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統一後,我在南朝鮮請大家吃冷面!”我竟然真的去了朝鮮
她扭過頭,像看智障一樣地盯著我看了兩秒,突然非常詭異地大笑著說,NO! Of course there ARE people living in!
然後一邊繼續大笑,一邊……走……了……
(小姐姐當時大概就是下麵這種表情:) 再後來她走到了王導身邊,眉飛色舞地說了一頓 朝鮮 語,一邊說一邊笑得花枝亂顫。雖然我聽不懂,但大概能猜出來,“剛纔那個智障竟然覺得這個樓里沒住人……”
我一個人在風中凌亂:難道我們看的不是同一棟樓嗎……?
後來我才反應過來,我是不是剛剛當著一個 朝鮮 人的面,質疑了他們繁榮興旺的日常生活(雖然我發誓我真的不是這個意思,我還以為是裡面沒裝好所以暫時還沒有入住)? 這大概是我唯一能想到的她做出這種反應的原因了 。
這正是:鋼鐵直男撩妹車禍現場,實力表演如何三句話把天聊死(手動再見)。 平壤 | 地球上的最後一晚這應該是我們請求去酒店附近散步的最後一次機會了,但在酒店門口下車後,並沒有人真的看著我們——至少我們當時沒有發現。於是我和魏老師便一點點地向遠處挪動。正當我們為自己逃脫監視而感到刺激時,身後一句不標準但軟萌的中文飄了過來:“你們去哪~?”
剛纔嘲笑我的小姐姐適時出現,我們只好說能不能去附近轉轉?她猶豫了一下,說,那你們等一下。接著再次朝王導走去。
感覺特別像,“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給你買幾個橘子來。”
看得出來王導已經有些疲憊了,但還是大步流星地向我們走來,到我們面前輕輕說了聲,走吧。
在 平壤 的最後一晚,我們終於走到了科學殿堂的正面——這裡距離我們的酒店也不過300米的距離。其實散步只是幌子,和王導尬聊才是正經事。 我們問王導, 朝鮮 的年輕人晚上下了班都做些什麼?王導說, 朝鮮 年輕人工作很累啊,晚上下班後一般就吃吃飯,看看電影,然後就睡覺了,如果過生日的話,還可以出去下館子。
聽上去也並不那麼吸引人啊,而且他們真的有這麼多電影看嗎(這句我當然沒問)?
我們又聊起學語言的事。我們禮節性誇贊了王導的漢語說得好,他說其實自己並沒有去過 中國 ,接著又問我們,你們應該都去過不少國家吧?我們告訴了他曾經在 澳大利亞 上學的事情,他感嘆道,那你們的英語一定說的很好吧。我謙虛了一把說,還行吧會一點。王導馬上表現出很驚訝的樣子,認真地問,如果只會一點那你們怎麼上課呢?
於是我又一秒陷入了在 新義州 海關不知該如何向他解釋什麼是Kindle的困境。 我們回到酒店,又去了頂樓的酒吧。酒吧里除了兩位正在低聲聊天的女服務員之外便沒有別人,空曠的觀景平臺里只開著一盞小燈。見我們進來,她們馬上起立,非常禮貌地向我們問好,接著又把房間里所有的燈都打開。我們無意喝酒,只是想看看科學技術殿堂的夜景。服務員看到我們趴在窗戶上向外看,便又把燈全關了。 平壤 的最後一夜,我們終究還是沒能走得太遠。 丹東 | 回到了三次元從 平壤 回到 新義州 ,又是6個小時的漫長火車,我們卻見到了(只是見到而已,並未親身體驗)來時沒有去到過的一等車廂:每個包廂里有6個座位,空間很寬敞,每個座位不僅像按摩椅一樣向後傾斜,前面還有墊腳的墊子。當然最吸引我們的,還是能打開窗戶的走廊,雖然站了一會覺得臉被大風吹得有點皴,但在火車上毫無遮攔地看著車外的金黃色農田與路過村子的永生塔,卻也難得地在 朝鮮 感受到一絲小清新的氣氛。 ↑新義州 ↑新義州 ↑新義州 ↑新義州 ↑新義州 只是在 平壤 ,我們歸心似箭地等車,又急匆匆地上車,最終也沒來得及和王導合影。 ↑平壤火車站 ↑平壤火車站 倒是在 平壤 火車站等車時,我們第一次真正遇到了拍照被阻攔的狀況。站臺上停放著一列老舊的火車,錶面銹跡斑斑飽經風霜。這截放在國內任何一個類似798那樣的藝術區里都會成為熱門拍照背景的車廂,在 朝鮮 卻顯然被視為“落後破敗”的標誌。站臺上幾十米一崗的站台工作人員嚴防死守,只要看見游客舉起相機,便吹響口哨並大喊著聽不懂的 朝鮮 語,直到游客放下相機為止。
