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醉美甘南——隨心所向















DAY7:年寶玉則(仙女湖)—— 達日 —— 瑪多 在第二天的早晨,我們選擇了環繞仙女湖小走一段。如果要到達妖女湖,要整整走上一天才能到達,路上遇到了不少徒步的驢友,打算環繞仙女湖和妖女湖徒步,心底默默的佩服。那麼近又那麼遠,我們一行人循著冰川方向走,走回到湖邊,偶然碰見一群喇嘛在慶祝,不知道是歡慶他們到達了年寶玉則還是這是他們獨特的表達感情的方式。一群人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現在的喇嘛,也跟著時代在進步,自拍神器在手,45度必須來一張。
在離開年寶玉則前往 達日 的路上,有幸碰到了幾年一次的大型法會。從各個地方趕來的喇嘛和覺姆匯聚在達唐白蓮甘露院,虔誠地聽取四世活佛的傳道授經。藏區,相對而言漢語普及程度不是那麼高。藏族,作為一個特殊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文化發源。信仰就是他們的最大的精神支柱。在小編一知半解聽不懂好心喇嘛跟我說話的時候,修行的大叔過來解圍了。大叔是從外地特地趕過來參加法會的,這個法會幾年一次,一次為期兩個月,我們到的時候剛好是最後幾天了,也是與它有緣的人才能碰得見。四世活佛就在寺廟大殿講經,一些德高望重的修行人才能有機會給他獻上哈達,淋上甘露水,剩下的大部分喇嘛則是在殿外通過現代設備,觀看實時直播講經。天氣這麼炎熱,人那麼多,還是絡繹不絕的有喇嘛和覺姆往內擠,簡陋的廣場上滿滿都是人,在他們的世界里,沒有比親耳聽見活佛的講經更為榮幸的事情了。大叔說,每個藏族人一生都在修行,即使當不了喇嘛,也不會放棄修行,現在的社會雖然開放,但是自己的孩子還是不能忘記信仰。也就是有了像大叔這般一直在為信仰堅守的人,才能造就了藏族對信仰源源不斷地堅持。兩三歲的小喇嘛捧著一本經書坐在師傅旁邊默默誦讀,前面是一群等著進殿奉獻的僧人,大棚里密密麻麻的紅色袈裟。。。。。
一路到 瑪多 的路上,運氣不是一般地好。神奇般地在4700米的海拔,遇到了在平地上的河流冰川。4700米,河流的水結成了在陸地上的冰川。一片一片,雖然沒有冰河世紀里那樣的白雪皚皚,冰川連綿,但是這一片足以讓小編心醉。像一個小朋友放肆地在冰川上蹦躂,來個跳躍,再蹲下來細細研究一下地上的冰川結構,滿足了南方孩子的好奇心。
到達 瑪多 已經是下午3點了,趙師傅給我們安頓好住宿之後,帶著飢腸轆轆的我們奔向了川菜的懷抱。。在 瑪多 縣糧油賓館往格薩爾王的紀念廣場走100米,有一家寫了 德陽 的川菜館。老闆和伙計都是正宗的 四川 人,做的川菜是麻而不辣,正宗 四川 味,吃的好嗨森。邊吃邊在糾結是否直接奔向兩湖一碑,從 瑪多 開車到兩湖一碑還要2個小時左右。時間比較充裕。空閑下來的時間,留給了讓小編目不暇接的格薩爾王的紀念廣場。
瑪多 ,是格薩爾王稱王的地方,這裡有著他的很多傳說。整個紀念廣場五彩繽紛,到處都是彩色版的六字箴言,適合慢慢悠悠地逛上半天。廣場上的阿公靜靜趴在格爾薩王雕像下禱告,工人靜靜地在粉刷六字箴言,些許游人靜靜地閑逛。兩湖一碑,來看的人並不是很多。 瑪多 ,作為一個蠻淳樸的城鎮,安靜而祥和。阿公主動跟你打招呼,雖然我們的交流有障礙,但是他仍是熱情地指引你禱告,一份微笑,一份真情,一份引導,帶你瞭解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廣場外圍一圈長長的轉經筒,順著轉經筒走上一圈,也會讓你腳步略微凌亂。小編原來是想繞著轉經筒走上三圈,卻發現只是走上一圈,已是氣喘吁吁。一邊走,一邊轉動轉經筒,一大圈下來,手臂已經有酸疼的跡象。那麼,藏民的三圈,四圈,五圈,甚至更多圈,是怎麼堅持下來的!信仰帶給他們的實質動力,精神富足,真的可以剋服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