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上的燦爛星空和狂野大地——納米比亞自駕旅行筆記
前言按慣例先上照片 ↑箭袋樹莊園 ↑紅泥人部落 ↑納米比亞 ↑紅沙漠 我的師姐梁子用十年時間在 非洲 深度旅行,讓我十分欽佩和羡慕。《 非洲 十年》這本書,我一讀再讀。一般而言,族群相距越遠,文化差異就越大,吸引了也越強。我因此常常暢想著 非洲 ,那片陌生而遙遠的大陸。在我的意象中,她貧窮固然貧窮,可也生猛、狂野、神秘、原汁原味,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東方文明古國之間巨大的文化差異,無論對旅行者還是對攝影者,都具有強烈的磁力。2018年春節,時機合適,我決定去 非洲 。
一番斟酌之後,選擇了政局穩定,在國人中將熱未熱的 納米比亞 。有人在網上發佈撿人信息,說團隊中缺一個自駕老司機,我就加入了。
定下來之後,我在書房掛了一幅世界地圖,常常在地圖前駐足思量。 納米比亞 這個國家,在 非洲 大陸的位置,處在最西南端。鮮有高山,有大片沙漠、荒原、稀樹草原。西部 臨海 。她的面積,整整是 新疆 的一半(不算小了),人口卻只有 新疆 的1/10。地域如此之廣,人口如此之少,顯而易見很多地方荒無人煙。1890年, 德國 人全面占領 納米比亞 ,開始掠奪鑽石和黃金;30年後, 德國 人走了,納比又淪為 南非 的殖民地。 南非 是 英國 的殖民地,納比是殖民地的殖民地,境況十分凄慘。1990年,經 納米比亞 人民多年抗爭,聯合國同意 納米比亞 獨立。不過,現在在納比掌握優質資源的、 富裕 的仍然是占人口10%的白人,黑人的經濟地位並未從根本上改變。
2018年2月11日,我們團隊8人(4男4女)分別從 上海 、 昆明 、 深圳 、 南昌 、 中山 飛赴溫得和克集合。踏上納比土地的一剎那,我暗自揣想:作為普羅大眾的一分子,飛躍11000公里到地球的另一面,“我來了,我看到,我感覺”,這就是勝利;無論行程怎麼樣,我都要張開所有的觸鬚,去飽吮 非洲 的漿汁。狂野的 非洲 ,真如我一貫的想象嗎?我心裡滿滿的都是期待。
關於簽證
納米比亞 (簡稱納比)簽證可以自己去 北京 納比大使館辦理,費用600元左右。但自辦簽證面臨一個難題:需要自己提供該國旅行社的邀請函。因此我們採取了簡單的辦法,請旅行社代辦。淘寶和幾大旅行網站代辦的價格都在1350元以上(含邀請函),我們找的“金 非洲 ”,每人1000元(8人集體送簽價)。辦好再付款。
“金 非洲 ”的微信號:15901464145 電話:010-52405258 、手機號同微信號 QQ:12251694
簽證所需材料是:護照、照片、申請表、機酒行程單,毋須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具體可聯繫“金 非洲 ”問詢。
關於租車
納比地廣人稀,公共交通落後,租車自駕是自由行者的最佳選擇。對比了幾家租車網站,我們選擇了在“租租車”下單——budget公司的兩部豐田fortuner四驅SUV。“租租車”上的價格相對便宜(比安飛士、赫茲等大租車公司自己的官網還便宜),且提供超級全險(國外自駕,最好辦理超級全險,這樣出了事故只要人沒事,就可以拎包走人,一切由保險公司打理,不耽誤下邊的行程)。讓人驚喜的是:“租租車網”免費辦理“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不是國際駕照哦,是國際上承認的駕照翻譯認證件),俗稱“小白本”,只需提供你的駕照資料即可(當然快遞費要自己付)。這種翻譯認證件,可在全球200多個國家當正式駕照使用,納比就是這1/200。
“租租車網”在納比有辦事機構,他們的電話是:+26462540271 工作人員講英語。
後來我們與budget租車公司間出了點小問題,主要是我們預定了2部豐田四驅(每車交了870元訂金),提車時,他們給了一部豐田,一部大眾T5(兩驅),答應第二天晚上在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給我們送一部豐田。但第二天晚上他們並沒有送車來。打他們電話,經過總機一轉,就沒了下文。後來我們就打“租租車網”在納比辦事機構的電話,由他們協調,第三天在紅泥人部落附近給我們換了車。 關於機票、酒店因為在春節前後,國內飛納比首都溫得和克的機票都不便宜,我們在“去哪兒網”“天巡”“飛豬”等天天盯著,從“十一”等到“雙十一”都不見掉價,徹底死心,果斷入手。 上海 飛溫得和克,然後從 南非 的 開普敦 (我們在 開普敦 又玩了4天)飛 上海 ,往返機票7100元。去程 埃塞俄比亞 航空,中等機型,座位空間小,腿有點難受,從 亞的斯亞貝巴 轉機;回程 阿聯酋 航空,大型飛機,從 迪拜 轉機,一路較順暢。(我悄悄告訴你, 阿聯酋 航空的空姐漂亮,不要告訴別人呵呵)。
納比景區酒店少,須早早預定。尤其是要拍攝日出、日落、星空的地方,如埃托沙、紅沙漠、箭袋樹等,有的景區內只有一、兩家酒店,幾十張床位。我們因為更改行程,取消了骷髏海岸,增加了箭袋樹莊園,臨時請在溫得和克開旅館的朋友“尾巴”幫我們訂箭袋樹營地,差一點就沒訂到(如果宿在離箭袋樹很遠的鎮子上,哪裡還能拍到箭袋樹星空)。這次我們奢華型的和經濟型的酒店都住了,在紅沙漠公園門口住的沙漠里的城堡酒店,帶泳池的,每人每晚890元軟妹幣,在首都及箭袋樹營地,只住了人均100多元的房間。 關於疫苗接種納米比亞 不是黃熱病和瘧疾疫區,故而簽證和入關都不需要國際疫苗接種的“小黃本”。考慮到我們從 埃塞俄比亞 轉機,而埃塞是疫區,我們很謹慎。經反覆咨詢旅行大俠和前輩,確認轉機時不出機場就無須接種疫苗。納比除了北部埃托沙和紅泥人部落附近有少量蚊子,其餘地方皆無蚊蟲滋擾,帶點叢林防蚊水即可。
關於換幣
人民幣在 納米比亞 不可以直接兌換成納幣,須先在國內兌換成美元或歐元。但這次我們團隊中有人認識在溫得和克開旅館的一個 中國 姑娘,叫“尾巴”,她可以直接給我們用人民幣兌換納幣,且價格實惠(這直接導致我帶出去的1200美元幾乎原封不動地又帶回來)。我們去的時候,人民幣和納幣的匯率是1:1.91,她給我們的是1:2(ps: 南非 的貨幣蘭特在納比可以通用,與納幣等值)
“尾巴”是個熱情的小個子姑娘,人不錯。她的微信號是:Yuffie342,加她時請註明“西瓜的朋友”。 關於攝影裝備對於 納米比亞 ,我是認真的,此次背了一個超級重的攝影包(對我而言,凡是不認真攝影的旅行都是不道德的),帶了佳能5DⅢ、佳能70D兩個機身,小白、16-35紅圈、f4魚眼三隻鏡頭,一隻2倍增距鏡,還有三腳架、快門線等。從結果看,魚眼、超廣不可或缺,自己比較滿意的照片大多是這兩隻鏡頭拍的。三腳架雖重,卻是必備的。 關於行程設計此次去納比主要考慮在6個點停留:溫得和克( 非洲 國家的首都到底長什麼樣)——埃托沙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卡馬尼亞布(紅泥人部落)—— 斯瓦科普蒙德 (跳傘玩心跳)——索蘇維來(紅沙漠、死亡谷)——基德曼斯胡普(箭袋樹莊園拍星空) ↑溫得和克 埃托沙:將你赤條條扔到這個叢林里,如何?
