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得里亞海的王冠-威尼斯👑
威尼斯的運河與輪渡從 佛羅倫薩 坐火車到 威尼斯 ,開始還有點擔心晚點,畢竟兩天前從 羅馬 到 佛羅倫薩 ,就不走運的碰到了 意大利 鐵路罷工,當時來自 中國 的我們,還有點錯愕。
而同一個包廂內的其他 意大利 人則神情淡然,因為鐵路罷工導致的晚點,在 意大利 實在不算什麼新鮮事兒。 威尼斯 火車站名叫santa lucia,從火車站出來,那種到達 威尼斯 的激動,就像去見一位神交多年的朋友。 文藝復興就像一縷曙光,照亮了亞平寧,從 佛羅倫薩 到 羅馬 ,再到 威尼斯 。這也使得 威尼斯 很多教堂風格,但具有明顯的巴 洛克 風格(例如大圓頂)與新古典主義風格(例如 希腊 神殿式的前廳)。 一座水上城市,water taxi,是除了貢多拉之外,穿行 水城 威尼斯 最便捷的方式。 來來往往的游船,貨船,渡船在初秋的陽光燦爛下,接踵摩肩,熙熙攘攘,使 威尼斯 大運河一片繁忙的景象。可惜我手頭沒有畫筆🖌️,不然真想記錄下這生動畫面。 渡船⛴️買票後,來自 威尼斯 本地的船員小伙子,根本也不查票,自信又略帶慵懶的性格,使得他們看起來那麼平易隨和,但卻又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距離感。 渡船繞了 威尼斯 老城多半圈,遠遠的,我已經看到了老城的中心,聖馬可廣場旁邊高高的鐘樓。 一排排的貢多拉隨波而動,如果說亞得里亞海是 地中海 最漂亮的海,那 威尼斯 一定是其中最漂亮的明珠。
哈哈,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偏頗了,愛奧尼亞海與 愛琴海 提出抗議, 杜布羅夫尼克 , 斯普利特 , 扎金索斯 , 聖托里尼 ,也一定會挨個站出來,否定我的說法。 但如果說這一千年來,就從中世紀的公元8世紀末到近代開端的19世紀初吧,赫赫有名的 威尼斯 共和 國,一定是亞得里亞海乃至包括愛奧尼亞海與 愛琴海 在內的整個 地中海 ,最具支配性與統治力的城市。 遠處的聖喬治·馬焦雷島,和它上面的大教堂,一定在頻頻點頭,贊同我的說法 在聖馬可廣場的渡口,我們換了渡船,告別了大海,駛向 威尼斯 運河的深處,路過 安康 聖母教堂,這是 威尼斯 僅次於聖馬可大教堂的第二大教堂。 渡船在 威尼斯 運河上乘風破浪,途徑一座木質橋,以 威尼斯 美術學院陳列館的名字命名,叫做學院橋。 快到學院橋的時候,不遠處 安康 聖母大教堂,在碧綠色運河的襯托下,巴 洛克 風格的大圓頂,散髮著迷人的藝術氣息,構成了 威尼斯 老城非常經典的圖畫。 威尼斯 的“水上衚衕”,也只有傳統的貢多拉才可以進入。 最初的 威尼斯 ,在395年 羅馬 帝國分家後,劃歸東 羅馬 帝國,從公元5世紀往後的兩三百年,亞得里亞 海西 岸包括 威尼斯 ,拉文納,都留下了拜占庭帝國的風采。至今拉文納的聖維塔教堂,還保存著拜占庭時代留下的 馬賽 克鑲嵌畫。 貢多拉的價格自然也是不菲,但即使這樣,也別輕信國內旅行網站的所謂一日游,到達 威尼斯 後,只要不是最旺季,都可以和船夫談一個彼此都滿意的價格。 如果天氣不是太熱,讓貢多拉小船在運河上漫無目的的漂流,欣賞古城美景,一定是非常美妙的體驗。 威尼斯 是怎樣在運河上做建築的呢?人們先將木柱插入 威尼斯 海水下麵的泥土之中,然後再鋪上一層又大又厚的 伊斯特拉 石。這種 伊斯特拉 石防水性能極好,是從亞德拉亞海的 伊斯特拉 運來的。然後在 伊斯特拉 石上砌上磚,這樣就建成了一座座建築。 由於磚比 伊斯特拉 石輕的很多,所以不會出現房子嚴重下沉的問題。如今很多古老建築門口,依然能看到木樁。 據說 威尼斯 有400座橋,但如果找出一座最有名的橋,那應該就是里亞托橋了。這座白色 大理 石的橋梁,是 威尼斯 的象徵。大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能猜到橋兩端用了多少木樁支撐嗎?
