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游記】兩個吃貨的環球試吃報告

當然,好吃的人往往懶做。至少我是這樣。在外面,儘管沒少自己做飯,但更多的當然是嘗試本地特色。吃似乎是直抵貪圖安樂的捷徑,走上這條道路,不但有限的旅費如涓涓細流一樣四散而去,人生也成了一筆小零錢,被我零敲碎打地拋擲出去。一晃眼,就從意氣風發的青蔥少年,變成貪戀些微愉悅的懶散中年。
當然,樂觀一點兒說,意氣風發固然可嘉,安於找樂卻也未必可恥。回顧過往,我至少還能滿足地感嘆一句:嗯,一路走來一路吃,居然吃了這麼多地方,倒也不枉此生了。
泰國:流動的地攤盛宴

一度,我愚蠢地以為 泰國 菜就是冬陰功湯為代表、程度不同、冷熱有異的各種酸酸辣辣。玩兒了幾趟才漸漸瞭解, 泰國 也是有菜系的。中部菜式柔和 中國 、 印度 與 日本 特色,喜食生鮮,口味酸辣中帶一絲甜;北部菜式受 緬甸 影響,常以羅望子和黃薑入饌; 東北 部菜式偏近 老撾 山民,口味略重,常以糯米飯糯蘸菜而食;南部菜式則因近海而以海鮮為主,偏好以椰汁椰奶調味。
初去 泰國 還是剛開始背包自助,自然成了攻略黨,從建興酒樓的咖喱皇炒蟹,到 清邁 的千人火鍋,再到 普吉島 的patong海鮮區,一家家按圖索驥,循著別人的意見,測試自己的口味。後來,一則是漸漸有經驗壯膽,會根據土著的密集程度選本地餐館,二則到底有了自己的吃飯喜好,就開始自作主張地胡亂吃喝了。

泰國 留下了太多的美食記憶。我們曾經在 曼谷 唐人街逡巡,尋找古早的 潮汕 口味,撞進隱蔽在不起眼角落的小館子,為蝦棗、豬肚粥、蟹粉魚鰾湯的精彩贊嘆不已;曾經迷上新鮮美味的三文魚飯,在小小的日式居酒屋流連忘返;曾經在 清邁 的尼曼海明街一家家地嘗試咖啡,確認自己最愛哪一間美妙的小店;也曾經被本地人帶著,深入 清邁 老城外迷宮般的細巷子,尋找傳說中最正的泰北咖喱面,為7塊一碗的面里還埋了根 豐潤 的雞腿而莫名興奮;更曾經在 皮皮島 嘗試中泰結合口味的海鮮套餐,一不小心兩個人點了四人份,吃到只能扶牆而出,瘋狂地繞著沙灘暴走消食。

東南亞 特有的濕熱夜風裡包裹著熟芒果細膩的香甜味,碳烤肉串的焦香味,辣椒、香茅、羅望子在熱油里爆炒的濃郁氣味,以及蒜蓉辣椒蒸煮扇貝、大蝦、螃蟹的鮮香味,這儼然是最佳開胃序曲。
街燈亮起來的時候,手推車、三輪車、碳烤架、煤氣爐、簡易攤棚也已經一字排開了,它們可能出現在尋常巷陌,也可能就擺在最豪華的商圈傍邊。跟著,五顏六色的食物陸續擺出來:青木瓜 沙拉 、當日壽司、豬雜湯粉、魚丸湯粉、蜜汁豬頸肉、咖哩魚餅、油炸昆蟲、菠蘿炒飯、蝦醬炒飯、芒果糯米飯、燕窩白果糖水……幾乎每個攤子都有自己的特色與招牌。

我一直疑心, 泰國 上班族是不是壓根不下廚燒飯啊。他們或者一身職業裝,或者T恤牛仔短褲,拎著公文包,而女性往往妝容還一絲不苟。他們從容地選中幾樣吃食打包,再從容地步向地鐵或公交站。
泰國 人對細節的追求也體現在夜市之中。簡單的奶黃包會做出不同的花樣,有的是粉紅小豬,有的是棕色小熊,有個是明黃小鴨子,蠢萌的造型就足夠叫人駐足難去。打包一份豬雜粉,米粉包一袋,豬雜包一袋,湯再包一袋,蘸料則單獨有一個更小的袋子裝,最後彙總到一個大袋子里,讓顧客方便隨手拎,而拎到旅館,這一堆湯湯水水基本絲毫不會撒漏出來。

作為一個故鄉與定居地都沒有夜市的夜市愛好者,我只能說,真心羡慕 泰國 人民。不,真心羡慕一切有夜市城市的居民哇!


