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一期一會
↑根津美術館 館內的紀念品商店同樣值得一逛,挑選一兩張精美的明信片也是一種樂趣。 ↑根津美術館 從美術館出發,跟著Google地圖步行20分鐘就到了明治神宮球場。
“那一天,在神宮球場的外場觀眾席上,我一個人一邊喝著啤酒,一邊觀看棒球比賽。神宮球場距離我居住的公寓僅一步之遙,而我當時是個熱情的養樂多燕子隊支持者。天空中一絲雲也沒有,風兒暖洋洋的,是個無可挑剔的 陽春 佳日。那時神宮球場外場上還沒有設置座椅,只是一面斜坡,長著一片綠草。我躺在草地上,啜飲著啤酒,不時仰面眺望天空,一邊觀看比賽......而我下決心 ‘對啦,寫篇小說試試’,便是在這個瞬間。我還清晰地記得那晴朗的天空,剛剛恢復了綠色的草坪的觸感,以及棒球發出的悅耳響聲。”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這樣說著。
↑明治神宮球場 ↑明治神宮球場 ↑明治神宮球場 ↑明治神宮球場 ↑明治神宮球場 “在 東京 時,基本是去神宮外苑跑步。那是神宮球場旁邊的環形跑道,跟 紐約 的中央公園當然無法相比,不過在 東京 的鬧市中心,卻是十分罕見的綠意盎然的地段。”
通向村上春樹經常跑步的跑道,有一條兩旁長滿銀杏樹的大道,路邊有一家名為SHAKE SHACK的美式牛肉 漢堡 店。
↑shake shack 明治神宮外苑店 ↑shake shack 明治神宮外苑店 1853年, 美國 海軍提督佩里率領4艘戰艦、兩千多名船員到訪江戶灣。超過兩千噸的“黑船”震驚了民眾和幕府。幾年前龐然大物般的中華帝國在鴉片戰爭中被 大英 帝國擊敗的新聞已經讓 日本 受到強烈的衝擊,最終 日本 在1854年簽署了《日美和親條約》,江戶幕府兩百多年的鎖國時代被迫宣告結束。隨後,明治維新開始。
1872年,在派出使節團到歐美學習考察之後,明治政府宣佈拋棄過去習慣的曆法,改用歐美各國通行的陽曆。這是一場由上而下、全面的、徹底的變革。最具有象徵意義的是天皇本人穿上了西裝,剪短了頭髮,皇后也改變髮型,穿起西洋禮服。天皇與皇后還打破傳統,到頭吃起牛肉。在此之前, 日本 人一般是不把牛肉當成食物的。牛是耕作的工具、農民的伙伴,怎能被端上餐桌呢? ↑shake shack 明治神宮外苑店 大快朵頤之後乘地鐵到六本木--這裡是 東京 時尚藝術的新地標,周邊大樓林立,除了聚集世界各地的商業精英之外, 東京 中城和六本木Hills兩大複合建築立面雲集了購物、美食、電影院、日式花園、電視臺、展望觀景台、商務中心、高級公寓,以及世界一流的頂級飯店。 ↑東京中城 創造了魂鬥羅、實況足球等經典游戲的KONAMI公司就在 東京 中城的這棟大樓中辦公,作為一個曾經狂熱的實況足球迷,和它的偶遇可能是命中註定。 ↑東京中城 在 東京 中城負一樓商場的這家蔦屋書店裡面,發現了新瓶裝舊酒的《灌籃高手》漫畫,考慮到行李箱的空間問題,猶豫之下買走最後一集留作紀念。 ↑東京中城 ↑東京中城 ↑東京中城 ↑東京中城 如果說看到《灌籃高手》漫畫是純屬偶然,那麼探訪這家虎屋則是“蓄謀已久”。 ↑虎屋菓寮 虎屋是一家有著400多年曆史的老牌和菓子店。