不過他們並不會真的上來要求刪除照片,而游客被吹了便也知趣離開,不再繼續。這是一場外國游客與 朝鮮 官方的小小博弈,彼此點到為止,亦保留著一絲有趣的默契。 ↑新義州火車站 在 新義州 下車、上交手機相機、過安檢、上中巴、開上中朝 友誼 大橋……整個過程就像是把兩天前的程序原封不動地倒帶放了一遍。我們的中巴被堵在大橋上時,幾乎全車的人都瘋狂刷著手機,彌補著過去幾天錯過的一切——當然也有可能,只是在瘋狂地發朋友圈。 ↑丹東 (出發前的朋友圈收到的那條有趣的留言,是否也從某個側面反映出了我們對於 朝鮮 的一種刻板印象?)
在等候回 北京 的火車時,我們又回到了 鴨綠江 邊。江對岸的景象在陰天的雲層下顯得比來時更不真實,而“結束了一座主題公園的游覽”的感覺同樣無比強烈。 ↑鴨綠江 我們又來到了 丹東 匯僑——這座 丹東 口岸與 丹東 站之間的大商場。來自邪惡資本主義世界的奢侈品在身邊一一閃過,我本以為現在看到它們會產生某種“不習慣”的感覺,哪怕只有一瞬間。可事實並沒有。
我突然想起在 平壤 的最後一天晚上,在吃晚飯的餐廳樓下,我們驚訝地發現了一家小型進口商店,店里的畫風與這幾天與我們所見的 朝鮮 截然不同。這家店里更偏向女性消費者多一些,店里掛著各種可愛的玩偶——甚至還有來自 韓國 的Line Friends。店里還有化妝品和毛茸茸的U型枕,但商品並未貼價簽。 朝鮮 素來有著為外人營造“楚門的世界”的習慣,因此我並不確定這家商店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意圖。 但無論如何,以一個只在這裡獃了幾天的游客的視角,的確能感受到他們正在慢慢努力,與外面的世界接軌。 朝鮮 | “統一後我在南朝鮮請你們吃冷面”還有一些途中的小片段。
看上去和國內任何一個規模稍大的公園無異的萬景台,卻因為是金日成主席的出生地而神聖得連路邊的路牙都不許踩上去; 平壤 的地鐵里,說好了是我們游客包了一整節車廂,但即將出發時竟有一位老大爺拉開門閃了進來,從容地坐下看也不看我們一眼; 平壤 街頭的居民樓,統一刷著粉嫩的馬卡龍色,但看上去總像是剛剛建好或者等待拆除,很難看到一絲生活的氣息……禁止游客脫團獨自活動的 朝鮮 ,任何一處公共空間,都顯得神秘而奇特。 ↑萬景台 ↑萬景台 朝鮮 人是可愛的:有普賢寺里,不小心將煙頭扔在垃圾箱外,隨後馬上蹲下撿起的王導;有酒店頂樓的酒吧內,為了讓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夜景,主動關掉了所有燈光的服務員;還有路過我們的大巴時,隔著玻璃向我們揮手的小朋友…… ↑普賢寺 ↑普賢寺 ↑平壤 ↑平壤 而此次在 朝鮮 ,與同一時間參加不同旅行團的同事,住在羊角島國際酒店的零子、昊月的三次偶遇,也成為了途中的小驚喜。失去了一切聯繫方式,我們只能憑運氣見上一面。當然所有 中國 旅行團參觀的景點都 大同 小異,不過是順序上的區別。我們聯繫不上對方,但都知道總會在某個地方相遇。聽上去有點亂世浮生的感覺,但也滿心期待。 ↑金日成廣場 ↑主體思想塔 只是 朝鮮 全境沒有網絡這點讓我稍微不太習慣。我並不是社交網絡的重度依賴者,不過在 朝鮮 的大巴上,我無數次想要打開地圖,看看周圍的街道是什麼樣子,但地圖卻完全失靈。習慣了每天泡在Wi-Fi和流量里生活,便難以想象、但也更加好奇 朝鮮 人的日常。 ↑平壤 ↑平壤 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 朝鮮 人對於南北統一的期待。
