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的荒蕪與人性的蒼涼——柬國南北穿越十日
▷ 茶膠寺闍耶跋摩五世在世時期,很多寺廟都沒有完工,其中 茶膠 寺便位列其中。有人說如果最終被建成,這將會是吳哥最精緻的建築之一。
茶膠 寺遺跡可見祭壇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築,堅硬的長條青石,整齊的堆積在三層平臺上,為扇山金字塔結構,五座蓮花塔底層平臺長120米、寬100米,中央塔高50米。作為一座未完成的建築, 茶膠 寺記錄了吳哥建築的建造工藝:先用石塊築起整座建築,再在牆壁錶面雕刻佛像、浮雕。
關於 茶膠 寺的半途而廢至今無人知曉,有一種觀點認為可能是闍耶跋摩五世的突然駕崩使得寺廟的建設戛然而止,也有學者認為由於堅硬的砂石無法雕刻,但也有學者通過銘文記載 茶膠 寺在建設過程中曾經遭受雷擊,認為也許是這個不祥之兆導致它最終被遺棄。
也正是由於中途荒廢, 茶膠 寺在整個吳哥建築中顯得朴實而獨特,沒有華麗雕刻,而是砂岩最原始的形態美學。然而殊不知 茶膠 寺卻是古代吳哥第一座完全用砂岩建造而成的大型建築,是吳哥建築的重要里程碑。古代高棉統治者都會為自己建設國廟,而 茶膠 寺則是作為闍耶跋摩五世國廟而建設的。如今的 茶膠 寺與建設初始大相徑庭,卻在充滿紛爭與衝突的年代里朴實無華卻又神秘傳奇地保存了下來。 ▷吳哥寺世界上少有能與吳哥寺所媲美的文化盛景,它是 柬埔寨 的心臟與靈魂。小吳哥、大吳哥、 吳哥窟 ,這些帶著高棉色彩的地理名詞總讓人摸不著頭腦,其實“ 吳哥窟 ”指的便是“小吳哥”,也正是由於小吳哥的華麗、精緻、龐大、震撼,使得它也成為了整個吳哥建築群的廣義稱謂。
小吳哥由蘇利耶跋摩二世修建,護城河沿著城牆環繞,這也許是全人類最偉大智慧的結晶之一。在吳哥建築中,“ 須彌山 ”這一意向反覆出現。真臘王國自開創以來就被 印度 教征服, 須彌山 的典故出自 印度 教。 須彌山 在 印度 教中的地位相當於古 希腊 的 奧林匹斯山 ,是遠古諸神居住之地,是宇宙的中心。在吳哥的寺廟中總有象徵 須彌山 的個體,但小吳哥則是 須彌山 的世俗代表。 吳哥窟 與吳哥的其他寺廟建築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但其中有一點極為特別: 吳哥窟 面向西方。在 印度 教中,西方象徵極樂世界。結合吳哥寺內的逆時針方向浮雕,學者普遍認為 吳哥窟 既是一座寺廟,又是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 吳哥窟 是早期高棉建築的代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以宏偉的建築和細緻的浮雕聞名於世。在這裡,斑駁的牆面與精細的雕刻回到了那個高棉王國的黃金時代,戰爭與鮮花是屬於那個年代的主題,王者與敗者之間隔著殘酷的殺戮與毀滅。 蘇利耶跋摩二世所處的時代,是高棉王國的黃金時代。他的父親蘇利耶跋摩一世將 泰國 中部與 老撾 中南 部大部分地區納入了吳哥王朝的版圖,而蘇利耶跋摩二世則繼續著家族的驕傲,帝國的版圖持續擴張。11世紀左右,蘇利耶跋摩二世結束了又一次由於王權紛爭而陷入的混亂與分裂,他重新統一了 柬埔寨 ,並且他建設了吳哥王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廟宇—— 吳哥窟 。 但黃金時代也是短暫的, 大興 土木的後果便是透支了國力,蘇利耶跋摩二世後期對 越南 發起了一場災難性的戰爭,偉大的統治者最終身首異處,直到生命的結束也未能回到費勁半生心力的 吳哥窟 。 吳哥窟 建築莊嚴勻稱,比例和諧,無論是建築技巧,還是雕刻藝術,都達到極高水平。 吳哥窟 平面呈長方形,有兩重石砌牆。 吳哥窟 正門向西,與大吳哥王城南門外大道連接,門樓上立三塔,門內是一庭院,院東有一長147米的大道通向內圍牆入口。大道兩側各有藏書室和池塘一處。內圍牆140米,長270米,牆內的主體建築在3層臺階之上,台基高23米,底面積215×187米,除第三層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層均為長方形,每層的四邊,各有左、中、右三條石階梯連接上一層。 在最高一層的平臺上,矗立象徵著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頂寶塔,正中央一座寶塔最高,達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餘4塔較矮,分立於平臺四角。第二層平臺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頂寶塔。每一層平臺的四周都繞以石砌迴廊。廊內有庭院、藏經樓、壁龕、神座等。
