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瓦拉納西(下)
本文作者張天琳, 印度 通簽約作者。
更多內容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 印度 通”(id:chindiaguru)以獲取更多 印度 相關資訊~ 晨游恆河又是一個清晨,4點,我們穿梭在 瓦拉納西 古鎮的小巷中。雖然很早,但是小鎮中的人們,已經在薄霧中忙著洗漱,誦經。穿過一個門廊,眼前豁然開朗, 恆河 就這樣瞬間出現在了眼前。站在階梯上遠眺,日出前的 恆河 已經擺脫寧靜,階梯下許多大小不一的簡陋木船起伏排列;遠處另一個碼頭隱隱有閃閃的火苗, 印度 美眉說那就是傳說中的河邊火葬;身邊有個寺廟,裡面傳出叮叮噹當的聲音讓這個有點迷茫的早晨變得更加有神秘色彩。
凌晨5點左右我們已經坐上了一艘小木船,沿著 恆河 緩緩向上游划去,等待著河對岸與往日一樣的,壯烈的日出。河邊陸陸續續開始聚集了來 恆河 沐浴的人們,他們以男性為主,大多站在齊腰深的水中,掬起一捧河水,從頭上澆下,口中念念有詞。可是對我來說,實在沒有勇氣在這條神聖的河裡洗去我的罪惡。 ↑瓦拉納西 天漸漸亮起來了,我們才發現今天是個陰天,看不到太陽從河對岸一躍而起了,太陽此時透過雲層,把金燦燦的光輝灑向 恆河 。沐浴著陽光的 恆河 ,此時顯得更加繁忙,河邊進行禱告法事的人,和河裡面洗聖浴的人已經越來越多,我看到了一個黃皮膚的美眉,泡在齊胸深的水中,我想她一定是個虔誠的 印度 教徒。今日的 恆河 ,擔負著養育沿岸大片土地的重任,可以說她哺育包容了沿岸的一切,包括垃圾。更何況,舉世聞名的 印度 教河葬儀式,最終火化完的骨灰木灰,一切的一切,都會倒進 恆河 裡面,隨波而去。 日本 舞臺設計大師妹尾河童在他的《窺視 印度 》一書里記載了他在 恆河 沐浴之後的經歷,那就是,拉肚子。思緒正飛舞著,忽見這位美眉深吸了一口氣,一頭扎進了 水裡 。Oh my god… ↑瓦拉納西 天色已經大亮,坐在船上,沿岸的各色建築非常清晰地展示了 瓦拉納西 千年的滄桑。事實上,許多城堡式的建築,如今已經破舊廢棄,鴿子和烏鴉成了它們的主人,看上去蒼涼一片。另外還有一些並不是古建築,它們大多是旅館和餐廳,也有居民住宅,但是為數不多。整個河邊,此時已經非常繁忙,除了越來越多沐浴的教徒之外,洗衣,拎水,甚至洗菜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此情此景讓我感慨 恆河 果然是 印度 的母親河,這片土地的人們如果離開了她,將如何生存? 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我們坐著木船,順流而下,一路上天 南海 北地見啥說啥,其間還發現船夫居然掏出的是ZTE手機Classic那一款,詩人老A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瓦拉納西 被 印度 教和佛教徒們稱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除了因為 印度 教和佛教起源於此,還因為 印度 教著名的河葬。我們說話間,已經到了一處比較大的火化點。理論上,在 恆河 邊上任何一個碼頭,都會有 印度 教徒火化他們的親人,但這裡是一個比較集中的地方,木柴被集中地運到這裡,有很多虔誠的教徒在這附近等死。我們漸漸地靠近了這裡,已經能在相機鏡頭的捕捉範圍之內了,就趕緊照了一張。就這樣,船夫還不停地說,no picture, no picture。
船漸漸靠岸,我們決定上去看看。我們還在船上,一個英語說得還不錯的人就向我們走過來,非常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他說他會給我們介紹一下這裡的情況,但不能拍照。我們跟著他上了岸,穿過堆在地上的灰燼,他介紹說,去世的教徒們穿著整齊被家人朋友送來之後,會先在 恆河 裡面象徵性地洗個澡,算是最後的聖浴。然後放在堆好的原木上面,家人會親自把火點著,靜靜地看著他們的親人被燒成灰燼,然後把骨灰倒進 恆河 ,整個過程需要大概四五個小時左右。
