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歷史攻略
本來不想寫的,因為涉及歷史,這個工程量對我來說有點大,以至於拖到現在有點閑暇時間了,慢慢寫著吧。
之所以去 吳哥窟 ,首先是它的名氣令人嚮往,我的小伙伴又剛好看到了 香港 飛吳哥的特價機票,由此形成有了這個旅程。先放上我們的行程單吧~ 人均2300左右吧,主要是太晚過 香港 了竟然沒車了,只能包一輛車過關,666元 ,真六!
香港 過關最晚的大巴車22:30,需要晚上過關的註意時間,超過了,你只能自己包車過去了~ 序,準備行李沒有遺漏的行李,旅行已經 成功 一半了。
護照 身份證 簽證(簽證複印兩張) 機票 緊急聯繫電話 酒店訂單
美金500 人民幣 港幣 信用卡 筆 充電寶 充電線
隨時衣服 帽子 墨鏡 雨傘 拖鞋 休閑鞋 毛巾 毛毯(飛機上用得上)
牙膏 牙刷 洗面奶 沐浴露 洗發水 防曬霜 護膚用品 驅蟲水 梳子 紙巾 創口貼 止瀉藥 解毒片 感冒藥 口罩
備註:
1\. 暹粒 入境不能隨身攜帶超過1萬美金;
2.簽證可以自己去 柬埔寨 官網填寫申請E-visa,加上服務費需要36美金,淘寶代辦便宜的也要150左右,運費自理,所以能自己辦就自己辦吧。不要填錯信息就好了,我就填錯了性別 ,還好一路上也矇混過關了。E-visa官網: https://www.evisa.gov.kh/application_new
3\. 暹粒 那邊塵土比較多,建議帶個口罩過去,走大圈的時候用得著; 關於暹粒的吃住用行1.吃的
前面收集了一些餐廳,像高棉餐廳、紅鋼琴酒吧之類的,但實際上去的也只有高棉餐廳而已。 暹粒 的餐飲明顯高於當地物價水平,高棉餐廳是一路上吃過最便宜的一家了,但一個菜也是4-6美元不等,飲料1-2.5美元,這可是美金吶~並且蔬菜與肉同價~ 吳哥窟 那邊的餐廳基本是5-7美金一個菜,同樣是芒果汁, 菲律賓 那邊摺合人民幣3塊錢一杯,這邊20元一杯~個人也不是很喜歡那邊的口味~
2.住宿
暹粒 住宿算中等吧,三天一直住在阿西婭貴賓室酒店 (Ashia Hotel & Lounge),除了離市區略遠之外,其他都很好,他們還有自己的小花園,5星推薦。推薦理由:房間很大,床很乾凈,洗手間很大(房間的1/3了),還有浴缸,乾濕區隔,服務超好,睡覺很安靜,提供中餐、晚餐,食物便宜(3-5美金)。
3.用
柬埔寨 普遍用美金,作為一個國家使用美元作為流通貨幣也是可悲。美元一定不能破損,否則在 柬埔寨 你就花不出去了,找零的時候要特別註意!!!!我們就是第一天買電話卡找了一張20美元的有破損,後面再也花不出去了,現在還躺在錢包里呢。另外多備些零錢,買飲料什麼的用得著。
那邊4G信號還可以,少部分景區信號弱,我們買的smart,10美金6G流量+1美金通話費。實際上在T寶買更便宜,35元左右就可以。之前看到一個攻略上面寫有4美金的套餐,現在是沒見著了。所以能在國內買就在國內買~
4.行
交通方面主要是TUTU和包車,我們是在國內就聯繫好了司機,人很好,熱情溫和,相處起來不會讓你覺得反感,不會隨便推薦任何東西,每天提前到達酒店門口,備好水,偶爾還有水果,三天+接送機汽車130美金,推薦~微信號:thadriver,就是他不太會中文,但是普通的英語再加上翻譯,完全是沒問題的。 柬埔寨的歷史游覽歷史古跡,如果不事先瞭解一下歷史,那真的是走馬觀花,沒啥特別的。因為我們提前兩個月訂好了機票,所以我也花了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來收集查看 柬埔寨 的歷史。
很多人推薦蔣勛老師的《吳哥之美》,我也觀看了,但是對於一些石雕的解釋和故事描述和其他解說的不符,不知道該信哪個了,如果只需要瞭解大致的還是推薦看的,反正又不是考試~
據紀載,最早出現一個稱為扶南國(Funan),統治當地達400多年,後於6世紀被一分支真臘(Chenla)消滅,接手管治了兩百多年。公元802年,由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II)建立吳哥王朝,至1181年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VII),發展至最高峰,版圖包括現今整個 柬埔寨 、部分 泰國 、 老撾 、 緬甸 及 越南 。最後於1432年被暹羅 素可泰 王朝(Sukhothai)入侵,棄城逃往森林,從此 吳哥窟 便於世上消失了五百年,直至19世紀中葉才重見天日。
下麵將按照歷史時間線對每個寺廟進行講解(除小吳哥外,最後講),中間會穿插小故事,篇幅很長~ 前吳哥窟公元802年,吳哥第一任國王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宣佈 柬埔寨 獨立。在經歷了一系列波折後,他建都於訶里訶羅洛耶(即Roluos),併在此逝世。公元879年,高棉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即位,並開始修建羅洛斯遺址(Roluos)包括普利科寺、巴孔廟和羅萊寺。
首先下令修建神牛寺用於祭祀祖先(孝順孩子,先修祖宗廟,再修自己的)。
之後是吳哥地區的第一座砂岩寺廟山——巴空寺(Bakong)。石碑上的K.826號銘文顯示,公元881年,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將該寺廟獻給濕婆神(Shiva),並將其核心宗教形象——名為“斯里·因陀雷斯婆羅(Sri Indresvara)”的林伽(lingam)尊為聖物。這尊林伽的名字是國王自己的名字和代表濕婆的後綴“-esvara”(濕婆又被稱為“Iśvara”)的結合。 喬治 ·賽代斯(George Coedès)認為,神王崇拜(devarāja cult)是維繫神聖王權思想的法律和皇權手段,但之後的作者們稱,這種崇拜並不需要涉及統治者的肉身。
