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囧】10天3國8城,我把自己發配回四千年前法老時期的非洲

吃完早餐和午餐,正值一天之中最熱也是最曬的時候,太陽當頭照,可是卻沒有花兒對我笑,只有汗如雨下,架不住這烈日的我們還是選擇了乘坐馬車前往(談價70,最終成交100 埃及 磅)
【位置】 盧克索 東岸
【到達方式】步行or馬車
【開放時間】6:00--22:00
【門票費用】成人150埃鎊,學生半價

這個非凡的建築群始建於公元前2000多年,後面又有50多位法老參與建造。
它是地球上用最大的柱子支撐的寺廟, 形象一點說: 卡納克 神殿的體量可以裝下一個 巴黎 聖母院,占地超過半個 曼哈頓 城區,是 埃及 最大的神廟,它是神在地上的居所!


👆神廟的門口有兩座 大城 牆,兩排獅身公養頭石象在門外守護,而進入大門後是個大院,旁邊有兩座小神廟,分別是塞提二世神殿和拉美西世三世神殿,還有兩排廢棄的獅身公羊頭石象。


讓人暈眩的 石柱 陣、 石柱 陣頂端神秘的落石……過去在電影中出現過,現在它就在眼前。
任何一個 石柱 只要單獨出現在世界某個地方,都會成為萬人瞻仰的擎 天柱 。而這樣的柱子,在這裡幾乎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森林。

也像是在訴說著石刻的歷史,告訴你一個遙遠而輝煌的過去。

巍峨的 卡納克 神廟的方尖碑是中庭院的靈魂,這座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 埃及 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方尖碑,是女王花了7個月的時間從 阿斯旺 採下石料製成當時全 埃及 最大最高的兩座方尖碑,沿尼羅河長途運輸150公里,立在這座全 埃及 最大最神聖的神廟裡,獻給太陽神阿蒙,併在碑上刻下銘文稱自己為阿蒙神的女兒和兒子,以此證明自己承繼大統的合法性。
歷經千年滄桑的方尖碑,永遠在向世人述說著古 埃及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傳奇。

史載,三千多年前,新王朝的每一代法老上任,都要到太陽神廟來朝拜,為 卡納克 神廟添磚加瓦,唯恐討好神靈不夠虔誠。儘管現在殘留的遺跡不到當年的1/10,但是在東南 西北 的神道上,依然可以辨清不同時期建築的脈絡。

一下午的時間,在 卡納克 神廟盤桓半天依然覺得是走馬觀花。有著太多不解和迫切想知道的歷史過去,一處處陽光斜影照耀在每根柱子之間、和裂縫中,隨手一拍便是大片。

世上有許多景點是用來觀賞的,但, 卡納克 神廟卻是用來閱讀的。
這神廟,像讀不完的史書……

它們身後早已是空空蕩盪,只有它們,留下了有關當時世界上最豪華的都城底比斯的記憶。
車子行駛離它們越來越遠,凝視著車窗外的石像,似乎聽到兩尊石像在喃喃自語:“他們都走了……”

據說:“石像發音是因為 羅馬 統治時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現了裂縫,每當起風的時候,風入洞穴,門農像就像在唱歌一樣,每天流淚也是露水所積,後來把裂縫、洞穴堵住了,也就沒有聲音了”。
不管如何解釋,曾經“會唱歌的門農”,現如今“只會流淚”,不再說話的巨大石像,現如今也已閉口無言,非常感人。
我想它們見證了古 埃及 文明太多的建設崩塌重建、如此循環往複,老淚縱橫,不再多說什麼。 🔷 D6.7集 - 在紅海迎風倒立起舞

光這六個字,就有童話般的趾高氣揚。
大部分人只熟悉 埃及 有金字塔,卻唯獨不知道沙漠、大海一線之隔的 紅海 。一路坐GoBus前往赫爾各達,從 盧克索 出發乘坐GoBus只需6小時。離開 盧克索 大約一百公里處去 紅海 的路上,不久就進入了杳無人煙、寸草不生,由一座座高山沙漠堆起的城牆、沙土路。當然,偶爾會出現一個奇跡,在寸草不生的沙礫中突然生出一棵樹,碧綠無暇,連一片葉子也沒有枯黃。
似乎昨天還在感嘆古代遺跡的恢宏久遠,沒幾步卻跨進了杳無人煙的荒原,沒任何過渡期,讓我一時顯得十分不知所措。
一路無網絡信號。兩邊戈壁灘上的山丘在刺眼的陽光下卻顯得格外猙獰,讓我想起了在 俄羅斯 貝加爾湖 上開車的那個夜晚,也是如此冰涼的月色照著黑漆漆但微泛粼光的湖面。但,凄涼是一種靜謐的美。
與之相伴的 赫爾格達 ,更增加了她的魅力,燦爛的陽光,細軟的沙灘,墨藍色的海水,只長椰棗的椰子樹……🥥

這裡是 歐洲 人的後花園,全世界最為適合潛水的海域之一,也是水上運動愛好者的天堂。 亞洲 面孔極少,我們到了後也算是外國人眼中的外國人。

📍從 盧克索 到 赫爾格達 的長途汽車票要早訂,手慢無!直接上Go-Bus網站訂最方便,有facebook帳號用信用卡支付即可,還能選座。如果離的近可以去售票處。詳情看:當地交通

赫爾格達 酒店大多都是全包式入住,陸地上給予的活動空間並不大,但既然來了 紅海 ,我們的活動空間豈能只是陸地沙灘、泳池、派對那麼簡單呢。
所以,盡情潛入大海探索海底生物吧……