答案是12000根! 里亞托橋最初是建於1180年的木橋,後來改為吊橋,但1444年大橋坍塌。1580-1592年,改建為現在的石橋,雖然已經是16世紀最文物了,但既不圈地收費,而且橋上還有20多家精美的商店,一直營業到晚上10點。後面我曾親自踏上石橋,待會再寫。 從橋下穿過,感受一下里亞托橋的寬闊。 令拿破侖·波拿巴贊嘆不已的聖馬可廣場在旅館小憩片刻,我們迫不及待的出發,直奔聖馬可廣場,旅館距離廣場很近,走路也就十來分鐘。 穿過一條條運河的支流與一段段蜿蜒相連的小巷,視線盡頭,就是聖馬可大教堂的側面。 98.6米高的聖馬可鐘樓,不僅是整個 威尼斯 的制高點,也是 威尼斯 的象徵之一。 如今看到的鐘樓,始建於1514年,後來於1902年倒塌,但 威尼斯 人很快在1912年又用原建築材料重建了鐘樓。所以對於我們而言,這就是16世紀早期的偉大建築。 聖馬可大教堂正對著的就是聖馬可廣場,最初建於公元9世紀,當時只是聖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廣場。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 威尼斯 人將他奉為這座城市的守護神。 相傳公元828年,兩個 威尼斯 商人從 埃及 亞歷山大 將耶穌聖徒馬可的遺骨偷運回 威尼斯 ,併在同一年為聖馬可興建教堂,教堂內有聖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聖馬可的名字命名。我相信故事的真實程度:公元9世紀的 埃及 ,早已經不是托勒密王朝或 羅馬 帝國的 埃及 行省,伊斯蘭已經在此扎根生長了近200年,聖馬可作為“異教徒”的遺骸,想必也是疏於防範和管理的。 廣場上喂鴿子也是一件樂事,晚上還有露天酒吧門口的樂隊演出,其中以弗洛里安咖啡館(cafe florian)最贊。
而同一個包廂內的其他 意大利 人則神情淡然,因為鐵路罷工導致的晚點,在 意大利 實在不算什麼新鮮事兒。 威尼斯 火車站名叫santa lucia,從火車站出來,那種到達 威尼斯 的激動,就像去見一位神交多年的朋友。 文藝復興就像一縷曙光,照亮了亞平寧,從 佛羅倫薩 到 羅馬 ,再到 威尼斯 。這也使得 威尼斯 很多教堂風格,但具有明顯的巴 洛克 風格(例如大圓頂)與新古典主義風格(例如 希腊 神殿式的前廳)。 一座水上城市,water taxi,是除了貢多拉之外,穿行 水城 威尼斯 最便捷的方式。 來來往往的游船,貨船,渡船在初秋的陽光燦爛下,接踵摩肩,熙熙攘攘,使 威尼斯 大運河一片繁忙的景象。可惜我手頭沒有畫筆🖌️,不然真想記錄下這生動畫面。 渡船⛴️買票後,來自 威尼斯 本地的船員小伙子,根本也不查票,自信又略帶慵懶的性格,使得他們看起來那麼平易隨和,但卻又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距離感。 渡船繞了 威尼斯 老城多半圈,遠遠的,我已經看到了老城的中心,聖馬可廣場旁邊高高的鐘樓。 一排排的貢多拉隨波而動,如果說亞得里亞海是 地中海 最漂亮的海,那 威尼斯 一定是其中最漂亮的明珠。
哈哈,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偏頗了,愛奧尼亞海與 愛琴海 提出抗議, 杜布羅夫尼克 , 斯普利特 , 扎金索斯 , 聖托里尼 ,也一定會挨個站出來,否定我的說法。 但如果說這一千年來,就從中世紀的公元8世紀末到近代開端的19世紀初吧,赫赫有名的 威尼斯 共和 國,一定是亞得里亞海乃至包括愛奧尼亞海與 愛琴海 在內的整個 地中海 ,最具支配性與統治力的城市。 