從溫得和克近郊的一個民宿出發,我們意氣風華奔向納比北部的埃托沙國家公園。頭晚,我們hit了由 歐洲 前外交官開設的啤酒屋“joe’s beer house”品嘗了某旅行網站納比排名第一的美食“ 德國 豬肘”和“一米啤酒”(十大杯啤酒排列起來有一米長),參觀了位於市中心的標誌性建築——福音路大教堂,心滿意足。
機場提車的手續並不複雜:出示預訂單-工作人員告知註意事項-刷信用卡預授權-到停車場取車。不過budget公司的小黑哥效率實在不敢恭維,提個車用了一個半小時,磨磨蹭蹭,不知道他在乾什麼。你催他,他總是笑容滿面地說:“Sorry,wait a moment”。
不管怎樣,上路了,心情杠杠滴。我在澳洲開過右舵車,另一車的主駕王哥是開過318國道川藏線的老司機,我們都適應得很快。怕一個人開車疲勞,每車多花了22美元登記了一個副駕。兩個副駕都是美女,她們都持證(從租租車網弄的小白本)上崗。PS:即使有證,如果不在租車公司登記,出了事保險公司是不賠的。
出了溫得和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稀樹草原。野外空闊,偶爾有幾棵巨冠樹孤伶伶立在遠處;草也稀疏得露出黃土,灌木叢集。一條平坦的黑色雙向二車道劈開草原,向遠方伸展,車道中間的白色分割線像黑哥的牙齒一樣耀目。
在納比開車並不難,開幾十公里就對右舵左行適應了。難的是,怎樣及時剎住自己的狂野之心。路上車輛很少,一不留神車速就超了。倘若這時候路上突然竄出一隻動物,本能地緊急避讓,就有翻車的危險。納比柏油路並不多,大多是砂石路,在砂石路上遇上急彎,也可能翻車(砂石路面摩擦力低,輪胎抓不住路面)。你必須勒住車速的籠頭,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留足緊急避險的時間和空間。
行駛在納比的公路上,神奇就神奇在不時有動物橫穿公路,全是我們過去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的種類。先是一頭疣豬驚慌失措地跑過去,接著一隻跳羚在路中心左顧右盼,待你開近,它才跑到路邊的群體中。然後又是一群斑馬……。斑馬走過時我用藍牙放張婧懿的歌《斑馬斑馬》給伙伴聽,那歌詞寫得很有意思,不妨摘錄:
斑馬斑馬/你不要睡著啦/再給我看看你受傷的尾巴/斑馬斑馬/你回到了你的家/可我浪費著我寒冷的年華/你的城市沒有一扇門為我打開啊/我終究還要回到路上/斑馬斑馬/你來自南方的紅色啊/隔壁的戲子如果不能留下/誰會和你睡到天亮/斑馬斑馬,你睡吧睡吧/我要賣掉我的房子,浪跡天涯。
這歌好聽,意味深長,有不同的歌者。大家都在下載,一時車裡響起此起彼伏的“我要賣掉我的房子,浪跡天涯。”
開行一段時間,路邊會有一個交通標誌牌,上面畫著一棵孤樹,這是提醒你,前方不遠處有一個臨時休息站。
納比公路的臨時休息站好有調調。它就是曠野中一棵巨大的孤樹,樹下安放著藍色的桌椅。但是除了我們,未見有人。我總是對曠野中的孤樹抱有濃厚興趣,覺得它們孤獨而驕傲,孑然承受雷霆、閃電、風暴,遺世獨立,像極某一類人。果斷停車、拍照,方便一下。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 上圖為路邊隨處可見的巨大的螞蟻窩
下午進入了埃托沙公園的大門。第一道門,拿到“入園須知”,簽名。再開幾公里,才到第二道門。這是一個院落,裡邊有餐廳、商店、廁所、receiption,沒人催你買門票(事實上,不買票也能長驅直入,我們就是進去了發現不對,又折回來買票的)。但是,千萬不要逃票,入住酒店、出園都是要查票的,不買票肯定罰得你心驚肉跳。
真正進入埃托沙裡面,我們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興奮。路邊隨處可見的,是成群的漂亮跳羚、雙角如刺的劍羚、自帶PS的牛羚(角馬)、有一人多高的鴕鳥、頭上有冠的灰雉……我們時不時搖下一點車窗,拍拍拍。
這是一個完全遵從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純自然環境,大壓小,強欺弱,沒有上帝,沒有救世主,沒有風度之說、修養之說。我突發奇想:將我們中任何一個赤條條扔到這個園區內,能生存幾天?誰會鑽木取火?(嘿嘿)
園內有規定,嚴禁下車、大開車門、站車頂……凡危險動作一律不准。不得不說的是,我們走後第三天,一群“ 亞洲 人”下車在一隻巨大的犀牛前抵近拍照,被納比國家報紙在一版曝光。我的一個前同事在 納米比亞 大使館工作,她在微信上提醒:人家留點情面,說是“ 亞洲 人”,實際上就是 中國 人啦。咱們不能自覺點嗎?
