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帶你去看看|牽手2歲元寶的老越行記
↑三十六行街 很多老房子被改造成文藝的咖啡館,當地人喜歡坐在面朝街頭的陽臺,一邊喝著滴漏咖啡,一邊聊著天看著人來人往,不緊不慢。
↑三十六行街 我們下榻的街區叫做三十六行街,是的,就是那個“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的三十六行,是過去 河內 最主要最繁華的商業區,皮行、銅行、藥行、棉行、糖行等等,每條街道都是一種商品的集中區,隨著時代變遷,舊時的三十六行也有所改變,不再恪守行規,但大部分仍沿襲了昔日的商業傳統,皮行街專售皮貨,銅行街專售銅器,步行其中,好似時光倒回,復古而熟悉,仿若看到了三十年前 中國 的縮影。 ↑三十六行街 最愛的是穿行在 河內 的街頭巷尾,有太多的小吃攤檔和門面不一的餐館,某種程度上像極了 曼谷 ,同樣是人頭攢動的 大城 市,卻尚未被波濤洶涌的現代化埋沒,依然有小城鎮的悠閑和篤定。 ↑三十六行街 不管是早上、正午、還是深夜,都能看到當地人三三倆倆悠然坐在街頭,哪怕眼前就是車水馬龍,也一邊撮一口咖啡抿一口茶一邊神態從容的和身邊的朋友聊天,仿佛那才是人生中最頂頂重要的事。 ↑三十六行街 某種程度上也會嘆息,相比於北上廣深高速運轉全年無休似不得閑的白領程序員們,也許這樣的生活,才應該是生活的本質,有時間停下來,好吃好喝談談天。 ↑三十六行街 這一次 河內 ,陶敏銳的洞悉出 河內 街頭最流行的社交文化,不是米粉,不是春捲,是就著可樂吃瓜子! ↑三十六行街 之於素來就對嗑瓜子有迷之熱愛的陶而言,簡直像老鼠掉進了米缸,看著滿大街都有人坐在路邊嗑瓜子的景象,陶一邊拍一邊按捺不住,迫不及待想要融入當地人的社交圈。
夜色中的 河內 大教堂比白天更美,然而它的魅力更在於,大教堂的周圍,是當地人休憩的好地方,一家家的小攤檔前擺滿了塑料小凳子,市民們接踵而至。
↑聖若瑟主教座堂 我們也自然而然的坐下來,點上一碟瓜子一杯可樂,陶熟練的嗶嗶啵啵剝著瓜子,元寶也有樣學樣,一邊看著大教堂一邊嗑著瓜子,陶興奮宣佈這簡直是最好的 越南 。 ↑三十六行街 我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沐浴著 河內 鮮動而活力四射的市井生活氣息,想起八年前和陶在 越南 匆忙而不乏樂趣的蜜月旅行,如今我們帶著已經會嗑瓜子的元寶重返此地,心中不禁油然升起穩當的充實之感,仿佛已在此度過了一生的光陰。
↑聖若瑟主教座堂 Day10:穿上奧黛,來一場融入河內的旅行在去過的有限國家裡, 越南 女人的身材算得上最為玲瓏有致,大街上看到胖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多有著一頭烏髮與柔軟的腰身,尤其在她們身著奧黛之際,搖擺著身姿,一搖一晃,儼然如畫。
奧黛是類似於 中國 旗袍的 越南 傳統服裝,講究剪裁,與旗袍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件長衫,要搭配長褲一起穿著,通常開叉至腰部,走起路時裙擺隨風飄逸,愈發襯托 越南 女人的窈窕,以致於提起 越南 時,很多人腦海裡不由自主浮現的是椰殼斗笠, 越南 女子身著奧黛婀娜多姿的背影,某種程度上那是 越南 的另一象徵。
來 河內 的第二天,興緻勃勃也去買了一身奧黛,並給元寶也置辦了一身,是的,從服飾上融入當地人,已經成了我旅途樂趣之一。
河內 沒什麼特別驚艷的景點,但我們在 河內 有三整天的時間,買好奧黛的次日,穿戴一新,到處游覽,努力盡一個游客的本分。 ↑巴亭廣場
文廟
河內 的文廟是一座典型的 中國 式建築,和 中國 很多地方的文廟 大同 小異,若不是馬路對街典型越式建築的提醒,還以為是身處國內某處,連街名都很“ 中國 ”,叫國子監。
自漢武帝採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之後,儒家學說成為顯學,歷代封建王朝對孔子尊崇備至,把修廟祀孔作為國家大事來辦,幾乎每個州、府、縣都有孔廟或文廟,文廟成了 中國 古代建築類型中不可忽視的一種,可如今除了 曲阜 孔廟、 南京 夫子廟和 北京 孔廟之外,其他地方的文廟似乎有點偃旗息鼓的味道。 ↑文廟與國立大學
