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電影故事,我慢慢講給你聽





但有時候又會收穫滿滿
可能這種喜怒無常的狀態,才最接近真實的旅行狀態吧
純真年代不流行渣男,只有愛世界上只有產生了矛盾
才會產生故事
只有產生了愛之深恨之切
才會產生轟轟烈烈的愛情
哪怕一切看起來
是個純真年代
這一天的 伊斯坦布爾 ,迎來了它真正的電影故事
一部活著的故事書,一個有意思的博物館

那個時候哪裡知道什麼渡邊淳一,看完整本書後,我竟有點臉紅心跳,但絕對絕對沒有想通,為愛殉情的故事邏輯,到底存在什麼合理性
現在流行無腦過的網綜和連續劇
對文學有研讀的人,真的已經快絕跡了
但當我走進 伊斯坦布爾 的【純真博物館】,我知道,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方,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過去,總是有一群人,還在尋求,文學
這是個值得好好介紹的地方,它也不是單純的博物館,而是一本立體的小說
作者奧爾罕·帕穆克, 土耳其 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他用十年時間,寫了一本《純真博物館》
而就在他寫的同時,也在建造一座實物場景的【純真博物館】
你分不清,到底是先有書,還是先有物
但這本小說的背景,就是整個 伊斯坦布爾 40多年的城市變化
世界上只有神經病和藝術家屬於同一個星球
如果你有機會去看看那面4000多個煙頭的牆的實物,你會覺得,也只有神經病,才幹得出藝術瘋子的事情



這本小說,和 日本 的《失樂園》差不多
不被祝福以及扭曲的愛情,產生了世俗之下無法解決的矛盾
《純真博物館》講的是一個30歲的富家子【凱末爾】,愛上了還未成年的遠方窮親戚的時間故事
在70年代講究階層的年代,這註定就是悲劇
兩個不同身份和年齡的人短暫相愛後,少女【芙頌】卻參加了愛人與別人的訂婚禮,往後7年半的時間,兩個人在糾結和錯位中,不斷煎熬,最終【芙頌】自殺,【凱末爾】收集了關於【芙頌】和記憶中的一切,建了這個關於最好的時刻的博物館





這個故事其實特別渣,可以形容的關鍵詞是:
大叔愛上小蘿莉,以愛情為幌子的出軌,又渣又狠的占有欲……
文學的界限里
這就是真實的矛盾
它只是把大家內心從不敢說的真實感,給毫無保留地釋放了出來
敏銳的觸感,抵達了人性深處,那些,全都是普通人以為的平凡,實則是對生活的麻木
在按了快進鍵的這個時代
幸福的定義成了模式化的產物,大家變成了流水線上的somebody,有太多主流的聲音,在推著你走向迷失的盡頭




我才串聯起大學里讀過的《失樂園》
愛的極致,越過了道德,也刻滿了瘋狂,它是情感本身的表達,而不是要對等交換或者公平交易的游戲
文學的魅力,就是那些字眼話語間,讓你也經歷一種別樣的人生
你好像過成了一名演員,內心飽含深情
來這個博物館的人
全部安安靜靜地守著一個又一個章節盒子,讀著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
這本書一共有83個章節
於是小小的博物館里,建了83個展區
這棟不顯眼的紅色建築,縮影了 伊斯坦布爾 不同街區的味道




我到來的理由,就是為了離開結尾處,沒有休止符
當地時間00:00,打包好了所有行李
這是 土耳其 的最後一點記錄
我終於找到了到來的理由
寫到了結尾,要總結個 土耳其 的大致印象
如果我是25歲來 土耳其 的話,一定會覺得它無比浪漫,會出現在那些必去的榜單景點
當我35歲來 土耳其 ,我覺得它就是導演心中的電影畫面,每一幀每一格,都不是大開大合,只有小人物的平凡


但一定有體會,訴說這裡不同的生活
伊斯坦布爾 的最後一日
我有兩個願望清單
1、到少女塔面前凝望
2、找到那張打動我照片的同位置,去拍下它
圓滿的旅程,是實現了 土耳其 城市追尋
輪船是這個城市的重要交通,每天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里穿行,每日都在面對或者背對少女塔
但這不夠,要靜下來,凝視它
這是海峽里的 燈塔 ,曾經的軍事樞紐
如今孤零零的站在亞歐分界的正中,成為一處獨立的風景
這座塔有個動聽的傳說,國王想讓女兒躲過不好的詛咒,將公主鎖在塔上,而最終公主還是死在了國王的懷裡,由此得名
悲劇的故事,總有點動人
因為遺憾的念想,才是完美的擁有



釣魚的發燒友成為了沿岸的風景陪襯
他們無心於風景
只有魚竿和魚餌
從第一天的茫然,到最後的一天的瞭然
我終於靠自己的腳和公交車,繞行了亞歐分界線的不同側面


靠海,更乾凈的街道,更有風味的工作室小店,更品質細膩的餐廳
以及,總是穿著打扮很講究的人
我們終於在BEBEK沿岸的【阿爾納武特柯伊】街區里
找到了那張讓我來 土耳其 的圖樣
站在狹長的街區坡道上按下快門
即使陰天,也覺得值回了票價
遠方並不是有名的藍色清真寺
而是 伊斯坦布爾 最高的一座清真寺
【camlica清真寺】
這是城市裡的 新建 地標項目,成為了現代清真寺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