不要小看這些堆得到處都是木頭,它們是一種特殊的木材,因為人被燒起來沒有味道。我這才留意到,是真的呢,空氣中一點奇怪的味道也沒有。我們並沒有看到有教徒在被火化,只看到一具剛剛被家人送來的屍體,被一塊黃色的布蓋著,靜靜地躺在地上。我看著那被風微微吹著翻捲的黃布的一角,無法抑制地猜測這是個什麼樣的人,此刻他或她就這樣躺在這裡,這世界上一切的一切跟他或她都已經毫無關係,他或她正等著上天堂。
這個嚮導一邊帶我們到處轉一邊給我們介紹,有五種被視為聖潔的人,是不用被火化,可以直接投進 恆河 的。那就是,孩子,孕婦,殘疾人,聖僧和被蛇咬死的人。嚮導還指著旁邊一些破舊的,在我看來是已經廢棄的房子說,這裡面住著很多來這裡等死的人,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很窮,沒有家人,火葬需要一大筆買木材的錢,他們每天在這裡等著游人們的施捨。如果你們願意,我可以帶你們進去。我們三個互相看看,還是我先開口,說還是算了吧,我們願意做點施捨,我們給這個嚮導就好了。最後嚮導還是找了個老頭出來,我們把錢給了那個老頭,這個老頭在我們三個人的頭上分別摸了一把,嘴裡不知說了些什麼。
離開這個地方之後,心情輕鬆不起來,回頭再看看,還是堆得滿眼的木頭,和被熏得漆黑的房頂,讓人覺得天堂之路原來是這麼的醜陋。
不知是早上起得太早,這時候我們已經很疲倦,還是剛纔看了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原來長那個樣子,心情比較沉重,坐在船上,大家都不說話。 ↑瓦拉納西 天靈靈,地靈靈上午沿著 恆河 岸邊走了一圈之後,我們回到酒店休息了一段時間,傍晚時分,又再次回到 恆河 ,這次是來看 恆河 每天晚上的祭祀儀式。
祭祀儀式每天晚上都有,現在已經發展成表演性質的了。我們又租了一條船,坐在河面看岸上的儀式。
河岸上面有七個面向 恆河 的水泥 石台 ,每個 石台 上面都擺了一個小方桌,上面鋪著黃布,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法器,中間的那個 石台 ,桌子上的布是綠顏色的,東西的擺放也明顯不同,我們猜測那是主祭祀台吧?晚上7點鐘,祭師們出現了,他們圍成一圈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印度 美眉介紹說只有婆羅門種姓( 印度 的最高種姓)的人才有資格做這個祭師。不一會兒,祭師們散開了,我想可能他們的leader開完了例會吧?
祭祀儀式開始,祭師們開始歌唱,人們都跟著拍起手來。儀式就在非常祥和的氣氛中開始了,並沒有一絲一毫詭異的感覺。儀式持續了大概一個小時,根據學了7年考古的詩人老A的介紹,他看出了這個儀式分為7個層次,至於為什麼分為7個層次,肯定因為7這個數字在 印度 教大有來頭,因為儀式中7個祭祀台,7位祭師,7層的祭奠,通過香、煙、燭、火、符、羽扇、拂塵七種法器,按東、南、西、北的順序拜遍。由此不禁讓人聯想到佛曰“七級浮屠”,看得出來 印度 教和佛教的古老淵源。詩人老A最後煞有介事地總結,說這其實跟我國北方的祭祀活動很接近了,他們把這種人叫做薩滿法師。我看他說得這麼認真,也很嚴肅地說,俺們那旮噠管這叫做跳大神兒。 ↑瓦拉納西 晚上拍的模糊,其實祭師長得還行。
舉杯邀明月恆河 的祭祀儀式結束了,人們漸漸散去,我們找到白天坐船游 恆河 時看到的一家叫做海豚的餐廳,這是家酒店,頂樓 天台 式餐廳,面對著 恆河 ,居高臨下,頂著月光,聽著水聲,微風拂來,讓人沉醉。
此情此景,我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問拿著菜單過來的waiter,有啤酒嗎?