河內 文廟約建於公元1070年,裡面供奉著 中國 的孔子及各位儒家先賢,據說它是 越南 第一所國學大學,自它建成的那一刻起,近千年的時光里,它都是 河內 最顯著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哪怕時至今日,當外國特別是 亞洲 國家領導人或高級代表團訪問 河內 ,其中一項幾乎是板上釘釘的行程便是,參觀 河內 文廟,文廟之於 河內 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文廟與國立大學 目前我們所看到的 河內 文廟,分三進,占地26000多平方米,規模不小, 整個建築群由五組院落組成,幾乎完全仿造國內 曲阜 文廟的建築格局,門外立有下馬碑,前院有一個水池,無論是對稱端莊的文廟門,還是雕花 石柱 上的漢字對聯,抑或者是飛檐上的雕飾,基本承襲了 中國 的風格,以致於 中國 的游客來此,哪怕此前從未造訪,總有幾許似曾相識的恍然。 ↑文廟與國立大學 文廟的大拜堂正中高懸著一塊寫有“萬世師表”四個大字的漢字匾額,匾上註明是“康熙御書”,是否為康熙真跡不得而知,但當年康熙帝在 曲阜 孔廟祭孔時確實有賜“萬世師表”匾額,隨後,將這塊匾額內容頒發給全國各地的孔廟,刻匾恭懸,也許 河內 文廟正是當時受頒發的文廟之一。 ↑文廟與國立大學 正殿內設有孔子供桌,可見, 越南 曾深受 中國 儒家思想的影響,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學說在當時 越南 的大小官吏和普通老百姓中廣泛傳播,追隨孔子,就像當下追星一樣,是當時 越南 一件時髦而盛行的事情。 ↑文廟與國立大學
如今的 河內 ,幾乎所有當地人都知道文廟,每年春節,文廟都會舉行長達幾日的祭祀典禮,一併進行的還有書法、下棋、吟詩、鬥雞、鬥鳥等文化娛樂活動,老百姓們熱衷於來文廟祭拜,當日就邂逅了一群來文廟觀摩的孩子,在大人的帶領下有序參觀,大人們指著一旁的進士碑嘴裡念念有詞,也許是在鼓勵一旁的孩子們要像先賢一樣好好讀書吧。
↑文廟與國立大學 兩歲的元寶,習慣了與我們一起流連於人文廟堂,他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邁過朱紅的大門來來回回,好奇的看著供桌上的供品,和當地的孩子用手掌擊鼓,讓我想起他在 緬甸 和小朋友一起敲鐘的畫面,眼前的他,又長大了一點。
↑文廟與國立大學 巴亭廣場
巴亭廣場位於 河內 的市中心,其地位相當於天安門廣場之於 北京 ,廣場周圍有很多政府辦公機關和外國大使館,建築多為好看的鵝黃色,在高大的綠植映襯之下,沉靜而清幽。 ↑巴亭廣場
中國 大使館也位於巴亭廣場附近的林蔭道旁,白牆琉璃瓦,紅色的五星國徽閃耀,自帶莊嚴靜謐氣質。
↑巴亭廣場 由於 越南 宅地房屋私有,老城區內不僅房屋建的隨意,街道也以細長狹窄為過,但巴亭廣場周圍的馬路甚為寬敞,也一掃老城區凌亂零散之感,整潔開闊,視野極佳。 ↑巴亭廣場
巴亭廣場的面積差不多相當於天安門廣場的三分之一,是舉行集會和節日活動的重要場所,堪稱 河內 的心臟。
↑巴亭廣場 廣場東側高聳著胡志明主席的陵墓,墓前的花崗岩石壁上鐫刻著胡志明的名言:沒有什麼能比獨立、自由更可貴。正如毛主席紀念堂之於天安門廣場,胡志明陵是巴亭廣場最醒目的存在,陵前有衛兵把守,但規模不可與我們的紀念堂等同。 ↑巴亭廣場
升旗和換崗是巴亭廣場的每日看點,有幸趕上了禮儀衛兵的換崗儀式,遠沒有想象中的氣氛威嚴,更像是一場滑稽走秀,不得不說,無論是從形態還是動作亦或是態度,和 中國 的儀仗隊相比,差了幾乎一整個長城的距離。
巴亭廣場前,有相當大的面積鋪有棋盤格狀的草坪,簡直成了元寶的玩耍勝地,恰好四下無人,元寶變身追風少年,跑的昂首挺胸,一頭黃毛,在風中飛揚,就差來一波洗發水廣告了…… ↑巴亭廣場 就這樣我們和元寶在偌大的廣場上一路飛奔,偶爾路過的行人會停下來好奇的看看我們,甚至有人上前用 越南 語嘰里呱啦說了一通,搞了半天是想問路,恍然 大悟 之後我笑答:啊呀,我不是當地人,我只是喜歡你們的服裝。 ↑巴亭廣場 在草地上我們與元寶飛奔了許久,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元寶咯咯咯笑個不停,身為父母,我們頓時也神清氣爽,20幾個小時大巴的辛苦驟然被相對的不值一提,等若干年後驀然迴首,這一地的笑聲也許就是當下旅行的意義。 ↑巴亭廣場