去 朝鮮 前,游客們被明確叮囑,避免和 朝鮮 人談論敏感的政治話題,而團友們也非常守規矩,從未主動向王導開口問過這些。即便如此,王導卻常常不經意間地流露出他對於南北 朝鮮 統一的信心——這並不是打雞血地硬派宣傳,而更多像是自然而然地說出一種篤定的信念。王導並未解釋 朝鮮 人熱切期盼統一的原因——若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的話,或許是因為“窮親戚能抱上大腿”,但我更願意相信,他們是為了能早日與離散南方的親人團聚。
對於他們來說,世界上沒有 韓國 ,只有南 朝鮮 。 ↑N首爾塔 王導在大巴上說起 朝鮮 冷面時,冷不丁地冒出一句,等以後南北 朝鮮 統一了,我在南 朝鮮 請你們吃冷面啊。 語氣不帶一點誇張, 平和 得像是在說著我們明天的行程。我並非政治愛好者,卻被這句話感動了許久。
可我又想起初到 韓國 ,在 仁川 機場前往 首爾 市區的大巴上,負責接待我們的 韓國 導游——一個全程給我們講段子介紹 韓國 文化、中文同樣666的小哥,在聊到朝韓問題時,口氣同樣順其自然,“ 朝鮮 人認為他們會和我們統一,但我們不這麼認為, 韓國 和 朝鮮 是不會統一的。” ↑仁川 2018年末的 朝鮮 ,有我們想象的60年代模樣,卻也比我們預期的更加開放。人們少了仇恨,多了包容,金正 恩和 文在寅握手的畫面,引起的不是 朝鮮 人的咬牙切齒,而是歡呼雀躍。這座世界眼中的“奇葩國度”,人們仍然謎之自信,仍然愛面子,但不再拒絕外來的信息。
只是王導的那碗冷面,不知道還能不能吃上。
然後一邊繼續大笑,一邊……走……了……
(小姐姐當時大概就是下麵這種表情:) 再後來她走到了王導身邊,眉飛色舞地說了一頓 朝鮮 語,一邊說一邊笑得花枝亂顫。雖然我聽不懂,但大概能猜出來,“剛纔那個智障竟然覺得這個樓里沒住人……”
我一個人在風中凌亂:難道我們看的不是同一棟樓嗎……?
後來我才反應過來,我是不是剛剛當著一個 朝鮮 人的面,質疑了他們繁榮興旺的日常生活(雖然我發誓我真的不是這個意思,我還以為是裡面沒裝好所以暫時還沒有入住)? 這大概是我唯一能想到的她做出這種反應的原因了 。
這正是:鋼鐵直男撩妹車禍現場,實力表演如何三句話把天聊死(手動再見)。 平壤 | 地球上的最後一晚這應該是我們請求去酒店附近散步的最後一次機會了,但在酒店門口下車後,並沒有人真的看著我們——至少我們當時沒有發現。於是我和魏老師便一點點地向遠處挪動。正當我們為自己逃脫監視而感到刺激時,身後一句不標準但軟萌的中文飄了過來:“你們去哪~?”
剛纔嘲笑我的小姐姐適時出現,我們只好說能不能去附近轉轉?她猶豫了一下,說,那你們等一下。接著再次朝王導走去。
感覺特別像,“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給你買幾個橘子來。”
看得出來王導已經有些疲憊了,但還是大步流星地向我們走來,到我們面前輕輕說了聲,走吧。
在 平壤 的最後一晚,我們終於走到了科學殿堂的正面——這裡距離我們的酒店也不過300米的距離。其實散步只是幌子,和王導尬聊才是正經事。 我們問王導, 朝鮮 的年輕人晚上下了班都做些什麼?王導說, 朝鮮 年輕人工作很累啊,晚上下班後一般就吃吃飯,看看電影,然後就睡覺了,如果過生日的話,還可以出去下館子。
聽上去也並不那麼吸引人啊,而且他們真的有這麼多電影看嗎(這句我當然沒問)?
