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不冷漠的波蘭(華沙、克拉科夫、弗羅茨瓦夫、維利奇卡小鎮)

這居然是地標之一。齊格蒙特三世紀念柱與美人魚一起構成了 華沙 城的城徽。超級有名。
傻的我都沒仔細看,唯一一張合影就是下麵這個了。因為當時飄著大雨!

二戰期間 德國 轟炸 華沙 被炸了,1949年才被修複。


美人魚是 波蘭 著名女雕塑家盧德維卡·尼茨霍娃的作品,世界上有不少地方也有美人魚像, 哥本哈根 的美人魚就是童話的,但是 華沙 的美人魚是戰鬥的美人魚,拿著盾牌寶劍的美人魚,也算是 波蘭 人不屈性格的徵象吧。
在 歐洲 眾多的旅游目的地中, 波蘭 算不上很美的一個。 華沙 作為首都,並沒有 捷克 布拉格 那樣可以列入世界建築史的精美房屋,反倒是老城區在二戰中損毀,現在的留存都是後來重新復建的。可是看著兩旁古典韻味的歐式老房子,完全不會覺得因為不是老建築而索然無味,只感慨萬千。
是啊,誰能想到這裡曾經是一片廢墟,是1950年代重建的建築呢?
納粹準備炸毀 華沙 後,整個復建工程凝結了所有 華沙 人的智慧和努力,人們到處搜集建築圖紙,通過記憶描繪原來的建築模樣,併在完成每日工作後,自發地來到廢墟參與復建工程。————哪裡跌倒就哪裡站起來,其實更需要卓絕的意志。 所以對於 波蘭 人民, 華沙 人民,直接的感官就是他們是勇敢的民族,不屈的民族。不管是歷史還是悲劇,不管是恥辱還是痛苦,他們不會忘卻記憶,不會麻木頹廢,他們只是帶著信念和高傲,重新站起來。把回去的一切都重新投註到修複的老城。
第一站 華沙 老城的此刻,這個時候我還沒有和友好的 波蘭 人接觸,依舊想為被定義為冷漠的他們正明,他們只是真正用於面對淋漓鮮血的勇士,是意志深沉愛在內心的民族。 所以 波蘭 的國歌名字,叫做《 波蘭 決不滅亡》。

查了一下, 波蘭 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決定了其氣候介於 東歐 大陸性氣候和 西歐 海洋性氣候之間,基本上屬於由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所以雨水豐沛。陣雨多。 索性就在廣場最近的那家咖啡店躲雨。口味一般,不貴。



酒店前臺給推薦了當地最特色的一家 波蘭 菜(就是圖片這家),
酒店幫忙叫的車,上車之後出 租車 司機也說這家超級好吃(呸獅餒)pyszny!
【他說全 華沙 這個店一共有三家連鎖。他建議我不去酒店前臺介紹的那家,開車帶我去了old town 那邊比較繁華的一家】,和我聊了半天感覺人很好,糾正了我三四遍餃子的 波蘭 發音,因為 波蘭 餃子pierogy中的r要彈舌,可是我說的還是有點不標準,最後他滿臉得意的說: 波蘭 是一門很難的語言!
哼,我們漢語才博大精深好嗎!
司機介紹的那家分店,的確各種火爆各種排隊,那條街也很熱鬧還有好多小店可以逛,一切都很完美,【感覺他是個好人】。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打車回去的另外一個沉默慈祥完全不會英文的 波蘭 大叔走一樣的路回酒店,同樣情況都沒有堵車,差不多就人民幣便宜了20……
這張圖表示我的心情…………在這家飯店門前拍的照。

現在重點說一下這個local有名的 波蘭 菜:(真的超多人排隊,還有慕名而來的排隊時候聊天知道的 意大利 少女和英倫少女也都來吃)



我這家飯店是類似野菜的口感是素的。
紅菜湯被列作世界三 大名 湯之一。我們在這家點的是另一種紅菜湯,在 波蘭 也非常受歡迎,裡面加入了“ 波蘭 混沌”(barszcz z uszkami) 我倒是不覺得甜,但是顏色是真的紅,類似紅酒色,怪不得小時候看外國童話插圖都是紅湯,還以為因為巫婆想毒死公主什麼的,有毒。原來人家外國人真的喝紅湯。

