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兒子的春節在北緯13.26度穿越高棉(附打破大小圈避人攻略和西港攻略)
↑吳哥寺 看到兩個老外,抬本書靜靜地坐在那裡,清晨的陽光暖暖灑在他們身上,多和諧的畫面。什麼時候,我的旅行也可如此這般,不再著急,坐在歷史遺跡前,讀著這裡曾經發生的故事,偶爾抬頭幻想一下,歷史與現實慢慢交織在一起,多好。 ↑吳哥寺 崩密列(Beng Mealea),12世紀蘇利耶跋摩二世興建,設計風格與吳哥寺大致相同,只是未經任何修葺,是吳哥最神秘的寺廟之一。
回酒店吃了早餐,出發去崩密列。大概2個小時的車程。
崩密列,是一處未經修複的遺跡。這裡,有著魔幻森林的氣氛,想象著在這綠蔭之中,一則東方故事的女主角,公主和她的王子情人,正在此經歷他們令人驚嘆的奇遇。 當陽 光照進,如夢如幻。我總感覺,崩密列的美,並非完全的自然之美,而是有種戲劇之美。那些亂亂的石堆,那些撐破石塊的 大樹 ,以勇猛的姿態穿越時空的浪漫。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出來,已是 暹粒 的正午時分, 日照 當頭,氣溫非常高,我們找了一個餐廳吃飯,順便躲一下高溫。下午2點多的時候再次出發,原本的行程是女王宮,但一看時間,覺得這個時候去到女王宮正是大批團隊在的時候,於是跟司機商量是否能先去班提色瑪。司機說這樣的話不順路,再去女王宮還得折返回來,考慮到女王宮本身並不大,如果人一多就幾乎看不到什麼了,所以還是決定先去班提色瑪,司機也同意了。
班提色瑪(Banteay Samre),12世紀由蘇利耶跋摩二世建造的 印度 教寺廟。
班提色瑪,應該是沒有旅游團來的一個寺廟,寥寥幾個游人,非常安靜,是一個很適合拍照的地方。當我駐足觀望這些空無,總是驚愕不已,不敢相信很久以前,這裡曾上演了不可思議的故事。此地的浪漫傳奇存留於生者記憶。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很喜歡像班提色瑪這樣安靜的寺廟,所以在裡面似乎已經忘了時間,待我們出來的時候已接近5點,司機說女王宮下午5點就關門了,來不及再折返回去。好吧,那麼我們只能放棄。回到老城區找飯吃。 ↑暹粒 Day3 聖劍 塔遜 東梅奔寺 吳哥寺如果說整個吳哥遺跡是一副油畫,那麼在看到這裡最精彩的部分之前,一層更加柔和的精緻的染色讓這幅作品色彩濃烈,富有變化和力度。它們不像那些寺廟一樣有名,但它們卻和明信片上的奇跡一樣,是這個建築群韻味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聖劍寺(Preah Khan),1191年由闍耶跋摩七世為父親建造的佛教寺廟,相傳,是闍耶跋摩二世給了他的繼承人一把聖劍而得名。建築風格與巴戎寺相同。這裡是佛僧居住和學習的地方,也是闍耶跋摩七世重建吳哥城時居住的地方,有相當一段時期,高棉的重要節日慶典都在這裡舉行。
相對闍耶跋摩修建的塔布倫寺、巴戎寺,這裡要安靜許多。它有一種氣質,一種凋落的華美。像一位韶華不再的社交名媛,如今已衰落不堪,滿臉皺紋,但卻有過最風光的日子。可以想見曾經的那些盛典,或是,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聖劍寺 ↑聖劍寺 ↑聖劍寺 東梅奔寺(East Mebon),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在10世紀建造,是 印度 教寺廟,與比粒寺同屬一種風格。原來建在人造湖的中心島上,一個三級平臺,頂層有五座磚塔。
東梅奔寺周圍如今湖水已經乾涸,只有寺廟的遺跡還矗立在這裡,牆外有神氣的 石獅 ,在藍天白雲之下,顯得非常壯魄。 ↑東梅奔寺 ↑東梅奔寺 ↑東梅奔寺 ↑東梅奔寺 第二次來到吳哥寺是下午3點以後,陽光依然熾烈,我們沿一層迴廊看了取自 印度 兩大史詩《羅摩衍那》、《摩柯婆羅多》神話的攪動乳海、神猴助戰浮雕。爬上第二層,從第二層通往第三層樓的陡峭臺階,使它顯得特別高。這些臺階並非寬闊莊嚴,而是一種艱難匆忙的手段,用來攀升至一位隱秘之神所在。它們另神明顯得遙不可及高深莫測。