我們又聊起學語言的事。我們禮節性誇贊了王導的漢語說得好,他說其實自己並沒有去過 中國 ,接著又問我們,你們應該都去過不少國家吧?我們告訴了他曾經在 澳大利亞 上學的事情,他感嘆道,那你們的英語一定說的很好吧。我謙虛了一把說,還行吧會一點。王導馬上表現出很驚訝的樣子,認真地問,如果只會一點那你們怎麼上課呢?
於是我又一秒陷入了在 新義州 海關不知該如何向他解釋什麼是Kindle的困境。 我們回到酒店,又去了頂樓的酒吧。酒吧里除了兩位正在低聲聊天的女服務員之外便沒有別人,空曠的觀景平臺里只開著一盞小燈。見我們進來,她們馬上起立,非常禮貌地向我們問好,接著又把房間里所有的燈都打開。我們無意喝酒,只是想看看科學技術殿堂的夜景。服務員看到我們趴在窗戶上向外看,便又把燈全關了。 平壤 的最後一夜,我們終究還是沒能走得太遠。 丹東 | 回到了三次元從 平壤 回到 新義州 ,又是6個小時的漫長火車,我們卻見到了(只是見到而已,並未親身體驗)來時沒有去到過的一等車廂:每個包廂里有6個座位,空間很寬敞,每個座位不僅像按摩椅一樣向後傾斜,前面還有墊腳的墊子。當然最吸引我們的,還是能打開窗戶的走廊,雖然站了一會覺得臉被大風吹得有點皴,但在火車上毫無遮攔地看著車外的金黃色農田與路過村子的永生塔,卻也難得地在 朝鮮 感受到一絲小清新的氣氛。 ↑新義州 ↑新義州 ↑新義州 ↑新義州 ↑新義州 只是在 平壤 ,我們歸心似箭地等車,又急匆匆地上車,最終也沒來得及和王導合影。 ↑平壤火車站 ↑平壤火車站 倒是在 平壤 火車站等車時,我們第一次真正遇到了拍照被阻攔的狀況。站臺上停放著一列老舊的火車,錶面銹跡斑斑飽經風霜。這截放在國內任何一個類似798那樣的藝術區里都會成為熱門拍照背景的車廂,在 朝鮮 卻顯然被視為“落後破敗”的標誌。站臺上幾十米一崗的站台工作人員嚴防死守,只要看見游客舉起相機,便吹響口哨並大喊著聽不懂的 朝鮮 語,直到游客放下相機為止。
不過他們並不會真的上來要求刪除照片,而游客被吹了便也知趣離開,不再繼續。這是一場外國游客與 朝鮮 官方的小小博弈,彼此點到為止,亦保留著一絲有趣的默契。 ↑新義州火車站 在 新義州 下車、上交手機相機、過安檢、上中巴、開上中朝 友誼 大橋……整個過程就像是把兩天前的程序原封不動地倒帶放了一遍。我們的中巴被堵在大橋上時,幾乎全車的人都瘋狂刷著手機,彌補著過去幾天錯過的一切——當然也有可能,只是在瘋狂地發朋友圈。 ↑丹東 (出發前的朋友圈收到的那條有趣的留言,是否也從某個側面反映出了我們對於 朝鮮 的一種刻板印象?)