它最早只是 京都 一家普通街邊點心店,後來逐漸成為了皇室御用點心供應商。它把傳統點心變成了 日本 文化的象徵,每一塊點心樣式都非常的精緻,不僅有季節限定款,還有很多可以私人定製的款式,就連點心的名字也充滿 日本 文化氣息, 比如 遠櫻、夜之梅、嵐山、新春河畔等等,很多都來自 日本 的古典詩集。 ↑虎屋菓寮 在 中國 的隋唐盛世,“唐菓子”隨著佛教傳入 日本 ,用於祭祀供佛的唐朝制菓技術也隨之引進。當時的 日本 沒有生產砂糖的技術,所有砂糖都由遣唐使一點一滴帶回,所以唐菓子極其珍貴。“唐菓子”的在 日本 上流社會成為超人氣點心,屬於貴族和神社的專利。
和菓子真正精緻化是在大約500多年前的安土桃山時代開始,當時用抹茶佐點心來款待賓客的茶道文化成為既定風俗。人們認為對佐茶點心的用心程度,是誠意與格調彰顯的依據。在上流社會間,茶菓子也越來越纖細精巧。到了江戶時代,隨著砂糖的普及和茶道的普遍,和菓子越來越受重視,從這個時期開始,原本附屬於茶道的的和菓子開始獨立性的發展。 小心翼翼地品嘗著這樣的點心,有一種千年前大唐文化的涌動和傳承之感。 ↑虎屋菓寮 ↑東京中城 ↑六本木 走近六本木Hills,首先會被一座高約十米的巨型蜘蛛雕塑吸引。它代表著此處網羅世界最前沿信息,將全世界的人們聚集於此。 ↑六本木之丘 對於游客而言,這裡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觀賞 東京 夜間和 東京 塔的最佳去處--52層的觀景台,和以現代藝術為中心的涵蓋時尚、建築、設計、攝影、電影等多個藝術門類的森美術館。由於這兩處我們上次來 東京 時已經去過,所以這次沒有再去,但在六本木Hills的樓下廣場也能看到 東京 塔。 ↑六本木之丘 附上上次登上觀景台時拍的照片。
《 東京 塔》一書中有這麼一段驚艷的描述:“籠罩於墨綠色中的樹木前方是 東京 塔,橙紅色的燈光將周圍照耀得明亮而奪目。經由坡路,從塔的正下方通過,抬頭向上看去,那壯麗而又具有透視效果的巨大橋梁,像是為了通往月亮而搭建的。” ↑六本木之丘 ↑六本木之丘
“丸之內”大概就是“皇城根下”的意思,這塊地區是位於皇居和 東京 站之間被劃分出來的商業區,在江戶時代則是貴族、大臣、武士的居住區。丸之內是 東京 主要的金融、經濟中心之一。這裡最大的特征是白天與晚間的人口差距極大,平日白天以企業雇員為主,而夜間和假日則是利用 東京 鐵路和地鐵作為交通工具的休閑人潮。 ↑丸之內商業區 鑽出地鐵站,“ 東京 站”這棟華麗的文藝復興風格的紅磚煉瓦建築就跳入眼前。 東京 站竣工於1914年,為鋼筋磚瓦結構。雖然他在1923年 關東 大地震中幸免於難,但沒能逃過1945年美軍的空襲,外壁、房頂、內部多處遭到損毀。二戰之後由於物資匱乏,使用廢棄物料進行搶修,改為兩層,預計能夠在5年內保持完好,怎料足足支撐了60年未見異常,2012年重新改建恢覆成最初的三層建築。 ↑丸之內商業區 暫時把視野從 東京 站移開,步行十分鐘來到丸之內國際大廈地下1樓。這裡的TANITA食堂是由 日本 的體脂體重計公司TANITA開設的。這家公司最初在員工餐廳以均衡的飲食幫助員工減重,引起社會熱議後,乾脆把自家食堂的伙食對外開放。這裡的套餐熱量較低,且增加了蔬菜量,減少鹽分,吃起來清爽飽足,又讓身體沒有負擔。 ↑丸之內商業區 ↑丸之內商業區 ↑丸之內商業區