雖然巴空寺的吳哥國廟地位只維持了短短幾年,但12、13世紀對其進行的後續加蓋證明它並沒有被廢棄。9世紀末,因陀羅跋摩一世的兒子和繼承者耶輸跋摩一世從訶里訶羅洛耶遷都到今 暹粒 以北的吳哥地區,併在巴肯山(Bakheng)附近修建了 新都 城耶瑣陀羅補羅(Yaśodharapura)(即 吳哥窟 /通王城)。
最後是羅萊寺,是首都發展的水庫,可見前人很早就認識到水庫的作用了。他們將挖出的泥堆就在東西軸線的正中央,形成一個人工小島,在中心島上建起的一個寺廟,用以求神祈福。水庫還沒建好,因陀羅跋摩一世就去世了,新的國王耶蘇跋摩一世觀測 暹粒 地勢( 暹粒 常年雨季,旱澇災害特別嚴重),決定遷都到現在的 吳哥窟 遺址,並開始修建宗廟。 普力科寺,也稱神牛寺普力科寺(神牛寺)——是在如今已廢棄的古城訶里訶羅洛耶(羅洛士)修建的第一座古寺廟,它於879年,高棉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在位期間修建,被用以紀念王室成員,並供奉 印度 教神祗濕婆(Shiva),寺的中心是六座磚塔,每三座排成一行,前排三座較大,是為父系建立的皇室宗廟,後排三座較小的塔是祀奉三位國王的皇后,即為母系宗廟。塔頂用磚砌成高聳的山的形狀,崇高而又莊嚴,父母先祖有了位置,歷史也有了傳承。 作為早期的神廟,使用紅磚進行建造(後期採用石磚),外面覆蓋一層灰泥(stucco),用黏土+纖維麻+糯米產生粘性,由於材質較軟,鋪上牆壁後可以進行細膩的雕刻。這層灰泥基本已經完全脫離,保存下來的一點點灰泥很寶貴,在游覽時有好幾座寺廟在維護,地基已經有很多損壞,所以我也沒有發現剩下的一點灰泥,大家可以試著尋找一下。 巴孔寺(Bakong)又稱巴公寺巴孔寺是這裡的第一座砂岩制寺廟,以五座逐漸向上縮小的平臺,建構起“山”的象徵。在公元9世紀的最後幾十年裡,它成為了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的國廟。
石碑上的K.826號銘文顯示,公元881年,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將該寺廟獻給濕婆神(Shiva),並將其核心宗教形象——名為“斯里·因陀雷斯婆羅(Sri Indresvara)”的林伽(lingam)尊為聖物。這尊林伽的名字是國王自己的名字和代表濕婆的後綴“-esvara”(濕婆又被稱為“Iśvara”)的結合。 喬治 ·賽代斯(George Coedès)認為,神王崇拜(devarāja cult)是維繫神聖王權思想的法律和皇權手段,但之後的作者們稱,這種崇拜並不需要涉及統治者的肉身。
巴空寺是一座五層的方形金字壇,底層邊長65米,各層的基點原有塔門,最頂層中心矗立一座寶塔。巴空寺原為廢墟, 法國 遠東學院古跡維修專家莫裡斯·格萊斯從1936年開始修複,經過七年努力到1943年大致修複原貌。 印度 教最受崇拜的山— 須彌山 象徵宇宙的中心,傳說這座山有五層,所以巴孔寺使用5層臺階來代表 須彌山 ,“五”這個數字貫穿吳哥建築,充分反映了當時對 印度 教的尊崇。上面就坐著最大的神—濕婆,形成一座山神殿。
吳哥早期(公元1000年前左右)的建築結構使用的是紅磚建造,後期(公元1000年後左右)用石頭的建材,公元1000年後吳哥的強盛時期,這個時段他們有能力去很遠的地方把石頭搬來建造大型的石雕神殿。
雖然巴空寺的吳哥國廟地位只維持了短短幾年,但12、13世紀對其進行的後續加蓋證明它並沒有被廢棄。9世紀末,因陀羅跋摩一世的兒子和繼承者耶輸跋摩一世從訶里訶羅洛耶遷都到今 暹粒 以北的吳哥地區,併在巴肯山(Bakheng)附近修建了 新都 城耶瑣陀羅補羅(Yaśodharapura)(即 吳哥窟 /通王城)。 羅萊寺羅萊寺是因陀羅跋摩一世修 建水 庫時,將挖出的泥堆就在東西軸線的正中央,形成一個人工小島,在中心島上建起的一個寺廟,用以求神祈福。水庫早已乾涸,四座磚塔殘存下來。是遷都吳哥前的最後一個主要寺廟。
比粒寺(Pre Rup)比粒寺由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 II )建於10世紀下半葉,是古時候皇家的火葬場,用來舉行已逝國王的廟宇,國王貴族死後在此火化,把骨頭放在最高的那個 塔里 進行儀式,據說可以從善惡輪迴解脫,變身為神,所以又稱變身塔。還有一個說法是古時候有人看到國王晚上去洗澡,洗完澡在寶 塔里 打坐,打坐完了以後變的很年輕了也稱變身塔。比粒寺距今有900多年的歷史,它內還保留在燒焦的痕跡,還有用來衝去骨灰的石槽, 柬埔寨 人死後多用於火葬,少數有土葬,水葬和野葬,野葬是把去世的人放到森林里,在動物的身體里進行輪迴。(其實就是殯儀館)比粒寺是典型塔山建築,基座上建造磚塔。其基座為磚紅壤,上一樓貼的是石階,上層為磚塔。石階上面有很多洞洞,並不是風乾所致,而是磚紅壤乾後自然形成的,至今仍可看到燒焦過的痕跡。
比粒寺的結構非常對稱,整座建築呈 須彌山 金字塔結構,正門朝東,有短暫的引導通向中央的塔臺。塔臺上有五層,象徵著 印度 教的 須彌山 。塔臺上的塔也有五座,中間最高,四周稍低,中間一座高聳暗示指向宇宙中心,周圍四座向心環繞。“五”這個數字貫穿吳哥建築,充分反映了當時對 印度 教的尊崇。
可以作為觀看日落的點,這裡比巴肯山人少很多。 女王宮——班蒂斯蕾(Banteay Srei)據碑文所載,女王宮始建於公元967 年,於吳哥王朝闍耶跋摩五世(公元968 年~1001 年在位)統治時期建成,原名“濕婆宮”,三座塔殿正中一座供奉的就是濕婆神。
