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之行---利馬Lima
提到 秘魯 ,作為文科生的我來拉美之前雖早有所聞,但知之甚少,也就知曉國名和地理位置而已。後來在 阿根廷 生活期間,見到很多 秘魯 移民,也結識了不少 秘魯 朋友。知道了 秘魯 人很醜這個事實,也知道了 秘魯 菜很好吃的事實,還知道了 秘魯 曾有一位日裔總統Alberto Fujimori統治 秘魯 十年之久(1990-2000),當然,還有這個國家最著名最閃亮的名片: 馬丘比丘 。
秘魯 位於 南美洲 西北 部,太平洋沿岸,人口3300萬,經濟支柱主要來自三大產業:漁業、礦業和旅游業。整個國家大體可分為三部分:沿海、高原和雨林。
都說 秘魯 人醜,說真的,確實醜。我一直覺得整個 拉丁美洲 玻利維亞 人和 秘魯 人是醜人排行榜中當仁不讓的冠亞軍,情同手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人種分佈統計數據就可見一斑:45%為美洲印第安人Amerindio(以Quechua為主);37%為印歐混血(以Quechua和 西班牙 人混合為主);15%為白人(以 西班牙 和 意大利 為主);3%為其他族裔(黑人、 中國 人、 日本 人等)。由此可見,接近一半的人口都是土著,自然好看不到哪去了。
由於 委內瑞拉 水深火熱異常嚴峻的經濟政治形勢, 秘魯 成為繼 哥倫比亞 之後第二大遭受難民潮衝擊的國家。從2016年至今, 秘魯 境內已有100萬難民在此安營扎寨。
中國 人於1850年正式踏上 秘魯 這片土地,取代奴隸勞工。近200年間, 中國 移民不斷增加,目前已有130萬(85%為 廣東 人)。因此, 秘魯 是整個 拉丁美洲 擁有最多 中國 移民的國家,其帶來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其中最直觀最顯著的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的中餐館Chifa(吃飯),而且Chifa已經成為 秘魯 西班牙 語詞庫中的一員。我去過的不同國家的中餐館不在少數,但像 秘魯 這樣滿大街都是Chifa的還真沒見過,看來 中國 文化已經深深植入這個南 美國 家。
秘魯 之行計划了好多年,由於種種原因都未能成行,在我今年即將離開 哥倫比亞 時,下決心一定要完成這個心愿,恰好四月複活節四天假, 秘魯 之行就這麼開始了。
利馬 老城區
很多同事去 秘魯 只去 庫斯科 和 馬丘比丘 ,說 利馬 沒意思,勸我別去那兒浪費時間。我還偏要去,我去一個國家一定會去它的首都,向來如此,即便沒什麼驚艷的東西,我也要欣賞它的平凡。為什麼要人云亦云呢?為什麼要隨波逐流呢?哥哥我從小到大就是這麼獨立,就是這麼有主見,別人去不去是他們的事,我有我的計劃和安排。
從 利馬 Jorge Chávez機場去老城區的路上可以目睹公路兩旁成片的貧民窟,如同 布宜諾斯艾利斯 從泛美公路上看到的31區貧民窟那樣壯觀。我知道 秘魯 窮,但沒想到會這麼窮,後來我把2018年拉美所有國家的人均GDP拿出來晾曬, 秘魯 只有6000多美金,排名中下。我突然想起了切格瓦拉《摩托日記》中在 秘魯 的所見所聞,這麼多年過去了,這片土地的千瘡百孔還是未能完全褪去,發展和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複活節,老城區限行,我在距離武器廣場三個Block處下車,路上人很多,都是出來過節的,各大教堂更是人滿為患。你會發現,路中央的小販以 委內瑞拉 人居多,不光從他們印有 委內瑞拉 國旗的帽子可以看出,還可以從他們較高的顏值判斷出,因為 秘魯 本地人沒幾個漂亮的。
老城區以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為中心,四周分別是大教堂、總統府、市政府、修道院、國會、外交部等等,清一色的殖民時期建築。臨近中午,游客越來越多,和 波哥大 老城區相比, 利馬 老城區明顯熱鬧的多,隨時可以看到一群群歐美旅行團,很有國際範兒。
中午11點,我與Couchsurfing的 利馬 本地姑娘Jazmin見面,她帶我繞了古城一圈,並耐心講解每座建築的歷史。
正當我們在 秘魯 國旗前拍照時,兩個賣傘的小販不知為何突然廝打起來,引來眾人圍觀,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打得更凶,直到警察過來才停止。我也是醉了,啥事可以讓你們在複活節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不顧世人的眼光如此肆無忌憚的互毆?雖然是賣傘的,但咱好歹也有點節操吧,有點素質吧,最起碼給幾千年前的印加老祖宗留點面子吧。我周游列國,這種令人心跳加速的暴力場面還真是頭一次見,牛逼。
