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風,比利時的城,德國的雪,冬日三國16天行記

德國 人民認為 科隆 大教堂是信仰的象徵,新 歐洲 中部文化傳統統一的見證。於是,二戰後的重建時期,它才又得到了很好的修繕和重建。
科隆 教堂初期的石頭還是呈現米白色的狀態,但在二戰時期戰火的熏灼下, 科隆 大教堂的外壁漸漸開始發黑。二戰後期 德國 經濟快速發展, 科隆 作為最重要的工業基地, 德國 主要的褐煤生產基地。
泛酸的空氣侵蝕著教堂的每一塊石頭,由於長期受到工業廢氣和酸雨的污染腐蝕,雙塔由原來的銀白變成黑褐色。政府決定保留雙塔的黑褐色,以引起世人對環保工作的重視,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現在大家看到的 科隆 大教堂發出黑褐色的 光澤 ,哥特式的建築風格,在硬朗的 德國 地區,也算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進入教堂前可以去信息處拿一份旅游導覽圖,裡面詳細介紹了教堂彩色玻璃畫作的歷史和典故。畫著各類聖經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稱為法 蘭西 火焰式,陽光的照射下看起來異常的華麗和鮮艷。雖然畫面如此漂亮,但是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全部的彩繪玻璃只有用到4種顏色,金色、紅色、藍色和綠色。金色--代表人類共有一個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恆。紅色--代表愛。藍色--代表信仰。綠色--代表希望和未來。






科隆 大教堂塔高157米,可以從北側的樓梯登上去。門票2歐,不允許帶包裹,背包也不可以。因為狹窄的樓梯有時甚至容不下體型稍大的男子。

在 科隆 逛商店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經常商場會有地下幾層。越往下走,空間越開闊。原來自教堂完工後, 科隆 市政府要求城內所有建築不得高過教堂,這就造成了 科隆 許多大樓地上的建築只有七、八層,地下卻有四、五層之多的特殊現象。










在國內旅行的時候如果出現這些新聞,某些鍵盤俠總會酸溜溜的說:看看人家國外的人素質多好,國人的素質就是這麼差,國外如何如何的好,國人素質跟不上之類的blabla。
但是,在 科隆 大教堂頂樓,我甚至都沒發現任何的中文,反倒是各類英文, 德文 ,日文甚至阿拉伯文的塗鴉,一層一層的覆蓋。







橋上最特別的風景線就要數橋邊一個個鎖上的愛情鎖了。
各大景點還是不能免俗的總要有個祈願愛情長久的地方。游客到了 科隆 ,都會在霍亨索倫橋上鎖上一把愛情鎖,再將鑰匙扔入萊茵河中,他們認為這樣就可以保佑他們的愛情長長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