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之行---波蘭篇
行前準備:
辦理簽證:需提供四張白底2寸近照,銀行流水半年憑證(不斷月),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房產證、私家車憑證複印件等,若退休需退休證複印件,在職的還要單位出示證明和公司營業執照複印件加蓋公司公章,還要簽證申請人姓名職位,工作時間,工資收入,之後還要前去錄製指紋。
準備的物品:除了衣服之外,我帶的還有一個背包,一個攝影包,洗漱用品必須。拖鞋一雙,許多 歐洲 飯店不預備;吹風機幾乎每家都有,到是熱水壺不是每家都有,愛喝熱茶的人需自備。現金,去 中國 銀行換了一些歐元,美金沒什麼作用。 波蘭 、 匈牙利 、 捷克 均用自己的貨幣,很少看到有銀聯的線路,但一般的商店都可刷visa信用卡,很方便。
很早就被 東歐 的風光與人文所吸引, 維也納 的城市風光,多瑙河兩岸的風情, 布拉格 的多式風格建築,正是這片 東歐 土地誕生了哥白尼、居裡夫人、肖邦、施特 勞斯 、 卡夫 卡等眾多科學和文化巨人,這是一片充滿激情和靈性的沃土。2016年末,我終於擠出時間可以到嚮往的 東歐 旅游觀光了。
Day1:
12月12日凌晨,我和張老師駕車來到T3航站樓,將車子交給接車的後就來到集合地點,沒有人遲到,托運行李也很順利,這似乎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飛機正常起飛,或許是即將親撫 東歐 的興奮,將近9個小時的航行我在機上怎麼也睡不著。 波蘭 航空公司的駕駛員比較性急,提前一個小時就到了 華沙 ,以至於我們都入了關到機場接客大廳,導游雖然到了,而司機卻沒有這個思想準備,使得我們這群人傻傻的在機場等待大巴車的到來。
隨著司機的到來,我們也開始了第一天的 波蘭 之行。由於時差的原因,這裡臨近中午,陽光明媚,加上冬季原因,這裡下午4點太陽就會落山,因此此時正是拍攝的最好時間。
波蘭 是在 東歐 中部,由於位置的重要也使 波蘭 在歷史上常陷入戰亂之中。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魯士和 奧地利 瓜分。而位於 維斯 瓦河中游西岸的首都 華沙 ,是有700多年的歷史一座古城,二戰中, 華沙 人民抵抗德軍侵略,憤怒的希特勒下令把 華沙 從地球上抹去,這座繁華的都市90%被炸成了一片廢墟。戰後, 波蘭 人重 新建 設 華沙 ,重建的城區保留了修舊如舊的原有古城風貌。 第一站我們來到坐落於首都 華沙 近郊的維蘭諾夫宮,又稱之為 波蘭 國王夏宮,這是一組造型別緻、雕塑精美的巴 洛克 式建築群。冬日的夏宮游人並不是很多,整個院內人跡寥寥。 此時,陽光燦爛,照射著以黃色調為主的建築物上,更顯艷麗耀眼。樹木雖已光禿,但院內的草坪卻依舊翠綠。宮殿雖不宏偉,但巴 洛克 風格依舊濃郁。 維蘭諾夫宮最初僅是一座莊園,1677~1696年間被國王約翰三世索別斯基購買,由 意大利 建築師修建。18世紀歸伊•盧博米爾斯卡公主所有。1805年,她的女婿波托茨基在宮內創建了 波蘭 第一個博物館和圖書館,併在其周圍擴建 法國 式公園。 納粹占領期間這裡的文物被盜,公園及園內建築被毀。 1955~1965年重建,整個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夏宮還曾是外國元首訪問 波蘭 時的下榻地,據說戴高樂、尼克鬆以及周恩來總理都在此住過。 