各層均有石雕門樓和連接上下層的階梯,階梯的欄桿上都有7頭石雕巨蟒盤繞,階梯兩旁還飾有精美的 石獅 子。全部寶塔,門樓都飾以石雕蓮花,約有1萬個。 吳哥窟 規模宏大,是錯綜複雜的建築群,包括台基、迴廊、蹬道、寶塔,全部建築用砂石砌成,石塊之間無灰漿或其他黏合劑,靠石塊錶面形狀的規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結合在一起。細部裝飾瑰麗精緻。當時的石工可能還未掌握拱券技術,所以 吳哥窟 沒有大的殿堂,石室門道均狹小陰暗,藝術裝飾主要集中在建築外部。 當置身於時光築起的古老城牆中,思緒總與時光留下的倒影相遇。這裡所經歷的,是幾度沉浮的人類歷史,興盛與衰敗總是輪換出場。最偉大的都城也會被外族洗劫,被歷史所遺棄,於是這裡終究被叢林荒野所淹沒,同時被湮沒的,還有遠去的帝國輓歌,直到近四個世紀之後才被重新發現,然而彼時的繁華已遍佈傷痕,只能用來感懷那個最偉大的高棉時代。 ▷塔布蘢寺在吳哥最失落的年代,在荒蕪與叢林淹沒的幾個世紀,吳哥與自然完全交融,候鳥銜來遠方的種子,生命的力量衝破磚石的桎梏,於是在自然與文明兩股力量的挾持下參天 大樹 與斑駁城牆完整交匯成一體,樹根吞噬了圍牆,成就了吳哥的二次生命。
歷史總是充滿巧合,人類征服自然,偉大的城市打破荒野叢林而生,之後自然再次主宰人類,將其毀滅。 塔布蘢寺的詩意源於自然的力量,在灰暗的年代里各自孤寂,又再次慰藉。 塔布蘢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母親而建造的佛教寺廟,那時寺中有3000僧侶,其中有18個高僧。可是偉大如闍耶跋摩七世也一定想不到在帝國消亡後的數世紀,塔布蘢寺出現了另一種可能。
茶膠 寺遺跡可見祭壇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築,堅硬的長條青石,整齊的堆積在三層平臺上,為扇山金字塔結構,五座蓮花塔底層平臺長120米、寬100米,中央塔高50米。作為一座未完成的建築, 茶膠 寺記錄了吳哥建築的建造工藝:先用石塊築起整座建築,再在牆壁錶面雕刻佛像、浮雕。
關於 茶膠 寺的半途而廢至今無人知曉,有一種觀點認為可能是闍耶跋摩五世的突然駕崩使得寺廟的建設戛然而止,也有學者認為由於堅硬的砂石無法雕刻,但也有學者通過銘文記載 茶膠 寺在建設過程中曾經遭受雷擊,認為也許是這個不祥之兆導致它最終被遺棄。
也正是由於中途荒廢, 茶膠 寺在整個吳哥建築中顯得朴實而獨特,沒有華麗雕刻,而是砂岩最原始的形態美學。然而殊不知 茶膠 寺卻是古代吳哥第一座完全用砂岩建造而成的大型建築,是吳哥建築的重要里程碑。古代高棉統治者都會為自己建設國廟,而 茶膠 寺則是作為闍耶跋摩五世國廟而建設的。如今的 茶膠 寺與建設初始大相徑庭,卻在充滿紛爭與衝突的年代里朴實無華卻又神秘傳奇地保存了下來。 ▷吳哥寺世界上少有能與吳哥寺所媲美的文化盛景,它是 柬埔寨 的心臟與靈魂。小吳哥、大吳哥、 吳哥窟 ,這些帶著高棉色彩的地理名詞總讓人摸不著頭腦,其實“ 吳哥窟 ”指的便是“小吳哥”,也正是由於小吳哥的華麗、精緻、龐大、震撼,使得它也成為了整個吳哥建築群的廣義稱謂。
