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大馬行之吉隆坡(馬來游記一)
關鍵詞:只做中餐、燒雞 推薦指數:四星
PS:在介紹完 吉隆坡 、 檳城 、 馬六甲 的所有美食以後,樓主會專門開貼對三地的雞飯作個大比較,歡迎大家到時閱讀。
★關於肉骨茶★
馬來西亞 的肉骨茶,是馳名海外的美食。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正宗的、美味的肉骨茶店,都沒有在 吉隆坡 市中心。為此,樓主專門請教了在 吉隆坡 土生土長的華裔朋友,他又和他們朋友討論總結,最後給了樓主三個店子(其中一家是海鮮粥出名)的名字,但是很遺憾,這三家店都在 巴生 ,樓主實在沒時間跑去饕餮一頓,只能將它們推薦給蜂友們,願有緣人可以品嘗到當地人認可的肉骨茶;同樣,將來如果有機會,樓主自己也會去嘗試一下,然後將心得補上。(谷歌地圖可定位)
①Tsck Seong Bak Kut Teh 營業時間:06:00~20:00
②Teluk Pulai Bak KUt Teh 營業時間:07:00~15:30
③亂亂炒海鮮飯店(極品海鮮粥) 營業時間:10:00~22:00
=============================================================================
眼看著就到了在 吉隆坡 的最後一天,今天樓主準備去看看 吉隆坡 的幾個標誌性建築物。因為時間比較緊,只能走馬觀花了,所幸去的地方都是大眾打卡點,就是搜搜網上的文字圖片介紹,都能有個基本的瞭解。 老火車站和獨立廣場樓主首先到達的地方是 吉隆坡 老火車站,這座火車站建於1910年,和對面的KRM總部大樓一樣,是摩爾式風格建築。車站1986年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現在仍然在使用。
右側那座凸起的標誌性塔樓,是無數游記照片上的主角,樓主也未能免俗。 吉隆坡 火車站曾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火車站,一點都不誇張。如果不明就里的人路過這裡,多半會以為這是座清真寺或是宮殿。 火車站對面的KTM總部大樓一點也不遜色於車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氣勢和精美程度上,還超過了火車站的主建築群。 從老火車站向北步行大約二十分鐘,就到了 吉隆坡 最著名的打卡景點之一-----獨立廣場。獨立廣場建成於1976年,之前的前身是板球場。在廣場的一側,是著名的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這座大廈19世紀末是 英國 殖民政府位於 吉隆坡 的行政中心,而現在則是 馬來西亞 最高法院的所在地。
廣場的全景圖,左側的建築就是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圖片中部聳立的旗桿高100米,據說是世界最高的旗桿。 可以看出, 英國 殖民者在占領 印度 以後,對莫卧兒王朝的建築風格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在 東南亞 的殖民地,這種建築風格得到了積極的推廣。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建於1897年,正是 英國 殖民統治在 南亞 和 東南亞 地區如日中天的時期。所以 英國 殖民政府既有財力,也有精力對自己管轄下的領地進行精心的“修整”。當然這種殖民主義化的文化嫁接並不值得推崇和紀念,但是對於我們游客來說,能夠有不同的文化體驗,卻是一件幸事。 獨立廣場周邊有很多古老的殖民時期建築現在仍在使用。 這是 吉隆坡 國家紡織博物館,因為時間比較緊,樓主並沒有進去參觀。開放時間是09:00~18:00。免門票。
從獨立廣場出來,樓主準備前往此次 吉隆坡 之行的最後一個景點樂聖嶺天后宮。