第二站是肖邦紀念公園,我們乘坐大巴下車後,先經過冰滑的路面來到一個街口,在街口的一角立著一尊人物塑像,一個留著斯 大林 一樣的鬍子、穿著長大衣、手拄著帶鞘戰刀的人物威嚴的立在基座之上,原來這就是 波蘭 著名人物約瑟夫•畢蘇斯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指揮 波蘭 軍團;1918一1922年在政黨中持共同政見者支持下,任“國家元首”,他趁蘇俄內戰發動的肢解 俄羅斯 的戰爭雖然失敗,但在 華沙 戰役中卻大破“紅色拿破侖”圖哈切夫斯基,保住了新生的 波蘭 共和 國。1926年發動軍事政變,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之後在德蘇之間保持平衡外交路線。此時地面結冰,天氣寒冷,畢蘇斯基目光冷峻,周圍樹木的乾枯更顯得這位歷史人物的孤獨。 前方不遠就是瓦津基公園,園中最醒目的就是音樂大師肖邦的銅雕像,這是被稱為世界上最飄逸的肖邦雕像,寬大的底座由淺褐色的花崗石砌成。在一片繁盛的枝葉下,肖邦瀟灑地高高昂著頭,清風撩起他的長髮和衣襟,目光深邃遠眺。肖邦雕像的前面是一片開闊的草坪,後面是茂密的樹木,由於寒冬,在光禿禿的枝條映襯下,更加顯示出肖邦心向祖國的激情。我喜歡肖邦的音樂,當年在 德國 工作時,每天入睡前總要靠聽 歐洲 古典音樂入眠,在月光皎潔的夜晚,聆聽他的音樂則更具韻味,或激澎湃、或陰郁、或憂傷,這個雕塑很好的詮釋了肖邦的個性。或許憂郁過重,現實中的肖邦體弱多病,雖在異邦曾有過受人仰視的瀟灑,但畢竟飄逸的時候不多,年紀僅39歲就離開了人間。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肖邦的這尊雕像被破壞。1958年5月,肖邦雕像又重新立起。每年夏天逢周末,這裡會在肖邦雕像下舉行露天音樂會,來自世界各地著名鋼琴家在這裡演奏肖邦作品。 在公園的右側,有一尊李斯特的半身塑像,目光凝重的看著游人和他曾給 巴黎 人推出的天才音樂家肖邦。當年的肖邦默默無聞,一場音樂演奏會上,李斯特建議把音樂廳的燈全部關掉感受音樂帶來的體驗。悠揚的音樂在大廳里迴旋,人們如痴如醉的沉寂在美妙的音樂中。當音樂停止後,掌聲經久不息,大家發現並不是李斯特本人演奏,而是一張陌生的面孔肖邦。李斯特用自己的方式把肖邦的音樂送到了 巴黎 ,李斯特和肖邦的情義也變得更加濃重,李斯特也因為自己高尚的品格受到人們的尊敬。長椅上覆蓋著薄薄的白雪冰霜,映襯音樂家塑像的聖潔。 第三站是科學文花宮,大巴在街上行駛,遠遠地就可見到這座 華沙 地標性的建築。科學文化宮建成於1955年,是目前 波蘭 最高的建築,文化宮位於中央火車站和中心地鐵站中間,若是不小心迷失了方向,抬頭找到它就會確定方向。文化科學宮被稱為是“斯 大林 的禮物”,顯然是當年蘇聯送給 波蘭 的禮物,整棟樓都是蘇聯建築的風格,與 華沙 建築迥異。許多 波蘭 人認為這是蘇聯統治的象徵,特別是 東歐 巨變時,它成為 波蘭 人心頭排斥一座建築。 但是,歷史不應忽略這座大樓功績,這座大樓乃是蘇聯首席建築師設計,構思將 俄羅斯 巴 洛克 式風格與哥特式細節相融合,運用在一座鋼結構的大樓上。在戰爭剛剛結束,整個國家還是一片廢墟的時候,這座大樓是城市希望與鼓舞, 波蘭 人不僅是在物質上獲得了,曾經精神上的激勵不能忘記。 我站在科學文花宮腳下,浮想聯翩,此時夕陽漸漸西下,陽光抹在高聳的樓上,更加顯得金碧輝煌。在遠處現代化商業高樓的遮擋下,我們站在林立高樓陰影中,感覺寒風更加凜冽,鼻子都被凍紅了。歷史留下的難道僅僅是這座有形的大樓,留給後人的是更多的思考。
穿過繁華的地下 通道 ,我們來到科學文化宮斜對面的一家中餐館,或許是時間過早,店里的米飯不夠了,大家吃了一半飯又尷尬的等待現蒸的米飯。當晚入住在一家離市區偏遠的飯店,我放下行李,獨自冒著小雪出去探道,走出二里地也沒見一家商店,見到一座輝煌的大樓,正要走進去,一個漂亮的高挑 波蘭 姑娘走了出來,我上前詢問周圍哪裡有超市,她熱情而微笑著指著遙遠的方向,那是 華沙 市區。本想買點當地的美食和啤酒,無奈只得回飯店喝牛二了!