終於離開 老撾 了!終於結束了不知道該吃什麼的日子!說起來,倒不是 老撾 的食物難以下咽,這裡的主打食物是米粉,當然不可能難吃到哪兒去--好歹是熟悉的味道嘛,主要是大多數情況下,在 老撾 吃飯的性價比委實不高。

在 琅勃拉邦 ,一碗頂著一小撮肉絲的米粉在游客集中區要賣到12塊人民幣以上,而8、9塊一碗的土著區地攤米粉,又是按照 老撾 人含蓄的胃容量設計的,根本不能滿足我這樣的 中國 吃貨。

不過,更多的菜市場並不叫人愉悅, 比如 豐沙灣 。雖然坐擁石缸平原這個觀光景點,但當地的窮困似乎並未因此而被拯救。去看本地作坊釀酒,掌柜的老婆婆佝僂著枯瘦矮小的身子,一頭白髮,牙齒也殘缺到不剩幾顆,一問年紀,誰知她竟然60歲都不到,儼然是嚴重缺乏蛋白質所致。

在這個菜市場上,肉攤只有兩個,價格雖然可以接受,但看起來肉質顏色暗沉,加上蒼蠅環繞,實在叫人接受無能。魚倒是便宜,我們買了兩條類似鯰魚的河魚,一共9塊錢。不過,魚肉攤子看起來遠不如蔬菜攤子熱鬧。大概,這裡的底層是生活真的是很艱辛吧。

在好奇心和做遵紀守法好公民里糾結了一下,我們最終沒有體驗這種“調料”是否會帶來happy。倒是我們一對情侶朋友後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這邊喝了一杯happy酸奶。結果,幸虧男的一位身強力壯,且沒喝多少,把快睡著的女友扛回旅館了。
吐了半天槽, 老撾 其實還是有兩樣相對物美價廉的好東西的。一是法式牛排,一是法棍加肉和蔬菜。畢竟是 法國 殖民地嘛。雖然前者拼價格比品質,跟 阿根廷 牛排隔著一個太平洋距離,雖然後者常常不像 越南 同款那樣總是新鮮出爐,但找到它們,大概是可以相對愉快地喂飽自己。
當然, 老撾 還有著名的小粒咖啡。不過,攤子上5塊一杯的貨色往往叫人提不起興緻來,咖啡館里自然有更好的選擇,不過小小一杯現磨咖啡,一般要在15塊以上,大杯或者花式咖啡20塊、30塊也不稀奇。講真,這已經是帝都物價了吧。


幸運的是,在旅行進行到第三個月,我們進入了 印度 。嗯, 印度 ,你懂的。在愛它的人眼裡,它具有不可思議的豐富文化 和美 妙人情;在恨它的人看來,它就是不可思議的集髒亂差於一色,共騙子、小偷與色情狂齊飛。我們屬於前者,於是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國度又晃蕩了將近三個月,把低落期延後了。
進入 斯裡蘭卡 恰逢春節假期,先是在 康提 差點淪落到露宿街頭,接著遭遇了疑似精神病人的騷擾,而覓不到美食這個悲劇又接踵而來。足有十天的時間,我們帶著一臉“老子很不爽”地表情,走過這個號稱“微笑之國”、“ 印度 洋上最美的一滴眼淚”的半幅國土。

還好,老闆總算騰出了一件工人房,雖然有窗而無玻璃,各種蚊蟲亂飛,但好歹能安頓下來,而且當晚房費任給,次日房費打折。收拾心情去吃飯,餐廳的餐牌上照例只有 斯裡蘭卡 老三樣:咖喱白飯、咖喱炒飯和咖喱炒餅。
問“有沒有魚”,被告知“沒有”。
“好吧,那麼肉有什麼?”
“還有雞。”
“那麼咖喱雞配米飯吧。”
“對不起,沒有米飯。”
“好吧,那隻有炒餅咯。”
“對不起,沒有餅。”
“好吧,那就做一盤咖喱雞好了。”
“對不起,不能做咖喱雞。”
“啊,你們到底搞什麼?”
“只有咖喱炒飯,還有炸雞。”
就這樣,我們過了史上最悲慘的一次春節,吃了史上最凄涼的一頓年夜飯。

