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帶雨林到群山之巔,追逐心中的夢想之地 | 2019年終13日南美之行 秘魯+玻利維亞
雨林里一般有三到五層植被,在陽光比較通透的區域,地面的植被會更加茂密,在上層植被擋住了陽光照進來的區域,地面的植被比較稀疏。 幸運地看到了松鼠猴。 在瀉湖裡隱藏在水草之間的凱門鱷。 夜幕降臨的 亞馬遜河 變得危機四伏,第一晚的夜間活動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河流中乘船找凱門鱷。但是雨季讓溫度降低,河水溫度的上升意味著鱷魚不會依賴於岸邊的窪地,而是聚集在河床底部獲取冷血動物所需的熱量。我們晚上的游獵只能無功而返。 當天晚上下著大暴雨,一直下到第二天的早上,我們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開始了第二天的徒步。 捕鳥蛛Tarantula。分佈地北迴歸線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山區和半山區, 亞馬遜的捕鳥蛛生活在狹長的洞里,當獵物爬進去的時候,捕鳥蛛腿上的剛毛能通過氣流的顫動,探測到獵物的體型、大小、速度。等它掌握了足夠的信息,便突然出擊,將毒液註入獵物體內。即使一條蛇,在它的勢力範圍內也無法逃脫,捕鳥蛛的毒液註入蛇的體內,不久就可以將蛇溶化。 在暴雨中走了五公里後來到了觀景台。 在划艇返回營地的途中又看到了凱門鱷。 划船的經歷應該說是亞馬遜的幾天里最難忘的,可惜因為下著雨怕濕了相機手機所以沒拍什麼照片。徒步的時候顧著趕路,但在船上的時候可以靜靜地觀察周圍的一切,近處的蘆葦叢中的水鳥俯衝進河道里覓食,遠一點的樹上,松鼠猴從一根樹枝跳到另一根樹枝上。他們一直沿著我們船前進的方向一起移動,但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眼前的一切,就像一部真實的 « 地球脈動 »。 一塊土地上的生靈,大到美洲豹,小到在地上搬著樹葉片的螞蟻,大到三十米高的樹,小到在朽木上長出的蘑菇,都跟我們對這個世界過往的認知有那麼多的不熟悉和與眾不同。 偷香蕉的蜘蛛猿😂
自然在所制定的食物鏈和植物種類中,其實已經提供了人類賴以生存的一切條件,不只是水空氣和陽光,還有能排毒的野果,驅蚊的片狀蒜蓉,甚至能在夢中看到過去和未來的汁液,親眼所見後才知道亞馬遜的一切應該讓人類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的生存需要。而人類,可能是哺乳動物里最依賴各種物質才能生存的生物,在絕對自然的環境中其實人才是最脆弱的,動物可以沒有燈,可以不用過濾水中的細菌和沉澱物,可以超過人類數倍的速度康復傷口,要麼有肉眼無法識別的掩護色,或是數倍於人的聽覺和速度,今天地球以超乎平均值的速度在被破壞,根源或許就是科技發展使人類已經不用在食物鏈中擔心生存的問題,對最初給予我們一切的大自然沒有了敬畏的心。 第三天,很幸運地看到亞馬遜雨季中難得一見的日出。 第三天的徒步真的很幸運地看到了一群覓食的白唇野豬!!野豬從左邊的樹叢里走到右邊,慢慢地越來越多,大概在50頭左右。不間斷地發出磨牙和咆哮的聲音,嚮導說這是在警告我們不要再走近了🐗 野豬的存在說明保護區的生態系統是健康的,有足夠的植物支持著龐大的群體,同時貓科動物也有充足的食物來源。
自然在所制定的食物鏈和植物種類中,其實已經提供了人類賴以生存的一切條件,不只是水空氣和陽光,還有能排毒的野果,驅蚊的片狀蒜蓉,甚至能在夢中看到過去和未來的汁液,親眼所見後才知道亞馬遜的一切應該讓人類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的生存需要。而人類,可能是哺乳動物里最依賴各種物質才能生存的生物,在絕對自然的環境中其實人才是最脆弱的,動物可以沒有燈,可以不用過濾水中的細菌和沉澱物,可以超過人類數倍的速度康復傷口,要麼有肉眼無法識別的掩護色,或是數倍於人的聽覺和速度,今天地球以超乎平均值的速度在被破壞,根源或許就是科技發展使人類已經不用在食物鏈中擔心生存的問題,對最初給予我們一切的大自然沒有了敬畏的心。 第三天,很幸運地看到亞馬遜雨季中難得一見的日出。 第三天的徒步真的很幸運地看到了一群覓食的白唇野豬!!野豬從左邊的樹叢里走到右邊,慢慢地越來越多,大概在50頭左右。不間斷地發出磨牙和咆哮的聲音,嚮導說這是在警告我們不要再走近了🐗 野豬的存在說明保護區的生態系統是健康的,有足夠的植物支持著龐大的群體,同時貓科動物也有充足的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