Day2:
12月13日,由於時差的原因,第二天不到六點我就起來了,這很正常,上次到 西歐 旅游也是這種情況,據說同團的有人3點多鐘就醒了。由於起的很早,早晨的時光還是很從容的。 歐洲 的早餐幾乎一樣,就那幾樣東西,麵包香腸雞蛋牛奶咖啡,缺鹽少味。今天,我們將游覽著名的 華沙 古城。
二戰期間, 華沙 遭受毀滅性的破壞,但在戰爭結束以後, 波蘭 人民按原樣重建城市,保持了中世紀古城的風貌。 華沙 的古城是作為特例於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因為世界遺產一般是拒絕接受重建的東西,但 華沙 人自發地起來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為世界所有的古城作出了榜樣,也對 歐洲 的古城保護產生了重要影響。 我們先來到著名的 克拉科夫 郊區街,從哥白尼塑像開始游覽。哥白尼塑像端坐在街道的一側,側臉給了著名的十字教堂,目光而是投向遠方的 華沙 大學校門,這一造型可以說意味深長,是對宗教的冷眼還是對學子的企盼,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哥白尼曾大膽的創建了“太陽中心說”,而之前在 歐洲 盛行的是“地球中心說”,也就是說,日月星辰都圍著地球運轉。由於哥白尼當時的科學認定,違背 羅馬 教皇的學說,他曾遭受到的攻擊和歧視可想而知,但他為了科學堅定而執著。在十六世紀,為人類貢獻了《天體運行論》巨著。我想他的目光或許更多的是翹盼著從 華沙 大學走出更多為了科學而奮不顧身的後人。 接下來我們走進 華沙 大學,這是 波蘭 最大的大學,曾被《 泰晤士 高等教育》在2006年評為世界500強大學之一,2007年被 波蘭 報紙評為 波蘭 最好的高校。從開始建校 華沙 大學就在 波蘭 的政治,文化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從這所校門走出的不僅有肖邦,更有眾多的國家首要和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陽光灑在校園的街道,校園內清凈整潔,幾尊塑像形象逼真的與路邊長椅和諧融合、渾然一體。 走出 華沙 大學,我們來到著名的聖十字大教堂內。始建於公元1679~1696年這座教堂矗立於 波蘭 首都 華沙 市中心,它的命運與這座城市乃至整個 波蘭 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1944年 波蘭 軍民為保衛家園、保衛 和平 以這座教堂為堡壘,舉行英勇的反納粹起義,戰鬥持續14天,勇士們將鮮血灑在十字架下,這座著名的教堂也同時被毀,成為戰死者的靈堂。現在的聖十字大教堂是戰爭硝煙散去後1946年重建。 聖十字教堂還安葬著肖邦的心臟,肖邦客居他鄉非常孤寂,面對亡國之痛,他自稱是“遠離母親的 波蘭 孤兒”,臨終時還把不能身返祖國成為終生憾事,囑咐親人將他的心臟一定要運回祖國。就這樣,人們將他的心臟運到了 波蘭 華沙 ,遵照他的遺囑安放在聖十字大教堂,讓它永遠地為 波蘭 而祈禱。教堂內泛著金色的光芒,幾個 歐洲 人虔誠的禱告,有的靜坐在長椅上,有的長跪在塑像前。我們靜靜地觀賞者那一幅幅宗教畫捲,生怕打擾了那些禱告的人們。 走出教堂,沿著大街前行,我們來到一座廣場,這座廣場就是 華沙 無名烈士墓。廣場建於1925年,在二次大戰期間也同樣遭到毀壞,這也是重建的。無名烈士墓中存放著從戰場上收集來的泥土。墓上還刻著戰鬥過的地點與日期。無名烈士墓也是 波蘭 舉行各種活動的重要場所,按照 波蘭 外交禮儀規定,外國重要代表團來訪和駐 波蘭 使節到任均須向無名烈士墓獻花。兩個威武的士兵持長槍站立在那裡,面前是人們敬獻的鮮花
