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朝鮮】時間之外的往事—平壤、金剛山、板門店6日

游客們回酒店後的一切行動也屬於導游的監控範圍,我們團隊6人住在羊角島酒店,12人住在西山酒店,導游負責羊角島,助理負責西山。最後一晚一名西山酒店的團員要來羊角島參觀,導游同意後,這位團員全程在在導游的監控下參觀了酒店,最終“押送”回西山酒店。據說由於沒有通知助理,助理一直在西山酒店心急如焚地尋找這名消失的團員。
整個羊角島國際酒店還有很多沒有開放的區域。到底為什麼?是什麼?任我們敞開自己的腦洞吧……這不也是為自己的旅行增添了一點趣味麽?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神秘地方的存在,才讓很多人把這裡當成了“羊角島國際監獄”,執意將自己的好奇轉為一意孤行,我不覺得一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做出的越界行為有什麼價值,逃出羊角島就能瞭解真實的世界麽?獨自站在 平壤 街頭就能體驗真實的生活麽?越界的行為除了可能為導游的工作和自己的行程帶來麻煩外,並無什麼特別價值。
負責任的旅行,遵守當地相應的規章制度是對他人與他國最起碼的尊重。

(這是一段略長,卻沒有圖片的文字)
兔子是個病人……什麼病?說來有些尷尬,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說人話就是有右下頜韌帶有些長,如果張嘴動作幅度過大可能易造成下巴脫臼……第一次發生事故的時候,只有她自己在上班路上,下巴脫臼連話都說不了,一路用手機碼字靠熱心人幫助去往附近醫院急診,最終得以解困。後來又“病發”過幾次,現在我已經習以為常,去哪個醫院、到哪停車、每個人各自完成哪個流程能最快捷的處理完 成都 輕車熟路。我甚至在考慮自己向大夫學會複位術,只是還沒學成……
每次出遠門都會互相提醒,但是無聊、犯困、放鬆都是人之常情,很難做到警鐘長鳴。尤其這種跟團游,大把大把的時間消耗在無聊的路途上,在經歷了一天的無聊旅途後,在返回 平壤 前一個哈欠,就合不回去了……
兔子一拍我,我便知道發生了什麼。這人命很好,正巧導游準備臨時安排的 萬景台 故居由於時間較晚無法成形,趕緊跟導游彙報“緊急情況”。瞭解情況後,導游便開始不停地聯繫,但並不清楚是在聯繫旅行社,還是醫院,還是其他什麼應急響應機構。反正撥打了數通電話後,通知團員們一起奔赴醫院。兔子命好還體現在,全車的同胞沒有任何人表示不解、埋怨甚至反對。還有,柳京飯店已進入視野,說明 平壤 馬上就到了。如果其他時間出問題,很難肯定有足夠的醫療條件以及給全團行程帶來的影響都會很麻煩。
於是,全團就增添了一個項目“ 平壤 市區巡游”。大巴開啟了不同於平日的路線,磕磕絆絆地走上那些沒有“舞臺佈景”的區域,大概是由於上級安排能接待我們的醫院並不是當地人熟知的地點,司機、導游、副導都不太確定位置而誤入居民區,駛入小路後周邊越來越破舊,這情景和往日行駛於清凈整潔的幹道兩旁完全不同。這時想必司機和導游都覺得有問題,立即準備改變路線,限於路窄只能繼續拐入小道調頭。小道兩旁的人們正在製作過冬的蜂窩煤,傳統的古法製作工藝,有些團友好奇地在車上拍照,但這種行為當地人甚為抵觸,明顯能看出他們在車外強烈指責,甚至攔住大巴,導游下車溝通後,匆忙上車跟大家說“不要拍照了,千萬不要再拍照!”,車外的人群也越聚越多,看起來十分不悅。司機也抓緊調頭,匆忙離開。
普通市民警惕性之高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是在這裡,次日體驗 平壤 地鐵時也同樣能感受到普通民眾對這幫拿著相機四處拍照的老外十分警覺。但凡有與普通 朝鮮 人接觸的地方,都會出現同樣的問題。這也從側面驗證了, 朝鮮 團隊游所安排的所有內容都是經過精心安排與佈置,舞臺上任人評說,而後臺的情景沒有人希望外界知道。