唐人街也在老城區,修得像模像樣,和 布宜諾斯艾利斯 的 中國 城相似,前面一個大牌坊“中華坊”,兩邊各有一隻 石獅 子。游客真是多,多到和國內一線城市的步行街一樣,人擠人,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裡有很多 中國 元素,如十二生肖、招財貓、中資企業、中餐館Chifa等等。還有一個小紀念牌,紀念胡錦濤主席2008年對 秘魯 進行國事訪問。
秘魯 老城區也被稱為Centro Histórico,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手工藝品市場也是不可錯過的,其中以印第安羊駝披風及太陽形狀的鏡子為主。我買了一個 馬丘比丘 的微縮品,裡面裝滿了 秘魯 最著名的烈性酒Pisco。為了能順利帶上飛機,我現場開酒邀請店主母子和一對 巴西 游客還有Jazmin開懷暢飲,大家邊喝邊聊邊開玩笑,很快就喝完了。
聽說 庫斯科 很冷,就買了一件紅色的羊駝披風,很拉風,很有範兒。
中午,為了感謝Jazmin的陪伴,我邀請她共進午餐。
說到 秘魯 美食,那叫一個豐富,那叫一個好吃。在 阿根廷 時我就經常去 秘魯 餐館吃Lomo Saltado、Ceviche、Pastas Salteadas,2011年我還邀請了幾個 秘魯 朋友在我宿舍腌制Ceviche。總體來說, 秘魯 菜很符合 中國 人口味。
我和Jazmin一人吃了一份經典Ceviche,還品嘗了當地用玉米製作的飲料Chicha Morada,隨後Jazmin又給我介紹了Chicha de Jora,這個要比前者好喝,雖然也是玉米做的,但伴有發酵的酒精味,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要說 秘魯 人消費最多的碳酸飲料那就屬名頭響噹噹的印加可樂Inca Kola,味道按Jazmin的說法就是口香糖的味道,的確是那麼回事,但挺好喝的。據官方統計,Inca Kola的銷量高於可口可樂和雪碧,也算是 秘魯 的驕傲吧。
利馬 新城 區
利馬 新城 區Miraflores,面朝大海,和 阿根廷 的Mar del Plata很像,造型和設計都像,不過沒有 阿根廷 的精緻。
這裡是 利馬 有錢人的聚集地,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海風清涼,視野開闊,還有 利馬 人流量最大的購物商城Larcomar。其實就是一個Shopping Mall,我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
中午,我在當地一高檔海鮮餐廳La Mar吃的Conchas Negras Ceviche,味道棒極了,吃了還想吃。
我在 利馬 的時間加起來一共一天半,吃得好,玩得好,人民友好,樂觀,健談,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秘魯 位於 南美洲 西北 部,太平洋沿岸,人口3300萬,經濟支柱主要來自三大產業:漁業、礦業和旅游業。整個國家大體可分為三部分:沿海、高原和雨林。
都說 秘魯 人醜,說真的,確實醜。我一直覺得整個 拉丁美洲 玻利維亞 人和 秘魯 人是醜人排行榜中當仁不讓的冠亞軍,情同手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人種分佈統計數據就可見一斑:45%為美洲印第安人Amerindio(以Quechua為主);37%為印歐混血(以Quechua和 西班牙 人混合為主);15%為白人(以 西班牙 和 意大利 為主);3%為其他族裔(黑人、 中國 人、 日本 人等)。由此可見,接近一半的人口都是土著,自然好看不到哪去了。
由於 委內瑞拉 水深火熱異常嚴峻的經濟政治形勢, 秘魯 成為繼 哥倫比亞 之後第二大遭受難民潮衝擊的國家。從2016年至今, 秘魯 境內已有100萬難民在此安營扎寨。
中國 人於1850年正式踏上 秘魯 這片土地,取代奴隸勞工。近200年間, 中國 移民不斷增加,目前已有130萬(85%為 廣東 人)。因此, 秘魯 是整個 拉丁美洲 擁有最多 中國 移民的國家,其帶來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其中最直觀最顯著的是大街上隨處可見的中餐館Chifa(吃飯),而且Chifa已經成為 秘魯 西班牙 語詞庫中的一員。我去過的不同國家的中餐館不在少數,但像 秘魯 這樣滿大街都是Chifa的還真沒見過,看來 中國 文化已經深深植入這個南 美國 家。
秘魯 之行計划了好多年,由於種種原因都未能成行,在我今年即將離開 哥倫比亞 時,下決心一定要完成這個心愿,恰好四月複活節四天假, 秘魯 之行就這麼開始了。
利馬 老城區
很多同事去 秘魯 只去 庫斯科 和 馬丘比丘 ,說 利馬 沒意思,勸我別去那兒浪費時間。我還偏要去,我去一個國家一定會去它的首都,向來如此,即便沒什麼驚艷的東西,我也要欣賞它的平凡。為什麼要人云亦云呢?為什麼要隨波逐流呢?哥哥我從小到大就是這麼獨立,就是這麼有主見,別人去不去是他們的事,我有我的計劃和安排。
