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展望三部曲 三(終章) 拱衛南海大動向 — 我有南海四千里 不負漢唐三沙旗 南海史志方略

1995年3月4艘潭門漁船在南沙仙娥礁附近被扣。
62名漁民被關押進 巴拉望 監獄200平方米的牢房內。其後10個月的時間內, 菲律賓 當局公開開庭28次,以“非法入境罪”對漁民進行審訊。
1998年1月11日在黃岩島北部打魚的漁民陳則波和另一艘潭門鎮漁船的20多名漁民被 菲律賓 方面抓扣,押至 蘇比克 灣海警站,關到5月6日才被釋放。
1999年5月潭門1艘漁船去黃岩島,遭菲軍艦追趕被撞沉,11名漁民落水。漁民陳則波和2名同伴被菲方撈起後扣押,至7月份才得以釋放。
2000年5月26日晚“瓊 瓊海 01068”號漁船遭 菲律賓 海岸警衛隊衝鋒槍掃射,船長符功武被擊穿心臟,當場死亡,其餘7名漁民被菲軍扣押至 公主港 的 巴拉望 監獄。
2006年4月27日潭門漁民陳奕超所在的“瓊 瓊海 03012”號漁船在 南沙群島 南方淺灘生產時,遭到一艘武裝船隻襲擊,4名漁民被打死,3名漁民受傷,其中兩人重傷。



毫不誇張地說,近幾十年,每個潭門的漁民家庭,都有男性家屬因為被外國劫持而葬身海外,而且每個家庭都不止一兩個,甚至有不少家庭已經因此絕戶。

從官方來講,兩岸關於段線的說法,也無法統一。1989年7月, 臺灣 “內政部”設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負責丈量領海的基點和基線,並設立另一個協助起草中華民國專屬經濟區法和領 海法 的特別委員會。兩個特別委員會提出了“歷史性水域”概念,但委員會成員之間對此存在分歧。
大陸這邊則一直強調對 南海 諸島的主權。1958年9月4日的《中華人民 共和 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規定,直線基線法和l2海裡的領海寬度同樣適用於東沙群島、 西沙群島 、 中沙群島 和 南沙群島 。1996年5月15日《中華人民 共和 國關於領海基線的聲明》則劃定了 西沙群島 領海基線。使用直線基線圍繞 西沙群島 諸島形成封閉型的折線圈。
但對於 南海 海域,尤其是九段線,則從未予以任何說明。 中國 政府始終表示保證外國船舶、飛機在 南海 國際航道的航行、飛行自由和安全。這一立場被認為是證明瞭段線內的海域,並未被認為是本國領海。實際上,自1947年段線劃定以來,國際船隻在 南海 的航行也一直未被 中國 方面制止。而 中國 政府對 西沙群島 領海基線的劃定,更從側面證明這一點:如果九段線內是領海,那麼 西沙群島 沒有必要再劃定領海基線。
這令各方都陷入困惑。一些人主張官方儘快明示九段線在劃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這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由於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等概念成為現代海洋主權的主要概念,1998年,大陸也頒佈了《中華人民 共和 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南海 諸島並不在大陸的大陸架上,也無法被200海裡專屬經濟區涵蓋。因此大陸該法第14條指出,“本法的規定不影響中華人民 共和 國享有的歷史性權利。”這一條被認為是對 南海 權力的堅持。目前僅可查見,國家測繪局2003年5月發佈的《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將九段線稱為’ 南海 諸島歸屬範圍線”。這一悄無聲息的提法或許顯露了大陸方面的底線—島嶼才是重點。
鑒於 南海 已經被瓜分的現狀,以及 中國 對 南海 近代以來實際控制的虛弱,大陸一些學者也並不堅持對段線內海域的完全主權,而是重點放在 南海 諸島主權上。
原 新加坡 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鄒克淵教授認為,地圖上的段線如同其他證據一樣,可被看成是支持 中國 對 南海 聲稱的一種證據。”九段線有助於 中國 對線內諸群島提出主張,特別是淹沒在水中的淺灘和暗沙;也有助作為 中國 與 南海 其他國家劃分海上邊界的證據。因此,無論段線的法律地位最後如何認定,它在地圖上的存在不僅不能被刪除,而且要加倍保護之,珍惜之。” 中國立場——對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矛盾1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94年生效。
中國 尊重《公約》,是《公約》的簽署國。
2 中國 對 南海 諸島礁及相關海域由歷史形成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是在2000多年間形成的。
3 1994年生效的《公約》不能追溯既往。
它不能追溯和重新劃分歷史上形成的各國的主權、主權權利和海域管轄權,同時它承認各國關於海洋和島礁的歷史性權利。
《公約》不適用於海洋島礁歸屬權的調整。 中國態度——尊重歷史 外交磋商解決中國 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在解決海洋島嶼與海域劃界爭端問題上, 中國 主張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與直接當事方通過協商談判解決。 中國行動——協商談判 緩和對峙局勢在此期間, 中國 政府著眼於管控、穩定局勢,維護 中國 與東盟關係大局,對菲、越、馬等國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外交努力,特別是與 菲律賓 進行了多輪磋商,推動局勢走向緩和。 2012年4月10日 黃岩島事件爆發




