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南美6國自由行/自駕游攻略游記1(秘魯、玻利維亞篇)

火車上的表演 (十一) 庫斯科“梯田和鹽田”的預定庫斯科 武器廣場邊上有很多旅行社,提供不同的旅行線路。我們報的是馬拉斯(maras) 鹽田 和 莫雷 (moray)梯田的一日游,每人25新索爾,門票在景點門口自行購買,其中 鹽田 門票10新索爾/人,梯田70新索爾/人(套票性質,含其他幾個景點)。
早上8:30出發,下午2:30左右回。中途會在2個地方停留,一個是賣紡織品的,有當地婦女為游客介紹紡線、染色、紡織的知識,另一個是類似國內的小賣部,售賣當地土特產,均沒有強制購物。導游懂 西班牙 和英文,小費可給可不給。有意思的是我們那個導游一路上不停地用西語和英語介紹景點什麼的,語調像念經把我們聽得都睡著了,反正也聽不懂 ~
下圖:景點價目表

下圖:我們報的旅行社


下圖: 利馬 隨處可見的警察





9:30從酒店出發前往武器廣場,一路步行到 利馬 大教堂(門票10新索爾)、主教宮。 皮斯科 酒博物館和巧克力博物館、聖費朗西科修道院游玩; 11:30到武器廣場總統府門口看換崗儀式。之後,依次去了巴布亞文學博物館、參觀聖費朗西科修道院教堂地下墓穴(門票15新索爾/人(含藏書室),有英文導游帶參觀1小時,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聖馬丁廣場、中央市場、 中國 城等,18:00回到酒店,晚餐後到附近超市購買電話卡等。
南美遇到的溫馨一幕:到 利馬 的第一頓早餐時遇到兩對 北京 夫婦,剛從 玻利維亞 烏尤尼 旅行回來,上前與其攀談中一位先生說他們準備在 利馬 再玩兩天就回國了,帶來的方便面還剩幾包問我們要不要,幾乎是脫口而出“要”。我們為了減重幾乎沒帶什麼家鄉食物,5包方便面和半小瓶醋成為我們高原路上的寶貝,有種他鄉遇故知,心~一直都是暖暖的!
今天景點推薦:
景點1.武器廣場。
南美各國的城市大多都有一個武器廣場,那是 西班牙 殖民進入時存放武器的地方,之後多發展為城市的中心。
下圖:色彩鮮艷的 利馬 武器廣場。

位於武器廣場東側,始建於17世紀的天主教堂, 西班牙 建築風格。

位置毗鄰 利馬 大教堂,是 羅馬 天主教 利馬 總主教的府邸,也是天主教 利馬 總教區的行政總部。建成於1924年,曾是該市第一個警察局和監獄的所在地。這裡最著名的是有 利馬 保存最好的摩爾式華麗陽臺。

距離武器廣場走路10分鐘左右。聖弗朗西斯科.皮薩羅是帶領 西班牙 軍隊入侵 秘魯 古印加帝國的最高指揮官,教堂是為其家族建的,基本保留了初建時的巴 洛克 風格,是 利馬 保存最好的早期宗教建築。其中,修道院以地下墓穴和藏書室最為著名。
下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



它是一座信仰者的墓穴,只有虔誠的信徒才能埋入,據說這裡存有七萬具骸骨,走進狹窄的地道,可以看到精心排列的人骨組合,頭骨拼圖,非常震撼。


這裡有藏書約2萬多捲,有六千多份羊皮手稿,有些成書於 西班牙 殖民時期。藏書室充滿古老、神秘的氣息。



總統府位於武器廣場北側,原為皮薩羅1535年建的總督府,後為 秘魯 政府總部。曾遭受3次大火,現建築為1937年重建, 法國 新巴 洛克 建築風格。這裡不對外開放,但每天12點左右總統府衛隊會舉行換崗儀式,吸引很多游客到這裡觀看。
1921年為慶祝 秘魯 獨立100周年而建,以南美解放之父聖馬丁命名,是 利馬 標誌性廣場。廣場正中央矗立著一尊美洲獨立戰爭中建有奇功的民族英雄聖馬丁將軍躍馬橫槍塑像,周邊是一些歐式風格建築,高大的棕櫚樹下市民在這裡休憩談天,很是休閑。

位置在武器廣場 東北 街口處,博物館實在太小了,不註意就會錯過的那種,也不像我們印象中的博物館模樣,裡面僅擺放著一些pisco酒瓶等,現在仍是一家正在經營著的酒館, 皮斯科 雞尾酒是 利馬 的國酒,可以進去小酌一杯。



利馬 最大的集市,去這裡可以見識一下 秘魯 的各種新鮮水果、蔬菜及其他各種食材,買點沒吃過的水果嘗嘗也很有意思!
下圖:市場里的水果很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