一路上不斷把萍水相逢的其他旅人當負能量垃圾桶,各種吐槽 斯裡蘭卡 沒得吃。 法國 和 意大利 旅人聽了,都會笑得合不攏嘴“這兒可是 英國 殖民地,自然跟 英國 人一樣咯, 英國 人的飯吶,嘖嘖嘖”; 中國 旅人則善良地告訴我們“再忍一忍,快到海邊啦,那兒能找到華人館子,還有烹蝦吃”。
紅茶小鎮努瓦納 伊利亞 成了那個神奇的轉折點。可能是涼爽的氣候叫人精神一振,可能雲霧繚繞的山林茶園撫慰了心靈,但更直接的,這裡旅館提供的早餐很棒,豐富的水果搭配烤得酥脆的麵包,最重要還有那壺甘醇香濃的紅茶。
說起來也蠻奇怪的,明明是高品質紅茶產地,明明本地紅茶的價格並不昂貴, 斯裡蘭卡 人顯然更鐘意甜味碳酸飲料,對奶茶的熱情也沒有 印度 人那麼高漲。

後來才知道,那家有烹蝦吃的館子在高爾,老闆是印尼華人,因為當年著名的排華事件,漂泊到高爾古城落地生根。“其實味道也沒有很出眾啦,”朋友這麼告訴我,“但是好歹是鮮蝦,好歹沒有咖喱,當然叫人一吃鐘情咯。”
最終,我們也沒能吃上這道一吃鐘情的蝦。因為被“好好大吃一頓”這念頭驅使著,我們訂了一張飛往 泰國 機票,在高爾的時間被壓縮得只剩一天。那麼,這一天還是留給一壺好茶吧。


說到主食,就不能不說到 埃塞俄比亞 的英吉拉。看過《萬水 千山 走遍》的吃貨,大概會記得三毛描寫 墨西哥 名吃塔可,說它是“可愛的小抹布”。可是,英吉拉的“抹布”即視感可比塔可高上幾個次元。
從外觀上看,英吉拉總是灰撲撲的,帶類似蜂窩狀的孔洞。通常,英吉拉烙熟時是圓圓大大的一張,埃塞人習慣將它捲起來,再切成段,碼成一盤或一小籃子端上桌。至於味道,它聞起來有點酸酸的,又有點麵食餿掉之後的感覺。吃的時候,它須得蘸肉湯或菜汁,簡直全方位地像一塊兒身經百戰的臟抹布。

在埃塞,我一路都是吃英吉拉的,倒不是口味特異,也並非討好埃塞人民,主要像這樣前所未聞的土特產,不管好吃不好吃,總要努力體驗,不然回了國也就再吃不到了。何況,麵包並非新鮮烘烤,而是尋常超市可見的貨色,經常還是偏甜味道的,跟燉肉燴菜不搭。
去奧姆河谷看土著部落時,我們曾經找了位嚮導。某一日,他突然指著一片貌似雜草的植物說:“看,這就是英吉拉。”在我的臆想里,英吉拉大概是類似蕎麥的樣子,誰知全非如此,它有點兒像麥子,一穗穗的,但每一穗都很細小,捻開來,裡面的顆粒更細如芥子。據導游說,這作物有個好聽的名字,叫“ 埃塞俄比亞 畫眉草”,但產量很低,製作工序也有點小複雜,需要磨成粉,調成漿,經過幾日發酵,再像攤煎餅一樣攤出來,只不過由於它粘稠軟榻,無法翻面,只能等錶面不斷發泡時,撤火晾涼,最後捲成一大卷,切開食用。

一起走埃塞的還有幾個同伴,大約玩了5、6天的樣子,開始有人皮膚上起紅包,像是被蚊子叮過那樣,很快就連綿成片,而且不時作癢,相當痛苦。我們以為是遭遇跳蚤了,於是集體塗驅蚊水,瘋狂洗衣服,甚至搬去貴價旅館住,但毫不見效,而且中招者越來越多。後來發現,僅有兩個沒中招的人都是堅持“服食”英吉拉,拒絕與麵包為伍的。
容我猜測一下哈,埃塞氣候乾燥,飲食多牛羊肉,水果則主要是芒果,加上我們每天都少不了來上幾杯咖啡,難免因上火導致抵抗力下降,細菌入侵皮膚造成感染的可能性極大。英吉拉大概是寒性的,正好可以消火去內熱。嗯,以上內容純屬假設,並無科學根據。反正,離開埃塞之後不到一周,中招的人也都恢復正常了。