行政管轄步入新階段
三沙市 和三沙警備區成立掛牌,就是要依法履行國家賦予的管轄職能,努力把 三沙市 建設成為維護 南海 主權和 南海 資源開發服務的重要基地。
設立 三沙市 是維護國家 南海 權益的重大舉措,彰顯我國在 南海 的行政管轄一脈相承。 二、執法維權
堅決打擊“侵漁侵權”
打擊 南海 “侵漁侵權”行為,保護我國漁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海上作業秩序,是體現 三沙市 對 南海 管轄權的主要內容。 三、資源開發
旅游、漁業、油氣產業
目前 海南 每年的漁業捕獲量僅為8萬噸左右。而據海洋專家研究預測,三沙漁業資源的潛在捕獲量高達500萬噸,每年的可持續捕獲量也在200萬噸以上。
不僅旅游和漁業開發, 三沙市 在油氣開發上也將大有作為。 2013年1月22日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開始




2013年6月,菲方不顧 中方 強烈反對,成立了由5名人員組成的中菲 南海 爭議仲裁庭。
2013年7月,它以人力和資源有限為由,把秘書服務正式“外包”給常設仲裁法院,具體服務內容包括協助查找和指定專家,發佈信息和新聞稿,組織在 海牙 和平 宮舉行聽證會,支付仲裁員和其他人員的費用等,也就是選定常設仲裁法院作為案件的書記處。
南海 仲裁案的費用要由當事雙方承擔。在 中方 堅決反對的情況下,“ 菲律賓 出了雙份錢”。
2016年7月12日, 海牙 國際仲裁法庭對 南海 仲裁案做出“最終裁決”,判 菲律賓 “勝訴”,並否定了“九段線”, 還宣稱 中國 對 南海 海域沒有“歷史性所有權”。 最終結果








但 越南 、 菲律賓 等卻不斷違反2002年《 南海 各方行為宣言》 ,大搞永久性設施,不斷逼迫 中國 。 越南 是最為積極的一個國家。
與 菲律賓 不同, 越南 多年來一直在不聲不響的填海造島。
實施“島有居民、礁有駐軍、暗灘有哨台”的戰略。
雖然沒有大型挖泥船的支持,但靠著肩挑手扛,圍堰填海,依靠大規模的人力,在過去3年時間中,已經在我國南沙的10個島礁填海造島達到48.6萬平方米。


還在島上部署了軍事指揮中心和行政中心,已經形成了實際控制。
如今, 越南 已經成為侵占我國島礁最多,時間最長的國家。
需要指出的是, 越南 之所以肆無忌憚在 南海 大規模造島,很明顯,是得到一些西方國家的支持。

其實就是剛好露出水面的幾塊礁石。
1994年,又抖了抖膽,收回了美濟礁。其後就一直守候著那幾塊石頭。 二 島嶼—基點—基線—經濟區 在南沙 最大短板便是沒有占領海島要往外劃基線就得靠島,孤零零的礁石沒用,得靠島嶼的依托才能在鄰近的礁石上設基點。
至於島的定義,海洋公約吵得亂七八糟,所以後來 中國 乾脆出了一個規定,500平方米以上一律算島,以下的算礁(這是對內的,對外靈活掌握,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在南沙海域 中國 的最大短板是沒有占據大的島嶼,缺乏管控局勢的有效手段。 怎樣吹填成島?南沙礁盤周圍大多有面積廣大的淺灘,裡面最多的就是大量海沙,填海最有效率也是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將這些沙子利用起來,就地開采使用。如此多的海沙當然不能用抓鬥或者鏟子螞蟻搬家,而依賴於一種更有效率的作業方式——吹填。
吹填一般是指用挖泥船挖泥後,通過管線把泥艙中的泥水混合物,排放到近海陸地,將近海淤泥填墊,排除淤泥中的水分,達到一定標高,使之具有可利用價值。 吹沙填海的工具是什麼? 全球第三的造島神器——天鯨號該船裝備了當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挖泥設備。
裝機功率、疏浚能力處於 亞洲 第一、全球前三的地位。
一艘造價8億元, 越南 200多億的軍費,也就購買30艘天鯨號!
為了加快在 南海 區域的填海速度, 中國 出動了大量工程船隻和機械參與施工,其規模甚至大到海軍專門改造了數艘登陸艦作為“施工隊”的生活保障船。而在這支船隊中,對填海工程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便是 亞洲 第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鯨”號。 從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間,“天鯨”號多次往返於南沙華陽礁、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和南薰礁之間,通過輪流作業提高效率,累計天數達193天。
其中,2013年12月至2014年是“天鯨”號在南沙作業的高峰時段。
他往來於五個礁盤之間,累計工作174天。
按照每小時吹填海沙4500立方米計算,“天鯨”號在南沙五個島礁吹填了超過1000萬立方米的沙土和海水,大約相當於3個 美國 胡佛水壩消耗的混凝土。


在 唐山 市政府的計劃中,曹妃甸的面積將在2008年增長一倍,到2030年擴大為380平方公里。 吹沙填海的典型代表——鳳凰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