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金字塔——穿梭在幻藍與沙黃主宰的國度【埃及開羅 赫爾格達 紅海 盧克索 亞歷山大】


各國游客一起在餐廳外面看球,很有氣氛。

盧克索 素有“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館”之稱,
散落在四處的古跡數不勝數,分佈在尼羅河的東西兩岸。
東岸是現代城區, 卡納克 神廟和 盧克索 神廟建築群也在這裡。
西岸被稱為“死者之城”,是喪葬寺廟和陵墓的所在地。
從 赫爾格達 到 盧克索 車程需要4-5小時。
抵達 盧克索 東岸是中午時分,烈日當頭,午飯後馬上開啟神廟之旅。

與其說是一座神廟,不如說是一個非凡的建築群。
這裡有聖所,涼亭,塔門,方尖碑,供奉著底比斯的神袛和無限榮耀的法老。
“它的主要建築阿蒙神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群之一,是最重要的禮拜場所。恢宏的阿蒙神廟是圍場的主要建築,有著名的多柱大廳、壯觀的紙莎草形狀 石柱 叢。”
走過公羊頭斯芬克斯大道,便抵達第一塔門。

“第二塔門是第18王朝最後一位法老開始修建的,工程一直延續至拉美西斯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時期。他們在入口兩側為自己豎立了三尊巨大的花崗岩雕像,如今其中一尊已經被毀。”
穿過第二塔門,便是多柱大廳。
一共有134根 石柱 ,上方有頂,有些顏色仍然可見。
“多柱大廳由拉美西斯一世設計,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修建。內牆上神秘的場景是為了熟悉宗教經典的祭司和王室而畫。外牆上的圖案則更容易理解,顯示了法老的軍事權力和力量,以及將混亂重歸秩序的能力。”
一直往前走到底,便是阿蒙拉神殿。


與 卡納克 神廟相比, 盧克索 神廟並不複雜。
同樣越往裡走,建築的年代就越久遠。
走進塔門,左邊是阿布赫格清真寺,要進去必須從神廟圍牆外進入。
右手邊是三船神龕,也稱為三船聖壇,歷史記載它是由哈特謝普蘇特修建,後來被她的繼子圖特摩斯三世盜用,獻給阿蒙、穆特、孔蘇。


它是為紀念一位當地聖人而建的。

“周圍有兩排圓柱,柱頭為蓮花花蕾,巨庭的圍牆以法老祭神的場景作為裝飾。在後牆上,拉美西斯17個兒子的雕像排成一排,還附有他們的名字和頭銜,在他們的前面是一幅漂亮的浮雕。”


來到阿蒙霍特普三世太陽神庭院。
“過去庭院的三面被兩排高聳的紙莎草 石柱 叢圍住,其 中東 、西兩側的 石柱 保存得最好,它們的柱頂過梁依然存在。1989年工人們在這裡發現了隱藏的26尊雕像,是被 羅馬 時期的祭司埋起來的,如今被陳列在 盧克索 博物館內。”——《Lonely Planet》

此時正是下午4點,在 盧克索 索菲特冬宮酒店Winter Palace 也就是冬宮,進行下午茶是不二選擇。
當時修建冬宮是為了吸引 歐洲 的上層階級游客,它是 埃及 最著名的老酒店之一。
瀰漫著 維多利亞 時期的氛圍,
高高的天花板,豪華的裝飾,無與倫比的尼羅河風光,巨大的泳池,種滿珍稀樹木的大花園。
然而下午茶令人失望,
茶點比不上藍罐曲奇,
茶更比不上國內立頓。






位於尼羅河河畔,裝修極具神秘的 埃及 風格!
只可惜匆匆一晚,沒有好好欣賞享受酒店的服務。
只看了 英格蘭 vs 克羅地亞 的世界杯比賽上半場。



太陽剛剛出來我們已經上路。
與東岸的 盧克索 市區不同,西岸是一個遠離喧囂和嘈雜的世界。
位於市中心以南6公里。沿路風景從現代市區變成破破爛爛的小鎮農村。

這兩尊巨像原來是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雕像。
羅馬 統治時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現了裂縫,
每當起風的時候,門農巨像就會發出歌聲般的聲音很神奇,
仿佛在向人們訴說這片古老土地上曾有過的傳奇。
但後來經過修補以後,門農巨像再也沒歌唱過。
“門農巨像後面的神廟所剩無幾,目前正在進行挖掘,越來越多的遺址展現在世人面前,在眾多雕像中,一對阿蒙霍特普三世和他妻子泰伊的巨型雕像目前占據著 開羅 的 埃及 博物館的中庭,一些雕像後來被其他法老拖走,還有許多至今仍然被掩埋在泥土中。”——《Lonely Planet》

盧克索 是 埃及 新王國法老建立的首都,
大約公元前2100年開始, 盧克索 西岸一直是王室的安葬地點,
是新王國時期的法老們選擇了這個荒無人煙、唯有金字塔形山峰高高聳立的山谷。
帝王谷曾經被稱為萬代法老之大墓地,有63座富麗堂皇、各具特色的王室陵墓。
我們抵達帝王谷才早上8點,已經非常非常曬了。
是個非常壯觀宏偉的山谷,
天是藍的,山谷、地面是黃白色的,這裡除了藍白兩色,看不到其他的色彩。
低頭防曬是沒有用的,地面輻射非常強烈。
紫外線無處不在,就像一根根針扎破臉上的水分子。
不是每個陵墓都同時對外開放,我們去的時候只看了三個陵墓,
陵墓裡面非常陰涼,成了我們的避暑勝地,
牆壁維護良好,色彩依稀可見。


背靠犬牙交錯的石灰岩懸崖的它,有一部分是在懸崖上開鑿的,它的美深深融入懸崖之中。
“自1891年以來經過不斷地挖掘和修複,古 埃及 最精美的遺址得以展現在世人面前。今天嘈雜的游客市場取代了當年壯觀的斯芬克斯大道。當時的庭院是一個花園,種滿了來自異域的樹木和芳香的植物。它被稱為最神聖的地方,由哈特謝普蘇特的一位朝臣設計,可能還是她的情人。”——《Lonely Planet》
想必在哈特謝普蘇特時期,它一定更迷人。



最初有24尊奧西裡斯巨像,現在只有部分保留了下來。
中央的花崗岩門廊通向由懸崖雕鑿而成的阿蒙神殿。
站在這個上平臺往下望去,大概距離女王廟50米處,
是蒙圖霍特普神廟和哈特謝普蘇特繼承人修建的圖特摩斯三世神廟,
但是這兩個神廟只剩下殘桓斷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