路邊的交通哨崗引起了元寶的註意,他欣喜的爬上去,然後跳下來,如此反覆,不知疲倦。
一旁的哨警看得好笑,當了許久的看客才慢慢走上前,對元寶說這裡不可以跳哦,但是口氣並不嚴厲,說完抱起了元寶,緩步走向我們,說這個小朋友很可愛,我們一邊道歉一邊說謝謝,元寶似懂非懂的對交通哨崗戀戀不捨,聽我們說前面有更好玩的於是欣然接受,告別了哨警,轉身離去。 ↑巴亭廣場
胡志明故居
走過胡志明陵墓,向胡志明故居走去,它位於巴亭廣場旁的主席府內。
主席府的主體建築是一棟由 德國 人建的法式別墅,鵝黃色的外觀頗為豪華,但胡志明生前並非居住於此,它只用於接待來客和外交儀式之用。 ↑胡志明故居
生性簡樸的胡志明生前一直居住的,是別墅旁的一間朴素的宿舍,胡志明的一生頗為坎坷,即便在可以坐享革命勝利果實的晚年,他依然朴實無華,他的居所正是 越南 版《陋室銘》的現代詮釋,但四周環境甚好,碧水清幽,竹木扶疏,鬱郁蔥蓊的樹木滿目即是。 ↑胡志明故居
春節街頭
許是恰逢春節的關係, 河內 街頭有不少活動,走出胡志明故居,就看到巴亭廣場上盛裝的男女拿著話筒引亢高歌,那架勢,頗有幾分90年代末春晚的味道。 ↑巴亭廣場
當地居民坐在塑料小凳子上聽得專註,就連路過的禮儀士兵也忍不住駐足停留,我們無從得知演唱者的身份,只能從群眾追捧的神情上判斷,也許是有點來頭的人氣明星吧。
表演者合影,咦,還是時下流行的比小心心呢
↑三十六行街 我們下榻的街區叫做三十六行街,是的,就是那個“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的三十六行,是過去 河內 最主要最繁華的商業區,皮行、銅行、藥行、棉行、糖行等等,每條街道都是一種商品的集中區,隨著時代變遷,舊時的三十六行也有所改變,不再恪守行規,但大部分仍沿襲了昔日的商業傳統,皮行街專售皮貨,銅行街專售銅器,步行其中,好似時光倒回,復古而熟悉,仿若看到了三十年前 中國 的縮影。 ↑三十六行街 最愛的是穿行在 河內 的街頭巷尾,有太多的小吃攤檔和門面不一的餐館,某種程度上像極了 曼谷 ,同樣是人頭攢動的 大城 市,卻尚未被波濤洶涌的現代化埋沒,依然有小城鎮的悠閑和篤定。 ↑三十六行街 不管是早上、正午、還是深夜,都能看到當地人三三倆倆悠然坐在街頭,哪怕眼前就是車水馬龍,也一邊撮一口咖啡抿一口茶一邊神態從容的和身邊的朋友聊天,仿佛那才是人生中最頂頂重要的事。 ↑三十六行街 某種程度上也會嘆息,相比於北上廣深高速運轉全年無休似不得閑的白領程序員們,也許這樣的生活,才應該是生活的本質,有時間停下來,好吃好喝談談天。 ↑三十六行街 這一次 河內 ,陶敏銳的洞悉出 河內 街頭最流行的社交文化,不是米粉,不是春捲,是就著可樂吃瓜子! ↑三十六行街 之於素來就對嗑瓜子有迷之熱愛的陶而言,簡直像老鼠掉進了米缸,看著滿大街都有人坐在路邊嗑瓜子的景象,陶一邊拍一邊按捺不住,迫不及待想要融入當地人的社交圈。
夜色中的 河內 大教堂比白天更美,然而它的魅力更在於,大教堂的周圍,是當地人休憩的好地方,一家家的小攤檔前擺滿了塑料小凳子,市民們接踵而至。
↑聖若瑟主教座堂 我們也自然而然的坐下來,點上一碟瓜子一杯可樂,陶熟練的嗶嗶啵啵剝著瓜子,元寶也有樣學樣,一邊看著大教堂一邊嗑著瓜子,陶興奮宣佈這簡直是最好的 越南 。 ↑三十六行街 我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沐浴著 河內 鮮動而活力四射的市井生活氣息,想起八年前和陶在 越南 匆忙而不乏樂趣的蜜月旅行,如今我們帶著已經會嗑瓜子的元寶重返此地,心中不禁油然升起穩當的充實之感,仿佛已在此度過了一生的光陰。
↑聖若瑟主教座堂 Day10:穿上奧黛,來一場融入河內的旅行在去過的有限國家裡, 越南 女人的身材算得上最為玲瓏有致,大街上看到胖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多有著一頭烏髮與柔軟的腰身,尤其在她們身著奧黛之際,搖擺著身姿,一搖一晃,儼然如畫。