我最渴望的是親謁 非洲 五霸,即大象、犀牛、野牛、 獅子 、 非洲 豹。來之前,我刻意加學了一些動物的單詞:
大象 elephant、犀牛 rhino、野牛 buffalo、 獅子 lion、 非洲 豹 leopard、斑馬 zebra、長頸鹿 giraffe、牛羚(角馬)gnu、跳羚 springbok、劍羚 oryx
希望見到他們時驕傲地大聲喊出他們的名字,因此在灌木叢中眼睛滴血地苦苦尋覓。
埃托沙國家公園很大,它長130公里,寬50公里,是納比10個國家公園中最大的。園內地形複雜,很多有轍的小路都被園方用石塊堵住了。即便只走大路,我們七扭八彎,走了幾個小時也只梳理了很小的一塊。不知不覺,太陽落山了。
國內的酒店,即便夜裡零點來入住,櫃臺也有人值班。 非洲 不這樣,超過check in 的時間,要麼加收你的錢,要麼特別不待見你。這是 歐洲 人的脾氣,全賴 歐洲 在這裡殖民的時間太長。
總而言之,為了趕在7:30前入住,作為前車司機的我,開得快了點。這裡手機沒有信號,從國內帶來的對講機超過3公里就收不到呼叫了。左等右等不見後車上來,各種擔心:“不是被凶猛動物襲擊了吧?”“不是沒油了吧?”“不會迷路吧?”幾個人一商量,又返回去找。找了7、8公里也沒有找到,只好先去酒店入住。
後來才知道,後車在一對 歐洲 母子的提醒下(人家駕車與他們擦肩而過了,又回頭專門提醒他們的),拐入一條小道,在一顆孤樹底下看到了一對柔情蜜意的 獅子 。這是我們團隊唯一一次在埃托沙見到“ 非洲 五霸”。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紅泥人:不穿上衣的女人們
我們總共在哈拉利營地(halali camp)只睡了5個小時,頭晚在水塘邊屏住呼吸守候到零點,毛影子也沒見到。早上5點又去窺視,依然“除了水塘還是水塘”。 也許現在是雨季,動物們並不渴吧。徹底死心,6點半開出營地大門,一邊欣賞、拍攝日出,一邊兜兜轉轉,再次尋覓動物(那一對 獅子 已經不在那兒了)。
今天,我們的計劃是開往卡馬尼亞布的辛巴人部落,領略紅泥人風情。
辛巴族是 非洲 古老民族中人數最少的一支,現存不到2萬人。受一種奇怪的遺傳基因困擾,辛巴男人大多長到15歲就會夭折,因此這個族群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子一般要娶3、4個老婆,三頭牛(必須是一頭公牛、兩頭母牛)便可以換一個老婆。辛巴人至今仍像500年前一樣生活,可謂 非洲 古老文化的活化石——女子不穿上衣,長年用紅泥混合黃油塗抹頭髮和身體,終身不洗澡。據說這是為了防止蚊蟲叮咬和烈日暴曬。
那天的旅程非常不順。路上遇到兩件事。一件事是我們出埃托沙國家公園大門時遭遇違禁品檢查,就是看你有沒有帶象牙、犀牛角等等類似的禁止攜帶的東西。檢查倒沒有什麼,我們很坦然。問題出在一個美女隊友用手機拍了小黑哥正在查我的包包的工作照。黑哥黑著臉說:“你的手機被沒收了,把手機給我。”美女隊友一下子愣住了:“為什麼呀?這手機是我的。”她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你在不該拍照的地方拍照,你違規了。”我英語不是很流利,不過這時候我走上前和他吵起來:“不對呀,你又沒掛‘不准拍照’的標誌,怎麼說我們違規呢?你‘入園須知’上哪一條寫了‘不准拍照’?你給我們找出來。”就這樣跟他據理力爭,堅決不交手機。後來在一個黑姐姐的協調下,刪除照片了事。(這件事我個人認為他是想訛我們的手機,朋友們以後來的時候註意不要在他們檢查時拍照)
另一件事是遭遇警察罰款。
到了卡馬尼亞布之後,我們先入住預訂的kaoko bush lodge。然後簡單梳洗一下,去找辛巴部落。從酒店到辛巴部落,經過卡馬尼亞布丁字路口。我們往左轉,路上有一個大大的“stop”標誌,是“停車觀望”的意思。這時候的規矩,是不管支路還是主路,誰先到,誰先走。按規定,要停車3-4秒,左右看看。但當地人哪有完全等待3-4秒的,都是象徵性地遲疑一下,看看沒有車,就開過去了。我們也象徵性地遲疑了一下。結果一輛警車“嗚嗚”叫地追上來,示意我們立即靠邊停車,把我們嚇得小心臟砰砰直跳。
事情的過程我就不詳述了,反正一高一矮兩個黑蜀黍走過來,先自報家門,然後明確指出我們的錯誤,告知2輛車要罰款3000納幣(合1500人民幣)。英語最好的小美女小聲地與負責開單的矮個子警察溝通,謀求私了,被他義正辭嚴地拒絕了:“你不要和我說話!叫你駕駛員過來!”。我們要求他們出示證件,高個子警察出示了,矮個子怒氣衝衝嘟嘟囔囔遮掩過去了(估計這家伙是協警)。他把處罰細則拿給我們看,果然在“stop”那一欄寫的是“處罰上限1500納元”。
正在這個時候,budget公司給我們送的“豐田fortuner四驅SUV ”到了,問明瞭還車不影響處罰之後,我們就在路邊辦理了交接。
警察慢慢填罰單(填了1個小時),辦理車輛交接半小時(警察在旁邊耐心等著,不急不惱),到警局交罰款半小時。得,今兒什麼也乾不成了,洗洗睡吧。
PS:後來我的“在納比大使館工作的前同事”得知情況後,說事情不是那樣辦的。她說,在納比,如果警察沒有暗示你給現金私了,你千萬不要提,因為他們真會按行賄罪治你的。這得分情況,如果是一個警察的話,你可以手心握錢,和他握手時給他;如果是一個以上,就老實認罰。
我們當然要遵守人家的法律,但是納比警察有時候是不規矩的,知道 中國 人錢多、人傻,下手很黑。我們也要靈活應對,不能教條。 ↑納米比亞 警察在填罰款單
次日再訪紅泥人,意外的順利。收穫滿滿。
去納比的大多數游客,是在路 邊和 擺攤的紅泥人交流,拍個照片合個影就走人。那個已然商業化了。拍照、合影都是要給錢的。我們去的村子,是每人交了200納元(合100元軟妹幣),由一個青年男子領著,開車1公里到一個小部落“私訪”的。交錢的地方,有一所小學校(其實也就一間教室),裡邊一個戴眼鏡、斯斯文文的女教師在給孩子們上課,看起來是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混班。允許游客拍照,拍完之後多多少少都要給點禮物。我帶了10支水筆,一包 中國 糖果,都給了他們(人家在上課,你在門口一通亂拍,不給禮物不像話)。
進村,下車,一群袒胸露乳的婦女迎上來,按當地的禮節握手(像掰手腕一樣握),熱情主動。隊友馬上就要合影,我拒絕了。得讓我先拍拍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是?
