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 en France】不儘是浪漫與文藝,幸有花田與麥浪(三刷巴黎及南法自駕一周)
而這位白髮老爺爺據說是 法國 當地赫赫有名的歌星 我身邊一位 法國 女士問我從哪兒來,我說 上海 。她問: 上海 有這麼棒的餐廳嗎?還沒等我回答,她斷定道,沒有的,世界上不會有這麼棒的地方!切~傲嬌的 巴黎 人!
🎈有關小酒館具體信息請參見攻略部分
\----------- “沼澤區”的小布爾喬亞風情塞納河將 巴黎 分為左右兩岸,左岸有著名的拉丁區,是 巴黎 的文化聖地。而右岸也有一個很文藝小資的區域,那就是Le Marais,法語中為“沼澤”的意思,但人們通常叫它“瑪黑區”或“瑪萊區”。
瑪黑區在14-16世紀是王公貴族、宗教人士的居住地,18世紀變成由 東歐 猶太人、 亞美尼亞 人等組成的平民手工業聚集地,19世紀拿破侖三世統治時,他任命奧斯曼對 巴黎 地區進行改造,但瑪黑區卻沒有被納入改造範圍,所以直到現在瑪黑區仍保留了古老 巴黎 街道風情,後來也逐漸發展出有名的同性戀文化街區,不少品牌店、買手店、設計師店在瑪黑區入駐,成為了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的地方。 瑪黑區內有幾條很值得一逛的街道, 比如 法國 本土品牌和精品小店林立的Rue des Francs Bourgeois和Rue Vieille du Temple、猶太人文化街區Rue des rosiers(那家網紅猶太捲餅店也在此)、同性戀文化街道Rue sainte croix de la Bretonnerie等等,每到周末,瑪黑區的各條街道上都是熙熙攘攘的游客行人。 如果你夠有心,也會在瑪黑區找到一些別有洞天的地方。 比如 下麵這個小花園,就是我從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沿街門洞進去後發現的,它只在門口掛著一塊小小的、幾乎與建築融為一體的牌子,說這裡面有個jardin,很容易就會錯過。要是你剛好在隔壁馬路買了猶太口袋餅,就可以不必狼狽地邊走邊吃,而是躲到這個小花園裡,享受難得的悠閑假日時光啦~ \----------- 偷得"孚"生半"日"閑瑪黑區的精華則在位於西側的 孚日 廣場(Place des Vosges),或者叫它 孚日 花園可能會更貼切一些?因為此處原是皇室的宮殿,四周樓房為國王和王后寢殿,中間為皇家園林。你可以發現這是一座典型的法式花園,講求對稱,規劃整齊。 有時候覺得許多從法語翻譯過來的中文都翻得很妙,優美如 楓丹白露 和香榭麗舍,形象如這個 孚日 廣場。一穿過小門來到花園內,只見每塊草坪上都坐滿了在這兒曬 日光 浴、野餐、帶小孩玩耍的 法國 人,旁邊樹蔭下也坐著不少正在閱讀或打盹聊天的,腦子裡立刻閃過“偷得浮生半日閑”的話,“ 孚日 ”廣場的名稱豈不是歪打正著? \----------- Gay Pride:彩虹狂歡去莫奈花園的那天早上,民宿房東之一黑人小哥興奮地向我們提起今天在 共和 廣場有一年一度的Gay Pride,“可熱鬧了,你們會去看嗎?”我很遺憾地告訴他,我們早計劃好要去莫奈花園了。“莫奈花園?這是什麼?哦~Je ne sais pas!(我竟然不知道)”他誇張地一手捂住心口,睜大眼驚訝地看向我。
小哥你……真的是 法國 人嗎……?
房東之二白人小哥看不下去,向他解釋了莫奈花園在我等游客心中的重要性。後來我們在 吉維尼 逛到花園關門,然後坐了倒數第二班火車回到 巴黎 。地鐵到民宿附近的 共和 廣場出來一看,游行雖然已經結束,但派對還在繼續著。廣場中心的女神像旁邊搭了一個臨時舞臺,正在上演搖滾音樂會,臺下一幫年輕人跟著尖叫舞動,不是我吐槽, 法國 人在流行音樂上的天分和 英國 人的廚藝差不多,所以我也並不想去湊這個熱鬧。 馬路已經被封了起來,禁止機動車通行,於是便成了這些年輕人的營地。他們毫無顧忌地就這麼坐或躺在扔滿垃圾、空酒瓶、易拉罐的地上,可能他們也早已習慣了,畢竟 共和 廣場上經常有各類游行。他們之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在為這個群體慶祝不得而知,但 法國 人就是喜歡逮著一個機會便要醉生夢死一番的。 偶爾還能見到為這場盛會刻意打扮過的人們,小攤販們也依舊營業著,路邊的彩虹旗也在告訴我們今天是一場什麼主題的游行。 \----------- 巴黎“鐵漢”也柔情說起三刷 巴黎 我也一定要來的地方,非埃菲爾鐵塔莫屬。這個乍看與 巴黎 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另類建築,卻成了 巴黎 最顯著的標誌。我甚至想說一句“無鐵塔,不 巴黎 ”。而且從不同的角度看埃菲爾鐵塔,你都會發現它不同的特質。 比如 站在鐵塔腳下仰視,你會感嘆它的高聳雄姿; 比如 我們在旋轉馬車邊看它,顯得鐵塔很有童趣; 比如 我們透過草坪上閑坐的人們看他們身後的鐵塔,這又透著濃郁法式情調;再 比如 站在高處遠遠俯瞰,此時鐵塔的身影融入了 巴黎 城,鋼筋鐵骨也柔和文雅了起來。因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來看望它,總希望能從中發現我所不知的一面。
