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記憶—2019夏英國之旅



當然,館內不少展品是 大英 帝國昔日從殖民地掠奪而得的“贓物”。據說館內收藏的 中國 文物多達2萬多件。許多藏品已經是絕無僅有,同樣的款式在 中國 國內都沒有保存得這麼完好的了。像元代 景德鎮 的大維德花瓶、 敦煌 壁畫,不知這些寶物何時能夠物歸原主。





來 英國 前就預訂好了今晚《歌劇魅影》的音樂劇。稍作休息,趕往女王陛下歌劇院。





總之,有機會前去體驗的朋友,建議不要錯過。 倫敦 Day3比斯特 村一日。
在 牛津 丟了錢包的我已經身無分文,這幾天來吃喝買都有人跟著刷卡付錢,難得享受一下“尊貴”的待遇。在 比斯特 村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看到一隊具有相當購買實力的游客,手裡拎了大大小小好多個頂級品牌的購物袋,她們是三 五結 伴同行、披著頭巾的msl女人,應該是來自富庶的石油國。從頭到腳包裹著的密不透風的罩袍下,也藏著一顆追求美和時尚的心。 倫敦 Day4今天是周末,去看一看當地的美食集市—— 博羅 市場。
博羅 市場平日可沒這麼熱鬧,周六周日加開零售市場,會吸引眾多的客人。特意前來的當地人也不少。








吐槽一下 英國 的交通。各地的地鐵設施除了少數,普遍都比較老舊,行進時噪聲嚴重,車上乘客對話都要提高些嗓音。時不時還會發出刺耳的鳴笛。座椅大多是布料包裹,長年累月使用後污跡斑斑。車上燈光比較昏暗,再加上由於氣候特點,都沒安裝空調。當車廂擠滿了乘客時,感覺特別燥熱壓抑。 歐洲 人舉止比較自由隨便,車上常見有鞋底蹬踩座椅的,把貓狗放在座椅甚至是小桌臺上的,或是高聲大說大聊的。相比較我還是更喜歡 日本 的公共交通環境,整潔有序、安靜自處、互不打擾,讓人非常安心。
安全
真實感受到的 英國 和之前的想象還是有不小的差異。最強烈的就是不安全感。身處國內時,大街上的陌生人,掃一眼就能辨別大致的文化階層、經濟狀況、是否危險人物等。但在 英國 ,完全陌生的文化環境,對陌生人也喪失了判斷力。 英國 各種膚色人種混雜,西方人在體格上也有明顯的優勢。各城市的街頭,都常常可以看到流浪漢和乞丐。再加上親身經歷了錢包被偷,這些都增加了內心的防備和不安。
電子支付
早已習慣了在國內不帶錢包,只帶個手機出門的生活。到了 英國 有很多的不習慣。第一,錢包得隨身攜帶,有些地方不刷卡只能現金支付。這也給小偷提供了便利。第二,國內可支付外幣的信用卡大多還是磁條的,而 歐洲 廣泛使用的pos機都是讀取芯片的,像地鐵、酒店、餐廳等地方。磁鐵卡也並非完全不能刷,但經常遇到pos機需要反覆刷十多次才能刷 成功 。入住的酒店大多都是在國內使用信用卡提前擔保預定的,入住後需要刷卡核銷,如果刷卡刷不出,就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建議還是辦理一張適用於外幣消費的芯片信用卡。第三,支付寶和微信一般情況下都不能使用。銀聯卡在 英國 也不普及,還是首推visa或master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