從 利馬 Jorge Chávez機場去老城區的路上可以目睹公路兩旁成片的貧民窟,如同 布宜諾斯艾利斯 從泛美公路上看到的31區貧民窟那樣壯觀。我知道 秘魯 窮,但沒想到會這麼窮,後來我把2018年拉美所有國家的人均GDP拿出來晾曬, 秘魯 只有6000多美金,排名中下。我突然想起了切格瓦拉《摩托日記》中在 秘魯 的所見所聞,這麼多年過去了,這片土地的千瘡百孔還是未能完全褪去,發展和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複活節,老城區限行,我在距離武器廣場三個Block處下車,路上人很多,都是出來過節的,各大教堂更是人滿為患。你會發現,路中央的小販以 委內瑞拉 人居多,不光從他們印有 委內瑞拉 國旗的帽子可以看出,還可以從他們較高的顏值判斷出,因為 秘魯 本地人沒幾個漂亮的。
老城區以武器廣場Plaza de Armas為中心,四周分別是大教堂、總統府、市政府、修道院、國會、外交部等等,清一色的殖民時期建築。臨近中午,游客越來越多,和 波哥大 老城區相比, 利馬 老城區明顯熱鬧的多,隨時可以看到一群群歐美旅行團,很有國際範兒。
中午11點,我與Couchsurfing的 利馬 本地姑娘Jazmin見面,她帶我繞了古城一圈,並耐心講解每座建築的歷史。
正當我們在 秘魯 國旗前拍照時,兩個賣傘的小販不知為何突然廝打起來,引來眾人圍觀,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打得更凶,直到警察過來才停止。我也是醉了,啥事可以讓你們在複活節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不顧世人的眼光如此肆無忌憚的互毆?雖然是賣傘的,但咱好歹也有點節操吧,有點素質吧,最起碼給幾千年前的印加老祖宗留點面子吧。我周游列國,這種令人心跳加速的暴力場面還真是頭一次見,牛逼。
唐人街也在老城區,修得像模像樣,和 布宜諾斯艾利斯 的 中國 城相似,前面一個大牌坊“中華坊”,兩邊各有一隻 石獅 子。游客真是多,多到和國內一線城市的步行街一樣,人擠人,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裡有很多 中國 元素,如十二生肖、招財貓、中資企業、中餐館Chifa等等。還有一個小紀念牌,紀念胡錦濤主席2008年對 秘魯 進行國事訪問。
秘魯 老城區也被稱為Centro Histórico,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手工藝品市場也是不可錯過的,其中以印第安羊駝披風及太陽形狀的鏡子為主。我買了一個 馬丘比丘 的微縮品,裡面裝滿了 秘魯 最著名的烈性酒Pisco。為了能順利帶上飛機,我現場開酒邀請店主母子和一對 巴西 游客還有Jazmin開懷暢飲,大家邊喝邊聊邊開玩笑,很快就喝完了。
聽說 庫斯科 很冷,就買了一件紅色的羊駝披風,很拉風,很有範兒。
中午,為了感謝Jazmin的陪伴,我邀請她共進午餐。
說到 秘魯 美食,那叫一個豐富,那叫一個好吃。在 阿根廷 時我就經常去 秘魯 餐館吃Lomo Saltado、Ceviche、Pastas Salteadas,2011年我還邀請了幾個 秘魯 朋友在我宿舍腌制Ceviche。總體來說, 秘魯 菜很符合 中國 人口味。
我和Jazmin一人吃了一份經典Ceviche,還品嘗了當地用玉米製作的飲料Chicha Morada,隨後Jazmin又給我介紹了Chicha de Jora,這個要比前者好喝,雖然也是玉米做的,但伴有發酵的酒精味,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要說 秘魯 人消費最多的碳酸飲料那就屬名頭響噹噹的印加可樂Inca Kola,味道按Jazmin的說法就是口香糖的味道,的確是那麼回事,但挺好喝的。據官方統計,Inca Kola的銷量高於可口可樂和雪碧,也算是 秘魯 的驕傲吧。
利馬 新城 區
利馬 新城 區Miraflores,面朝大海,和 阿根廷 的Mar del Plata很像,造型和設計都像,不過沒有 阿根廷 的精緻。
這裡是 利馬 有錢人的聚集地,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海風清涼,視野開闊,還有 利馬 人流量最大的購物商城Larcomar。其實就是一個Shopping Mall,我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
中午,我在當地一高檔海鮮餐廳La Mar吃的Conchas Negras Ceviche,味道棒極了,吃了還想吃。
我在 利馬 的時間加起來一共一天半,吃得好,玩得好,人民友好,樂觀,健談,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