位於吳哥遺跡群的 西北 部(外圈),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是該寺廟的修建者,而前任統治者曷利沙跋摩一世的孫子雅吉那瓦 拉哈 (Yajnavaraha)為是他們的國師,該寺則為雅吉那瓦 拉哈 (Yajnavaraha)修行所修建。羅貞陀羅跋摩(Rajendravarman)在位40多年,在他晚年的時候覺得一直有一個人在幫他,羅貞陀羅跋摩為了感謝國師幫他治理國家,送給他一塊地,因為國師是一個僧侶,於是蓋了一個僧舍 來安 度晚年。這個國師(Yajnavaraha)蓋了一個很漂亮的寺廟獻給 印度 三大主神之一濕婆神,他自己晚年也是在這個地方靜養打坐,所以這個這個地方遠離城區。(所以 法國 人完全誤解了,這是僧舍而不是妃子的後宮,再說後宮那麼遠,等國王到天都亮了 )寺院的修建時間在羅貞陀羅跋摩二世死前的一年開始的,968年他就死掉了,國師繼續主持寺院的修建,而新國王還很小,國師承擔著這個國家許多重要的職務。
女王宮的規模小巧而玲瓏,東西走向,由東面長長的引道和三重圍牆 組成,總長約為70米左右,女王宮的建築以當地特有的紅土岩和粉紅色沙岩為主,沐浴在熱帶陽光的照耀下,藍天紅土分外耀眼。
女王宮主要供奉 印度 教的濕婆神,原名 Tribhuvanamahesvara — 三重世界的主宰 — 即它供奉的主神濕婆。然而現在女王宮的建築看來分為兩部分:東西軸以南的部分供奉濕婆,而以北的建築供奉毗濕奴。
這裡也整理了一些小故事,大家可以去的時候找找,對應理解。 東面最外側門楣上雕刻了 印度 教中守護東方的因陀羅神端坐於長著三個頭的白象"愛羅婆多"之上。入口門楣部分,有非常精細精美的雕刻,門楣兩邊是兩條蛇神(Naga娜迦),中間是騎坐三頭象的因陀羅,因陀羅下方是阿修羅——羅喉。在攪動乳海之後,當天神拿走“不死甘露”的時候,只有植那婆之主維 普拉 奇提的兒子—羅喉,知道甘露的去處。也許是私心作祟,他並不聲張,偷偷變成天神之身,混在其中,只求自己分到“甘露”,得到“永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羅睺所做這一切,被日神蘇利耶(Surya)和月神旃陀羅(Chandra)識破,他們向毗濕奴打了小報告,毗濕奴立刻射出法輪血滴子,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這個時候,羅睺飲下的“不死甘露”已經到了咽喉,他大吼一聲,身首異處。他的身體升入天空,化做不祥的彗星記都(Ketu),頭顱卻得到了永生。從此,羅睺對日神月神恨之入骨,無休無止地追逐日月,不時吞噬他們。又因為他沒有身體,被吞下的日月,又從他的喉部漏了出來——這就是日蝕月蝕的由來。在女王宮這裡變成了門神的存在。(羅喉形象在女王宮的雕飾還挺多的) 此怪獸就是摩伽羅,又稱瑪 卡拉 (Makara,玄奘新譯為摩竭)馬 卡拉 是水中和陸地上要素的象徵。其蔓草狀花紋代表了植物,也就是象徵了陸地。而同時馬 卡拉 的大嘴咧開,後肢看起來如同獸類坐下時的外表又代表水中的生物。在神話傳說中,馬 卡拉 獅面,象鼻,蛇身,擁有神秘的力量,是天界和地界的水神瓦魯納和 恆河 女神岡伽的坐騎。 女王宮隨處可見的 卡拉 造型。 卡拉 和馬 卡拉 是有代表性的裝飾主題,一般組合為 卡拉 在上面而馬 卡拉 在下部。 卡拉 是象徵時間的神。在 印度 神話中, 卡拉 作為一個食欲旺盛的怪物出現,最終連自己的身體也吃下去了,只剩下一張面孔。比起在 印度 , 卡拉 在 柬埔寨 更受歡迎,與其說是有趣,不如說 卡拉 是一個滑稽的存在。若在佛教中, 卡拉 應該相當於掌管陰間的閻羅王。 門口是代表濕婆的林伽造型,林伽(Linga) 印度 教濕婆派和性力派崇拜的男性生殖器像,象徵古 印度 吠陀宗教、 印度 教神祇濕婆,是寺廟裡膜拜濕婆的標誌。 藏經閣毗濕奴神的雕像。據《薄伽梵往世書》所述:從前有個阿修羅王黑蘭亞卡西普(Hiranyakasipu)兄弟作惡多端,後其兄被保護神毗濕奴化身的雄豬瓦茹阿哈(Varaha)所殺。為報兄仇,他向梵天祈禱:“不被他所創造生靈(梵天為創造神)、武器所傷,不亡於任何存在與非存,不死於任何宅內或宅外,不死於白天或黑夜,不死於天空或大地,不死於任何神與魔”。(梵天這貨專門瞎丟buff)得到梵天的應允後,黑蘭亞卡西普戰無不勝,並征服了宇宙三界。禁止他統率下的眾人崇拜毗濕奴神,並屢次意圖殺害信奉毗濕奴神的親生兒子。最終觸怒毗濕奴神,於是化身獅面人身(非人非獸非神)的那羅辛哈(Narasinha)選擇黃昏時節(非白天非黑夜),在門檻上(非宅內非宅外)將黑蘭亞卡西普放在膝蓋上(非地上非天上),用獸爪(不被武器而是指甲)將他撕成兩半。
又有另說(蔣勛老師的吳哥之美),下方的是惡魔經常幻化成美女來到人們殘害世人,於是人們向毗濕奴神祈禱消滅惡魔,於是毗濕奴神變成獅面人身將幻化成美女的惡魔撕裂。
見仁見智吧,個人覺得根據史詩理解更有說服力。 另一邊藏經閣毀滅神濕婆(Śiva)和妻子烏瑪(Uma,頭已被竊,真可惡)騎在公牛 南迪 身上。 騎著天鵝的梵天,略萌略萌的 兩隻大象為濕婆的妻子雪山神女噴淋聖水,關於雪山女神追求濕婆還有一段故事,這裡不再陳述,可以自行百度。勇敢追愛的女神還是值得尊敬的~ 坐在迦樓羅上面的毗濕奴,這裡開始出現了毗濕奴神的雕像了,看坐姿。一隻腳收在寶座上,另一隻自然垂著。 關於這個雕像,竟然和蔣勛老師的《吳哥之美》不一樣,不同的部分是濕婆神懷中的妻子是沒有的!右手上有一串佛珠。