一群身著制服穿著短裙的女孩走過,金髮碧眼,笑聲朗朗,為陽光燦爛的廣場增加了青春的活力,後來才知道她們是前往總統府參加活動,難怪大冷的天這身打扮。 離開廣場,我們繼續沿著大街行走, 波蘭 總統府出現在眼前,總統府前軍人把守,但游客可以在大門口照相,這有區別於 巴黎 的總統府,門衛在離著建築老遠的街口把守,你在街對面他就沖你叫喚,似乎你手裡拿的不是相機而是武器。 那群女孩正在門口排隊等待,這裡可不像廣場陽光明媚,陰影處則更加寒冷。 從總統府往前走,街邊有一尊高傲的立像,那是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他一生經歷了逮捕、監禁、放逐、流亡,最後客死異鄉。他的詩想象豐富,瑰麗生動,形式通俗,為 波蘭 積極浪漫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他的生活和創作中始終貫穿著一個理想,就是爭取祖國的解放,或許這就是他的塑像屹立在 華沙 街頭的原因。 再往前走就是一片開闊的廣場,皇家老城堡出現在眼前。皇家城堡是一座王宮,從16世紀末到瓜分 波蘭 200年間, 波蘭 君主的正式駐地就在這裡,這座粉色建築就位於 華沙 老城入口處的城堡廣場。在歷史上,皇家城堡曾一再受到 瑞典 、 德國 、俄國等軍隊的破壞和掠奪。在19世紀,1830年11月起義失敗後,皇家城堡被沙皇用作一個行政中心。二戰中古城被炸成一片廢墟,戰爭一結束, 波蘭 人民就著手重建 華沙 古城,1963年整個工程竣工,古城每座建築物的外貌都保持了原來的建築風格。現在成為博物館對外開放,裡面收藏許多 波蘭 歷任王朝統治者的珍貴寶物。 克拉科夫 郊區街到了這裡道路開始狹窄,這意味著開始進入老城了。經過老城堡廣場中心矗立著的齊格蒙特三世的圓柱紀念碑,在老城小路街口,張老師饒有興緻的與一個手風琴街頭藝人合影。 走過 聖約翰 教堂和聖母教堂就到了集市廣場,正是聖誕節前夕,這裡臨時搭起了許多商戶,出售著食品,而著名的 華沙 美人魚就圈在其中。 集市廣場是 波蘭 首都 華沙 老城的核心,是 華沙 最古老最重要的旅游名勝之一。老城的中心集市廣場的美人魚塑像也是 華沙 城的象徵,傳說遠古時一位叫Wars的漁夫在 維斯 瓦河邊捕了一條美人魚,他給迷人的美人魚取名Zawa並且帶回了家,後來他答應了美人魚的要求放還 維斯 瓦河,人魚變成一位美女Zawa嫁給了漁夫。然而就在她們居住 維斯 瓦河邊逐漸繁華起來,他們的名字就成為城市的名稱Warszawa。故事傳奇而浪漫,看來任何國度的城市都是一樣,城市的誕生大多伴隨著一個美麗的愛情傳說,為一個城市增加了許多柔情。廣場邊上一個出售彩筆畫的老翁贏得了大家的青睞,大概20歐元就能購買他的兩幅畫。 沿著街道再往前走就是老城堡,這座紅磚城堡也是 華沙 老城的主要建築,不過近處並不能看到全貌,張老師看到一些人向側面深處走去,於是我們也跟了過去,果然,在那裡能夠看到古堡的全貌。
辦理簽證:需提供四張白底2寸近照,銀行流水半年憑證(不斷月),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房產證、私家車憑證複印件等,若退休需退休證複印件,在職的還要單位出示證明和公司營業執照複印件加蓋公司公章,還要簽證申請人姓名職位,工作時間,工資收入,之後還要前去錄製指紋。