出於宗教原因,或者是當地風俗,我們可以喝啤酒,可是不能把酒瓶明目張膽地放到桌上,waiter拿啤酒來的時候也是用餐巾包裹著倒酒。
手握酒盃, 印度 美眉放聲高歌讓我們盪起雙槳;詩人老A深情地吟誦春江花月夜;我們時而討論這兩天的文化震撼,時而回憶快樂和傷感的往事,這個難忘的 恆河 邊上的一天,在月光下,畫上了個圓滿的記號。 ↑瓦拉納西 悲情瓦拉納西不知道怎麼才能說得清這兩天的經歷,我不是一個教徒,我並不是懷著朝聖的心情來到 瓦拉納西 。對我來說,文化的衝擊和震撼,可能更多一些。
作為 恆河 邊上 印度 宗教文明的活化石,有太多太多的人為她書寫過詩歌,傳記,但是,親身來感受過,才能真正感受到這片土地給你帶來和留下的東西,是一種難言的悲涼。 印度 美眉常跟我們提起,她第一次來 瓦拉納西 的時候,是跟她老公的一群朋友,那次 瓦拉納西 之旅被評為崩潰之旅,原因是這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卻離人們的想象太遙遠了。
的確,今天的 瓦拉納西 ,被這個時代遠遠地拋在了身後,她不美麗富饒,只殘存厚重的宗教文化底蘊;她甚至不適合人類居住,只有寬廣慈悲的 恆河 默默滋養著人們的一切,物質的,精神的。
生長在經歷了那場叫做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後的 中國 的我,對失去了傳統文化和信仰的土地瞭解和感受至深,也曾為自己精神上的空虛而怨天尤人。然而,面對 瓦拉納西 ,這個對現代文明的發展視而不見,時至今日還保留著人類兩千年前的文化傳統與宗教氣息,我卻沒有感受到精神上的寬慰與寧靜。我感受到的,是掙扎在荒蠻與文明中進退兩難的沉重喘息。
這關於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的矛盾問題,我在沒來 瓦拉納西 之前,是絕對不會思考的。這就是 瓦拉納西 ,她用她的悲情,倔強,寬廣仁慈,來讓你不得不陷入苦思。
更多內容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 印度 通”(id:chindiaguru)以獲取更多 印度 相關資訊~ 晨游恆河又是一個清晨,4點,我們穿梭在 瓦拉納西 古鎮的小巷中。雖然很早,但是小鎮中的人們,已經在薄霧中忙著洗漱,誦經。穿過一個門廊,眼前豁然開朗, 恆河 就這樣瞬間出現在了眼前。站在階梯上遠眺,日出前的 恆河 已經擺脫寧靜,階梯下許多大小不一的簡陋木船起伏排列;遠處另一個碼頭隱隱有閃閃的火苗, 印度 美眉說那就是傳說中的河邊火葬;身邊有個寺廟,裡面傳出叮叮噹當的聲音讓這個有點迷茫的早晨變得更加有神秘色彩。
凌晨5點左右我們已經坐上了一艘小木船,沿著 恆河 緩緩向上游划去,等待著河對岸與往日一樣的,壯烈的日出。河邊陸陸續續開始聚集了來 恆河 沐浴的人們,他們以男性為主,大多站在齊腰深的水中,掬起一捧河水,從頭上澆下,口中念念有詞。可是對我來說,實在沒有勇氣在這條神聖的河裡洗去我的罪惡。 ↑瓦拉納西 天漸漸亮起來了,我們才發現今天是個陰天,看不到太陽從河對岸一躍而起了,太陽此時透過雲層,把金燦燦的光輝灑向 恆河 。沐浴著陽光的 恆河 ,此時顯得更加繁忙,河邊進行禱告法事的人,和河裡面洗聖浴的人已經越來越多,我看到了一個黃皮膚的美眉,泡在齊胸深的水中,我想她一定是個虔誠的 印度 教徒。今日的 恆河 ,擔負著養育沿岸大片土地的重任,可以說她哺育包容了沿岸的一切,包括垃圾。更何況,舉世聞名的 印度 教河葬儀式,最終火化完的骨灰木灰,一切的一切,都會倒進 恆河 裡面,隨波而去。 日本 舞臺設計大師妹尾河童在他的《窺視 印度 》一書里記載了他在 恆河 沐浴之後的經歷,那就是,拉肚子。思緒正飛舞著,忽見這位美眉深吸了一口氣,一頭扎進了 水裡 。Oh my god… ↑瓦拉納西 天色已經大亮,坐在船上,沿岸的各色建築非常清晰地展示了 瓦拉納西 千年的滄桑。事實上,許多城堡式的建築,如今已經破舊廢棄,鴿子和烏鴉成了它們的主人,看上去蒼涼一片。另外還有一些並不是古建築,它們大多是旅館和餐廳,也有居民住宅,但是為數不多。整個河邊,此時已經非常繁忙,除了越來越多沐浴的教徒之外,洗衣,拎水,甚至洗菜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此情此景讓我感慨 恆河 果然是 印度 的母親河,這片土地的人們如果離開了她,將如何生存? 