七拐八拐進入人民軍把守的使館區,由於天色已沉,依稀看到了 柬埔寨 、 保加利亞 、 尼日利亞 、 俄羅斯 等國的大使館,這也在意料之中。順著筆直小路開到底的建築就是接待我們的醫院,但是從外觀上卻分辨不出這是一家醫療機構,沒有任何標誌和標誌牌。
朝鮮 三大免費政策想必眾所周知:住房、醫療和教育,也是 朝鮮 人民在這個純粹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中引以為豪的核心。那麼既然醫療免費,外國人看病怎麼辦?
我們馬上被領入接待室,病情其實很簡單,我和導游描述的很清楚,剩下的就是導游和醫生之間的交流,手工登記他們能掌握到的所有兔子相關信息, 比如 :申請簽證時提供的信息(包括工作單位、職務),沒有電子系統。大概歷時10分鐘左右,我們被帶上二樓診室,醫院走廊寬敞乾凈,裝修類似於我們90年代學校風格,牆面上半部刷大白能蹭人一身那種(別問我怎麼知道的),下半部綠色硬塗料經常起鼓掉皮那種,這家醫院里保存尚可。進入診室,一看就是牙科診室,因為有張人見人怕的牙科治療椅,也是我們小時候見到的老舊機械款。大夫搬把椅子讓兔子靠牆坐好,過程中可以用簡單英語交流。
消毒流程比較詭異,大夫用肥皂清洗雙手後,只用放在水池下的毛巾仔細擦乾,然後又去辦公桌翻抽屜,我以為是去找一次性手套,但並不是。來回踱步了兩三圈,翻捯過幾次抽屜,仿佛有點不知所措。最終還是在沒有再次清潔雙手的情況下,雙手直接伸進了兔子的嘴裡……像再國內一樣,大夫在動手前都會和病人充分溝通,國內一般是“可能有點疼,但你別咬我啊”, 朝鮮 大夫是“放鬆,放鬆,全身放鬆”,其實這不難想象,在複位過程中可能有瞬間劇痛,第一反應一定是閉嘴,很有可能咬人……能說出這些的大夫一定久經沙場,在此我對這些醫務工作者致以無上的敬意。複位速度是很快的,但是手法看似與國內不大一致,細節可能使人造成不適,具體不表。總之,兔子恢復戰鬥力後,就是再次回到接待室,在我們途徑的幾個區域里確實沒有見到收費處,最終收取人民幣300元治療費,對我們來說其實無所謂,但如果跟上文介紹過的 朝鮮 人民的平均工資比較,這樣的醫療費用相當可觀,可以對比在國內三甲醫院進行同樣治療,在不使用醫保的情況下費用為65元。現金直接交給大夫,沒有任何收據憑證。大夫很負責的提示註意事項等等,全程態度滿分。
陰謀論的我認為這筆費用將變成兩位在職大夫的小費。如果真是這樣的情況也一點都不為怪,私以為這正是免費醫療背後的計劃經濟弊端,計劃經濟中政府完全干預市場,使得社會中的需求方沒有選擇,而供給方也沒有動力,導致社會經濟僵化,而僵化社會中的人將更快地滋生貪腐,畢竟無論在何種政治體制中,人們嚮往更好生活的初衷都是不會改變的。
此外從我們進入醫院起,直到治療結束,全程有一名神秘人陪同,有過簡單幾句對話,中文極好,高度懷疑是旅行社方面的領導。
在這裡我要特別真誠地感謝同團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理解與幫助,還有導游的傾力協助。
喏,這就是一次完整的 朝鮮 就醫經歷。大家當故事看即可,僅陳述事實,表達個人觀點。無需引發任何討論,如有不妥,隨時刪除。
主體107年10月4日【平壤-南浦】【主體思想】
“主體思想,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認為革命和建設的主人是人民群眾,推動革命和建設的力量也在於人民群眾這樣一種思想。也就是說,認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是自己本身,開拓自己命運的力量也在於自己本身這樣一種思想”——《主體思想問答集》
這種主體思想的描述是由金日成創立,金日成生於1912年,這就是 朝鮮 當前主體紀年的元年。2018年就是主體107年。主體思想的所有體系和內容都以人是一切的主人,人決定一切這一哲學原理為基礎。









