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夏意大利之旅(8)佛羅倫薩之二:文藝復興的搖籃
在喬托鐘樓上鳥瞰 佛羅倫薩 全景,風景這邊獨好。見以下兩圖。 下圖是通過喬托鐘頂層地面上的“井蓋”空隙往下拍照得到的有趣照片。 10、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收藏眾多原來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內的藝術品。博物館位於大教堂以東,靠近它的後殿。它於1891年開放,擁有“世界上最重要的雕塑收藏之一”,其中包括洛倫佐·吉貝爾蒂為 佛羅倫薩 聖若望洗禮堂設計鑄造的門,稱為天堂之門,以及米開朗基羅為自己的墓設計的《哀悼基督》雕塑。
下圖:博物館入門處。 下圖就是聖若望洗禮堂東門的原件。浮雕圖案主要源於梅瑟五經,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順序編號內容如下:
1、亞當與厄娃(Adamo ed Eva,創世紀2-3),又名亞當和夏娃
2、加音與亞伯爾(Caino e Abele,創4),又名該隱和亞伯
3、諾厄(Noè,創5-9),又名挪亞
4、亞巴郎(Abramo,創12-20)),又名亞伯拉罕
5、依撒格、依市瑪爾與雅各伯(Isacco, Esaù e Giacobbe,創21-25),又名以撒、以掃和雅各
6、若瑟(Giuseppe,創37-50),又名約瑟
7、梅瑟(Mosè,出谷紀),又名摩西
8、若蘇厄(Giosuè,若蘇厄書),又名約書亞
9、達味(Davide),又名大衛
10、撒羅滿與舍巴女王(Davide,列王紀下10),又名所羅門和示巴女王 下圖是米開朗琪羅著名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也叫《聖母憐子圖》。 意大利 文叫Pietà,英文為The Deposition (也叫The Florentine Pietà,或 the Bandini Pietà, 或The Lamentation over the Dead Christ),創作於1547-1555年之間,米開朗琪羅曾經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墓前。Pietà是基督教藝術的一個題材,即聖母抱著耶穌的屍體哀悼,最著名的兩個Pietà是米開朗琪羅創作的兩件雕塑,一件在 聖彼得 教堂,另一件在這裡——見下圖。 下圖是 聖彼得 教堂里的米開朗琪羅雕塑《哀悼基督》(Pietà in St. Peter's Basilica)。 11、主教座堂廣場聖母百花大教堂、洗禮堂、喬托鐘樓、大教堂博物館全都坐落在主教坐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在這裡流連就是一種享受。 廣場上走來一隊穿古裝的游行隊伍。 廣場上還有馬車。中午馬兒也要吃飯。 大教堂外面有不少賣畫的。 荷槍實彈巡邏。 12、學院美術館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是 佛羅倫薩 美術學院(Accademia delle Belle Arti di Firenze)的美術館。美術學院由科西莫一世創建於1563年。學院美術館收藏有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原作。這個雕塑原來露天安放在領主廣場,1873年遷到此處加以保護。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衝著大衛像來參觀的。如不提前預約則要排長隊。我們預約了8月10日下午4:30參觀,人依然很多。
這就是大衛。連三層外三層的人,要不受干擾地照一張照片都不容易。 下圖這位小帥哥一直在聚精會神地臨摹。 如果只看大衛就虧了。如此世界頂級的美術館傑作太多!下圖都是米開朗琪羅的未完成作品。 下圖是米開朗琪羅的像。 下麵這件著名的雕塑名叫“強擄薩賓婦女”( 意大利 文Ratto delle sabine,英文Rape of the Sebines)由弗蘭德斯藝術家詹波隆那(Giambologna,1529–1608)創作。原本是放在領主廣場的傭兵涼廊下的,為了保護藝術品免遭環境侵蝕而搬到這裡。現在傭兵涼廊下放的是複製品。繞著這件作品轉一圈,沒法說哪裡是“正面”,因為你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那麼生動完美。 學院美術館里有很多中世紀繪畫。我怎麼覺得一些現代派的繪畫作品並不現代,反倒很像中世紀的畫呢? 下麵這幅畫很有意思。不看介紹我肯定看不懂。這幅畫講了耶穌受難的整個故事,其實是用一幅畫表現一套連環畫的情節。 下圖把各段情節標了號。