一群婦女圍攏來,自發地跳起 非洲 舞蹈,唱當地歌謠。她們的舞蹈隨性而狂野,幾個人圍成半圓拍手、頓足、歌詠,一人在圓心奔跑、跳躍、甩發,兩隻乳房波濤洶涌,肆無忌憚。說句實話,這時候我非常非常興奮,覺得這才是 非洲 應有的樣子,這是很正的反映文化差異的窗口,因此將快門摁得像機關槍一樣,幾乎匍匐在地拍攝。不管怎樣,我心裡想的是——這才是狂野 非洲 的正確呈現方式,動物園什麼的,弱爆了。
後來我問隊友(包括20多歲的未婚隊友),紅泥人的赤裸,你們有不適感嗎?身體有反映嗎?都說沒有。我也覺著,她們的赤裸,自然、健康,沒有性感,更沒有猥瑣。猥瑣的是帶有色眼鏡的人。
後來我們又進入她們的小屋,看了她們一個祈神儀式。小屋用泥巴和牛糞糊牆,用樹枝茅草做頂,家徒四壁,她們確乎貧窮。有一個身材高大的女人問隊友“小調皮”要她圍在熱褲上的大披巾,她給了。我在她們的小木碗里放了一美元,以示對她們自發表演舞蹈的謝意。在貧窮的國家裡一毛不拔,這是不對的。我這樣認為。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上圖的姑娘,感覺父母是部落的“高幹”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PS: 在 非洲 ,有幾個古老的民族聲名顯赫。有 馬賽 人(主要居住地 肯尼亞 )、布須曼人(主要居住地 納米比亞 、 南非 )、辛巴人(也稱紅泥人,主要居住地 納米比亞 )。 非洲 電影,我最喜歡的是《上帝也瘋狂Ⅰ、Ⅱ》。裡面有個布須曼人叫“歷蘇”,為扔掉一個汽水瓶子,經歷了令人捧腹、耐人尋味的旅途。嚴重推薦這部電影,建議列入《去 非洲 前必看》清單,它教給你怎樣對付 非洲 的動物: 比如 “歷蘇”6歲的小兒子在叢林中遇到猥瑣凶殘的鬣狗,只要頭頂上舉一塊木牌,顯示出比它高大,它就不敢進攻; 比如 死心眼的 非洲 獴,你左腳踩了他,它至死都要咬你的左腳,你只要把左鞋子脫給它就可以金蟬脫殼、溜之大吉……
斯瓦科普蒙德:海豹、火烈鳥 非洲中的歐洲
如果說,從溫得和克到埃托沙的雙向柏油路是納比最好的路,從埃托沙到卡馬尼亞布,道路也還令人滿意,公路等級較高。從卡馬尼亞布到 斯瓦科普蒙德 ,路況就差多了,中間好長一段,是砂石和黃土混合的簡易公路,在 中國 ,這樣的路連村村通都算不上。只是路面還算寬闊平坦,也不難開。
離 斯瓦科普蒙德 大約150km時,車輛進入大片幾乎不長一棵植物的硬沙之地。除了微微凹下去的車轍,極目四望,大地平坦得如同飛機場一樣。遠方,能看到隱隱的藍海。天低雲暗,像一個鍋蓋扣在頭頂,惟四邊“鍋沿”處極亮,藍幽幽、綠瓦瓦,是電影中才有的畫面。在這樣的情境下開車,仿佛在上演公路大片,“感覺好極了”。
距斯市80km,公路伸到了海邊,突然呈T字型橫向轉折,向左是斯市,向右是十字角,也就是“世界最大海豹群落“所在地”。我們先去斯市住下。
斯瓦科普蒙德 是納比最宜居的城市。這裡有機場和海港,終年氣候宜人。 德國 殖民時期,這裡是 德國 人的大本營,市內全是歐式建築,居民大多講德語。在這裡,可以參觀世界最大水晶博物館,也可以逛逛小城,玩玩沖沙、跳傘、滑翔。我們的主打項目是跳傘,從空中觀賞“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的地理奇觀。
因為隊伍的不協調,第二天的早餐吃到10點。我們想參加下午2點的跳傘活動,在上午10點吃完一頓巨難吃的 漢堡 之後,已經沒有多少時間進行項目了,只好選擇去離斯市車程一個多小時的生蚝養殖基地買生蚝——隊內有幾個鐵桿生蚝美食家,而斯市的生蚝又是世界上最好的生蚝。晚上在民宿自己做飯,吃了美味的生蚝。
不幸的是,我們期待已久的“跳傘觀沙海”最終沒有跳成。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提前預訂,只是請“尾巴”給我們打了電話口頭申報。到了人家跳傘公司(離市區只有16分鐘車程),人家說,只有小飛機了,不知能不能飛,要檢查一下。問他檢查飛機要多長時間,他說:“講不定。”這是個白人,態度簡慢。我們作難了:要是幾個小時後他說“抱歉,不能飛。”我們豈不白等了?研究了一下,果斷撤退,去十字角看海豹。(跳傘價格:1600元RMB)
十字角,百度上說“此地為1486年第一位登陸的 歐洲 DiegoCao而成名。”詞條明顯語焉不詳。疑為:“1486年,DiegoCao成為第一位在此登陸的 歐洲 人。DiegoCao為天主教徒,將十字碑立於海邊。為紀念他,後人稱此處為十字角。”現海邊確有2個十字碑。不遠處即有8-10萬隻海豹麋集在一起。那蠢萌的小東西對膽敢靠近它的人還作出追咬的姿勢呢。
令人遺憾的是,十字角臭氣熏天,我們戴了口罩,口罩上灑了風油精,仍有一位隊友噁心嘔吐,下車即跑得遠遠的。匆匆拍照,打道回府,來時沒見售票處,走時被人攔住收了門票。
在去紅沙漠的路上我們在 鯨灣港 獃了2個多小時。 鯨灣港 離斯市只有33公里,主要景觀是看火烈鳥、出海尋鯨、 三明 治灣看“倒沙入海”奇觀。市內的海邊就能看到火烈鳥,不過當天陰天小雨,火烈鳥稀稀拉拉,海邊更多的是白人牽著寵物大狗在晨跑( 非洲 的白人和普通黑人生活相差真是一個天一個地)。我們沿著海濱一直開到對面海灣,穿過一個鹽場,深入到不能再深入的地方,也沒有見到“漫天飛舞的火烈鳥”景觀。“出海觀鯨”不是我們的興趣,看“倒沙入海”也要出海,來回3小時,我們時間不夠,就放棄了。留個遺憾,下次再來唄。
一番斟酌之後,選擇了政局穩定,在國人中將熱未熱的 納米比亞 。有人在網上發佈撿人信息,說團隊中缺一個自駕老司機,我就加入了。