在等候回 北京 的火車時,我們又回到了 鴨綠江 邊。江對岸的景象在陰天的雲層下顯得比來時更不真實,而“結束了一座主題公園的游覽”的感覺同樣無比強烈。 ↑鴨綠江 我們又來到了 丹東 匯僑——這座 丹東 口岸與 丹東 站之間的大商場。來自邪惡資本主義世界的奢侈品在身邊一一閃過,我本以為現在看到它們會產生某種“不習慣”的感覺,哪怕只有一瞬間。可事實並沒有。
我突然想起在 平壤 的最後一天晚上,在吃晚飯的餐廳樓下,我們驚訝地發現了一家小型進口商店,店里的畫風與這幾天與我們所見的 朝鮮 截然不同。這家店里更偏向女性消費者多一些,店里掛著各種可愛的玩偶——甚至還有來自 韓國 的Line Friends。店里還有化妝品和毛茸茸的U型枕,但商品並未貼價簽。 朝鮮 素來有著為外人營造“楚門的世界”的習慣,因此我並不確定這家商店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意圖。 但無論如何,以一個只在這裡獃了幾天的游客的視角,的確能感受到他們正在慢慢努力,與外面的世界接軌。 朝鮮 | “統一後我在南朝鮮請你們吃冷面”還有一些途中的小片段。
看上去和國內任何一個規模稍大的公園無異的萬景台,卻因為是金日成主席的出生地而神聖得連路邊的路牙都不許踩上去; 平壤 的地鐵里,說好了是我們游客包了一整節車廂,但即將出發時竟有一位老大爺拉開門閃了進來,從容地坐下看也不看我們一眼; 平壤 街頭的居民樓,統一刷著粉嫩的馬卡龍色,但看上去總像是剛剛建好或者等待拆除,很難看到一絲生活的氣息……禁止游客脫團獨自活動的 朝鮮 ,任何一處公共空間,都顯得神秘而奇特。 ↑萬景台 ↑萬景台 朝鮮 人是可愛的:有普賢寺里,不小心將煙頭扔在垃圾箱外,隨後馬上蹲下撿起的王導;有酒店頂樓的酒吧內,為了讓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夜景,主動關掉了所有燈光的服務員;還有路過我們的大巴時,隔著玻璃向我們揮手的小朋友…… ↑普賢寺 ↑普賢寺 ↑平壤 ↑平壤 而此次在 朝鮮 ,與同一時間參加不同旅行團的同事,住在羊角島國際酒店的零子、昊月的三次偶遇,也成為了途中的小驚喜。失去了一切聯繫方式,我們只能憑運氣見上一面。當然所有 中國 旅行團參觀的景點都 大同 小異,不過是順序上的區別。我們聯繫不上對方,但都知道總會在某個地方相遇。聽上去有點亂世浮生的感覺,但也滿心期待。 ↑金日成廣場 ↑主體思想塔 只是 朝鮮 全境沒有網絡這點讓我稍微不太習慣。我並不是社交網絡的重度依賴者,不過在 朝鮮 的大巴上,我無數次想要打開地圖,看看周圍的街道是什麼樣子,但地圖卻完全失靈。習慣了每天泡在Wi-Fi和流量里生活,便難以想象、但也更加好奇 朝鮮 人的日常。 ↑平壤 ↑平壤 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 朝鮮 人對於南北統一的期待。
去 朝鮮 前,游客們被明確叮囑,避免和 朝鮮 人談論敏感的政治話題,而團友們也非常守規矩,從未主動向王導開口問過這些。即便如此,王導卻常常不經意間地流露出他對於南北 朝鮮 統一的信心——這並不是打雞血地硬派宣傳,而更多像是自然而然地說出一種篤定的信念。王導並未解釋 朝鮮 人熱切期盼統一的原因——若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的話,或許是因為“窮親戚能抱上大腿”,但我更願意相信,他們是為了能早日與離散南方的親人團聚。
對於他們來說,世界上沒有 韓國 ,只有南 朝鮮 。 ↑N首爾塔 王導在大巴上說起 朝鮮 冷面時,冷不丁地冒出一句,等以後南北 朝鮮 統一了,我在南 朝鮮 請你們吃冷面啊。 語氣不帶一點誇張, 平和 得像是在說著我們明天的行程。我並非政治愛好者,卻被這句話感動了許久。
可我又想起初到 韓國 ,在 仁川 機場前往 首爾 市區的大巴上,負責接待我們的 韓國 導游——一個全程給我們講段子介紹 韓國 文化、中文同樣666的小哥,在聊到朝韓問題時,口氣同樣順其自然,“ 朝鮮 人認為他們會和我們統一,但我們不這麼認為, 韓國 和 朝鮮 是不會統一的。” ↑仁川 2018年末的 朝鮮 ,有我們想象的60年代模樣,卻也比我們預期的更加開放。人們少了仇恨,多了包容,金正 恩和 文在寅握手的畫面,引起的不是 朝鮮 人的咬牙切齒,而是歡呼雀躍。這座世界眼中的“奇葩國度”,人們仍然謎之自信,仍然愛面子,但不再拒絕外來的信息。
只是王導的那碗冷面,不知道還能不能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