這裡的故事是說有著10首20臂的魔王拉伐那(Ravana)打敗因陀羅神後向濕婆神發起挑戰,拉伐那以巨大神力搖撼濕婆神靜修的岡底斯山。濕婆的妻子非常害怕,濕婆一把將她抱起,以腳趾踩地,將拉伐那困於山下,旁邊的 獅子 都表現出非常害怕的樣子。後續是——經過多年拉伐那才被濕婆假釋於楞伽島上,不過拉伐那並沒有老實多久,這才衍生出了《羅摩衍那》的故事。 獅面人身那羅辛哈是" 印度 教"維護宇宙之神”毗濕奴“的第四個化身。 正在跳舞的濕婆,註意濕婆舞動起來雙臂的殘像。在神話里,濕婆神一般是坐著的,當濕婆神站起來跳舞的時候就意味宇宙的毀滅。這幅雕像的左下角是一位赤裸上身,形容枯瘦的醜陋女人,相傳她曾是一位貌美的王妃,在國王死後,導致周邊國家的爭奪。為平息戰事,向濕婆乞求,將她的容貌變醜。右下角是因陀羅在敲鼓伴奏。 據《訶利世系》(《摩訶婆羅多》的初章焚燒甘味林)中所說:黑天(毗濕奴的一個化身)在幼年時是個牧童。他告訴人們不要像因陀羅獻祭,只要獻祭於他自己就可以了。因陀羅神知道後大怒,降下大雨,要毀滅森林。黑天與哥哥Balarama請來火神阿耆尼(Agni)共同對抗因陀羅。又有說:人間起大火,天空之神因陀羅在施法降雨。通過飛起的鳥、樹木、驚跑的動物等代表起火,波浪線、直線表示降雨。 《羅摩衍那》中的精彩部分,羅摩和其兄弟拉什曼聯手猴王蘇格裡瓦的橋段。羅摩來到侯國,請求猴王蘇格裡瓦幫他尋找妻子悉多,蘇格裡瓦求羅摩消滅巴力。原來巴力和羅剎東杜毗(Dundubhi)的兒子摩耶波結了怨,兩人在山洞里打鬥,蘇格裡瓦在洞外守候了一年,見到有血流出以為巴力被殺,於是堵上洞口,回到猴國登基為王。巴力回到猴國,以為弟弟篡位,不聽任何解釋便驅逐了蘇格裡瓦,還霸占了弟弟的老婆。巴力又殺死了東杜毗,並把它的屍體扔了很遠,東杜毗的血被風吹到了凈修林。凈修林的仙人發出詛咒,不准巴力進入凈修林,正好為蘇格裡瓦提供了一處庇護之所。蘇格裡瓦說要能射穿七棵娑羅樹才有能力打敗巴力。羅摩向蘇格裡瓦證明自己的能力,他的箭不僅射穿了七棵娑羅樹,還射穿了地獄,又回到了弓上。他們商議讓蘇格裡瓦去找巴力單挑,羅摩則在他們打鬥時向巴力放冷箭。蘇格裡瓦第一次向巴力挑戰,因為兩人一模一樣,羅摩無從下手,戰敗的蘇格裡瓦只得逃回凈修林。蘇格裡瓦戴著花環再次向巴力挑戰,巴力的妃子陀羅勸他和解,巴力拒絕和解,在打鬥中被羅摩射中胸膛。被暗箭所傷的巴力大罵羅摩虛偽姦詐不守正法,羅摩指責巴力霸占弟媳,也為自己辯解。巴力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和蘇格裡瓦恢復了兄弟感情,對兒子做了最後忠告。猴王 巴林 (Vali)篡奪了須羯哩婆的王位。此為蘇格裡瓦為奪回王位與 巴林 決鬥,羅摩從背後偷偷射死 巴林 ,羅摩的後面是其弟弟拉什曼。
來個全景,還是不錯的~
崩密列(BengMilea)崩密列的門票是不包含在吳哥通票中的,需要另外購票,價格是五美刀,開放時間是6:00-17:00。
崩密列(Beng Mealea或Bung Mealea,高棉語意為“蓮花池”)是一座吳哥時期寺廟,公元976年完成,是吳哥建築群唯一保持未修複的原始狀態的建築——作為時間充裕又想體驗最原生態吳哥遺跡的游客,這裡可說是必選之地。
隨著時光的流逝,廢墟里最初所使用的砂岩建築材料漸漸被風化,導致很多建築自然坍塌,損毀程度十分嚴重,人們很難再進行複原或修複,最後只得放棄。從此,這座充滿神秘氣息的古寺完全淹沒在密林之中,成為一個徹底荒廢了的寺廟。直到百年前的外國探險家發現時還維持著原始的樣子。1992年,崩密列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如今大面積保持原始狀態而未修複,樹木和茂密的灌木生長於廟塔和庭院之中,到處是磚塊構成的巨型石堆。
正是因為崩密列是一座破敗、隱秘,未經修繕而保持了原始風貌的寺廟,才對來 柬埔寨 探險、旅游、攝影、拍電影的人很有誘惑力,都認為崩密列是吳哥遺跡群中最值得一去的遺跡。如果到了 暹粒 沒有去崩密列,就等於沒有看過完整的吳哥古跡群遺址。但是,由於崩密列這條線路位置偏僻,建築毀損嚴重,加上距離遠且道路難行,故被旅行社列為不屬於常規的吳哥景區範圍,所以一般的旅游團行程中很少會包括這個景點。能到沉睡在密林中的崩密列來旅游,大多都是慕名而來的自助游者或在旅行社的自費項目里選擇而來的游客。不過因為新開鑿了通往貢開寺廟群的道路,途徑崩密列,因此這裡的游客量也有所增加。
崩密列是被作為 印度 教寺廟來修建的,但其中也有一些佛教主題的雕刻。它的主要材質是砂岩,由於距離荔枝 山東 南的採石場較近,這為修建時使用高質量的石材提供了便利。這座寺廟的歷史是個謎。學者們只能從它與 吳哥窟 相同的建築風格,推測出它修建於12世紀早期國王蘇利耶跋莫二世(Suryavarman II)時期。儘管比這位國王的主要遺跡—— 吳哥窟 形制略小,崩密列還是躋身高棉帝國最大型的寺廟之列:外層迴廊的畫廊長181米,寬152米。它也是一座城鎮的中心,城鎮周圍的護城河長1025米,寬875米,河寬45米。1992年9月1日,崩密列被列入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文化類)待定名單。
崩密列面朝東方,但卻在其它三個方位上有入口。它的基本形制是由三條回形畫廊包圍中央至聖所(如今已全面坍塌)。和 吳哥窟 一樣,寺廟的迴廊靠“十字形走廊”相互連接。在從東端通向內部的道路左右兩側,有被稱為藏經閣的建築。這裡有豐富的 印度 教神話場景雕刻,包括攪動乳海和騎在神鳥迦樓羅身上的毗濕奴等等。七頭蛇神那伽(Naga)的身體構成了引橋長長的扶手。 崩密列平面圖。紅色部分是為游客游覽而增添的棧道。
畸形的樹木都能當搖搖椅了~
由於“紅色高棉”的原因——詳情可跳轉很長的文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32084 ,據說這裡還有未清理的地雷,所以拉橫線的區域最好別踏出去,旁邊也能看到當年被炸殘的老人在吹奏音樂求助,這一段還是有點陰森的......