定下來之後,我在書房掛了一幅世界地圖,常常在地圖前駐足思量。 納米比亞 這個國家,在 非洲 大陸的位置,處在最西南端。鮮有高山,有大片沙漠、荒原、稀樹草原。西部 臨海 。她的面積,整整是 新疆 的一半(不算小了),人口卻只有 新疆 的1/10。地域如此之廣,人口如此之少,顯而易見很多地方荒無人煙。1890年, 德國 人全面占領 納米比亞 ,開始掠奪鑽石和黃金;30年後, 德國 人走了,納比又淪為 南非 的殖民地。 南非 是 英國 的殖民地,納比是殖民地的殖民地,境況十分凄慘。1990年,經 納米比亞 人民多年抗爭,聯合國同意 納米比亞 獨立。不過,現在在納比掌握優質資源的、 富裕 的仍然是占人口10%的白人,黑人的經濟地位並未從根本上改變。
2018年2月11日,我們團隊8人(4男4女)分別從 上海 、 昆明 、 深圳 、 南昌 、 中山 飛赴溫得和克集合。踏上納比土地的一剎那,我暗自揣想:作為普羅大眾的一分子,飛躍11000公里到地球的另一面,“我來了,我看到,我感覺”,這就是勝利;無論行程怎麼樣,我都要張開所有的觸鬚,去飽吮 非洲 的漿汁。狂野的 非洲 ,真如我一貫的想象嗎?我心裡滿滿的都是期待。
關於簽證
納米比亞 (簡稱納比)簽證可以自己去 北京 納比大使館辦理,費用600元左右。但自辦簽證面臨一個難題:需要自己提供該國旅行社的邀請函。因此我們採取了簡單的辦法,請旅行社代辦。淘寶和幾大旅行網站代辦的價格都在1350元以上(含邀請函),我們找的“金 非洲 ”,每人1000元(8人集體送簽價)。辦好再付款。
“金 非洲 ”的微信號:15901464145 電話:010-52405258 、手機號同微信號 QQ:12251694
簽證所需材料是:護照、照片、申請表、機酒行程單,毋須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具體可聯繫“金 非洲 ”問詢。
關於租車
納比地廣人稀,公共交通落後,租車自駕是自由行者的最佳選擇。對比了幾家租車網站,我們選擇了在“租租車”下單——budget公司的兩部豐田fortuner四驅SUV。“租租車”上的價格相對便宜(比安飛士、赫茲等大租車公司自己的官網還便宜),且提供超級全險(國外自駕,最好辦理超級全險,這樣出了事故只要人沒事,就可以拎包走人,一切由保險公司打理,不耽誤下邊的行程)。讓人驚喜的是:“租租車網”免費辦理“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不是國際駕照哦,是國際上承認的駕照翻譯認證件),俗稱“小白本”,只需提供你的駕照資料即可(當然快遞費要自己付)。這種翻譯認證件,可在全球200多個國家當正式駕照使用,納比就是這1/200。
“租租車網”在納比有辦事機構,他們的電話是:+26462540271 工作人員講英語。
後來我們與budget租車公司間出了點小問題,主要是我們預定了2部豐田四驅(每車交了870元訂金),提車時,他們給了一部豐田,一部大眾T5(兩驅),答應第二天晚上在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給我們送一部豐田。但第二天晚上他們並沒有送車來。打他們電話,經過總機一轉,就沒了下文。後來我們就打“租租車網”在納比辦事機構的電話,由他們協調,第三天在紅泥人部落附近給我們換了車。 關於機票、酒店因為在春節前後,國內飛納比首都溫得和克的機票都不便宜,我們在“去哪兒網”“天巡”“飛豬”等天天盯著,從“十一”等到“雙十一”都不見掉價,徹底死心,果斷入手。 上海 飛溫得和克,然後從 南非 的 開普敦 (我們在 開普敦 又玩了4天)飛 上海 ,往返機票7100元。去程 埃塞俄比亞 航空,中等機型,座位空間小,腿有點難受,從 亞的斯亞貝巴 轉機;回程 阿聯酋 航空,大型飛機,從 迪拜 轉機,一路較順暢。(我悄悄告訴你, 阿聯酋 航空的空姐漂亮,不要告訴別人呵呵)。
納比景區酒店少,須早早預定。尤其是要拍攝日出、日落、星空的地方,如埃托沙、紅沙漠、箭袋樹等,有的景區內只有一、兩家酒店,幾十張床位。我們因為更改行程,取消了骷髏海岸,增加了箭袋樹莊園,臨時請在溫得和克開旅館的朋友“尾巴”幫我們訂箭袋樹營地,差一點就沒訂到(如果宿在離箭袋樹很遠的鎮子上,哪裡還能拍到箭袋樹星空)。這次我們奢華型的和經濟型的酒店都住了,在紅沙漠公園門口住的沙漠里的城堡酒店,帶泳池的,每人每晚890元軟妹幣,在首都及箭袋樹營地,只住了人均100多元的房間。 關於疫苗接種納米比亞 不是黃熱病和瘧疾疫區,故而簽證和入關都不需要國際疫苗接種的“小黃本”。考慮到我們從 埃塞俄比亞 轉機,而埃塞是疫區,我們很謹慎。經反覆咨詢旅行大俠和前輩,確認轉機時不出機場就無須接種疫苗。納比除了北部埃托沙和紅泥人部落附近有少量蚊子,其餘地方皆無蚊蟲滋擾,帶點叢林防蚊水即可。
關於換幣
人民幣在 納米比亞 不可以直接兌換成納幣,須先在國內兌換成美元或歐元。但這次我們團隊中有人認識在溫得和克開旅館的一個 中國 姑娘,叫“尾巴”,她可以直接給我們用人民幣兌換納幣,且價格實惠(這直接導致我帶出去的1200美元幾乎原封不動地又帶回來)。我們去的時候,人民幣和納幣的匯率是1:1.91,她給我們的是1:2(ps: 南非 的貨幣蘭特在納比可以通用,與納幣等值)
“尾巴”是個熱情的小個子姑娘,人不錯。她的微信號是:Yuffie342,加她時請註明“西瓜的朋友”。 關於攝影裝備對於 納米比亞 ,我是認真的,此次背了一個超級重的攝影包(對我而言,凡是不認真攝影的旅行都是不道德的),帶了佳能5DⅢ、佳能70D兩個機身,小白、16-35紅圈、f4魚眼三隻鏡頭,一隻2倍增距鏡,還有三腳架、快門線等。從結果看,魚眼、超廣不可或缺,自己比較滿意的照片大多是這兩隻鏡頭拍的。三腳架雖重,卻是必備的。 關於行程設計此次去納比主要考慮在6個點停留:溫得和克( 非洲 國家的首都到底長什麼樣)——埃托沙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卡馬尼亞布(紅泥人部落)—— 斯瓦科普蒙德 (跳傘玩心跳)——索蘇維來(紅沙漠、死亡谷)——基德曼斯胡普(箭袋樹莊園拍星空) ↑溫得和克 埃托沙:將你赤條條扔到這個叢林里,如何?
