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衝突3:巴基斯坦見聞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發生過什麼事情,在生活中就會像一個無知的孩童。——西塞羅 緣起為這篇游記起了這麼大的一個題目,非常擔心能不能切得到題目,但是也不用擔心,因為也並沒有寄希望於通過一次旅行,就能真正解答心中的疑問。在出發前半年的時間,生活經歷了很多的變化,夜裡也常常做夢會夢到一些人生的終極問題:人是什麼?我是什麼?等等全是這些很終極的問題,從夢裡醒來也常常是巨大的恐慌。
幾年前,第一次到達 以色列 的哭牆,落地的時間在傍晚,在哭牆的廣場上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衝擊,內心的衝擊。當雙手觸摸到光滑的石壁,仿佛時空靜止,空氣凝結,浮現在我眼前的畫面是 拉賓 帶著 以色列 士兵在六日戰爭奪回哭牆並喜極而泣的畫面。
而在聖墓教堂,跟隨排隊的人群鑽進狹小的墓穴,跟隨他們屈膝,祈禱,幾千年的歷史,聖經里描述的故事在眼前呈現,即使我這個不信奉任何宗教的人,都因為歷史的厚重而感到凝重。
歷史,從未遠離歷史不僅僅在人們的口述中,歷史會一直停留在那裡。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 歐洲 大陸徘徊......."1847年,一個 德國 人,向全世界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到現在都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思想\主義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只是有些思潮起來了,有有些思潮褪去了......
猶太教和基督教為什麼是同源於 耶路撒冷 ?舊約和新約是什麼關係........伊斯蘭教又是什麼?什葉派和遜尼派為什麼互相敵視?塔利班是怎麼壯大的?ISIS宣揚的是什麼極端宗教主義?本拉登跟塔利 班什 麽關係?如果不對這些問題有初步的背景瞭解,我相信有很多新聞都不一定看的懂,只能人云亦云的嚼舌頭了。 歷史從來不離我們很遠,歷史一直在我們周圍。當我們走近去拾起塵封的泥土,也只能窺見那破碎的瓦礫。但若不走近去看,如何才能看見清晰。 鏡子的兩面生活和工作並不是一個鏡子的兩面,恰恰是一面,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我們如何獲取信息,我們如何處理信息,往往早就決定了我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但信息從哪裡來?尤其是我們的世界觀如何建立,都是靠周圍我們能接觸到的觸點來影響、適應、調整齣來的。但我們接觸到的信息如何判斷真偽、如何檢查正確如否?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接觸到的信息不是經過加工、篩選、修正的呢?要不然為何要有vpn的存在?
好奇心本是人的天性,好奇心的本質來源於對信息的渴求,人其實是信息吞噬的動物,但建立在直接感官上的信息提取以及對物理自然現象的直觀感受稍微比較容易,一旦要往更複雜的框架上去感知,對想象力和邏輯的構架的要求就越高,而且大部分都是需要你先在大腦里準確構架,否則後面的推演會偏差非常大。這個時候對架構邊界,信息準確度的提取要求就非常高。這個時候再依靠本能去看或者聽或者感受,遠遠不夠。這個部分實際上就要求我們要具備對宏大架構解構的能力。這與生活(包含工作息息相關)。第二是探險和進攻性,如果說第一部分解構只是針對物理信息世界的解碼方式,那麼個人的探險精神以及進攻性就是關於有沒有欲望去對世界進行解碼的基礎。很多信息不同人的解碼能力和解碼能力完全不同,但首先你是否相信自己的解碼能力,你都不相信,就根本不會去嘗試解碼。攻擊性不是指脾氣暴躁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指對正確事情包括真理的獲取欲望和堅定。
