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河內
河內 是一座有著千年曆史的古都,坐落於 紅河 河畔。歷史上 越南 曾是 中國 的故地,一直跟 中國 打來打去的,後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一步步淪為 法國 的殖民地。1945年 越南 獨立,但這個國家並不太平,隨後爆發的 越南 戰爭、中越戰爭又持續了近40年。2019年的元旦,我決定到 河內 跨年。從 北京 前往 河內 ,時區從東8區變為東7區,時間慢了一小時,而眼前的景象仿佛倒退了10年。 站在 河內 的老城中,摩托車大軍呼嘯而過,髒亂差的街道,放眼望去兩側都是老舊的建築,這就是 河內 的老城景象。 河內 是一座內斂的城市,朴素的外表下又蘊含著獨特的魅力,而這些正是值得我花些時間,仔細尋找、細細品味的地方。 咖啡與生活越南 人喝咖啡的習慣來源於 法國 的殖民統治時期。現如今 越南 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咖啡生產國。咖啡已經融入了整個 越南 的生活中。走在 河內 的老城中,各種風格的咖啡館隨處可見。把車停在路邊,點杯咖啡,幾個人坐在一起聊天、看報,望著馬路發獃,悠然地等著咖啡從滴漏器一滴滴的下來,這就是 河內 人生活中的場景。 與國內的咖啡館不同, 越南 的特色咖啡館多半是開放式的,即便是在二層,也不設窗戶。走進咖啡店,你會不由自主的坐在柵欄邊,望著外面,店內的環境、設施都不重要,即便馬路的摩托車再吵,心裡也不覺得煩躁。比起在國內邊走邊喝的咖啡和星巴克裡鬧哄哄的環境,此刻才是自己想要的感覺。 老城的地標有著百年曆史的聖若瑟主教座堂絕對是 河內 老城區的標誌性建築。這裡也是 河內 游客的必打卡之地。 河內 素有“中法混搭”的美譽,教堂的附近有很多法式建築,時不時會有歐美的游客從我身邊經過。 這座天主教堂,為哥特式建築,據說是仿照 巴黎 聖母院建造的。近距離看,教堂錶面佈滿了青苔,滿滿的歷史感。 歷史的痕跡受中華文化影響, 河內 的老城中仍存有 中國 的記憶。文廟,已經有1000年的歷史了,廟內的立柱、牌匾上刻有中文,看著非常舒服。不知道當地還有多少人能讀懂這些歷史。 有歷史的地方總能找到歷史更為悠久的古樹,在文廟裡我同樣發現了這樣一棵古樹。 升龍皇城是 越南 的故宮,與 中國 紅牆黃瓦正好相反,皇城的外觀是黃牆紅瓦,這也是 河內 古建築的配色。現在城牆已經沒有了,僅剩一座城門,沒有了皇城的感覺。 走在皇城內部,經常可以看到當地的學生穿著 越南 的傳統服飾“奧黛”在拍照。 站在城門上,望向對面,遠處一座古旗臺上掛著 越南 國旗。旗台建於1812年,原本是一座皇家旗台,現在已經成了 河內 的標誌。 旗臺下是 越南 軍事歷史博物館。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中描述 越南 對 中國 的態度是又愛又恨,相比於歐美和日韓, 河內 當地人對 中國 人的態度冷漠了很多。 越南 軍事歷史博物館中的一張圖描述了中越之間的愛恨糾葛,兩國從秦朝開始一直打到清朝,期間 越南 被滅了好幾次,一時間覺得 越南 挺悲慘的,也難怪 越南 人對 中國 會有這樣的態度。可以說 越南 的歷史就是一部 中國 侵略史。 獨特的火車街越南 最重要的一條鐵路就是從 河內 向南到 胡志明市 ,相比之下從 河內 火車站向北,每天僅有兩趟列車。 而我的計劃是沿鐵軌來一次徒步旅行。從 河內 火車站出發向北,終點是3公裡外的龍邊橋。 從 河內 火車站出發500米,鐵軌旁就開始熱鬧起來,牆面上的塗鴉,咖啡館、商店都出現了,各地的游客在鐵軌上拍照,這裡已經成了一條火車文化街。 這裡有很多國外的游客,大家聚在這裡的最終目的就是等待火車從這裡經過。 上午9點左右,下午3點左右,各有一趟火車經過。提前找一個安全的位置,看著火車從自己身旁不到一米經過,這個感覺的確有點刺激。 火車經過後,這裡又恢復了熱鬧,街上的小販還在不停的叫賣。 整條火車街的核心地段也就500米,但這裡並不是我的終點。繼續向北走,游客漸漸變少,旁邊的店鋪也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民宅。民宅設在鐵路旁,並且另一側沒有出口,居民出行需要沿鐵軌走幾百米,從火車街入口那邊才能出去。不知道這裡是先有的鐵路還是先有的民宅,這麼嚴重的人和火車的衝突我也是第一次遇見。 這裡的生活根本沒有受到火車的影響,還有不少騎摩托進出的當地人。 繼續向前走,鐵路上了高架,將近2公里的路程,沒有出口,走在上面提心吊膽的,雖然查了火車的時刻表,但是還是會時不時的回頭看,在這個地方來火車真的沒法躲。 百年龍邊橋終於到了徒步的終點,面前這座銹跡斑斑的鐵橋就是龍邊橋,於1902年建成,由 法國 設計,至今已經100多年了。龍邊橋在越戰時期被炸毀了一段,後被修複。 現在 河內 政府對這座橋的養護做的非常不合格,首先從外觀上就能看出來,其次當我走在橋上時,腳下的鐵板很多地方都存在開裂,旁邊的摩托車大軍經過,明顯能感覺到橋在震動,走了50米左右我決定往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