從溫得和克近郊的一個民宿出發,我們意氣風華奔向納比北部的埃托沙國家公園。頭晚,我們hit了由 歐洲 前外交官開設的啤酒屋“joe’s beer house”品嘗了某旅行網站納比排名第一的美食“ 德國 豬肘”和“一米啤酒”(十大杯啤酒排列起來有一米長),參觀了位於市中心的標誌性建築——福音路大教堂,心滿意足。
機場提車的手續並不複雜:出示預訂單-工作人員告知註意事項-刷信用卡預授權-到停車場取車。不過budget公司的小黑哥效率實在不敢恭維,提個車用了一個半小時,磨磨蹭蹭,不知道他在乾什麼。你催他,他總是笑容滿面地說:“Sorry,wait a moment”。
不管怎樣,上路了,心情杠杠滴。我在澳洲開過右舵車,另一車的主駕王哥是開過318國道川藏線的老司機,我們都適應得很快。怕一個人開車疲勞,每車多花了22美元登記了一個副駕。兩個副駕都是美女,她們都持證(從租租車網弄的小白本)上崗。PS:即使有證,如果不在租車公司登記,出了事保險公司是不賠的。
出了溫得和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稀樹草原。野外空闊,偶爾有幾棵巨冠樹孤伶伶立在遠處;草也稀疏得露出黃土,灌木叢集。一條平坦的黑色雙向二車道劈開草原,向遠方伸展,車道中間的白色分割線像黑哥的牙齒一樣耀目。
在納比開車並不難,開幾十公里就對右舵左行適應了。難的是,怎樣及時剎住自己的狂野之心。路上車輛很少,一不留神車速就超了。倘若這時候路上突然竄出一隻動物,本能地緊急避讓,就有翻車的危險。納比柏油路並不多,大多是砂石路,在砂石路上遇上急彎,也可能翻車(砂石路面摩擦力低,輪胎抓不住路面)。你必須勒住車速的籠頭,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留足緊急避險的時間和空間。
行駛在納比的公路上,神奇就神奇在不時有動物橫穿公路,全是我們過去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的種類。先是一頭疣豬驚慌失措地跑過去,接著一隻跳羚在路中心左顧右盼,待你開近,它才跑到路邊的群體中。然後又是一群斑馬……。斑馬走過時我用藍牙放張婧懿的歌《斑馬斑馬》給伙伴聽,那歌詞寫得很有意思,不妨摘錄:
斑馬斑馬/你不要睡著啦/再給我看看你受傷的尾巴/斑馬斑馬/你回到了你的家/可我浪費著我寒冷的年華/你的城市沒有一扇門為我打開啊/我終究還要回到路上/斑馬斑馬/你來自南方的紅色啊/隔壁的戲子如果不能留下/誰會和你睡到天亮/斑馬斑馬,你睡吧睡吧/我要賣掉我的房子,浪跡天涯。
這歌好聽,意味深長,有不同的歌者。大家都在下載,一時車裡響起此起彼伏的“我要賣掉我的房子,浪跡天涯。”
開行一段時間,路邊會有一個交通標誌牌,上面畫著一棵孤樹,這是提醒你,前方不遠處有一個臨時休息站。
納比公路的臨時休息站好有調調。它就是曠野中一棵巨大的孤樹,樹下安放著藍色的桌椅。但是除了我們,未見有人。我總是對曠野中的孤樹抱有濃厚興趣,覺得它們孤獨而驕傲,孑然承受雷霆、閃電、風暴,遺世獨立,像極某一類人。果斷停車、拍照,方便一下。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 上圖為路邊隨處可見的巨大的螞蟻窩
下午進入了埃托沙公園的大門。第一道門,拿到“入園須知”,簽名。再開幾公里,才到第二道門。這是一個院落,裡邊有餐廳、商店、廁所、receiption,沒人催你買門票(事實上,不買票也能長驅直入,我們就是進去了發現不對,又折回來買票的)。但是,千萬不要逃票,入住酒店、出園都是要查票的,不買票肯定罰得你心驚肉跳。
真正進入埃托沙裡面,我們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興奮。路邊隨處可見的,是成群的漂亮跳羚、雙角如刺的劍羚、自帶PS的牛羚(角馬)、有一人多高的鴕鳥、頭上有冠的灰雉……我們時不時搖下一點車窗,拍拍拍。
這是一個完全遵從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純自然環境,大壓小,強欺弱,沒有上帝,沒有救世主,沒有風度之說、修養之說。我突發奇想:將我們中任何一個赤條條扔到這個園區內,能生存幾天?誰會鑽木取火?(嘿嘿)
園內有規定,嚴禁下車、大開車門、站車頂……凡危險動作一律不准。不得不說的是,我們走後第三天,一群“ 亞洲 人”下車在一隻巨大的犀牛前抵近拍照,被納比國家報紙在一版曝光。我的一個前同事在 納米比亞 大使館工作,她在微信上提醒:人家留點情面,說是“ 亞洲 人”,實際上就是 中國 人啦。咱們不能自覺點嗎?