準備的物品:除了衣服之外,我帶的還有一個背包,一個攝影包,洗漱用品必須。拖鞋一雙,許多 歐洲 飯店不預備;吹風機幾乎每家都有,到是熱水壺不是每家都有,愛喝熱茶的人需自備。現金,去 中國 銀行換了一些歐元,美金沒什麼作用。 波蘭 、 匈牙利 、 捷克 均用自己的貨幣,很少看到有銀聯的線路,但一般的商店都可刷visa信用卡,很方便。
很早就被 東歐 的風光與人文所吸引, 維也納 的城市風光,多瑙河兩岸的風情, 布拉格 的多式風格建築,正是這片 東歐 土地誕生了哥白尼、居裡夫人、肖邦、施特 勞斯 、 卡夫 卡等眾多科學和文化巨人,這是一片充滿激情和靈性的沃土。2016年末,我終於擠出時間可以到嚮往的 東歐 旅游觀光了。
Day1:
12月12日凌晨,我和張老師駕車來到T3航站樓,將車子交給接車的後就來到集合地點,沒有人遲到,托運行李也很順利,這似乎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飛機正常起飛,或許是即將親撫 東歐 的興奮,將近9個小時的航行我在機上怎麼也睡不著。 波蘭 航空公司的駕駛員比較性急,提前一個小時就到了 華沙 ,以至於我們都入了關到機場接客大廳,導游雖然到了,而司機卻沒有這個思想準備,使得我們這群人傻傻的在機場等待大巴車的到來。
隨著司機的到來,我們也開始了第一天的 波蘭 之行。由於時差的原因,這裡臨近中午,陽光明媚,加上冬季原因,這裡下午4點太陽就會落山,因此此時正是拍攝的最好時間。
波蘭 是在 東歐 中部,由於位置的重要也使 波蘭 在歷史上常陷入戰亂之中。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魯士和 奧地利 瓜分。而位於 維斯 瓦河中游西岸的首都 華沙 ,是有700多年的歷史一座古城,二戰中, 華沙 人民抵抗德軍侵略,憤怒的希特勒下令把 華沙 從地球上抹去,這座繁華的都市90%被炸成了一片廢墟。戰後, 波蘭 人重 新建 設 華沙 ,重建的城區保留了修舊如舊的原有古城風貌。 第一站我們來到坐落於首都 華沙 近郊的維蘭諾夫宮,又稱之為 波蘭 國王夏宮,這是一組造型別緻、雕塑精美的巴 洛克 式建築群。冬日的夏宮游人並不是很多,整個院內人跡寥寥。 此時,陽光燦爛,照射著以黃色調為主的建築物上,更顯艷麗耀眼。樹木雖已光禿,但院內的草坪卻依舊翠綠。宮殿雖不宏偉,但巴 洛克 風格依舊濃郁。 維蘭諾夫宮最初僅是一座莊園,1677~1696年間被國王約翰三世索別斯基購買,由 意大利 建築師修建。18世紀歸伊•盧博米爾斯卡公主所有。1805年,她的女婿波托茨基在宮內創建了 波蘭 第一個博物館和圖書館,併在其周圍擴建 法國 式公園。 納粹占領期間這裡的文物被盜,公園及園內建築被毀。 1955~1965年重建,整個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夏宮還曾是外國元首訪問 波蘭 時的下榻地,據說戴高樂、尼克鬆以及周恩來總理都在此住過。 第二站是肖邦紀念公園,我們乘坐大巴下車後,先經過冰滑的路面來到一個街口,在街口的一角立著一尊人物塑像,一個留著斯 大林 一樣的鬍子、穿著長大衣、手拄著帶鞘戰刀的人物威嚴的立在基座之上,原來這就是 波蘭 著名人物約瑟夫•畢蘇斯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指揮 波蘭 軍團;1918一1922年在政黨中持共同政見者支持下,任“國家元首”,他趁蘇俄內戰發動的肢解 俄羅斯 的戰爭雖然失敗,但在 華沙 戰役中卻大破“紅色拿破侖”圖哈切夫斯基,保住了新生的 波蘭 共和 國。