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我們坐著木船,順流而下,一路上天 南海 北地見啥說啥,其間還發現船夫居然掏出的是ZTE手機Classic那一款,詩人老A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瓦拉納西 被 印度 教和佛教徒們稱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除了因為 印度 教和佛教起源於此,還因為 印度 教著名的河葬。我們說話間,已經到了一處比較大的火化點。理論上,在 恆河 邊上任何一個碼頭,都會有 印度 教徒火化他們的親人,但這裡是一個比較集中的地方,木柴被集中地運到這裡,有很多虔誠的教徒在這附近等死。我們漸漸地靠近了這裡,已經能在相機鏡頭的捕捉範圍之內了,就趕緊照了一張。就這樣,船夫還不停地說,no picture, no picture。
船漸漸靠岸,我們決定上去看看。我們還在船上,一個英語說得還不錯的人就向我們走過來,非常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他說他會給我們介紹一下這裡的情況,但不能拍照。我們跟著他上了岸,穿過堆在地上的灰燼,他介紹說,去世的教徒們穿著整齊被家人朋友送來之後,會先在 恆河 裡面象徵性地洗個澡,算是最後的聖浴。然後放在堆好的原木上面,家人會親自把火點著,靜靜地看著他們的親人被燒成灰燼,然後把骨灰倒進 恆河 ,整個過程需要大概四五個小時左右。
不要小看這些堆得到處都是木頭,它們是一種特殊的木材,因為人被燒起來沒有味道。我這才留意到,是真的呢,空氣中一點奇怪的味道也沒有。我們並沒有看到有教徒在被火化,只看到一具剛剛被家人送來的屍體,被一塊黃色的布蓋著,靜靜地躺在地上。我看著那被風微微吹著翻捲的黃布的一角,無法抑制地猜測這是個什麼樣的人,此刻他或她就這樣躺在這裡,這世界上一切的一切跟他或她都已經毫無關係,他或她正等著上天堂。
這個嚮導一邊帶我們到處轉一邊給我們介紹,有五種被視為聖潔的人,是不用被火化,可以直接投進 恆河 的。那就是,孩子,孕婦,殘疾人,聖僧和被蛇咬死的人。嚮導還指著旁邊一些破舊的,在我看來是已經廢棄的房子說,這裡面住著很多來這裡等死的人,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很窮,沒有家人,火葬需要一大筆買木材的錢,他們每天在這裡等著游人們的施捨。如果你們願意,我可以帶你們進去。我們三個互相看看,還是我先開口,說還是算了吧,我們願意做點施捨,我們給這個嚮導就好了。最後嚮導還是找了個老頭出來,我們把錢給了那個老頭,這個老頭在我們三個人的頭上分別摸了一把,嘴裡不知說了些什麼。
離開這個地方之後,心情輕鬆不起來,回頭再看看,還是堆得滿眼的木頭,和被熏得漆黑的房頂,讓人覺得天堂之路原來是這麼的醜陋。
不知是早上起得太早,這時候我們已經很疲倦,還是剛纔看了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原來長那個樣子,心情比較沉重,坐在船上,大家都不說話。 ↑瓦拉納西 天靈靈,地靈靈上午沿著 恆河 岸邊走了一圈之後,我們回到酒店休息了一段時間,傍晚時分,又再次回到 恆河 ,這次是來看 恆河 每天晚上的祭祀儀式。
祭祀儀式每天晚上都有,現在已經發展成表演性質的了。我們又租了一條船,坐在河面看岸上的儀式。
河岸上面有七個面向 恆河 的水泥 石台 ,每個 石台 上面都擺了一個小方桌,上面鋪著黃布,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法器,中間的那個 石台 ,桌子上的布是綠顏色的,東西的擺放也明顯不同,我們猜測那是主祭祀台吧?晚上7點鐘,祭師們出現了,他們圍成一圈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印度 美眉介紹說只有婆羅門種姓( 印度 的最高種姓)的人才有資格做這個祭師。不一會兒,祭師們散開了,我想可能他們的leader開完了例會吧?