我最渴望的是親謁 非洲 五霸,即大象、犀牛、野牛、 獅子 、 非洲 豹。來之前,我刻意加學了一些動物的單詞:
大象 elephant、犀牛 rhino、野牛 buffalo、 獅子 lion、 非洲 豹 leopard、斑馬 zebra、長頸鹿 giraffe、牛羚(角馬)gnu、跳羚 springbok、劍羚 oryx
希望見到他們時驕傲地大聲喊出他們的名字,因此在灌木叢中眼睛滴血地苦苦尋覓。
埃托沙國家公園很大,它長130公里,寬50公里,是納比10個國家公園中最大的。園內地形複雜,很多有轍的小路都被園方用石塊堵住了。即便只走大路,我們七扭八彎,走了幾個小時也只梳理了很小的一塊。不知不覺,太陽落山了。
國內的酒店,即便夜裡零點來入住,櫃臺也有人值班。 非洲 不這樣,超過check in 的時間,要麼加收你的錢,要麼特別不待見你。這是 歐洲 人的脾氣,全賴 歐洲 在這裡殖民的時間太長。
總而言之,為了趕在7:30前入住,作為前車司機的我,開得快了點。這裡手機沒有信號,從國內帶來的對講機超過3公里就收不到呼叫了。左等右等不見後車上來,各種擔心:“不是被凶猛動物襲擊了吧?”“不是沒油了吧?”“不會迷路吧?”幾個人一商量,又返回去找。找了7、8公里也沒有找到,只好先去酒店入住。
後來才知道,後車在一對 歐洲 母子的提醒下(人家駕車與他們擦肩而過了,又回頭專門提醒他們的),拐入一條小道,在一顆孤樹底下看到了一對柔情蜜意的 獅子 。這是我們團隊唯一一次在埃托沙見到“ 非洲 五霸”。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埃托沙國家公園 紅泥人:不穿上衣的女人們
我們總共在哈拉利營地(halali camp)只睡了5個小時,頭晚在水塘邊屏住呼吸守候到零點,毛影子也沒見到。早上5點又去窺視,依然“除了水塘還是水塘”。 也許現在是雨季,動物們並不渴吧。徹底死心,6點半開出營地大門,一邊欣賞、拍攝日出,一邊兜兜轉轉,再次尋覓動物(那一對 獅子 已經不在那兒了)。
今天,我們的計劃是開往卡馬尼亞布的辛巴人部落,領略紅泥人風情。
辛巴族是 非洲 古老民族中人數最少的一支,現存不到2萬人。受一種奇怪的遺傳基因困擾,辛巴男人大多長到15歲就會夭折,因此這個族群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子一般要娶3、4個老婆,三頭牛(必須是一頭公牛、兩頭母牛)便可以換一個老婆。辛巴人至今仍像500年前一樣生活,可謂 非洲 古老文化的活化石——女子不穿上衣,長年用紅泥混合黃油塗抹頭髮和身體,終身不洗澡。據說這是為了防止蚊蟲叮咬和烈日暴曬。
那天的旅程非常不順。路上遇到兩件事。一件事是我們出埃托沙國家公園大門時遭遇違禁品檢查,就是看你有沒有帶象牙、犀牛角等等類似的禁止攜帶的東西。檢查倒沒有什麼,我們很坦然。問題出在一個美女隊友用手機拍了小黑哥正在查我的包包的工作照。黑哥黑著臉說:“你的手機被沒收了,把手機給我。”美女隊友一下子愣住了:“為什麼呀?這手機是我的。”她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你在不該拍照的地方拍照,你違規了。”我英語不是很流利,不過這時候我走上前和他吵起來:“不對呀,你又沒掛‘不准拍照’的標誌,怎麼說我們違規呢?你‘入園須知’上哪一條寫了‘不准拍照’?你給我們找出來。”就這樣跟他據理力爭,堅決不交手機。後來在一個黑姐姐的協調下,刪除照片了事。(這件事我個人認為他是想訛我們的手機,朋友們以後來的時候註意不要在他們檢查時拍照)
另一件事是遭遇警察罰款。
到了卡馬尼亞布之後,我們先入住預訂的kaoko bush lodge。然後簡單梳洗一下,去找辛巴部落。從酒店到辛巴部落,經過卡馬尼亞布丁字路口。我們往左轉,路上有一個大大的“stop”標誌,是“停車觀望”的意思。這時候的規矩,是不管支路還是主路,誰先到,誰先走。按規定,要停車3-4秒,左右看看。但當地人哪有完全等待3-4秒的,都是象徵性地遲疑一下,看看沒有車,就開過去了。我們也象徵性地遲疑了一下。結果一輛警車“嗚嗚”叫地追上來,示意我們立即靠邊停車,把我們嚇得小心臟砰砰直跳。
事情的過程我就不詳述了,反正一高一矮兩個黑蜀黍走過來,先自報家門,然後明確指出我們的錯誤,告知2輛車要罰款3000納幣(合1500人民幣)。英語最好的小美女小聲地與負責開單的矮個子警察溝通,謀求私了,被他義正辭嚴地拒絕了:“你不要和我說話!叫你駕駛員過來!”。我們要求他們出示證件,高個子警察出示了,矮個子怒氣衝衝嘟嘟囔囔遮掩過去了(估計這家伙是協警)。他把處罰細則拿給我們看,果然在“stop”那一欄寫的是“處罰上限1500納元”。
正在這個時候,budget公司給我們送的“豐田fortuner四驅SUV ”到了,問明瞭還車不影響處罰之後,我們就在路邊辦理了交接。
警察慢慢填罰單(填了1個小時),辦理車輛交接半小時(警察在旁邊耐心等著,不急不惱),到警局交罰款半小時。得,今兒什麼也乾不成了,洗洗睡吧。
PS:後來我的“在納比大使館工作的前同事”得知情況後,說事情不是那樣辦的。她說,在納比,如果警察沒有暗示你給現金私了,你千萬不要提,因為他們真會按行賄罪治你的。這得分情況,如果是一個警察的話,你可以手心握錢,和他握手時給他;如果是一個以上,就老實認罰。
我們當然要遵守人家的法律,但是納比警察有時候是不規矩的,知道 中國 人錢多、人傻,下手很黑。我們也要靈活應對,不能教條。 ↑納米比亞 警察在填罰款單
次日再訪紅泥人,意外的順利。收穫滿滿。
去納比的大多數游客,是在路 邊和 擺攤的紅泥人交流,拍個照片合個影就走人。那個已然商業化了。拍照、合影都是要給錢的。我們去的村子,是每人交了200納元(合100元軟妹幣),由一個青年男子領著,開車1公里到一個小部落“私訪”的。交錢的地方,有一所小學校(其實也就一間教室),裡邊一個戴眼鏡、斯斯文文的女教師在給孩子們上課,看起來是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混班。允許游客拍照,拍完之後多多少少都要給點禮物。我帶了10支水筆,一包 中國 糖果,都給了他們(人家在上課,你在門口一通亂拍,不給禮物不像話)。
進村,下車,一群袒胸露乳的婦女迎上來,按當地的禮節握手(像掰手腕一樣握),熱情主動。隊友馬上就要合影,我拒絕了。得讓我先拍拍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是?