回頭看去,便是那世界上最大的爛尾樓。

向外界展示的東西,往往可能加深了外界對他的誤解。
柳京飯店,為啥不叫酒店。其實在中文釋義上我們對酒店和飯店的區別也不是很明確,但叫飯店的地方都聽起來有些隱隱歷史和大牌的既視感, 比如 “ 北京 飯店”、“ 和平 飯店”。
柳京飯店105層,3000套客房,是世界最大的酒店和金字塔結構的建築,也是 亞洲 第一座主體結構超過100層的建築。它從1986年就開始建設,據說幾經周折終於再2016年竣工,但沒有任何內部照片流出,當前我們只能看到它每晚閃耀的玻璃幕牆。雖然一天都沒啟用過,但它就是 平壤 的城市標誌。因為體量實在太大了,城市全景圖總是繞不過它。從其他城市來到 平壤 ,最先看到的一定是它。
在這神秘的30年裡,這棟建築幾度停工、再建,甚至下令趕上2012年金日成百年誕辰,但最後都不了了之……2012年,它還不幸被評為“全球十大醜陋建築”,但從當前來看,我覺得比“大褲衩”、“大秋褲”什麼的強多了。
很少人知道, 朝鮮 也曾經富強過, 朝鮮 在70、80年代的經濟發展水平,堪稱 亞洲 一流。1978年, 中國 人均GDP僅有245元人民幣, 朝鮮 卻已達到約600美元。所以金二世時代也希望能擁有一座趕超 美國 的摩天大樓,於是330米高的柳京飯店項目就從此啟動。如果在1989年按期竣工的話,它將會是世界上最高的飯店、第七高的大樓、最大的金字塔式的建築物、除 紐約 和 芝加哥 的大樓以外的世界上首個高於100層的建築、 亞洲 層數最高的建築。但不幸的是,蘇聯解體後, 朝鮮 失去了援助,經濟方面嚴重受挫。耗費巨額資金的柳京飯店只能在混凝土空殼建設基本完工之時,開始了無限期的停工,自然,一切頭銜化為泡影。 朝鮮 和這座柳京飯店仿佛永遠停滯在了1992年的那個寒冬。然而它一直矗立在城市的中心,明顯的,寂寞的,提醒著 朝鮮 過去的短暫輝煌和負擔不起的夢想。一棟樓宛如一個國,外表光鮮,三角穩定,卻也向不同方向撕裂著,浪費著中部大量穩固地基的空間。頂層旋轉餐廳,再華麗也依然空空蕩盪。柳京飯店一直默默矗立在 朝鮮 平壤 清晨的霧氣之中,寂寞的標志著 朝鮮 曾經不顧一切的驕傲和野心。
現在的 朝鮮 ,就像是90年代的樣子,還是破舊的電車哼著過時的歌謠塞滿了乘客,不時腳踩單車的人們匆匆而行,走過路過的人們甚至也不會多看他一眼,背後的紀念碑還是那樣盛氣凌人。我們無從瞭解人們對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認知,也不知他們是否滿足於在稀薄的自由中過著單調的生活,就像他們仍然頑強地建造完成了這座柳京飯店——外表靚麗但內核還在苦苦掙扎。
【我眼中的 平壤 】
這已經是我們來到 朝鮮 的第四天,每天幾乎都走過一樣的路,看到一樣的景,見到一樣的人。

所以 平壤 在我眼中是一塊攝影聖地,照片中的 平壤 厚重、莊嚴、重覆。聯排的住宅,沒有差別的窗口和陽臺,暗示著平均主義的原則。



因為這是我們曾經歷卻未留回憶的過往,它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卻不曾為80後留下痕跡,但我知道我們也曾走過,所以我們有什麼資格去鄙視,去質疑,去詆毀。對於我們來說,無需換位思考,因為這一切就曾在你我身邊發生。