祭祀儀式開始,祭師們開始歌唱,人們都跟著拍起手來。儀式就在非常祥和的氣氛中開始了,並沒有一絲一毫詭異的感覺。儀式持續了大概一個小時,根據學了7年考古的詩人老A的介紹,他看出了這個儀式分為7個層次,至於為什麼分為7個層次,肯定因為7這個數字在 印度 教大有來頭,因為儀式中7個祭祀台,7位祭師,7層的祭奠,通過香、煙、燭、火、符、羽扇、拂塵七種法器,按東、南、西、北的順序拜遍。由此不禁讓人聯想到佛曰“七級浮屠”,看得出來 印度 教和佛教的古老淵源。詩人老A最後煞有介事地總結,說這其實跟我國北方的祭祀活動很接近了,他們把這種人叫做薩滿法師。我看他說得這麼認真,也很嚴肅地說,俺們那旮噠管這叫做跳大神兒。 ↑瓦拉納西 晚上拍的模糊,其實祭師長得還行。
舉杯邀明月恆河 的祭祀儀式結束了,人們漸漸散去,我們找到白天坐船游 恆河 時看到的一家叫做海豚的餐廳,這是家酒店,頂樓 天台 式餐廳,面對著 恆河 ,居高臨下,頂著月光,聽著水聲,微風拂來,讓人沉醉。
此情此景,我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問拿著菜單過來的waiter,有啤酒嗎?
出於宗教原因,或者是當地風俗,我們可以喝啤酒,可是不能把酒瓶明目張膽地放到桌上,waiter拿啤酒來的時候也是用餐巾包裹著倒酒。
手握酒盃, 印度 美眉放聲高歌讓我們盪起雙槳;詩人老A深情地吟誦春江花月夜;我們時而討論這兩天的文化震撼,時而回憶快樂和傷感的往事,這個難忘的 恆河 邊上的一天,在月光下,畫上了個圓滿的記號。 ↑瓦拉納西 悲情瓦拉納西不知道怎麼才能說得清這兩天的經歷,我不是一個教徒,我並不是懷著朝聖的心情來到 瓦拉納西 。對我來說,文化的衝擊和震撼,可能更多一些。
作為 恆河 邊上 印度 宗教文明的活化石,有太多太多的人為她書寫過詩歌,傳記,但是,親身來感受過,才能真正感受到這片土地給你帶來和留下的東西,是一種難言的悲涼。 印度 美眉常跟我們提起,她第一次來 瓦拉納西 的時候,是跟她老公的一群朋友,那次 瓦拉納西 之旅被評為崩潰之旅,原因是這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卻離人們的想象太遙遠了。
的確,今天的 瓦拉納西 ,被這個時代遠遠地拋在了身後,她不美麗富饒,只殘存厚重的宗教文化底蘊;她甚至不適合人類居住,只有寬廣慈悲的 恆河 默默滋養著人們的一切,物質的,精神的。
生長在經歷了那場叫做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後的 中國 的我,對失去了傳統文化和信仰的土地瞭解和感受至深,也曾為自己精神上的空虛而怨天尤人。然而,面對 瓦拉納西 ,這個對現代文明的發展視而不見,時至今日還保留著人類兩千年前的文化傳統與宗教氣息,我卻沒有感受到精神上的寬慰與寧靜。我感受到的,是掙扎在荒蠻與文明中進退兩難的沉重喘息。
這關於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的矛盾問題,我在沒來 瓦拉納西 之前,是絕對不會思考的。這就是 瓦拉納西 ,她用她的悲情,倔強,寬廣仁慈,來讓你不得不陷入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