有時候看著看著,聽著聽著,我也會睡著。
在 紅海 ,可以渾然忘記什麼叫煩心事,世事喧囂都與你無關,眼前只有大海、星空和香甜的夢。
所以呀,在這裡的每一刻,我都是醉的,也完全不願意醒來。

用完餐,要去海邊游泳消化下,那便練瑜伽吧!我的功底吸引了路邊不少人的目光,有一個外國小哥哥,說要和我PK參與,我做什麼動作,他便模仿我。
於是,就有了接下來的合影👇。
他當時一看這個動作,目瞪口獃,一直在說:Ohhh,No!My gently said:You can change other simple pose。
其實,瑜伽並不是人們看到的那樣難,我也不是為了吸引路人的目光和眼球。
只是,習慣了在每一個國家留下倒立的身影。

無與倫比的時光。
如果你欣賞夠了酒店的美景(N天后)還可以租酒店私人沙灘旁的浮潛裝備,或者是去深潛探索未知方向的海洋……在特別蔚藍的海洋下拍張酷酷的寫真(別怕,無論你是否有OW or AOW證,都可以潛水,在有教練的指導下)
那一刻,海洋是最美妙的世界,變幻無窮。大海的波浪聲是最神奇的配樂,娓娓動聽。
只想安安靜靜地將自己融於海洋,化為一條美人魚……

如果說白天的烈日和塵土讓你覺得自己野性得像海底穿梭的Mobula,那晚上就是真正的 埃及 女皇了!

說起舞蹈,就不得不提 埃及 的兩 大名 舞。 在旋轉中驚艷這個世界【蘇菲旋轉舞】💃💃💃
中文名:蘇菲舞
出現時間:13世紀
起源地: 土耳其 、 埃及
改進者:阿拉伯人
這次因為時間原因,遺憾的錯過了 開羅 蘇菲舞表演,但希望因有破滅才有重建。沒想到,阿拉伯度假酒店每天晚上都 會安 排不同的表演,其中就包括了蘇菲舞,有幸和當地人參與到其中,一起舞動。

他性感、迷人……
他在充滿神秘韻味的阿拉伯音樂中開始,驚艷四座……
如同盤旋在天空中旋轉的翅膀精靈。旋轉者的服裝色彩非常鮮艷,特別是圓蓬長裙至少有三層以上,有時在旋轉的過程中還會加上新的蓬裙。他的表演千變萬化,鮮艷色彩的紅裙是可以卸下來的,當裙子開始分層,宛如一個沙漏,他邊飛速旋轉邊寬衣解帶……以極快的速度連續地進行,平均每秒鐘轉一圈,其間還要加上其它的表演動作。

美妙的身姿、柔軟的腰枝,吸引著我的眼球,將我帶入了一個神秘的伊斯蘭宗教世界。
而後,我試圖走近去看,原來!舞者是一位 埃及 男人旋轉的身影……是那位嫵媚的大叔的獨舞。音樂的節奏時快時慢,他的肢体也猶如柳絮嫩枝,時而在空中輕盈擺動,時而在風中萬馬奔騰。
看似稱之為舞蹈,卻是通過不停地旋轉來表達對神的敬意,所以他的整個表演過程更像是一種宗教活動。

蘇菲舞起源於13世紀的 土耳其 , 埃及 的蘇菲舞經過阿拉伯人的諸多改進,觀賞性和精彩程度都遠勝於 土耳其 的蘇菲舞。舞者無一例外全部是男性,包括歌者和鼓者。
📍如果想看蘇菲舞的朋友, 開羅 觀看蘇菲舞最著名的地點是在哈利利市場。但表演並不是每天都有,每周三和周六晚才有20:30開始。所以大家一定算準日子過來。 “東方之舞”盡享阿拉伯風情【肚皮舞Bally Dance】💃
“肚皮舞”在 埃及 的資力很深,據說比伊斯蘭教還古老。

在古 埃及 “新王國時代”第十八朝的陵墓中,就繪有美麗的肚皮舞娘。公元10世紀前後,也就是伊斯蘭帝國的鼎盛時期,“肚皮舞”還曾受到了王室的保護。可惜,它來路飄忽,眾說紛紜。有種說法斷定,它老家就在 埃及 。“肚皮舞”又稱“瑞克斯沙雷克(raks sharqi)”,是典型的東方舞蹈。

實際上,在這裡的每一天都驚喜太多,以至於我有點傷感了。
我想,太美好的東西總是讓人害怕失去。 紅海 就是這樣。每一天都在夢裡醒來,每一幕都好似佈景。
如若把 紅海 比作一部愛情片,它便是導演,大海是男朋友、我是主角,海洋里的每一個小生物都是見證人……
而我,徜徉在海底深處找到了歸屬。

我只會責怪自己常常被美到詞窮,根本無法描繪出真正的 非洲 大地。
它是如此神奇,永遠令人神往。
哦,對了,住了兩晚的酒店叫“Arabia Azur Resort (阿拉伯海岸度假酒店)”,如果你去 埃及 ,別忘了感受一下全包式入住酒店,就像到了與世無爭的世外 桃源 。
我們將在海洋的音樂聲中醒來,和除了朋友外都是歐美面孔的人吃早茶,我們把心和身體交給大海,開始新的一天。 🔷 D8集 - 開羅,再相見,沒有敵意

To do list上有我要去的著名哈利利市場和清真寺🕌️,所以酒店首選 開羅 老城區。 哈利利市場 خان الخليلي哈利利是一個非常大規模的批發市場,14世紀起就開始營業,不僅是感受復古阿拉伯風情的必到之處,幾乎所有的旅游紀念品也都能在這裡找到。但,街區非常堵,尤其到了傍晚,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大多也都是當地人,他(她)們異樣的眼光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似乎無法平息自己的情緒、一路都對他們保持警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