樂聖嶺天后宮從KL sentral往南走,大概兩公里左右的 巴生 河畔,有一座突起的小山丘,當地人稱之為樂聖嶺。而天后宮,就坐落在樂聖嶺的深處。 馬祖 文化,在我國 福建 、 臺灣 、兩廣和 海南 都有悠久的歷史。隨著華人下南洋的風潮,媽祖文化也被帶到了 吉隆坡 。樂聖嶺的天后宮,最早是以 海南 人的 雪蘭莪 “瓊州會館”為前身,雖幾經遷徙,但一直依附於會館而建。1975年,後來出任馬華公會第五屆會長的陳群川先生,擔任 雪蘭莪 瓊州會館天后宮廟地物色小組主任,並向 吉隆坡 市長申請樂聖嶺的土地作為廟基。又得到了當時的華人富豪林梧桐先生( 雲頂 高原的創建人)的捐地,工程得以順利開展。天后宮於1981年動工,1987年竣工,1989年9月3日對外開放。當年正好也是 雪蘭莪 瓊州會館建館100周年。因為是道家寺廟性質,所以天后宮事無門票的。
天后宮坐落在樂聖嶺之上,規模龐大,上下分為四層。廟內外紅花綠樹,園景盆栽無處不在。有種置身中式園林的感覺。 廟門不遠處立著觀音和月老的雕像,畢竟天后宮主要的職能之一就是主婚嫁,求子嗣。 當地的華人結婚,不但要在政府行政機構辦理法定的結婚證,還要來天后宮辦理婚姻註冊,婚姻才真實有效。 天后宮很好的結合了嶺南與華北建築風格,山門兩側的對聯工整,牌匾行文娟秀。雖然看上去紅紅綠綠有些艷俗,但卻不失華人文化特色。 華北建築風格特有的屋脊獸。 嶺 南特 色的雕梁龍鳳。 大殿祭拜的是媽祖娘娘,兩側分別供奉著是水尾聖娘(鄉土神),和觀音 菩薩 (姻緣子嗣)。 大殿後方的花園中,是二十四孝的石雕,下麵對於每個故事,都有一段中文講解。 不得不承認, 馬來西亞 是中華文化保護和傳承最好的海外之地之一。像這類寺廟,絲毫沒有顧忌自身的所處之地。清一色的中文,你想看想懂,就去學中文,沒有那麼多翻譯方便 九州 游客。就像我們在 歐洲 旅行,教堂聖所里也不會弄塊中文翻譯牌是一個道理。 爬到天后宮的最高一層,因為地勢很高,可以鳥瞰整個 吉隆坡 。 非常有意思的是,到這裡來的游客並非只有華人,還可以看到眾多的西方游客,以及本地穿著罩袍的穆斯林群眾。也許都是被廟宇華麗精緻的外表所吸引,遠道而來一探究竟吧。
到這裡,胖大王的 吉隆坡 之行,告一段落,下一篇游記里,我們將前往 馬來西亞 華人密度最高,被稱為“ 印度 洋綠寶石”的 檳城 。那裡又將是一段新奇而又悠揚的故事。
PS:在介紹完 吉隆坡 、 檳城 、 馬六甲 的所有美食以後,樓主會專門開貼對三地的雞飯作個大比較,歡迎大家到時閱讀。
★關於肉骨茶★
馬來西亞 的肉骨茶,是馳名海外的美食。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正宗的、美味的肉骨茶店,都沒有在 吉隆坡 市中心。為此,樓主專門請教了在 吉隆坡 土生土長的華裔朋友,他又和他們朋友討論總結,最後給了樓主三個店子(其中一家是海鮮粥出名)的名字,但是很遺憾,這三家店都在 巴生 ,樓主實在沒時間跑去饕餮一頓,只能將它們推薦給蜂友們,願有緣人可以品嘗到當地人認可的肉骨茶;同樣,將來如果有機會,樓主自己也會去嘗試一下,然後將心得補上。(谷歌地圖可定位)
①Tsck Seong Bak Kut Teh 營業時間:06:00~20:00
②Teluk Pulai Bak KUt Teh 營業時間:07:00~15:30
③亂亂炒海鮮飯店(極品海鮮粥) 營業時間:10:00~22:00
=============================================================================
眼看著就到了在 吉隆坡 的最後一天,今天樓主準備去看看 吉隆坡 的幾個標誌性建築物。因為時間比較緊,只能走馬觀花了,所幸去的地方都是大眾打卡點,就是搜搜網上的文字圖片介紹,都能有個基本的瞭解。 老火車站和獨立廣場樓主首先到達的地方是 吉隆坡 老火車站,這座火車站建於1910年,和對面的KRM總部大樓一樣,是摩爾式風格建築。車站1986年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現在仍然在使用。
