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首】一生一次的東非之旅:從草原到海島 從火山到雪山

兩隻犀牛離我們很遠,肉眼幾乎只能看到兩個黑點。
由於盜獵者瘋狂捕殺犀牛,進行罪惡的犀牛角交易,犀牛數量銳減,原本威武的五大獸之一也變得非常膽小,一旦發現有人靠近,馬上躲進密林。
想起在 南非 私人保護區離犀牛隻有一米的距離,也許艱難生存就是追求自由必須付出的代價?
人類的罪行一再改變了動物的生態和天性。

由於塞倫蓋蒂還有部分馬拉河和格魯米提河,我們還有一絲希望,於是一進入塞倫蓋蒂,我們就跟司機說,我們的願望是,看角馬過河。



斑馬視力很好,角馬嗅覺一流,他們會相互放哨,提醒對方。
下圖的兩隻斑馬出現了基因突變,長出了斑點……


岸上一隻角馬也沒有,只有一群一群的河馬和水鳥。



然後悻悻離開。

畢竟大家對於 東非 草原的最初認知都是來源於央視紀錄片中趙忠祥老師的聲音“在一望無際的 非洲 草原上”,以及集大遷徙精華所在的“天河之渡”。
我們每天跟司機念叨著想看crossing,crossing,可是如今,在 東非 看crossing的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雖然7、8月才是過河的高峰期,但9月底10月初也有不少游客有幸看到crossing的盛況。
我們懷著莫大的期望而來,在 馬賽 馬拉的河邊眼看角馬群排隊突圍,期待、興奮、焦慮,最後因為Safari車輛的阻擋,角馬打消了過河的計劃,我們失望而歸。
在塞倫蓋地的河邊,只有斑馬的屍體告訴我們,這裡曾經歷過一場壯烈的渡河之戰,如今一切已歸於平靜。
其實我們早知道大自然不可預測,早知道能不能看到天河之渡全憑運氣,早知道這是一場飛躍一萬公里的賭註,但落空之後還是忍不住失望。

突然,一群角馬開始穿越土溝。
“Crossing!”
“They are crossing!“
我們大叫,讓司機停車,在土溝前給我們找了一個觀看的好角度。

“除了少點兒水其他都一樣啊”
“照片發到朋友圈絕對以假亂真”
“童叟無欺crossing!”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一邊笑得前仰後合,一邊控制住笑得顫抖的身體按下快門,連司機也忍不住笑說“funny group”。
不一會兒,大象也crossing了。

就算我們虛構了“過河”,可我們快樂得像一群孩子,童年玩泥巴的樂趣並不少於精緻玩具帶來的滿足感,我們的歡聲笑語灑在整個 非洲 草原。
就算我們虛構了“過河”,那又怎樣?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6個人知道。
一場天時地利的迷信也許 非洲 草原是一場殘酷的生存游戲,我們眼中的塞倫蓋蒂更多時候是一派和諧美好,欣欣向榮的景象。

當時正是日落剛剛開始,一天之中光線最美最柔和的時分。
長頸鹿、斑馬、角馬、大象在黃草綠樹相間的草原上悠然自得,簡直是我心目中動物樂園的模樣。
像童話繪本,或者迪斯尼的動畫片大結局,所有的動物聚在一起,下一秒就要手拉手唱起歌跳起舞,所有故事在這裡happy ending,王子、公主和森林里的小動物們一起,從此無憂無慮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象一家也走了。
第二天我們曾再次回到這片神奇的地方,發現空空如也,一隻動物也沒有。
這就是 東非 旅行獨特的魅力所在。
沒有人能保證你看到什麼,上天有多少個驚喜給你,同樣有多少個遺憾予你。
我們沒有看到天河之渡,卻誤入了天堂之境。
一路上,永遠不知道下一顆巧克力糖是什麼口味,也無法按圖索驥,照著網上攻略,奢望得到一顆和別人一模一樣的糖。
大自然就是美麗的偶然,不能早一分,也不能晚一秒。
在 千山 萬水人海相遇,一場天時地利的迷信。
這趟旅程是只屬於我們六個人的獨家記憶。

我們運氣很好,那些或壯闊或緊張或溫馨或可愛的畫面永遠留在膠片里和記憶中;
比如 :
兩隻用鼻子和牙打架的大象,以及旁邊淡定的吃草群眾。







我們以為大戰一觸即發,期待一場《 獅子 王》里主角與反派的現實較量,誰知五六隻鬣狗最終還是慫了,眼看著自己的窩被占,夾著尾巴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