本來我們還是計劃要爬上曾經遙不可及的第三層看看,哪知上去的時候卻看見排隊的人已經差不多繞了第二層的佛塔一周,於是果斷放棄了。走到其他僻靜之處,用另外一種方式感受對它的敬畏。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回酒店吃了早餐,出發去崩密列。大概2個小時的車程。
崩密列,是一處未經修複的遺跡。這裡,有著魔幻森林的氣氛,想象著在這綠蔭之中,一則東方故事的女主角,公主和她的王子情人,正在此經歷他們令人驚嘆的奇遇。 當陽 光照進,如夢如幻。我總感覺,崩密列的美,並非完全的自然之美,而是有種戲劇之美。那些亂亂的石堆,那些撐破石塊的 大樹 ,以勇猛的姿態穿越時空的浪漫。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 崩密列出來,已是 暹粒 的正午時分, 日照 當頭,氣溫非常高,我們找了一個餐廳吃飯,順便躲一下高溫。下午2點多的時候再次出發,原本的行程是女王宮,但一看時間,覺得這個時候去到女王宮正是大批團隊在的時候,於是跟司機商量是否能先去班提色瑪。司機說這樣的話不順路,再去女王宮還得折返回來,考慮到女王宮本身並不大,如果人一多就幾乎看不到什麼了,所以還是決定先去班提色瑪,司機也同意了。
班提色瑪(Banteay Samre),12世紀由蘇利耶跋摩二世建造的 印度 教寺廟。
班提色瑪,應該是沒有旅游團來的一個寺廟,寥寥幾個游人,非常安靜,是一個很適合拍照的地方。當我駐足觀望這些空無,總是驚愕不已,不敢相信很久以前,這裡曾上演了不可思議的故事。此地的浪漫傳奇存留於生者記憶。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班提色瑪寺 很喜歡像班提色瑪這樣安靜的寺廟,所以在裡面似乎已經忘了時間,待我們出來的時候已接近5點,司機說女王宮下午5點就關門了,來不及再折返回去。好吧,那麼我們只能放棄。回到老城區找飯吃。 ↑暹粒 Day3 聖劍 塔遜 東梅奔寺 吳哥寺如果說整個吳哥遺跡是一副油畫,那麼在看到這裡最精彩的部分之前,一層更加柔和的精緻的染色讓這幅作品色彩濃烈,富有變化和力度。它們不像那些寺廟一樣有名,但它們卻和明信片上的奇跡一樣,是這個建築群韻味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聖劍寺(Preah Khan),1191年由闍耶跋摩七世為父親建造的佛教寺廟,相傳,是闍耶跋摩二世給了他的繼承人一把聖劍而得名。建築風格與巴戎寺相同。這裡是佛僧居住和學習的地方,也是闍耶跋摩七世重建吳哥城時居住的地方,有相當一段時期,高棉的重要節日慶典都在這裡舉行。
相對闍耶跋摩修建的塔布倫寺、巴戎寺,這裡要安靜許多。它有一種氣質,一種凋落的華美。像一位韶華不再的社交名媛,如今已衰落不堪,滿臉皺紋,但卻有過最風光的日子。可以想見曾經的那些盛典,或是,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聖劍寺 ↑聖劍寺 ↑聖劍寺 東梅奔寺(East Mebon),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在10世紀建造,是 印度 教寺廟,與比粒寺同屬一種風格。原來建在人造湖的中心島上,一個三級平臺,頂層有五座磚塔。
東梅奔寺周圍如今湖水已經乾涸,只有寺廟的遺跡還矗立在這裡,牆外有神氣的 石獅 ,在藍天白雲之下,顯得非常壯魄。 ↑東梅奔寺 ↑東梅奔寺 ↑東梅奔寺 ↑東梅奔寺 第二次來到吳哥寺是下午3點以後,陽光依然熾烈,我們沿一層迴廊看了取自 印度 兩大史詩《羅摩衍那》、《摩柯婆羅多》神話的攪動乳海、神猴助戰浮雕。爬上第二層,從第二層通往第三層樓的陡峭臺階,使它顯得特別高。這些臺階並非寬闊莊嚴,而是一種艱難匆忙的手段,用來攀升至一位隱秘之神所在。它們另神明顯得遙不可及高深莫測。
本來我們還是計劃要爬上曾經遙不可及的第三層看看,哪知上去的時候卻看見排隊的人已經差不多繞了第二層的佛塔一周,於是果斷放棄了。走到其他僻靜之處,用另外一種方式感受對它的敬畏。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