之所以去 吳哥窟 ,首先是它的名氣令人嚮往,我的小伙伴又剛好看到了 香港 飛吳哥的特價機票,由此形成有了這個旅程。先放上我們的行程單吧~ 人均2300左右吧,主要是太晚過 香港 了竟然沒車了,只能包一輛車過關,666元 ,真六!
香港 過關最晚的大巴車22:30,需要晚上過關的註意時間,超過了,你只能自己包車過去了~ 序,準備行李沒有遺漏的行李,旅行已經 成功 一半了。
護照 身份證 簽證(簽證複印兩張) 機票 緊急聯繫電話 酒店訂單
美金500 人民幣 港幣 信用卡 筆 充電寶 充電線
隨時衣服 帽子 墨鏡 雨傘 拖鞋 休閑鞋 毛巾 毛毯(飛機上用得上)
牙膏 牙刷 洗面奶 沐浴露 洗發水 防曬霜 護膚用品 驅蟲水 梳子 紙巾 創口貼 止瀉藥 解毒片 感冒藥 口罩
備註:
1\. 暹粒 入境不能隨身攜帶超過1萬美金;
2.簽證可以自己去 柬埔寨 官網填寫申請E-visa,加上服務費需要36美金,淘寶代辦便宜的也要150左右,運費自理,所以能自己辦就自己辦吧。不要填錯信息就好了,我就填錯了性別 ,還好一路上也矇混過關了。E-visa官網: https://www.evisa.gov.kh/application_new
3\. 暹粒 那邊塵土比較多,建議帶個口罩過去,走大圈的時候用得著; 關於暹粒的吃住用行1.吃的
前面收集了一些餐廳,像高棉餐廳、紅鋼琴酒吧之類的,但實際上去的也只有高棉餐廳而已。 暹粒 的餐飲明顯高於當地物價水平,高棉餐廳是一路上吃過最便宜的一家了,但一個菜也是4-6美元不等,飲料1-2.5美元,這可是美金吶~並且蔬菜與肉同價~ 吳哥窟 那邊的餐廳基本是5-7美金一個菜,同樣是芒果汁, 菲律賓 那邊摺合人民幣3塊錢一杯,這邊20元一杯~個人也不是很喜歡那邊的口味~
2.住宿
暹粒 住宿算中等吧,三天一直住在阿西婭貴賓室酒店 (Ashia Hotel & Lounge),除了離市區略遠之外,其他都很好,他們還有自己的小花園,5星推薦。推薦理由:房間很大,床很乾凈,洗手間很大(房間的1/3了),還有浴缸,乾濕區隔,服務超好,睡覺很安靜,提供中餐、晚餐,食物便宜(3-5美金)。
3.用
柬埔寨 普遍用美金,作為一個國家使用美元作為流通貨幣也是可悲。美元一定不能破損,否則在 柬埔寨 你就花不出去了,找零的時候要特別註意!!!!我們就是第一天買電話卡找了一張20美元的有破損,後面再也花不出去了,現在還躺在錢包里呢。另外多備些零錢,買飲料什麼的用得著。
那邊4G信號還可以,少部分景區信號弱,我們買的smart,10美金6G流量+1美金通話費。實際上在T寶買更便宜,35元左右就可以。之前看到一個攻略上面寫有4美金的套餐,現在是沒見著了。所以能在國內買就在國內買~
4.行
交通方面主要是TUTU和包車,我們是在國內就聯繫好了司機,人很好,熱情溫和,相處起來不會讓你覺得反感,不會隨便推薦任何東西,每天提前到達酒店門口,備好水,偶爾還有水果,三天+接送機汽車130美金,推薦~微信號:thadriver,就是他不太會中文,但是普通的英語再加上翻譯,完全是沒問題的。 柬埔寨的歷史游覽歷史古跡,如果不事先瞭解一下歷史,那真的是走馬觀花,沒啥特別的。因為我們提前兩個月訂好了機票,所以我也花了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來收集查看 柬埔寨 的歷史。
很多人推薦蔣勛老師的《吳哥之美》,我也觀看了,但是對於一些石雕的解釋和故事描述和其他解說的不符,不知道該信哪個了,如果只需要瞭解大致的還是推薦看的,反正又不是考試~
據紀載,最早出現一個稱為扶南國(Funan),統治當地達400多年,後於6世紀被一分支真臘(Chenla)消滅,接手管治了兩百多年。公元802年,由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II)建立吳哥王朝,至1181年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VII),發展至最高峰,版圖包括現今整個 柬埔寨 、部分 泰國 、 老撾 、 緬甸 及 越南 。最後於1432年被暹羅 素可泰 王朝(Sukhothai)入侵,棄城逃往森林,從此 吳哥窟 便於世上消失了五百年,直至19世紀中葉才重見天日。
下麵將按照歷史時間線對每個寺廟進行講解(除小吳哥外,最後講),中間會穿插小故事,篇幅很長~ 前吳哥窟公元802年,吳哥第一任國王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宣佈 柬埔寨 獨立。在經歷了一系列波折後,他建都於訶里訶羅洛耶(即Roluos),併在此逝世。公元879年,高棉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即位,並開始修建羅洛斯遺址(Roluos)包括普利科寺、巴孔廟和羅萊寺。
首先下令修建神牛寺用於祭祀祖先(孝順孩子,先修祖宗廟,再修自己的)。
之後是吳哥地區的第一座砂岩寺廟山——巴空寺(Bakong)。石碑上的K.826號銘文顯示,公元881年,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將該寺廟獻給濕婆神(Shiva),並將其核心宗教形象——名為“斯里·因陀雷斯婆羅(Sri Indresvara)”的林伽(lingam)尊為聖物。這尊林伽的名字是國王自己的名字和代表濕婆的後綴“-esvara”(濕婆又被稱為“Iśvara”)的結合。 喬治 ·賽代斯(George Coedès)認為,神王崇拜(devarāja cult)是維繫神聖王權思想的法律和皇權手段,但之後的作者們稱,這種崇拜並不需要涉及統治者的肉身。