不論餐廳美麗與否,菜餚合意與否,埃塞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輕輕易易地就能喝到一杯好咖啡,不論是連鎖咖啡館(嗯,八一卦,是埃塞第一富商給自己情婦的買賣,而且就用情婦的名字命名),還是滿街可見、1塊多人民幣一杯的地攤貨,基本無一例外地顯現高品質咖啡產地的風範。
由此可見,埃塞人民是熱愛咖啡的。那些褐色的小顆粒在他們眼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出口創匯的工具。在 肯尼亞 、 坦桑尼亞 屢屢喝到類似刷鍋水一般的咖啡後,我不得不感嘆,埃塞人民還是很可貴的。
熱愛咖啡也算是熱愛生活的一個體現吧。熱愛生活的人總是有希望的。


造訪有口皆贊的美景,有時像翻拍電視劇,起承轉合的精妙之處仿佛無不在驗證前人的經驗,因為遇見而獲得的喜悅往往遵循著名人的背書, 比如 游覽西湖吧,我們很可能忍不住感嘆:蘇東坡他老人家果然說的沒錯,淡漠濃妝總相宜啊。然而,單純在路上移動這個過程是沒有預設的,不帶目的地揮霍時光,偶爾有所發現,不論是驚喜還是驚嘆,似乎都比觀光名勝更為生動深入一些。
好吧,其實我想說的是在 贊比亞 的那些事。去 贊比亞 ,一是為看著名的 維多利亞 的跨國瀑布,二是為了申請 納米比亞 簽證。其實,完成這兩樁事總共只花了一天半時間,而我們總共在 贊比亞 獃了7天。現在想想,“垃圾時段”里遇到人,嘗到的味道,在我的記憶里比瀑布黃昏更歷歷在目。

說實話,這趟鐵路的火車餐水準並不低,價格尚可接受,一份牛肉配白飯帶少許蔬菜 沙拉 ,外加一瓶可樂,不到30誇查( 贊比亞 貨幣,1誇查在2013年8月約等於人民幣1塊2),味道也比 中國 絕大多數火車盒飯高明得多。
缺點一是不提供早餐;二是選擇很少,主菜只有牛肉或雞肉,主食也僅能選擇白飯或通心粉;三是對某些大胃口的旅人,它也稱不上分量足, 比如 在火車上偶遇的朋友、在 巴黎 攻讀科學博士的劉先森,他每頓飯就能輕鬆幹掉兩份火車餐。

孩子們特別青睞我們這樣的外國人,一邊努力踮起腳尖,用小手啪啪拍著車窗,一邊快樂地尖叫著“巧克力,糖果”。不,他們可不是來推銷這個的,顯然是曾經從外國人那裡嘗到過甜頭,並且牢牢記住了這甜頭的英文名字。赤裸裸的貧困會給人難以描述的不安感,當然有愧疚,有同情,甚至有些許的厭惡,但更多的是無能為力。

油顯然是反覆使用的,炸木薯餅有一股所謂的“哈喇味”,小魚的內臟清理得也並不乾凈,雖然肉質確實蠻新鮮的,但腥味同樣重得很。在車廂連接處抽煙時,同車的坦桑商人都頗為嫌棄地表示:“坦桑有活力, 贊比亞 又臟又窮又貴,要不是為了生意,我可不願意來這鬼地方。”
然而, 盧薩卡 ( 贊比亞 首都)又打敗了我貧乏的想象力。城中心和使館區堪稱寧靜美麗,夾道的藍楹花樹如同一柄又一柄撐開的淺紫藍大傘,微風拂過,簌簌花落。在使館區散步尤其愜意,竹林和紫荊花樹交相掩映,牽牛花和金鶯蔦蘿爬滿院牆,夾竹桃、九重葛、雞蛋花、聖誕紅的花枝越牆盛放,門口則栽滿了紫羅蘭與繡球花。

底層的FOOD LOVER超市更讓我們渾然忘記了身在黑 非洲 。從大孔奶酪到三文魚壽司,從 法國 紅酒到 荷蘭 啤梨,咖啡專售區則彙集了全球優質產區的貨色:爪哇、 危地馬拉 、 巴西 、 越南 、 肯尼亞 、 馬拉維 ……倒是 贊比亞 本地咖啡不在其中。
我們終究是可悲的都市動物哇。在 盧薩卡 那幾天,幾乎每天都有幾個鐘頭花耗在這裡,選擇我們熟悉的零食,以及不怎麼熟悉的咖啡豆、 南非 紅酒。
直到那一天,因為突然生病,我沒有跟其他人去博物館溜達,因為想吃水果上了趟街,看到一群學生模樣的小孩子圍著一個小攤,正說說笑笑的吃東西。湊近了看一眼,當場風中凌亂,他們在津津有味品嘗的居然是涼-拌-大-青-蟲。
好吧,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總比我們想象的更廣博,更幽深,更龐雜,更出乎預料,不論是好的那一面,還是壞的那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