遠處的聖喬治·馬焦雷島,和它上面的大教堂,一定在頻頻點頭,贊同我的說法 在聖馬可廣場的渡口,我們換了渡船,告別了大海,駛向 威尼斯 運河的深處,路過 安康 聖母教堂,這是 威尼斯 僅次於聖馬可大教堂的第二大教堂。 渡船在 威尼斯 運河上乘風破浪,途徑一座木質橋,以 威尼斯 美術學院陳列館的名字命名,叫做學院橋。 快到學院橋的時候,不遠處 安康 聖母大教堂,在碧綠色運河的襯托下,巴 洛克 風格的大圓頂,散髮著迷人的藝術氣息,構成了 威尼斯 老城非常經典的圖畫。 威尼斯 的“水上衚衕”,也只有傳統的貢多拉才可以進入。 最初的 威尼斯 ,在395年 羅馬 帝國分家後,劃歸東 羅馬 帝國,從公元5世紀往後的兩三百年,亞得里亞 海西 岸包括 威尼斯 ,拉文納,都留下了拜占庭帝國的風采。至今拉文納的聖維塔教堂,還保存著拜占庭時代留下的 馬賽 克鑲嵌畫。 貢多拉的價格自然也是不菲,但即使這樣,也別輕信國內旅行網站的所謂一日游,到達 威尼斯 後,只要不是最旺季,都可以和船夫談一個彼此都滿意的價格。 如果天氣不是太熱,讓貢多拉小船在運河上漫無目的的漂流,欣賞古城美景,一定是非常美妙的體驗。 威尼斯 是怎樣在運河上做建築的呢?人們先將木柱插入 威尼斯 海水下麵的泥土之中,然後再鋪上一層又大又厚的 伊斯特拉 石。這種 伊斯特拉 石防水性能極好,是從亞德拉亞海的 伊斯特拉 運來的。然後在 伊斯特拉 石上砌上磚,這樣就建成了一座座建築。 由於磚比 伊斯特拉 石輕的很多,所以不會出現房子嚴重下沉的問題。如今很多古老建築門口,依然能看到木樁。 據說 威尼斯 有400座橋,但如果找出一座最有名的橋,那應該就是里亞托橋了。這座白色 大理 石的橋梁,是 威尼斯 的象徵。大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能猜到橋兩端用了多少木樁支撐嗎?
答案是12000根! 里亞托橋最初是建於1180年的木橋,後來改為吊橋,但1444年大橋坍塌。1580-1592年,改建為現在的石橋,雖然已經是16世紀最文物了,但既不圈地收費,而且橋上還有20多家精美的商店,一直營業到晚上10點。後面我曾親自踏上石橋,待會再寫。 從橋下穿過,感受一下里亞托橋的寬闊。 令拿破侖·波拿巴贊嘆不已的聖馬可廣場在旅館小憩片刻,我們迫不及待的出發,直奔聖馬可廣場,旅館距離廣場很近,走路也就十來分鐘。 穿過一條條運河的支流與一段段蜿蜒相連的小巷,視線盡頭,就是聖馬可大教堂的側面。 98.6米高的聖馬可鐘樓,不僅是整個 威尼斯 的制高點,也是 威尼斯 的象徵之一。 如今看到的鐘樓,始建於1514年,後來於1902年倒塌,但 威尼斯 人很快在1912年又用原建築材料重建了鐘樓。所以對於我們而言,這就是16世紀早期的偉大建築。 聖馬可大教堂正對著的就是聖馬可廣場,最初建於公元9世紀,當時只是聖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廣場。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 威尼斯 人將他奉為這座城市的守護神。 相傳公元828年,兩個 威尼斯 商人從 埃及 亞歷山大 將耶穌聖徒馬可的遺骨偷運回 威尼斯 ,併在同一年為聖馬可興建教堂,教堂內有聖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聖馬可的名字命名。我相信故事的真實程度:公元9世紀的 埃及 ,早已經不是托勒密王朝或 羅馬 帝國的 埃及 行省,伊斯蘭已經在此扎根生長了近200年,聖馬可作為“異教徒”的遺骸,想必也是疏於防範和管理的。 廣場上喂鴿子也是一件樂事,晚上還有露天酒吧門口的樂隊演出,其中以弗洛里安咖啡館(cafe florian)最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