雖然巴空寺的吳哥國廟地位只維持了短短幾年,但12、13世紀對其進行的後續加蓋證明它並沒有被廢棄。9世紀末,因陀羅跋摩一世的兒子和繼承者耶輸跋摩一世從訶里訶羅洛耶遷都到今 暹粒 以北的吳哥地區,併在巴肯山(Bakheng)附近修建了 新都 城耶瑣陀羅補羅(Yaśodharapura)(即 吳哥窟 /通王城)。
最後是羅萊寺,是首都發展的水庫,可見前人很早就認識到水庫的作用了。他們將挖出的泥堆就在東西軸線的正中央,形成一個人工小島,在中心島上建起的一個寺廟,用以求神祈福。水庫還沒建好,因陀羅跋摩一世就去世了,新的國王耶蘇跋摩一世觀測 暹粒 地勢( 暹粒 常年雨季,旱澇災害特別嚴重),決定遷都到現在的 吳哥窟 遺址,並開始修建宗廟。 普力科寺,也稱神牛寺普力科寺(神牛寺)——是在如今已廢棄的古城訶里訶羅洛耶(羅洛士)修建的第一座古寺廟,它於879年,高棉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在位期間修建,被用以紀念王室成員,並供奉 印度 教神祗濕婆(Shiva),寺的中心是六座磚塔,每三座排成一行,前排三座較大,是為父系建立的皇室宗廟,後排三座較小的塔是祀奉三位國王的皇后,即為母系宗廟。塔頂用磚砌成高聳的山的形狀,崇高而又莊嚴,父母先祖有了位置,歷史也有了傳承。 作為早期的神廟,使用紅磚進行建造(後期採用石磚),外面覆蓋一層灰泥(stucco),用黏土+纖維麻+糯米產生粘性,由於材質較軟,鋪上牆壁後可以進行細膩的雕刻。這層灰泥基本已經完全脫離,保存下來的一點點灰泥很寶貴,在游覽時有好幾座寺廟在維護,地基已經有很多損壞,所以我也沒有發現剩下的一點灰泥,大家可以試著尋找一下。 巴孔寺(Bakong)又稱巴公寺巴孔寺是這裡的第一座砂岩制寺廟,以五座逐漸向上縮小的平臺,建構起“山”的象徵。在公元9世紀的最後幾十年裡,它成為了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的國廟。
石碑上的K.826號銘文顯示,公元881年,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將該寺廟獻給濕婆神(Shiva),並將其核心宗教形象——名為“斯里·因陀雷斯婆羅(Sri Indresvara)”的林伽(lingam)尊為聖物。這尊林伽的名字是國王自己的名字和代表濕婆的後綴“-esvara”(濕婆又被稱為“Iśvara”)的結合。 喬治 ·賽代斯(George Coedès)認為,神王崇拜(devarāja cult)是維繫神聖王權思想的法律和皇權手段,但之後的作者們稱,這種崇拜並不需要涉及統治者的肉身。
巴空寺是一座五層的方形金字壇,底層邊長65米,各層的基點原有塔門,最頂層中心矗立一座寶塔。巴空寺原為廢墟, 法國 遠東學院古跡維修專家莫裡斯·格萊斯從1936年開始修複,經過七年努力到1943年大致修複原貌。 印度 教最受崇拜的山— 須彌山 象徵宇宙的中心,傳說這座山有五層,所以巴孔寺使用5層臺階來代表 須彌山 ,“五”這個數字貫穿吳哥建築,充分反映了當時對 印度 教的尊崇。上面就坐著最大的神—濕婆,形成一座山神殿。
吳哥早期(公元1000年前左右)的建築結構使用的是紅磚建造,後期(公元1000年後左右)用石頭的建材,公元1000年後吳哥的強盛時期,這個時段他們有能力去很遠的地方把石頭搬來建造大型的石雕神殿。
雖然巴空寺的吳哥國廟地位只維持了短短幾年,但12、13世紀對其進行的後續加蓋證明它並沒有被廢棄。9世紀末,因陀羅跋摩一世的兒子和繼承者耶輸跋摩一世從訶里訶羅洛耶遷都到今 暹粒 以北的吳哥地區,併在巴肯山(Bakheng)附近修建了 新都 城耶瑣陀羅補羅(Yaśodharapura)(即 吳哥窟 /通王城)。 羅萊寺羅萊寺是因陀羅跋摩一世修 建水 庫時,將挖出的泥堆就在東西軸線的正中央,形成一個人工小島,在中心島上建起的一個寺廟,用以求神祈福。水庫早已乾涸,四座磚塔殘存下來。是遷都吳哥前的最後一個主要寺廟。
比粒寺(Pre Rup)比粒寺由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 II )建於10世紀下半葉,是古時候皇家的火葬場,用來舉行已逝國王的廟宇,國王貴族死後在此火化,把骨頭放在最高的那個 塔里 進行儀式,據說可以從善惡輪迴解脫,變身為神,所以又稱變身塔。還有一個說法是古時候有人看到國王晚上去洗澡,洗完澡在寶 塔里 打坐,打坐完了以後變的很年輕了也稱變身塔。比粒寺距今有900多年的歷史,它內還保留在燒焦的痕跡,還有用來衝去骨灰的石槽, 柬埔寨 人死後多用於火葬,少數有土葬,水葬和野葬,野葬是把去世的人放到森林里,在動物的身體里進行輪迴。(其實就是殯儀館)比粒寺是典型塔山建築,基座上建造磚塔。其基座為磚紅壤,上一樓貼的是石階,上層為磚塔。石階上面有很多洞洞,並不是風乾所致,而是磚紅壤乾後自然形成的,至今仍可看到燒焦過的痕跡。
比粒寺的結構非常對稱,整座建築呈 須彌山 金字塔結構,正門朝東,有短暫的引導通向中央的塔臺。塔臺上有五層,象徵著 印度 教的 須彌山 。塔臺上的塔也有五座,中間最高,四周稍低,中間一座高聳暗示指向宇宙中心,周圍四座向心環繞。“五”這個數字貫穿吳哥建築,充分反映了當時對 印度 教的尊崇。
可以作為觀看日落的點,這裡比巴肯山人少很多。 女王宮——班蒂斯蕾(Banteay Srei)據碑文所載,女王宮始建於公元967 年,於吳哥王朝闍耶跋摩五世(公元968 年~1001 年在位)統治時期建成,原名“濕婆宮”,三座塔殿正中一座供奉的就是濕婆神。