1926年發動軍事政變,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之後在德蘇之間保持平衡外交路線。此時地面結冰,天氣寒冷,畢蘇斯基目光冷峻,周圍樹木的乾枯更顯得這位歷史人物的孤獨。 前方不遠就是瓦津基公園,園中最醒目的就是音樂大師肖邦的銅雕像,這是被稱為世界上最飄逸的肖邦雕像,寬大的底座由淺褐色的花崗石砌成。在一片繁盛的枝葉下,肖邦瀟灑地高高昂著頭,清風撩起他的長髮和衣襟,目光深邃遠眺。肖邦雕像的前面是一片開闊的草坪,後面是茂密的樹木,由於寒冬,在光禿禿的枝條映襯下,更加顯示出肖邦心向祖國的激情。我喜歡肖邦的音樂,當年在 德國 工作時,每天入睡前總要靠聽 歐洲 古典音樂入眠,在月光皎潔的夜晚,聆聽他的音樂則更具韻味,或激澎湃、或陰郁、或憂傷,這個雕塑很好的詮釋了肖邦的個性。或許憂郁過重,現實中的肖邦體弱多病,雖在異邦曾有過受人仰視的瀟灑,但畢竟飄逸的時候不多,年紀僅39歲就離開了人間。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肖邦的這尊雕像被破壞。1958年5月,肖邦雕像又重新立起。每年夏天逢周末,這裡會在肖邦雕像下舉行露天音樂會,來自世界各地著名鋼琴家在這裡演奏肖邦作品。 在公園的右側,有一尊李斯特的半身塑像,目光凝重的看著游人和他曾給 巴黎 人推出的天才音樂家肖邦。當年的肖邦默默無聞,一場音樂演奏會上,李斯特建議把音樂廳的燈全部關掉感受音樂帶來的體驗。悠揚的音樂在大廳里迴旋,人們如痴如醉的沉寂在美妙的音樂中。當音樂停止後,掌聲經久不息,大家發現並不是李斯特本人演奏,而是一張陌生的面孔肖邦。李斯特用自己的方式把肖邦的音樂送到了 巴黎 ,李斯特和肖邦的情義也變得更加濃重,李斯特也因為自己高尚的品格受到人們的尊敬。長椅上覆蓋著薄薄的白雪冰霜,映襯音樂家塑像的聖潔。 第三站是科學文花宮,大巴在街上行駛,遠遠地就可見到這座 華沙 地標性的建築。科學文化宮建成於1955年,是目前 波蘭 最高的建築,文化宮位於中央火車站和中心地鐵站中間,若是不小心迷失了方向,抬頭找到它就會確定方向。文化科學宮被稱為是“斯 大林 的禮物”,顯然是當年蘇聯送給 波蘭 的禮物,整棟樓都是蘇聯建築的風格,與 華沙 建築迥異。許多 波蘭 人認為這是蘇聯統治的象徵,特別是 東歐 巨變時,它成為 波蘭 人心頭排斥一座建築。 但是,歷史不應忽略這座大樓功績,這座大樓乃是蘇聯首席建築師設計,構思將 俄羅斯 巴 洛克 式風格與哥特式細節相融合,運用在一座鋼結構的大樓上。在戰爭剛剛結束,整個國家還是一片廢墟的時候,這座大樓是城市希望與鼓舞, 波蘭 人不僅是在物質上獲得了,曾經精神上的激勵不能忘記。 我站在科學文花宮腳下,浮想聯翩,此時夕陽漸漸西下,陽光抹在高聳的樓上,更加顯得金碧輝煌。在遠處現代化商業高樓的遮擋下,我們站在林立高樓陰影中,感覺寒風更加凜冽,鼻子都被凍紅了。歷史留下的難道僅僅是這座有形的大樓,留給後人的是更多的思考。
穿過繁華的地下 通道 ,我們來到科學文化宮斜對面的一家中餐館,或許是時間過早,店里的米飯不夠了,大家吃了一半飯又尷尬的等待現蒸的米飯。當晚入住在一家離市區偏遠的飯店,我放下行李,獨自冒著小雪出去探道,走出二里地也沒見一家商店,見到一座輝煌的大樓,正要走進去,一個漂亮的高挑 波蘭 姑娘走了出來,我上前詢問周圍哪裡有超市,她熱情而微笑著指著遙遠的方向,那是 華沙 市區。本想買點當地的美食和啤酒,無奈只得回飯店喝牛二了!