一群婦女圍攏來,自發地跳起 非洲 舞蹈,唱當地歌謠。她們的舞蹈隨性而狂野,幾個人圍成半圓拍手、頓足、歌詠,一人在圓心奔跑、跳躍、甩發,兩隻乳房波濤洶涌,肆無忌憚。說句實話,這時候我非常非常興奮,覺得這才是 非洲 應有的樣子,這是很正的反映文化差異的窗口,因此將快門摁得像機關槍一樣,幾乎匍匐在地拍攝。不管怎樣,我心裡想的是——這才是狂野 非洲 的正確呈現方式,動物園什麼的,弱爆了。
後來我問隊友(包括20多歲的未婚隊友),紅泥人的赤裸,你們有不適感嗎?身體有反映嗎?都說沒有。我也覺著,她們的赤裸,自然、健康,沒有性感,更沒有猥瑣。猥瑣的是帶有色眼鏡的人。
後來我們又進入她們的小屋,看了她們一個祈神儀式。小屋用泥巴和牛糞糊牆,用樹枝茅草做頂,家徒四壁,她們確乎貧窮。有一個身材高大的女人問隊友“小調皮”要她圍在熱褲上的大披巾,她給了。我在她們的小木碗里放了一美元,以示對她們自發表演舞蹈的謝意。在貧窮的國家裡一毛不拔,這是不對的。我這樣認為。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上圖的姑娘,感覺父母是部落的“高幹”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紅泥人部落 PS: 在 非洲 ,有幾個古老的民族聲名顯赫。有 馬賽 人(主要居住地 肯尼亞 )、布須曼人(主要居住地 納米比亞 、 南非 )、辛巴人(也稱紅泥人,主要居住地 納米比亞 )。 非洲 電影,我最喜歡的是《上帝也瘋狂Ⅰ、Ⅱ》。裡面有個布須曼人叫“歷蘇”,為扔掉一個汽水瓶子,經歷了令人捧腹、耐人尋味的旅途。嚴重推薦這部電影,建議列入《去 非洲 前必看》清單,它教給你怎樣對付 非洲 的動物: 比如 “歷蘇”6歲的小兒子在叢林中遇到猥瑣凶殘的鬣狗,只要頭頂上舉一塊木牌,顯示出比它高大,它就不敢進攻; 比如 死心眼的 非洲 獴,你左腳踩了他,它至死都要咬你的左腳,你只要把左鞋子脫給它就可以金蟬脫殼、溜之大吉……
斯瓦科普蒙德:海豹、火烈鳥 非洲中的歐洲
如果說,從溫得和克到埃托沙的雙向柏油路是納比最好的路,從埃托沙到卡馬尼亞布,道路也還令人滿意,公路等級較高。從卡馬尼亞布到 斯瓦科普蒙德 ,路況就差多了,中間好長一段,是砂石和黃土混合的簡易公路,在 中國 ,這樣的路連村村通都算不上。只是路面還算寬闊平坦,也不難開。
離 斯瓦科普蒙德 大約150km時,車輛進入大片幾乎不長一棵植物的硬沙之地。除了微微凹下去的車轍,極目四望,大地平坦得如同飛機場一樣。遠方,能看到隱隱的藍海。天低雲暗,像一個鍋蓋扣在頭頂,惟四邊“鍋沿”處極亮,藍幽幽、綠瓦瓦,是電影中才有的畫面。在這樣的情境下開車,仿佛在上演公路大片,“感覺好極了”。
距斯市80km,公路伸到了海邊,突然呈T字型橫向轉折,向左是斯市,向右是十字角,也就是“世界最大海豹群落“所在地”。我們先去斯市住下。
斯瓦科普蒙德 是納比最宜居的城市。這裡有機場和海港,終年氣候宜人。 德國 殖民時期,這裡是 德國 人的大本營,市內全是歐式建築,居民大多講德語。在這裡,可以參觀世界最大水晶博物館,也可以逛逛小城,玩玩沖沙、跳傘、滑翔。我們的主打項目是跳傘,從空中觀賞“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的地理奇觀。
因為隊伍的不協調,第二天的早餐吃到10點。我們想參加下午2點的跳傘活動,在上午10點吃完一頓巨難吃的 漢堡 之後,已經沒有多少時間進行項目了,只好選擇去離斯市車程一個多小時的生蚝養殖基地買生蚝——隊內有幾個鐵桿生蚝美食家,而斯市的生蚝又是世界上最好的生蚝。晚上在民宿自己做飯,吃了美味的生蚝。
不幸的是,我們期待已久的“跳傘觀沙海”最終沒有跳成。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提前預訂,只是請“尾巴”給我們打了電話口頭申報。到了人家跳傘公司(離市區只有16分鐘車程),人家說,只有小飛機了,不知能不能飛,要檢查一下。問他檢查飛機要多長時間,他說:“講不定。”這是個白人,態度簡慢。我們作難了:要是幾個小時後他說“抱歉,不能飛。”我們豈不白等了?研究了一下,果斷撤退,去十字角看海豹。(跳傘價格:1600元RMB)
十字角,百度上說“此地為1486年第一位登陸的 歐洲 DiegoCao而成名。”詞條明顯語焉不詳。疑為:“1486年,DiegoCao成為第一位在此登陸的 歐洲 人。DiegoCao為天主教徒,將十字碑立於海邊。為紀念他,後人稱此處為十字角。”現海邊確有2個十字碑。不遠處即有8-10萬隻海豹麋集在一起。那蠢萌的小東西對膽敢靠近它的人還作出追咬的姿勢呢。
令人遺憾的是,十字角臭氣熏天,我們戴了口罩,口罩上灑了風油精,仍有一位隊友噁心嘔吐,下車即跑得遠遠的。匆匆拍照,打道回府,來時沒見售票處,走時被人攔住收了門票。
在去紅沙漠的路上我們在 鯨灣港 獃了2個多小時。 鯨灣港 離斯市只有33公里,主要景觀是看火烈鳥、出海尋鯨、 三明 治灣看“倒沙入海”奇觀。市內的海邊就能看到火烈鳥,不過當天陰天小雨,火烈鳥稀稀拉拉,海邊更多的是白人牽著寵物大狗在晨跑( 非洲 的白人和普通黑人生活相差真是一個天一個地)。我們沿著海濱一直開到對面海灣,穿過一個鹽場,深入到不能再深入的地方,也沒有見到“漫天飛舞的火烈鳥”景觀。“出海觀鯨”不是我們的興趣,看“倒沙入海”也要出海,來回3小時,我們時間不夠,就放棄了。留個遺憾,下次再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