位於吳哥遺跡群的 西北 部(外圈),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是該寺廟的修建者,而前任統治者曷利沙跋摩一世的孫子雅吉那瓦 拉哈 (Yajnavaraha)為是他們的國師,該寺則為雅吉那瓦 拉哈 (Yajnavaraha)修行所修建。羅貞陀羅跋摩(Rajendravarman)在位40多年,在他晚年的時候覺得一直有一個人在幫他,羅貞陀羅跋摩為了感謝國師幫他治理國家,送給他一塊地,因為國師是一個僧侶,於是蓋了一個僧舍 來安 度晚年。這個國師(Yajnavaraha)蓋了一個很漂亮的寺廟獻給 印度 三大主神之一濕婆神,他自己晚年也是在這個地方靜養打坐,所以這個這個地方遠離城區。(所以 法國 人完全誤解了,這是僧舍而不是妃子的後宮,再說後宮那麼遠,等國王到天都亮了 )寺院的修建時間在羅貞陀羅跋摩二世死前的一年開始的,968年他就死掉了,國師繼續主持寺院的修建,而新國王還很小,國師承擔著這個國家許多重要的職務。
女王宮的規模小巧而玲瓏,東西走向,由東面長長的引道和三重圍牆 組成,總長約為70米左右,女王宮的建築以當地特有的紅土岩和粉紅色沙岩為主,沐浴在熱帶陽光的照耀下,藍天紅土分外耀眼。
女王宮主要供奉 印度 教的濕婆神,原名 Tribhuvanamahesvara — 三重世界的主宰 — 即它供奉的主神濕婆。然而現在女王宮的建築看來分為兩部分:東西軸以南的部分供奉濕婆,而以北的建築供奉毗濕奴。
這裡也整理了一些小故事,大家可以去的時候找找,對應理解。 東面最外側門楣上雕刻了 印度 教中守護東方的因陀羅神端坐於長著三個頭的白象"愛羅婆多"之上。入口門楣部分,有非常精細精美的雕刻,門楣兩邊是兩條蛇神(Naga娜迦),中間是騎坐三頭象的因陀羅,因陀羅下方是阿修羅——羅喉。在攪動乳海之後,當天神拿走“不死甘露”的時候,只有植那婆之主維 普拉 奇提的兒子—羅喉,知道甘露的去處。也許是私心作祟,他並不聲張,偷偷變成天神之身,混在其中,只求自己分到“甘露”,得到“永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羅睺所做這一切,被日神蘇利耶(Surya)和月神旃陀羅(Chandra)識破,他們向毗濕奴打了小報告,毗濕奴立刻射出法輪血滴子,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這個時候,羅睺飲下的“不死甘露”已經到了咽喉,他大吼一聲,身首異處。他的身體升入天空,化做不祥的彗星記都(Ketu),頭顱卻得到了永生。從此,羅睺對日神月神恨之入骨,無休無止地追逐日月,不時吞噬他們。又因為他沒有身體,被吞下的日月,又從他的喉部漏了出來——這就是日蝕月蝕的由來。在女王宮這裡變成了門神的存在。(羅喉形象在女王宮的雕飾還挺多的) 此怪獸就是摩伽羅,又稱瑪 卡拉 (Makara,玄奘新譯為摩竭)馬 卡拉 是水中和陸地上要素的象徵。其蔓草狀花紋代表了植物,也就是象徵了陸地。而同時馬 卡拉 的大嘴咧開,後肢看起來如同獸類坐下時的外表又代表水中的生物。在神話傳說中,馬 卡拉 獅面,象鼻,蛇身,擁有神秘的力量,是天界和地界的水神瓦魯納和 恆河 女神岡伽的坐騎。 女王宮隨處可見的 卡拉 造型。 卡拉 和馬 卡拉 是有代表性的裝飾主題,一般組合為 卡拉 在上面而馬 卡拉 在下部。 卡拉 是象徵時間的神。在 印度 神話中, 卡拉 作為一個食欲旺盛的怪物出現,最終連自己的身體也吃下去了,只剩下一張面孔。比起在 印度 , 卡拉 在 柬埔寨 更受歡迎,與其說是有趣,不如說 卡拉 是一個滑稽的存在。若在佛教中, 卡拉 應該相當於掌管陰間的閻羅王。 門口是代表濕婆的林伽造型,林伽(Linga) 印度 教濕婆派和性力派崇拜的男性生殖器像,象徵古 印度 吠陀宗教、 印度 教神祇濕婆,是寺廟裡膜拜濕婆的標誌。 藏經閣毗濕奴神的雕像。據《薄伽梵往世書》所述:從前有個阿修羅王黑蘭亞卡西普(Hiranyakasipu)兄弟作惡多端,後其兄被保護神毗濕奴化身的雄豬瓦茹阿哈(Varaha)所殺。為報兄仇,他向梵天祈禱:“不被他所創造生靈(梵天為創造神)、武器所傷,不亡於任何存在與非存,不死於任何宅內或宅外,不死於白天或黑夜,不死於天空或大地,不死於任何神與魔”。(梵天這貨專門瞎丟buff)得到梵天的應允後,黑蘭亞卡西普戰無不勝,並征服了宇宙三界。禁止他統率下的眾人崇拜毗濕奴神,並屢次意圖殺害信奉毗濕奴神的親生兒子。最終觸怒毗濕奴神,於是化身獅面人身(非人非獸非神)的那羅辛哈(Narasinha)選擇黃昏時節(非白天非黑夜),在門檻上(非宅內非宅外)將黑蘭亞卡西普放在膝蓋上(非地上非天上),用獸爪(不被武器而是指甲)將他撕成兩半。
又有另說(蔣勛老師的吳哥之美),下方的是惡魔經常幻化成美女來到人們殘害世人,於是人們向毗濕奴神祈禱消滅惡魔,於是毗濕奴神變成獅面人身將幻化成美女的惡魔撕裂。
見仁見智吧,個人覺得根據史詩理解更有說服力。 另一邊藏經閣毀滅神濕婆(Śiva)和妻子烏瑪(Uma,頭已被竊,真可惡)騎在公牛 南迪 身上。 騎著天鵝的梵天,略萌略萌的 兩隻大象為濕婆的妻子雪山神女噴淋聖水,關於雪山女神追求濕婆還有一段故事,這裡不再陳述,可以自行百度。勇敢追愛的女神還是值得尊敬的~ 坐在迦樓羅上面的毗濕奴,這裡開始出現了毗濕奴神的雕像了,看坐姿。一隻腳收在寶座上,另一隻自然垂著。 關於這個雕像,竟然和蔣勛老師的《吳哥之美》不一樣,不同的部分是濕婆神懷中的妻子是沒有的!右手上有一串佛珠。
