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們五月約定在歐洲嗎?(上篇)


這個大風車,也是這個顏色的。
深綠色的房屋,和藍天白雲,是一種賞心悅目的絕配。
大風車的用途,在於石磨。
在工業爆發的年代, 荷蘭 憑著大風車把麥子礦物磨成粉狀再加工, 成功 躋身發展大列車。
後來蒸汽和電動引擎,隨著時代巨輪,慢慢地取代了這些風中的巨輪。
留下來的,是那一段光輝時代的一張張黑白照片,和獨剩的這若干依然轉動的風車。


荷蘭 人每年要吃掉好多好多噸的起司(至於多少噸,麻煩自行搜索一下 )
風車村裡有個起司工廠,可以免費試吃。
於是大伙就繞著圓圈,把 荷蘭 姐姐切下來的小段起司,一掃而空。
我吃了幾段,就不吃了。
再吃,我的肚子就受不了了。


主要是,這裡的羊羊們也很喜歡呢。
不止玉米起司餅,它們還吃冰淇淋。




吹著海風,逛著小店,累了就坐下來吃點東西。
註:消費還是一樣的貴

是生的,沒煮過的。
我想試試,可是又怕肚子受不了這刺激。
畢竟旅途才剛開始,我不想冒這個險。
最後,我還是沒吃到。
想想,還是有點遺憾。



不近,整個路程要一個半小時。
羊角村 的攻略,一直都比較含糊。
在谷歌地圖上,也沒有明確的標記。
我在網上找了好久,也只是個大概。
也許,這地方真的不是很直通。
罷了,船到橋頭自然直。持著半熟的準備功夫,忐忑忐忑地趕去了。


一路上就看到好幾組的 亞洲 女子,有 中國 的,有 韓國 的,有 泰國 的。瞧著模樣就是奔著 羊角村 去的。
我這麼機警,當然是緊緊尾隨。
果不其然,輕輕鬆松地就找到了。
跳上船隻,出發!


這次也一樣。正當我們研究著租船時,就碰見這兩位老鄉。
異鄉遇老鄉,格外親切。二話不說,我們四人就合租了這紅色小船。


太陽還是有點曬的,小姐姐們記得要做好防曬。
坐在船里盪呀盪的,隨著徐徐的微風迎面吹來,我的悠長假期正式全面啟動!


景色依然是很美的,可是船上並沒有提供救生衣。想想,還是挺危險的。
如果可以,大家記得要向租船公司要救生衣。

大家可以把船靠岸,利用剩餘的時間好好走走。
天氣似乎回暖了,河道上可以看到飛揚的蚊蟲。
還有許多熱情的鴨子,紛紛靠攏過來討食。




來了歐洲自由行這幾次,有一個發現。
來自由行的亞洲人,幾乎清一色的女性(除了我們)。
大多倆人一組,也有三人一組的。
這兩位老鄉,拋下老公在 吉隆坡 ,背起行囊就來了。
我就納悶了,男人啊,你們的旅遊熱忱去了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