Day2:
12月13日,由於時差的原因,第二天不到六點我就起來了,這很正常,上次到 西歐 旅游也是這種情況,據說同團的有人3點多鐘就醒了。由於起的很早,早晨的時光還是很從容的。 歐洲 的早餐幾乎一樣,就那幾樣東西,麵包香腸雞蛋牛奶咖啡,缺鹽少味。今天,我們將游覽著名的 華沙 古城。
二戰期間, 華沙 遭受毀滅性的破壞,但在戰爭結束以後, 波蘭 人民按原樣重建城市,保持了中世紀古城的風貌。 華沙 的古城是作為特例於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因為世界遺產一般是拒絕接受重建的東西,但 華沙 人自發地起來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為世界所有的古城作出了榜樣,也對 歐洲 的古城保護產生了重要影響。 我們先來到著名的 克拉科夫 郊區街,從哥白尼塑像開始游覽。哥白尼塑像端坐在街道的一側,側臉給了著名的十字教堂,目光而是投向遠方的 華沙 大學校門,這一造型可以說意味深長,是對宗教的冷眼還是對學子的企盼,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哥白尼曾大膽的創建了“太陽中心說”,而之前在 歐洲 盛行的是“地球中心說”,也就是說,日月星辰都圍著地球運轉。由於哥白尼當時的科學認定,違背 羅馬 教皇的學說,他曾遭受到的攻擊和歧視可想而知,但他為了科學堅定而執著。在十六世紀,為人類貢獻了《天體運行論》巨著。我想他的目光或許更多的是翹盼著從 華沙 大學走出更多為了科學而奮不顧身的後人。 接下來我們走進 華沙 大學,這是 波蘭 最大的大學,曾被《 泰晤士 高等教育》在2006年評為世界500強大學之一,2007年被 波蘭 報紙評為 波蘭 最好的高校。從開始建校 華沙 大學就在 波蘭 的政治,文化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從這所校門走出的不僅有肖邦,更有眾多的國家首要和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陽光灑在校園的街道,校園內清凈整潔,幾尊塑像形象逼真的與路邊長椅和諧融合、渾然一體。 走出 華沙 大學,我們來到著名的聖十字大教堂內。始建於公元1679~1696年這座教堂矗立於 波蘭 首都 華沙 市中心,它的命運與這座城市乃至整個 波蘭 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1944年 波蘭 軍民為保衛家園、保衛 和平 以這座教堂為堡壘,舉行英勇的反納粹起義,戰鬥持續14天,勇士們將鮮血灑在十字架下,這座著名的教堂也同時被毀,成為戰死者的靈堂。現在的聖十字大教堂是戰爭硝煙散去後1946年重建。 聖十字教堂還安葬著肖邦的心臟,肖邦客居他鄉非常孤寂,面對亡國之痛,他自稱是“遠離母親的 波蘭 孤兒”,臨終時還把不能身返祖國成為終生憾事,囑咐親人將他的心臟一定要運回祖國。就這樣,人們將他的心臟運到了 波蘭 華沙 ,遵照他的遺囑安放在聖十字大教堂,讓它永遠地為 波蘭 而祈禱。教堂內泛著金色的光芒,幾個 歐洲 人虔誠的禱告,有的靜坐在長椅上,有的長跪在塑像前。我們靜靜地觀賞者那一幅幅宗教畫捲,生怕打擾了那些禱告的人們。 走出教堂,沿著大街前行,我們來到一座廣場,這座廣場就是 華沙 無名烈士墓。廣場建於1925年,在二次大戰期間也同樣遭到毀壞,這也是重建的。無名烈士墓中存放著從戰場上收集來的泥土。墓上還刻著戰鬥過的地點與日期。無名烈士墓也是 波蘭 舉行各種活動的重要場所,按照 波蘭 外交禮儀規定,外國重要代表團來訪和駐 波蘭 使節到任均須向無名烈士墓獻花。兩個威武的士兵持長槍站立在那裡,面前是人們敬獻的鮮花