小吳哥由蘇利耶跋摩二世修建,護城河沿著城牆環繞,這也許是全人類最偉大智慧的結晶之一。在吳哥建築中,“ 須彌山 ”這一意向反覆出現。真臘王國自開創以來就被 印度 教征服, 須彌山 的典故出自 印度 教。 須彌山 在 印度 教中的地位相當於古 希腊 的 奧林匹斯山 ,是遠古諸神居住之地,是宇宙的中心。在吳哥的寺廟中總有象徵 須彌山 的個體,但小吳哥則是 須彌山 的世俗代表。 吳哥窟 與吳哥的其他寺廟建築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但其中有一點極為特別: 吳哥窟 面向西方。在 印度 教中,西方象徵極樂世界。結合吳哥寺內的逆時針方向浮雕,學者普遍認為 吳哥窟 既是一座寺廟,又是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墓。 吳哥窟 是早期高棉建築的代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以宏偉的建築和細緻的浮雕聞名於世。在這裡,斑駁的牆面與精細的雕刻回到了那個高棉王國的黃金時代,戰爭與鮮花是屬於那個年代的主題,王者與敗者之間隔著殘酷的殺戮與毀滅。 蘇利耶跋摩二世所處的時代,是高棉王國的黃金時代。他的父親蘇利耶跋摩一世將 泰國 中部與 老撾 中南 部大部分地區納入了吳哥王朝的版圖,而蘇利耶跋摩二世則繼續著家族的驕傲,帝國的版圖持續擴張。11世紀左右,蘇利耶跋摩二世結束了又一次由於王權紛爭而陷入的混亂與分裂,他重新統一了 柬埔寨 ,並且他建設了吳哥王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廟宇—— 吳哥窟 。 但黃金時代也是短暫的, 大興 土木的後果便是透支了國力,蘇利耶跋摩二世後期對 越南 發起了一場災難性的戰爭,偉大的統治者最終身首異處,直到生命的結束也未能回到費勁半生心力的 吳哥窟 。 吳哥窟 建築莊嚴勻稱,比例和諧,無論是建築技巧,還是雕刻藝術,都達到極高水平。 吳哥窟 平面呈長方形,有兩重石砌牆。 吳哥窟 正門向西,與大吳哥王城南門外大道連接,門樓上立三塔,門內是一庭院,院東有一長147米的大道通向內圍牆入口。大道兩側各有藏書室和池塘一處。內圍牆140米,長270米,牆內的主體建築在3層臺階之上,台基高23米,底面積215×187米,除第三層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層均為長方形,每層的四邊,各有左、中、右三條石階梯連接上一層。 在最高一層的平臺上,矗立象徵著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頂寶塔,正中央一座寶塔最高,達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餘4塔較矮,分立於平臺四角。第二層平臺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頂寶塔。每一層平臺的四周都繞以石砌迴廊。廊內有庭院、藏經樓、壁龕、神座等。
各層均有石雕門樓和連接上下層的階梯,階梯的欄桿上都有7頭石雕巨蟒盤繞,階梯兩旁還飾有精美的 石獅 子。全部寶塔,門樓都飾以石雕蓮花,約有1萬個。 吳哥窟 規模宏大,是錯綜複雜的建築群,包括台基、迴廊、蹬道、寶塔,全部建築用砂石砌成,石塊之間無灰漿或其他黏合劑,靠石塊錶面形狀的規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結合在一起。細部裝飾瑰麗精緻。當時的石工可能還未掌握拱券技術,所以 吳哥窟 沒有大的殿堂,石室門道均狹小陰暗,藝術裝飾主要集中在建築外部。 當置身於時光築起的古老城牆中,思緒總與時光留下的倒影相遇。這裡所經歷的,是幾度沉浮的人類歷史,興盛與衰敗總是輪換出場。最偉大的都城也會被外族洗劫,被歷史所遺棄,於是這裡終究被叢林荒野所淹沒,同時被湮沒的,還有遠去的帝國輓歌,直到近四個世紀之後才被重新發現,然而彼時的繁華已遍佈傷痕,只能用來感懷那個最偉大的高棉時代。 ▷塔布蘢寺在吳哥最失落的年代,在荒蕪與叢林淹沒的幾個世紀,吳哥與自然完全交融,候鳥銜來遠方的種子,生命的力量衝破磚石的桎梏,於是在自然與文明兩股力量的挾持下參天 大樹 與斑駁城牆完整交匯成一體,樹根吞噬了圍牆,成就了吳哥的二次生命。
歷史總是充滿巧合,人類征服自然,偉大的城市打破荒野叢林而生,之後自然再次主宰人類,將其毀滅。 塔布蘢寺的詩意源於自然的力量,在灰暗的年代里各自孤寂,又再次慰藉。 塔布蘢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母親而建造的佛教寺廟,那時寺中有3000僧侶,其中有18個高僧。可是偉大如闍耶跋摩七世也一定想不到在帝國消亡後的數世紀,塔布蘢寺出現了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