這裡的故事是說有著10首20臂的魔王拉伐那(Ravana)打敗因陀羅神後向濕婆神發起挑戰,拉伐那以巨大神力搖撼濕婆神靜修的岡底斯山。濕婆的妻子非常害怕,濕婆一把將她抱起,以腳趾踩地,將拉伐那困於山下,旁邊的 獅子 都表現出非常害怕的樣子。後續是——經過多年拉伐那才被濕婆假釋於楞伽島上,不過拉伐那並沒有老實多久,這才衍生出了《羅摩衍那》的故事。 獅面人身那羅辛哈是" 印度 教"維護宇宙之神”毗濕奴“的第四個化身。 正在跳舞的濕婆,註意濕婆舞動起來雙臂的殘像。在神話里,濕婆神一般是坐著的,當濕婆神站起來跳舞的時候就意味宇宙的毀滅。這幅雕像的左下角是一位赤裸上身,形容枯瘦的醜陋女人,相傳她曾是一位貌美的王妃,在國王死後,導致周邊國家的爭奪。為平息戰事,向濕婆乞求,將她的容貌變醜。右下角是因陀羅在敲鼓伴奏。 據《訶利世系》(《摩訶婆羅多》的初章焚燒甘味林)中所說:黑天(毗濕奴的一個化身)在幼年時是個牧童。他告訴人們不要像因陀羅獻祭,只要獻祭於他自己就可以了。因陀羅神知道後大怒,降下大雨,要毀滅森林。黑天與哥哥Balarama請來火神阿耆尼(Agni)共同對抗因陀羅。又有說:人間起大火,天空之神因陀羅在施法降雨。通過飛起的鳥、樹木、驚跑的動物等代表起火,波浪線、直線表示降雨。 《羅摩衍那》中的精彩部分,羅摩和其兄弟拉什曼聯手猴王蘇格裡瓦的橋段。羅摩來到侯國,請求猴王蘇格裡瓦幫他尋找妻子悉多,蘇格裡瓦求羅摩消滅巴力。原來巴力和羅剎東杜毗(Dundubhi)的兒子摩耶波結了怨,兩人在山洞里打鬥,蘇格裡瓦在洞外守候了一年,見到有血流出以為巴力被殺,於是堵上洞口,回到猴國登基為王。巴力回到猴國,以為弟弟篡位,不聽任何解釋便驅逐了蘇格裡瓦,還霸占了弟弟的老婆。巴力又殺死了東杜毗,並把它的屍體扔了很遠,東杜毗的血被風吹到了凈修林。凈修林的仙人發出詛咒,不准巴力進入凈修林,正好為蘇格裡瓦提供了一處庇護之所。蘇格裡瓦說要能射穿七棵娑羅樹才有能力打敗巴力。羅摩向蘇格裡瓦證明自己的能力,他的箭不僅射穿了七棵娑羅樹,還射穿了地獄,又回到了弓上。他們商議讓蘇格裡瓦去找巴力單挑,羅摩則在他們打鬥時向巴力放冷箭。蘇格裡瓦第一次向巴力挑戰,因為兩人一模一樣,羅摩無從下手,戰敗的蘇格裡瓦只得逃回凈修林。蘇格裡瓦戴著花環再次向巴力挑戰,巴力的妃子陀羅勸他和解,巴力拒絕和解,在打鬥中被羅摩射中胸膛。被暗箭所傷的巴力大罵羅摩虛偽姦詐不守正法,羅摩指責巴力霸占弟媳,也為自己辯解。巴力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和蘇格裡瓦恢復了兄弟感情,對兒子做了最後忠告。猴王 巴林 (Vali)篡奪了須羯哩婆的王位。此為蘇格裡瓦為奪回王位與 巴林 決鬥,羅摩從背後偷偷射死 巴林 ,羅摩的後面是其弟弟拉什曼。
來個全景,還是不錯的~
崩密列(BengMilea)崩密列的門票是不包含在吳哥通票中的,需要另外購票,價格是五美刀,開放時間是6:00-17:00。
崩密列(Beng Mealea或Bung Mealea,高棉語意為“蓮花池”)是一座吳哥時期寺廟,公元976年完成,是吳哥建築群唯一保持未修複的原始狀態的建築——作為時間充裕又想體驗最原生態吳哥遺跡的游客,這裡可說是必選之地。
隨著時光的流逝,廢墟里最初所使用的砂岩建築材料漸漸被風化,導致很多建築自然坍塌,損毀程度十分嚴重,人們很難再進行複原或修複,最後只得放棄。從此,這座充滿神秘氣息的古寺完全淹沒在密林之中,成為一個徹底荒廢了的寺廟。直到百年前的外國探險家發現時還維持著原始的樣子。1992年,崩密列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如今大面積保持原始狀態而未修複,樹木和茂密的灌木生長於廟塔和庭院之中,到處是磚塊構成的巨型石堆。
正是因為崩密列是一座破敗、隱秘,未經修繕而保持了原始風貌的寺廟,才對來 柬埔寨 探險、旅游、攝影、拍電影的人很有誘惑力,都認為崩密列是吳哥遺跡群中最值得一去的遺跡。如果到了 暹粒 沒有去崩密列,就等於沒有看過完整的吳哥古跡群遺址。但是,由於崩密列這條線路位置偏僻,建築毀損嚴重,加上距離遠且道路難行,故被旅行社列為不屬於常規的吳哥景區範圍,所以一般的旅游團行程中很少會包括這個景點。能到沉睡在密林中的崩密列來旅游,大多都是慕名而來的自助游者或在旅行社的自費項目里選擇而來的游客。不過因為新開鑿了通往貢開寺廟群的道路,途徑崩密列,因此這裡的游客量也有所增加。
崩密列是被作為 印度 教寺廟來修建的,但其中也有一些佛教主題的雕刻。它的主要材質是砂岩,由於距離荔枝 山東 南的採石場較近,這為修建時使用高質量的石材提供了便利。這座寺廟的歷史是個謎。學者們只能從它與 吳哥窟 相同的建築風格,推測出它修建於12世紀早期國王蘇利耶跋莫二世(Suryavarman II)時期。儘管比這位國王的主要遺跡—— 吳哥窟 形制略小,崩密列還是躋身高棉帝國最大型的寺廟之列:外層迴廊的畫廊長181米,寬152米。它也是一座城鎮的中心,城鎮周圍的護城河長1025米,寬875米,河寬45米。1992年9月1日,崩密列被列入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文化類)待定名單。
崩密列面朝東方,但卻在其它三個方位上有入口。它的基本形制是由三條回形畫廊包圍中央至聖所(如今已全面坍塌)。和 吳哥窟 一樣,寺廟的迴廊靠“十字形走廊”相互連接。在從東端通向內部的道路左右兩側,有被稱為藏經閣的建築。這裡有豐富的 印度 教神話場景雕刻,包括攪動乳海和騎在神鳥迦樓羅身上的毗濕奴等等。七頭蛇神那伽(Naga)的身體構成了引橋長長的扶手。 崩密列平面圖。紅色部分是為游客游覽而增添的棧道。
畸形的樹木都能當搖搖椅了~
由於“紅色高棉”的原因——詳情可跳轉很長的文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32084 ,據說這裡還有未清理的地雷,所以拉橫線的區域最好別踏出去,旁邊也能看到當年被炸殘的老人在吹奏音樂求助,這一段還是有點陰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