“那一天,在神宮球場的外場觀眾席上,我一個人一邊喝著啤酒,一邊觀看棒球比賽。神宮球場距離我居住的公寓僅一步之遙,而我當時是個熱情的養樂多燕子隊支持者。天空中一絲雲也沒有,風兒暖洋洋的,是個無可挑剔的 陽春 佳日。那時神宮球場外場上還沒有設置座椅,只是一面斜坡,長著一片綠草。我躺在草地上,啜飲著啤酒,不時仰面眺望天空,一邊觀看比賽......而我下決心 ‘對啦,寫篇小說試試’,便是在這個瞬間。我還清晰地記得那晴朗的天空,剛剛恢復了綠色的草坪的觸感,以及棒球發出的悅耳響聲。”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這樣說著。
↑明治神宮球場 ↑明治神宮球場 ↑明治神宮球場 ↑明治神宮球場 ↑明治神宮球場 “在 東京 時,基本是去神宮外苑跑步。那是神宮球場旁邊的環形跑道,跟 紐約 的中央公園當然無法相比,不過在 東京 的鬧市中心,卻是十分罕見的綠意盎然的地段。”
通向村上春樹經常跑步的跑道,有一條兩旁長滿銀杏樹的大道,路邊有一家名為SHAKE SHACK的美式牛肉 漢堡 店。
↑shake shack 明治神宮外苑店 ↑shake shack 明治神宮外苑店 1853年, 美國 海軍提督佩里率領4艘戰艦、兩千多名船員到訪江戶灣。超過兩千噸的“黑船”震驚了民眾和幕府。幾年前龐然大物般的中華帝國在鴉片戰爭中被 大英 帝國擊敗的新聞已經讓 日本 受到強烈的衝擊,最終 日本 在1854年簽署了《日美和親條約》,江戶幕府兩百多年的鎖國時代被迫宣告結束。隨後,明治維新開始。
1872年,在派出使節團到歐美學習考察之後,明治政府宣佈拋棄過去習慣的曆法,改用歐美各國通行的陽曆。這是一場由上而下、全面的、徹底的變革。最具有象徵意義的是天皇本人穿上了西裝,剪短了頭髮,皇后也改變髮型,穿起西洋禮服。天皇與皇后還打破傳統,到頭吃起牛肉。在此之前, 日本 人一般是不把牛肉當成食物的。牛是耕作的工具、農民的伙伴,怎能被端上餐桌呢? ↑shake shack 明治神宮外苑店 大快朵頤之後乘地鐵到六本木--這裡是 東京 時尚藝術的新地標,周邊大樓林立,除了聚集世界各地的商業精英之外, 東京 中城和六本木Hills兩大複合建築立面雲集了購物、美食、電影院、日式花園、電視臺、展望觀景台、商務中心、高級公寓,以及世界一流的頂級飯店。 ↑東京中城 創造了魂鬥羅、實況足球等經典游戲的KONAMI公司就在 東京 中城的這棟大樓中辦公,作為一個曾經狂熱的實況足球迷,和它的偶遇可能是命中註定。 ↑東京中城 在 東京 中城負一樓商場的這家蔦屋書店裡面,發現了新瓶裝舊酒的《灌籃高手》漫畫,考慮到行李箱的空間問題,猶豫之下買走最後一集留作紀念。 ↑東京中城 ↑東京中城 ↑東京中城 ↑東京中城 如果說看到《灌籃高手》漫畫是純屬偶然,那麼探訪這家虎屋則是“蓄謀已久”。 ↑虎屋菓寮 虎屋是一家有著400多年曆史的老牌和菓子店。它最早只是 京都 一家普通街邊點心店,後來逐漸成為了皇室御用點心供應商。它把傳統點心變成了 日本 文化的象徵,每一塊點心樣式都非常的精緻,不僅有季節限定款,還有很多可以私人定製的款式,就連點心的名字也充滿 日本 文化氣息, 比如 遠櫻、夜之梅、嵐山、新春河畔等等,很多都來自 日本 的古典詩集。 ↑虎屋菓寮 在 中國 的隋唐盛世,“唐菓子”隨著佛教傳入 日本 ,用於祭祀供佛的唐朝制菓技術也隨之引進。當時的 日本 沒有生產砂糖的技術,所有砂糖都由遣唐使一點一滴帶回,所以唐菓子極其珍貴。“唐菓子”的在 日本 上流社會成為超人氣點心,屬於貴族和神社的專利。
