。內部設計很是現代化,根根 石柱 、書架上亮起來的燈管,間或擺放的藏品介紹,更重要的是還有來學習的人,這一切讓人感慨讀書真美好。對面大學的學生真幸福。
在旁邊一家始於1929年的咖啡店享受了 三明 治與咖啡後愉快地回城了。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乾凈舒適的 亞歷山大 城市,很現代化的現代都市既視感。黑黃相間的出租車是一大靚麗的風景線,熱情的普通市民生活是常態,幾大景點讓他曾經的帝國可見一斑。靠近 地中海 更是讓它的海濱之城,海味十足。
亞歷山大 一日游,完美。
↓ 龐貝 石柱↓ 龐貝 石柱 下的駐守 ↓ 龐貝 石柱 旁的廢墟 ↓ 當地的公交巴士 ↓ 恰逢放學的學生 ↓ 隨處可見的宣傳物料 ↓ 隨處可見的宣傳物料,投放點 ↓ 街頭隨處可見的吸水煙的居民 ↓ 隨處可見的吸水煙、喝茶的居民 ↓ 燈塔 建築內的當地居民 ↓ 燈塔 建築模型圖 ↓ 主城堡建築的那扇窗 ↓ 主建築的走廊,延綿不絕 ↓ 海邊舒適的看海者 ↓ 可愛的小姑娘 ↓ 屋內頭頂的特色磚瓦 ↓ 海岸線 ↓ 消浪塊 ↓ 父子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