裡面還有吃的,說是 波蘭 餃子,不過吃起來感覺是超級小的混沌。


但是因為特色有名新鮮倒是可以試試,要不然眼巴巴好奇。



【 華沙 第二餐】在 華沙 還吃了一頓中餐,此行程我認為唯一一頓好吃的中餐,溜肉段啊水煮魚啊居然都好吃,而且價格實惠。
就是圖片這家。


小伙子超級熱情可愛,可是他說要請我免費品嘗咖啡的時候,我說不行了:
他驚訝的說:it's for free!
我衝口而出:i know!but i have to go!
別人在等我,沒時間,我要走了……
哭死,眼看著剛用 波蘭 語和英語和小伙子打開聊天界面!!
然後他推薦了一款他favorite的口味, 埃塞俄比亞 的豆子,旅行回來嘗了嘗還沒失望,有很明顯 非洲 風味橘子味。

他羞澀的打開google翻譯器,叫我用語音說瞭然後各種翻譯,還幫我去窗口用 波蘭 語問,特別nice特別善良,這是我到 波蘭 第一天,傳說中高冷的 波蘭 人到底是誰說的?!
旁邊大月月是笑翻了,說他自從下載了這個軟件終於找到一個外國人可以使用了,要不然都要卸載了……………
也許他很尷尬,也許他也很開心。哈哈哈哈who knows
百橋之城——弗羅茨瓦夫弗羅茨瓦夫 離 華沙 很近,不像 克拉科夫 離 華沙 五小時左右車程。所以很適合附帶走走。
本來我對這個城市完全不瞭解,還惡趣味的想說這個城市估計什麼都沒有所以只好弄點小矮人???到底值得去嗎???
結果完全打臉,原來 弗羅茨瓦夫 還號稱“百橋之城”,風景特別美,我反而在那隻有半天時間,住了一晚匆匆離開,錯失了好多美景。如果下次有機會感覺還是可以再去。
弗羅茨瓦夫 和傳說沉重的 華沙 距離雖近卻完全不一樣的feel,到處風景秀麗有水有橋的,小家碧玉的感覺。而且可能因為到處全是小矮人還有點童話感,活潑可愛。
有的人還到處搜集小矮人,我沒特意找,感興趣的可以多找找。
小矮人雕塑: 弗羅茨瓦夫 的第一批小矮人出現於2001年,是為了紀念上世紀80年代當地青年反抗暴政的“橙色運動”。當年,有一批青年學生打扮成小矮人的模樣,在城市游走,反抗暴政,最後被鎮壓。到2013年, 弗羅茨瓦夫 整座城市裡一共擁有超過200個小矮人。

弗羅茨瓦夫 百年廳( 波蘭 文:Hala Stulecia或Hala Ludowa),又稱 弗羅茨瓦夫 百年紀念會堂,位於如今的 波蘭 弗羅茨瓦夫 市,建於1911年-1913年,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史上的一個裡程碑,該會堂作為當時的市政廳,是德意志帝國( 弗羅茨瓦夫 在 德國 時代被稱為佈雷 斯勞 )用於慶祝對抗拿破侖的百年解放戰爭的工程之一。大廳部分由 德國 著名建築師馬克斯·伯格(Max Berg)負責興建,環繞展覽區由漢斯·波埃爾齊格(Hans Poelzig)設計。
因為該建築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錄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所以看一眼。





不過和擺攤兒大哥聊聊天還挺有意思的,可能是見游客多,所以語言系統也發達,溝通比較容易,我就為了練練 波蘭 語和他說半天。大冷天得得瑟瑟他就地燒開水,看他沖了一杯什麼東西,我用 波蘭 語問:茶?咖啡?他說咖啡。
就此打開話題。
我拿起東西各種問co to jest(這是什麼)?
其中一個四爪的小銅棍,他抓耳撓腮的比劃,後來我靈機一動說:lody?(冰塊)
他高興的說tak!(是的)
本來bez lody 是不加冰,我特意為點飲料(拿破也),說果汁不加冰啊,咖啡不加奶啊之類的句子學的,結果全程也沒用到這個句子,就是在這用到了。哈哈,學以致用。
然後其中一個我問這個是啥,他解釋完。我回頭對大月月說:奧!袖扣!
他馬上用中文學了一遍:袖扣!
反正在那學了好多詞但是不像app課程有記錄,一轉頭全忘了……
可後來我就想, 波蘭 人不會覺得我是傻子吧?啥都不知道,看啥都好奇的問這是啥,這是啥,那又是啥,哈哈哈(捂臉小蜂)

結果就在這個橋這居然遇到一個氣質 中國 男,反正就是留學或公務派遣那種範兒挺溫柔的,在 波蘭 工作,給我推薦了一家當地 波蘭 餐廳,哇,感覺好幸運,得來全不費功夫。
大家感興趣可以去這家餐廳在短信上。


豬排配酸菜。比較好吃。
這個參觀餐館人暴多,全是 波蘭 人的感覺,我看大家都點了這個大豬排吃的特別開心。應該真的是本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