下圖:博物館入門處。 下圖就是聖若望洗禮堂東門的原件。浮雕圖案主要源於梅瑟五經,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順序編號內容如下:
1、亞當與厄娃(Adamo ed Eva,創世紀2-3),又名亞當和夏娃
2、加音與亞伯爾(Caino e Abele,創4),又名該隱和亞伯
3、諾厄(Noè,創5-9),又名挪亞
4、亞巴郎(Abramo,創12-20)),又名亞伯拉罕
5、依撒格、依市瑪爾與雅各伯(Isacco, Esaù e Giacobbe,創21-25),又名以撒、以掃和雅各
6、若瑟(Giuseppe,創37-50),又名約瑟
7、梅瑟(Mosè,出谷紀),又名摩西
8、若蘇厄(Giosuè,若蘇厄書),又名約書亞
9、達味(Davide),又名大衛
10、撒羅滿與舍巴女王(Davide,列王紀下10),又名所羅門和示巴女王 下圖是米開朗琪羅著名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也叫《聖母憐子圖》。 意大利 文叫Pietà,英文為The Deposition (也叫The Florentine Pietà,或 the Bandini Pietà, 或The Lamentation over the Dead Christ),創作於1547-1555年之間,米開朗琪羅曾經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墓前。Pietà是基督教藝術的一個題材,即聖母抱著耶穌的屍體哀悼,最著名的兩個Pietà是米開朗琪羅創作的兩件雕塑,一件在 聖彼得 教堂,另一件在這裡——見下圖。 下圖是 聖彼得 教堂里的米開朗琪羅雕塑《哀悼基督》(Pietà in St. Peter's Basilica)。 11、主教座堂廣場聖母百花大教堂、洗禮堂、喬托鐘樓、大教堂博物館全都坐落在主教坐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在這裡流連就是一種享受。 廣場上走來一隊穿古裝的游行隊伍。 廣場上還有馬車。中午馬兒也要吃飯。 大教堂外面有不少賣畫的。 荷槍實彈巡邏。 12、學院美術館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是 佛羅倫薩 美術學院(Accademia delle Belle Arti di Firenze)的美術館。美術學院由科西莫一世創建於1563年。學院美術館收藏有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原作。這個雕塑原來露天安放在領主廣場,1873年遷到此處加以保護。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衝著大衛像來參觀的。如不提前預約則要排長隊。我們預約了8月10日下午4:30參觀,人依然很多。
這就是大衛。連三層外三層的人,要不受干擾地照一張照片都不容易。 下圖這位小帥哥一直在聚精會神地臨摹。 如果只看大衛就虧了。如此世界頂級的美術館傑作太多!下圖都是米開朗琪羅的未完成作品。 下圖是米開朗琪羅的像。 下麵這件著名的雕塑名叫“強擄薩賓婦女”( 意大利 文Ratto delle sabine,英文Rape of the Sebines)由弗蘭德斯藝術家詹波隆那(Giambologna,1529–1608)創作。原本是放在領主廣場的傭兵涼廊下的,為了保護藝術品免遭環境侵蝕而搬到這裡。現在傭兵涼廊下放的是複製品。繞著這件作品轉一圈,沒法說哪裡是“正面”,因為你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那麼生動完美。 學院美術館里有很多中世紀繪畫。我怎麼覺得一些現代派的繪畫作品並不現代,反倒很像中世紀的畫呢? 下麵這幅畫很有意思。不看介紹我肯定看不懂。這幅畫講了耶穌受難的整個故事,其實是用一幅畫表現一套連環畫的情節。 下圖把各段情節標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