尊重不同階段的歷史發展,更是尊重我們自己。 【地下鐵】
這是一條故事很多的地鐵線,被 中國 政府30年後曝光的援建項目, 朝鮮 人對此隻字不提的政績工程,混雜的列車種類,蘇式的建築風格等等,都能一窺 平壤 兩條地鐵線的故事。以 平壤 的交通狀況以及搶先於漢城地鐵通車的事實看來,個人認為擁有地鐵的象徵含義遠大於使用價值。
其實一切都沒有那麼新奇,倒是我們體驗的地鐵線名字挺好聽“千里馬線”,“復興、榮光、烽火、勝利、統一、凱旋”等站名也充滿了革命特色。具體信息大家可以看窮游里一篇超詳細的 平壤 地鐵神貼,本人沒有過多研究,不班門弄斧。








【 平壤 學生】
在期待今晚的《輝煌的祖國》之前,安排我們去一所記不得名字的學校參觀,美其名曰瞭解 朝鮮 教育。
學校里拿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元素來跟偉大領袖扯上關係,同時無時無刻地炫耀 朝鮮 教育優越性,在莫名其妙地參觀了教室和標本室。在參觀教室時,校領導甚至因為男生都去操場活動而感到很難為情,只能讓游客們“欣賞”到一群女孩子們在機械的擺弄筆記本電腦。不由得讓我想起我們上學時,為了應付領導檢查時表演的狀態,厭惡至極!
最後去往大禮堂觀看學生彙報表演,節目中滿滿地洋溢著80年代的迪斯科曲風,也特意為取悅 中國 觀眾而安排了幾首中文歌。在那些孩子木訥的表情中,不難想象這種表演在他們課餘生活中的位置,我甚至聯想到了“動物表演”,


但有一件事對於 平壤 學生很重要,據說 平壤 學生都會以參演《 阿裡 郎》或《輝煌的祖國》引以為傲,因為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有幸被選中參加表演,即使是在後面做翻牌也要經過千挑萬選。曾經的大型團體操《 阿裡 郎》的總導演是金二世,國家還專門成立了 阿裡 郎委員會。入選 阿裡 郎表演的孩子們還要接受長達一年的培訓,其中幾個月是全脫產訓練。
【輝煌的祖國】
朝鮮 有個吉 尼斯 世界紀錄,那就是10萬人同台演出,集 朝鮮 名曲、民族舞蹈、藝術體操、雜技、動人的藝術背景、現代化設備和照明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演《 阿裡 郎》。
君若看 朝鮮 ,先看《 阿裡 郎》,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很多人對 北京 奧運會開幕式的人海戰術頗有感受,那場演出演員總數為15000人左右。而 朝鮮 的 阿裡 郎卻是十!萬!人!
10萬人是什麼概念?資料顯示,2011年 平壤 人口為325萬左右,也就是說,每30個人里就有一個演員,刨去老弱病殘生理周期等因素,幾乎人人皆是演員。
《 阿裡 郎》曾於2013年後停演。今年9月, 朝鮮 將迎來建國七十周年,金三世在2018新年賀詞中,談到了建國七十周年之際,將以大型團體操為主推出更為豐富多樣的旅游項目吸引外國游客。其中,《 阿裡 郎》更名為《輝煌的祖國》再次隆重登場。

曾經10多萬人同台演出的《 阿裡 郎》講述了 朝鮮 民族苦難的歷史和今天的建設成就以及 朝鮮 人民在金日成和金正日領導下的幸福生活。以前有人戲說《 阿裡 郎》, 比如 “團體舞的人數和國家的貧窮程度成正比”。但我們現在看到的《輝煌的祖國》顯然不僅僅是最初的《 阿裡 郎》,如果說其最初還只是單純為領袖祝壽的表忠心的團體舞,如今卻很有些政治秀的味道。在舞臺上內政、外交、宣揚偉光正的“主體思想”意識形態精彩紛呈。

19:00,正式演出前30分鐘
在興奮的等待中發現背景演員按序入場,1.8萬人的背景就是1.8萬像素,每個像素對應一名演員,快速鋪滿了背景區域,能看出必定經歷了嚴格的訓練和非常專業的項目計劃安排。前文提到過,長老亮曾經作為國慶50年 大慶 的背景翻花演員,也經歷過同類訓練,非常瞭解背景的組織實施難度。《輝煌的祖國》團隊表現出的效率讓人刮目相看。

19:30,演出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