右側那座凸起的標誌性塔樓,是無數游記照片上的主角,樓主也未能免俗。 吉隆坡 火車站曾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火車站,一點都不誇張。如果不明就里的人路過這裡,多半會以為這是座清真寺或是宮殿。 火車站對面的KTM總部大樓一點也不遜色於車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氣勢和精美程度上,還超過了火車站的主建築群。 從老火車站向北步行大約二十分鐘,就到了 吉隆坡 最著名的打卡景點之一-----獨立廣場。獨立廣場建成於1976年,之前的前身是板球場。在廣場的一側,是著名的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這座大廈19世紀末是 英國 殖民政府位於 吉隆坡 的行政中心,而現在則是 馬來西亞 最高法院的所在地。
廣場的全景圖,左側的建築就是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圖片中部聳立的旗桿高100米,據說是世界最高的旗桿。 可以看出, 英國 殖民者在占領 印度 以後,對莫卧兒王朝的建築風格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在 東南亞 的殖民地,這種建築風格得到了積極的推廣。 蘇丹 阿都沙末大廈建於1897年,正是 英國 殖民統治在 南亞 和 東南亞 地區如日中天的時期。所以 英國 殖民政府既有財力,也有精力對自己管轄下的領地進行精心的“修整”。當然這種殖民主義化的文化嫁接並不值得推崇和紀念,但是對於我們游客來說,能夠有不同的文化體驗,卻是一件幸事。 獨立廣場周邊有很多古老的殖民時期建築現在仍在使用。 這是 吉隆坡 國家紡織博物館,因為時間比較緊,樓主並沒有進去參觀。開放時間是09:00~18:00。免門票。
從獨立廣場出來,樓主準備前往此次 吉隆坡 之行的最後一個景點樂聖嶺天后宮。
樂聖嶺天后宮從KL sentral往南走,大概兩公里左右的 巴生 河畔,有一座突起的小山丘,當地人稱之為樂聖嶺。而天后宮,就坐落在樂聖嶺的深處。 馬祖 文化,在我國 福建 、 臺灣 、兩廣和 海南 都有悠久的歷史。隨著華人下南洋的風潮,媽祖文化也被帶到了 吉隆坡 。樂聖嶺的天后宮,最早是以 海南 人的 雪蘭莪 “瓊州會館”為前身,雖幾經遷徙,但一直依附於會館而建。1975年,後來出任馬華公會第五屆會長的陳群川先生,擔任 雪蘭莪 瓊州會館天后宮廟地物色小組主任,並向 吉隆坡 市長申請樂聖嶺的土地作為廟基。又得到了當時的華人富豪林梧桐先生( 雲頂 高原的創建人)的捐地,工程得以順利開展。天后宮於1981年動工,1987年竣工,1989年9月3日對外開放。當年正好也是 雪蘭莪 瓊州會館建館100周年。因為是道家寺廟性質,所以天后宮事無門票的。
天后宮坐落在樂聖嶺之上,規模龐大,上下分為四層。廟內外紅花綠樹,園景盆栽無處不在。有種置身中式園林的感覺。 廟門不遠處立著觀音和月老的雕像,畢竟天后宮主要的職能之一就是主婚嫁,求子嗣。 當地的華人結婚,不但要在政府行政機構辦理法定的結婚證,還要來天后宮辦理婚姻註冊,婚姻才真實有效。 天后宮很好的結合了嶺南與華北建築風格,山門兩側的對聯工整,牌匾行文娟秀。雖然看上去紅紅綠綠有些艷俗,但卻不失華人文化特色。 華北建築風格特有的屋脊獸。 嶺 南特 色的雕梁龍鳳。 大殿祭拜的是媽祖娘娘,兩側分別供奉著是水尾聖娘(鄉土神),和觀音 菩薩 (姻緣子嗣)。 大殿後方的花園中,是二十四孝的石雕,下麵對於每個故事,都有一段中文講解。 不得不承認, 馬來西亞 是中華文化保護和傳承最好的海外之地之一。像這類寺廟,絲毫沒有顧忌自身的所處之地。清一色的中文,你想看想懂,就去學中文,沒有那麼多翻譯方便 九州 游客。就像我們在 歐洲 旅行,教堂聖所里也不會弄塊中文翻譯牌是一個道理。 爬到天后宮的最高一層,因為地勢很高,可以鳥瞰整個 吉隆坡 。 非常有意思的是,到這裡來的游客並非只有華人,還可以看到眾多的西方游客,以及本地穿著罩袍的穆斯林群眾。也許都是被廟宇華麗精緻的外表所吸引,遠道而來一探究竟吧。
到這裡,胖大王的 吉隆坡 之行,告一段落,下一篇游記里,我們將前往 馬來西亞 華人密度最高,被稱為“ 印度 洋綠寶石”的 檳城 。那裡又將是一段新奇而又悠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