而就看待社會而言, 比如 從投資的角度,我認為投資仍然是個社會學或者經濟學交叉的地帶,不想清楚社會靠什麼連接,而是靜態的看貨幣、技術的角度,很容易有失偏頗。社會中的個體如何組合如何關聯,單個的個體的思想如何影響這種組織形成,這個話題完全不能避開宗教。沿著宗教的脈絡去看,肯定是切題的一種方式。當然,我也不可能試圖通過這一次旅行或者什麼就能把這個話題終結,找到答案,這隻是一次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另外對於風險的偏好,沒有風險就沒有收益,同樣你想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也得冒險。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無風險的收益,但偏好風險不代表嚮往風險,而是風險管理,要不然一次黑天鵝事件就讓你全軍覆沒,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也時刻要提高警惕,知道哪裡不能去,知道什麼時候要保守,而不是拿著生命去賭,尤其是獨自出行,這又不是比誰勇敢的游戲,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所以出發前帶了好幾本書,這是一貫的風格,不光是游玩,還要學習,然後去體驗。 巴基斯坦 這個地方混雜了太多的歷史、文化、宗教、戰爭、政治,包括與 中國 從古至今的關聯,花再多時間都值得去探尋。而旅行也不是短暫的逃離,卻是一部分的找尋,去實踐想法,一滴水最終還是要回歸海洋才能保持活力。 轉承帶著這麼多的疑問,帶上幾本書,獨自踏上了這個混雜著戰爭、宗教、自殺式恐怖襲擊、塔利班、巴鐵等等代名詞的國家。關於簽證、交通、住宿、景點信息、各種靠譜的人的聯繫方式等硬信息,會在最後整理提供。 拉合爾的印象走出 拉合爾 機場首先被熱浪撲倒,其次是被到處持槍的軍警驚訝倒,在為 中國 人特別設立的安全檢查台,享受到了vip的待遇,一個警察騎著摩托車護送我到預定的旅館。而在旅館里政府還配備了專人來保衛安全,實際上這個城市的第一印象反而是讓人覺得不安全。 邊境的游戲這個儀式幾乎已經成為外界最先瞭解 拉合爾 的窗口,自印巴分治以來,兩個國家戰爭不斷,這可能是唯一一個兩個國家共同協作完成的項目了。當兩邊的士兵華冠貴服,煞有介事的表演對抗,缺又怒目圓睜、暗自較勁,想踢高抬腿提過對方,想在氣勢上壓倒對方,總是讓人允俊不禁。但真正熟悉這個儀式背後那些蒼白、血腥的歷史的人,卻心中陡增一絲幽冷。 1947年的時候 印度 還是 英國 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讓 英國 實力大減,而甘地等領導的 印度 國大黨一直也通過不合作運動來開展反殖民鬥爭。這兩方面的因素使得 英國 不得不考慮 印度 的獨立和自治。而穆斯林領袖真納1920年就脫離國大黨,並以穆斯林省份各首字母組成了單詞 巴基斯坦 Pakistan作為對穆斯林地區的統一稱呼。歷史雖然沒有假設,但如果沒有穆斯林和 印度 教的分裂,那在我國邊境虎視眈眈的得是多麼大的一個對手, 英國 也曾考慮過在 亞洲 建立一個民主國家的樣板,來證明 英國 在意識形態和文明價值上的 燈塔 地位。但換句話說回來,如果沒有 英國 的統治和捏合,別說印巴,整個 印度 都是各種民族以及各種王邦的混雜,尤其是在近現代靠一個偉人來征服各個土邦的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就這個角度,沒有 英國 人一個統一的 印度 可能都不存在。而我大中華在十幾個世紀前,就基本完成了文字的統一和民族國家的融合。 當獨立的呼聲以及獨立的起義此起彼伏, 英國 人見無法再維持統治的時候,也就萌生了分而治之的想法,這就是蒙巴頓方案,因為 印度 派(指 印度 國大黨等)不相信伊斯蘭派,伊斯蘭派不相信 印度 派,所以雙方只能讓 英國 人來劃界。但邊界的劃界工作卻是由一位 倫敦 律師西 里爾 ·雷德克裡夫在總督府閉門近兩個月,在幾乎沒有任何資料的情況下在一張並不太準確的地圖上完成,就以邊境降旗所在地 旁遮普 地區為例,這本來就是一個地區,在 印度 那邊叫 旁遮普邦 ,在 巴基斯坦 這邊叫 旁遮普 省。而且更奇葩的是印巴分治的時候 巴基斯坦 還包括東 巴基斯坦 (現在的孟加拉)和西 巴基斯坦 ,兩個 巴基斯坦 中間夾著 印度 ,隔著幾千公里。而且東 巴基斯坦 比西 巴基斯坦 人口多得多卻擠在一塊面積很小的國土上,當然,最終也因為人口種族構成完全不一樣,東巴基斯最終也獨立成孟加拉。而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交給了當地土邦自己選擇,結果當部分的土邦王選擇加入 印度 ,但這些地區的群眾卻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這也為後來的克什米爾爭端埋下了伏筆。 這位瘸腿的勇士是每天都會到降旗地點來作為拉拉隊長來調動氣氛的 當你在場中,跟著周圍的群眾一起高喊 巴基斯坦 萬歲,那種感同身受和震撼,在這樣的一個鏡頭下,留下記憶 落日下的清真寺本來去 伊斯蘭堡 就是想路過,因為 拉合爾 炎熱的天氣以及滿大街的鐵絲網和持槍軍警讓人對這個城市產生不了親近感,但到了 伊斯蘭堡 的住處卻發現費薩爾清真寺離住的地方很近,就一公里多,走著就能過去了。 