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弄堂
弄堂像是 上海 的毛細血管,也是 上海 市井生活的寫照。我記得小時候穿梭在弄堂,錯綜複雜,像是迷宮一樣,但是住在裡面的人卻是熟門熟路。還有那些弄堂口煙紙店,就是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地方了,那裡有記憶中最糖果的味道,有夏天最冰爽的冷飲。近年來,隨著 上海 的城市規劃,進行了老城區改造,大片大片的弄堂正在慢慢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一幢的高樓大廈, 上海 也變的越來越國際化和繁華。但是 上海 人對弄堂的文化和回憶卻也是戀戀不捨的。作為環 中國 的起點,也是生我養我的 上海 ,我想把這份對弄堂的感情拍下來作為回憶,對於來 上海 玩的人來說,如果不去老弄堂看看,那會很遺憾,因為這裡是展現老 上海 最親民的地方了。 印象里 上海 的一天就是由“唰唰唰”刷馬桶的聲音開始的,現在隨著社會日子越來越好,很多弄堂人家也都裝上了抽水馬桶,但是老一輩的弄堂人卻常常會想起那倒了一輩子的馬桶的時光 這類紅色叫痰盂,算是改良的馬桶了。
小時候每個弄堂口都會有一兩個早飯攤,一到早晨早起的老人買第一批,第二批就是上班的人,中午前收攤。我們在走訪老弄堂時候找到了兩個還在弄堂裡面的早飯攤,不沿街,藏在弄堂深處。
一家豆漿油條,都是弄堂里的居民來吃的,有的帶著杯子,鍋子裝豆漿帶回去給家人吃,有的人端著報紙,坐在攤上邊吃邊看。
豆漿鍋子緩緩的升著熱氣,銹掉的鐵鍋見證著這個老弄堂每一個早晨。
我們就被這樣溫暖的早晨吸引,點了豆花油條。
另外一家面點,老闆娘說她已經在這裡開了快15年了
而這家麵店的價格幾乎也是十年如一日,沒怎麼漲過價,老闆娘和我們說這裡最近一年也要拆遷了,等搬到新公房去她也不做了,好好休息一下。
鹹菜湯是自取的,就放在面桌上,可以根據需要自己盛。 上海 弄堂里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平凡的人在這裡演繹平凡的人生 走在穿迷宮般的弄堂裡面,時光變慢,這 邊和 外面的繁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偶爾看到幾個放在弄堂口或是深處的椅子,這不是被扔掉的舊貨,是很多 上海 人把自家的舊椅子放出來,讓大家可以“嘎三湖”或者是打麻將的時候可以有個歇腳的地方。 弄堂里的阿姨叔叔大多是“好管閑事的”,所以如果你願意和他們聊天,他們都會把你當朋友那樣,和你嘮家常,所以我覺得弄堂比高檔小區更有人情味。
小時候我記的幾乎所有的生活需要品都可以在弄堂裡面解決,弄堂像是個百寶箱,裡面會變出各式各樣的驚喜,以至於後面我搬離了弄堂,有時候買一些東西,或是修一些東西,媽媽都會讓我再回去那個弄堂,去找那些藏在弄堂里的老店和老攤頭。
五金店 弄堂口的剃頭攤位,到現在還是5元的剃頭費。 磨刀師傅在磨刀,小孩在旁邊駐足看。 當然還有我最愛的“煙紙店”,“煙紙店”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人們常去店里買香煙和草紙。煙紙,煙紙,故名“煙紙店”,我感覺比連鎖超市有意思的多,裡面可以買到很多超市買不到的零食和情懷,地道的傳統人情便利店。 小小的店鋪裡面鋪滿了塑料玩具,是小朋友的最愛
小時候每個弄堂口都會有一兩個早飯攤,一到早晨早起的老人買第一批,第二批就是上班的人,中午前收攤。我們在走訪老弄堂時候找到了兩個還在弄堂裡面的早飯攤,不沿街,藏在弄堂深處。
一家豆漿油條,都是弄堂里的居民來吃的,有的帶著杯子,鍋子裝豆漿帶回去給家人吃,有的人端著報紙,坐在攤上邊吃邊看。
豆漿鍋子緩緩的升著熱氣,銹掉的鐵鍋見證著這個老弄堂每一個早晨。
我們就被這樣溫暖的早晨吸引,點了豆花油條。
另外一家面點,老闆娘說她已經在這裡開了快15年了
而這家麵店的價格幾乎也是十年如一日,沒怎麼漲過價,老闆娘和我們說這裡最近一年也要拆遷了,等搬到新公房去她也不做了,好好休息一下。
鹹菜湯是自取的,就放在面桌上,可以根據需要自己盛。 上海 弄堂里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平凡的人在這裡演繹平凡的人生 走在穿迷宮般的弄堂裡面,時光變慢,這 邊和 外面的繁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偶爾看到幾個放在弄堂口或是深處的椅子,這不是被扔掉的舊貨,是很多 上海 人把自家的舊椅子放出來,讓大家可以“嘎三湖”或者是打麻將的時候可以有個歇腳的地方。 弄堂里的阿姨叔叔大多是“好管閑事的”,所以如果你願意和他們聊天,他們都會把你當朋友那樣,和你嘮家常,所以我覺得弄堂比高檔小區更有人情味。
小時候我記的幾乎所有的生活需要品都可以在弄堂裡面解決,弄堂像是個百寶箱,裡面會變出各式各樣的驚喜,以至於後面我搬離了弄堂,有時候買一些東西,或是修一些東西,媽媽都會讓我再回去那個弄堂,去找那些藏在弄堂里的老店和老攤頭。
五金店 弄堂口的剃頭攤位,到現在還是5元的剃頭費。 磨刀師傅在磨刀,小孩在旁邊駐足看。 當然還有我最愛的“煙紙店”,“煙紙店”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人們常去店里買香煙和草紙。煙紙,煙紙,故名“煙紙店”,我感覺比連鎖超市有意思的多,裡面可以買到很多超市買不到的零食和情懷,地道的傳統人情便利店。 小小的店鋪裡面鋪滿了塑料玩具,是小朋友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