🎈有關小酒館具體信息請參見攻略部分
\----------- “沼澤區”的小布爾喬亞風情塞納河將 巴黎 分為左右兩岸,左岸有著名的拉丁區,是 巴黎 的文化聖地。而右岸也有一個很文藝小資的區域,那就是Le Marais,法語中為“沼澤”的意思,但人們通常叫它“瑪黑區”或“瑪萊區”。
瑪黑區在14-16世紀是王公貴族、宗教人士的居住地,18世紀變成由 東歐 猶太人、 亞美尼亞 人等組成的平民手工業聚集地,19世紀拿破侖三世統治時,他任命奧斯曼對 巴黎 地區進行改造,但瑪黑區卻沒有被納入改造範圍,所以直到現在瑪黑區仍保留了古老 巴黎 街道風情,後來也逐漸發展出有名的同性戀文化街區,不少品牌店、買手店、設計師店在瑪黑區入駐,成為了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的地方。 瑪黑區內有幾條很值得一逛的街道, 比如 法國 本土品牌和精品小店林立的Rue des Francs Bourgeois和Rue Vieille du Temple、猶太人文化街區Rue des rosiers(那家網紅猶太捲餅店也在此)、同性戀文化街道Rue sainte croix de la Bretonnerie等等,每到周末,瑪黑區的各條街道上都是熙熙攘攘的游客行人。 如果你夠有心,也會在瑪黑區找到一些別有洞天的地方。 比如 下麵這個小花園,就是我從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沿街門洞進去後發現的,它只在門口掛著一塊小小的、幾乎與建築融為一體的牌子,說這裡面有個jardin,很容易就會錯過。要是你剛好在隔壁馬路買了猶太口袋餅,就可以不必狼狽地邊走邊吃,而是躲到這個小花園裡,享受難得的悠閑假日時光啦~ \----------- 偷得"孚"生半"日"閑瑪黑區的精華則在位於西側的 孚日 廣場(Place des Vosges),或者叫它 孚日 花園可能會更貼切一些?因為此處原是皇室的宮殿,四周樓房為國王和王后寢殿,中間為皇家園林。你可以發現這是一座典型的法式花園,講求對稱,規劃整齊。 有時候覺得許多從法語翻譯過來的中文都翻得很妙,優美如 楓丹白露 和香榭麗舍,形象如這個 孚日 廣場。一穿過小門來到花園內,只見每塊草坪上都坐滿了在這兒曬 日光 浴、野餐、帶小孩玩耍的 法國 人,旁邊樹蔭下也坐著不少正在閱讀或打盹聊天的,腦子裡立刻閃過“偷得浮生半日閑”的話,“ 孚日 ”廣場的名稱豈不是歪打正著? \----------- Gay Pride:彩虹狂歡去莫奈花園的那天早上,民宿房東之一黑人小哥興奮地向我們提起今天在 共和 廣場有一年一度的Gay Pride,“可熱鬧了,你們會去看嗎?”我很遺憾地告訴他,我們早計劃好要去莫奈花園了。“莫奈花園?這是什麼?哦~Je ne sais pas!(我竟然不知道)”他誇張地一手捂住心口,睜大眼驚訝地看向我。
小哥你……真的是 法國 人嗎……?
房東之二白人小哥看不下去,向他解釋了莫奈花園在我等游客心中的重要性。後來我們在 吉維尼 逛到花園關門,然後坐了倒數第二班火車回到 巴黎 。地鐵到民宿附近的 共和 廣場出來一看,游行雖然已經結束,但派對還在繼續著。廣場中心的女神像旁邊搭了一個臨時舞臺,正在上演搖滾音樂會,臺下一幫年輕人跟著尖叫舞動,不是我吐槽, 法國 人在流行音樂上的天分和 英國 人的廚藝差不多,所以我也並不想去湊這個熱鬧。 馬路已經被封了起來,禁止機動車通行,於是便成了這些年輕人的營地。他們毫無顧忌地就這麼坐或躺在扔滿垃圾、空酒瓶、易拉罐的地上,可能他們也早已習慣了,畢竟 共和 廣場上經常有各類游行。他們之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在為這個群體慶祝不得而知,但 法國 人就是喜歡逮著一個機會便要醉生夢死一番的。 偶爾還能見到為這場盛會刻意打扮過的人們,小攤販們也依舊營業著,路邊的彩虹旗也在告訴我們今天是一場什麼主題的游行。 \----------- 巴黎“鐵漢”也柔情說起三刷 巴黎 我也一定要來的地方,非埃菲爾鐵塔莫屬。這個乍看與 巴黎 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另類建築,卻成了 巴黎 最顯著的標誌。我甚至想說一句“無鐵塔,不 巴黎 ”。而且從不同的角度看埃菲爾鐵塔,你都會發現它不同的特質。 比如 站在鐵塔腳下仰視,你會感嘆它的高聳雄姿; 比如 我們在旋轉馬車邊看它,顯得鐵塔很有童趣; 比如 我們透過草坪上閑坐的人們看他們身後的鐵塔,這又透著濃郁法式情調;再 比如 站在高處遠遠俯瞰,此時鐵塔的身影融入了 巴黎 城,鋼筋鐵骨也柔和文雅了起來。因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來看望它,總希望能從中發現我所不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