費薩爾清真寺是沙特已故國王援建,故以國王的名字命名,是由 土耳其 設計師達羅凱設計。說到 土耳其 不得不提一嘴,這個奧斯曼帝國的後裔,現代開國之父凱末爾一手建立的世俗國家,也正在逐漸的向伊斯蘭宗教國家演變中,軍人再也不能靠政變維持國家的世俗狀態,這也是這篇游記著重想表達的一個話題,文明並非像在 中國 這三十年這樣,高速發展,我們就以為世界就是像這樣一根直線向前發展,實際上文明的進程並非是直線的,而是螺旋上升的,甚至時有倒退。不能以為高速發展是一種常態,就連美利堅都出現民粹和白人至上的思潮出現,這才導致了特朗普的當選。而 歐洲 也因為宣揚普世價值接受難民導致了 英國 的脫歐等一系列現象。這些現象,並不是孤立的。91年歐盟的成立,讓我以為這個世界上居然有能突破國家民族的限制,建立一個大一統的 歐洲 ,而興奮不已,覺得人類並不是以國家、民族為藩籬互相仇視。當年奧 巴馬 的當選,讓我以為人類可以跨越種族的歧視,可以有一個國家包容並收全球的人才,建立一個 燈塔 般的國家。但保守的思潮並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才結束70多年,冷戰也才結束20多年。 和平 並非常態。 可能因為很少出現外國人,也因為911之後,再加上 巴基斯坦 的國內局勢動蕩,更為甚之的是 中國 人,很容被圍觀以及被要求合影,基本上你要是不走,會有人一直排隊跟你合影一天都有可能。 克什米爾的紛爭從 伊斯蘭堡 飛往吉爾吉特的飛機是那種老式的運輸機,在飛機快落地的時候那叫一個顛簸。這也算是一種體驗吧。
進入吉爾吉特所在地已經是克什米爾地區,是 巴基斯坦 往北的重鎮,滿大街仍然是軍警林立,關於這個地區的歷史,更是有說不完的故事。要知道這個地方從唐朝開始就是 中國 的番邦。從這裡就能窺見當年的天朝上國的國力是何等的雄壯,開元盛世,萬邦來朝。但當年這裡是小勃律國的都城,而這裡又是把控了 中亞 二十幾個小國和唐朝交往的交通要道,當時的唐朝正在和吐蕃國在帕米爾高原爭雄。吐蕃用武力脅迫小勃律國與其聯姻。這就斷了唐朝原來那些 中亞 屬國朝貢的道路,這還得了,於是唐玄宗遣安西副都護高仙芝為節度使,率一萬步兵,征討小勃律。這簡直就是人類戰爭史 上高 原作戰的奇跡,高仙芝長途跋涉一百多天,跨越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是塔吉克語,意為世界屋脊),海拔4000—7700米之間,而且還要經過海拔7564米的青嶺(慕士塔格山),這些士兵放在現代也都是登山健將啊。要知道當年 亞歷山大 大帝東征,最後就是被帕米爾高原給擋住了。高仙芝勃律一役打敗小勃律,俘虜小勃律國王和公主回長安審判,令 中亞 各小國極為震驚,一下子有七十二個國家投降歸附。
但這哥們結局不太好,安史之亂之時因退守 潼關 勤王,反而被宦官誣告陷害,被李隆基下令處死。而且出身成分可能也影響了後世對他偉大功績的傳承,這哥們是高麗人,所以棒子國倒是很欣賞他,拍了不少以高仙芝為背景的電視劇。
花這麼大的力氣來敘述這一段歷史,多多少少是有些民族自豪感的成分作祟的。這也是從 拉合爾 到 伊斯蘭堡 停留這麼短而很快趕到吉爾吉特的原因,這塊土地上承載的故事,不僅是印巴克什米爾紛爭,還有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在帕米爾高原的巔峰對決。
現如今的克什米爾,已經是印巴角逐領土的戰場,在邊境地區還是時有衝突和交火發生,依然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火藥桶。 吉爾吉特河邊喝一杯lassi,一種酸奶加糖或者加鹽,味道很特別 一個騎馬的漢子見我在拍他,主動勒馬擺好姿勢 這吊橋還能行車 在河邊躺一會也是極好的 遇到一家老小,真誠的笑容 河邊,即使條件如此簡陋,也組織不了他們對足球的熱愛 風之谷罕薩罕薩之所以出名,我相信與宮騎峻的《風之谷》不無關係,在來之前還特意下載了這部動畫片看了一遍,其它的不敢說,裡面人物的設定,帶著頭巾的女子,大鬍子的武士都與這裡的風土人情很相似。另外還有詹姆斯希爾頓所寫的《消失的地平線》據載也是在這裡所寫,雖然書中所描述的故事是虛擬在 西藏 發生,但詹姆斯希爾頓沒去過 西藏 ,另外當時的這片地區還是英屬殖民地,他也只去過 巴基斯坦 這些地區,所以故事的原型推測應該還是以罕薩周邊為原型,這一點上不敢下定論,但 宮崎 駿的動畫基本可以確信就是以罕薩河谷的風景和人物為取景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