一群身著制服穿著短裙的女孩走過,金髮碧眼,笑聲朗朗,為陽光燦爛的廣場增加了青春的活力,後來才知道她們是前往總統府參加活動,難怪大冷的天這身打扮。 離開廣場,我們繼續沿著大街行走, 波蘭 總統府出現在眼前,總統府前軍人把守,但游客可以在大門口照相,這有區別於 巴黎 的總統府,門衛在離著建築老遠的街口把守,你在街對面他就沖你叫喚,似乎你手裡拿的不是相機而是武器。 那群女孩正在門口排隊等待,這裡可不像廣場陽光明媚,陰影處則更加寒冷。 從總統府往前走,街邊有一尊高傲的立像,那是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他一生經歷了逮捕、監禁、放逐、流亡,最後客死異鄉。他的詩想象豐富,瑰麗生動,形式通俗,為 波蘭 積極浪漫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他的生活和創作中始終貫穿著一個理想,就是爭取祖國的解放,或許這就是他的塑像屹立在 華沙 街頭的原因。 再往前走就是一片開闊的廣場,皇家老城堡出現在眼前。皇家城堡是一座王宮,從16世紀末到瓜分 波蘭 200年間, 波蘭 君主的正式駐地就在這裡,這座粉色建築就位於 華沙 老城入口處的城堡廣場。在歷史上,皇家城堡曾一再受到 瑞典 、 德國 、俄國等軍隊的破壞和掠奪。在19世紀,1830年11月起義失敗後,皇家城堡被沙皇用作一個行政中心。二戰中古城被炸成一片廢墟,戰爭一結束, 波蘭 人民就著手重建 華沙 古城,1963年整個工程竣工,古城每座建築物的外貌都保持了原來的建築風格。現在成為博物館對外開放,裡面收藏許多 波蘭 歷任王朝統治者的珍貴寶物。 克拉科夫 郊區街到了這裡道路開始狹窄,這意味著開始進入老城了。經過老城堡廣場中心矗立著的齊格蒙特三世的圓柱紀念碑,在老城小路街口,張老師饒有興緻的與一個手風琴街頭藝人合影。 走過 聖約翰 教堂和聖母教堂就到了集市廣場,正是聖誕節前夕,這裡臨時搭起了許多商戶,出售著食品,而著名的 華沙 美人魚就圈在其中。 集市廣場是 波蘭 首都 華沙 老城的核心,是 華沙 最古老最重要的旅游名勝之一。老城的中心集市廣場的美人魚塑像也是 華沙 城的象徵,傳說遠古時一位叫Wars的漁夫在 維斯 瓦河邊捕了一條美人魚,他給迷人的美人魚取名Zawa並且帶回了家,後來他答應了美人魚的要求放還 維斯 瓦河,人魚變成一位美女Zawa嫁給了漁夫。然而就在她們居住 維斯 瓦河邊逐漸繁華起來,他們的名字就成為城市的名稱Warszawa。故事傳奇而浪漫,看來任何國度的城市都是一樣,城市的誕生大多伴隨著一個美麗的愛情傳說,為一個城市增加了許多柔情。廣場邊上一個出售彩筆畫的老翁贏得了大家的青睞,大概20歐元就能購買他的兩幅畫。 沿著街道再往前走就是老城堡,這座紅磚城堡也是 華沙 老城的主要建築,不過近處並不能看到全貌,張老師看到一些人向側面深處走去,於是我們也跟了過去,果然,在那裡能夠看到古堡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