和菓子真正精緻化是在大約500多年前的安土桃山時代開始,當時用抹茶佐點心來款待賓客的茶道文化成為既定風俗。人們認為對佐茶點心的用心程度,是誠意與格調彰顯的依據。在上流社會間,茶菓子也越來越纖細精巧。到了江戶時代,隨著砂糖的普及和茶道的普遍,和菓子越來越受重視,從這個時期開始,原本附屬於茶道的的和菓子開始獨立性的發展。 小心翼翼地品嘗著這樣的點心,有一種千年前大唐文化的涌動和傳承之感。 ↑虎屋菓寮 ↑東京中城 ↑六本木 走近六本木Hills,首先會被一座高約十米的巨型蜘蛛雕塑吸引。它代表著此處網羅世界最前沿信息,將全世界的人們聚集於此。 ↑六本木之丘 對於游客而言,這裡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觀賞 東京 夜間和 東京 塔的最佳去處--52層的觀景台,和以現代藝術為中心的涵蓋時尚、建築、設計、攝影、電影等多個藝術門類的森美術館。由於這兩處我們上次來 東京 時已經去過,所以這次沒有再去,但在六本木Hills的樓下廣場也能看到 東京 塔。 ↑六本木之丘 附上上次登上觀景台時拍的照片。
《 東京 塔》一書中有這麼一段驚艷的描述:“籠罩於墨綠色中的樹木前方是 東京 塔,橙紅色的燈光將周圍照耀得明亮而奪目。經由坡路,從塔的正下方通過,抬頭向上看去,那壯麗而又具有透視效果的巨大橋梁,像是為了通往月亮而搭建的。” ↑六本木之丘 ↑六本木之丘
“丸之內”大概就是“皇城根下”的意思,這塊地區是位於皇居和 東京 站之間被劃分出來的商業區,在江戶時代則是貴族、大臣、武士的居住區。丸之內是 東京 主要的金融、經濟中心之一。這裡最大的特征是白天與晚間的人口差距極大,平日白天以企業雇員為主,而夜間和假日則是利用 東京 鐵路和地鐵作為交通工具的休閑人潮。 ↑丸之內商業區 鑽出地鐵站,“ 東京 站”這棟華麗的文藝復興風格的紅磚煉瓦建築就跳入眼前。 東京 站竣工於1914年,為鋼筋磚瓦結構。雖然他在1923年 關東 大地震中幸免於難,但沒能逃過1945年美軍的空襲,外壁、房頂、內部多處遭到損毀。二戰之後由於物資匱乏,使用廢棄物料進行搶修,改為兩層,預計能夠在5年內保持完好,怎料足足支撐了60年未見異常,2012年重新改建恢覆成最初的三層建築。 ↑丸之內商業區 暫時把視野從 東京 站移開,步行十分鐘來到丸之內國際大廈地下1樓。這裡的TANITA食堂是由 日本 的體脂體重計公司TANITA開設的。這家公司最初在員工餐廳以均衡的飲食幫助員工減重,引起社會熱議後,乾脆把自家食堂的伙食對外開放。這裡的套餐熱量較低,且增加了蔬菜量,減少鹽分,吃起來清爽飽足,又讓身體沒有負擔。 ↑丸之內商業區 ↑丸之內商業區 ↑丸之內商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