奧黛是類似於 中國 旗袍的 越南 傳統服裝,講究剪裁,與旗袍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件長衫,要搭配長褲一起穿著,通常開叉至腰部,走起路時裙擺隨風飄逸,愈發襯托 越南 女人的窈窕,以致於提起 越南 時,很多人腦海裡不由自主浮現的是椰殼斗笠, 越南 女子身著奧黛婀娜多姿的背影,某種程度上那是 越南 的另一象徵。
來 河內 的第二天,興緻勃勃也去買了一身奧黛,並給元寶也置辦了一身,是的,從服飾上融入當地人,已經成了我旅途樂趣之一。
河內 沒什麼特別驚艷的景點,但我們在 河內 有三整天的時間,買好奧黛的次日,穿戴一新,到處游覽,努力盡一個游客的本分。 ↑巴亭廣場
文廟
河內 的文廟是一座典型的 中國 式建築,和 中國 很多地方的文廟 大同 小異,若不是馬路對街典型越式建築的提醒,還以為是身處國內某處,連街名都很“ 中國 ”,叫國子監。
自漢武帝採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之後,儒家學說成為顯學,歷代封建王朝對孔子尊崇備至,把修廟祀孔作為國家大事來辦,幾乎每個州、府、縣都有孔廟或文廟,文廟成了 中國 古代建築類型中不可忽視的一種,可如今除了 曲阜 孔廟、 南京 夫子廟和 北京 孔廟之外,其他地方的文廟似乎有點偃旗息鼓的味道。 ↑文廟與國立大學
河內 文廟約建於公元1070年,裡面供奉著 中國 的孔子及各位儒家先賢,據說它是 越南 第一所國學大學,自它建成的那一刻起,近千年的時光里,它都是 河內 最顯著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哪怕時至今日,當外國特別是 亞洲 國家領導人或高級代表團訪問 河內 ,其中一項幾乎是板上釘釘的行程便是,參觀 河內 文廟,文廟之於 河內 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文廟與國立大學 目前我們所看到的 河內 文廟,分三進,占地26000多平方米,規模不小, 整個建築群由五組院落組成,幾乎完全仿造國內 曲阜 文廟的建築格局,門外立有下馬碑,前院有一個水池,無論是對稱端莊的文廟門,還是雕花 石柱 上的漢字對聯,抑或者是飛檐上的雕飾,基本承襲了 中國 的風格,以致於 中國 的游客來此,哪怕此前從未造訪,總有幾許似曾相識的恍然。 ↑文廟與國立大學 文廟的大拜堂正中高懸著一塊寫有“萬世師表”四個大字的漢字匾額,匾上註明是“康熙御書”,是否為康熙真跡不得而知,但當年康熙帝在 曲阜 孔廟祭孔時確實有賜“萬世師表”匾額,隨後,將這塊匾額內容頒發給全國各地的孔廟,刻匾恭懸,也許 河內 文廟正是當時受頒發的文廟之一。 ↑文廟與國立大學 正殿內設有孔子供桌,可見, 越南 曾深受 中國 儒家思想的影響,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學說在當時 越南 的大小官吏和普通老百姓中廣泛傳播,追隨孔子,就像當下追星一樣,是當時 越南 一件時髦而盛行的事情。 ↑文廟與國立大學
如今的 河內 ,幾乎所有當地人都知道文廟,每年春節,文廟都會舉行長達幾日的祭祀典禮,一併進行的還有書法、下棋、吟詩、鬥雞、鬥鳥等文化娛樂活動,老百姓們熱衷於來文廟祭拜,當日就邂逅了一群來文廟觀摩的孩子,在大人的帶領下有序參觀,大人們指著一旁的進士碑嘴裡念念有詞,也許是在鼓勵一旁的孩子們要像先賢一樣好好讀書吧。
↑文廟與國立大學 兩歲的元寶,習慣了與我們一起流連於人文廟堂,他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邁過朱紅的大門來來回回,好奇的看著供桌上的供品,和當地的孩子用手掌擊鼓,讓我想起他在 緬甸 和小朋友一起敲鐘的畫面,眼前的他,又長大了一點。
↑文廟與國立大學 巴亭廣場
巴亭廣場位於 河內 的市中心,其地位相當於天安門廣場之於 北京 ,廣場周圍有很多政府辦公機關和外國大使館,建築多為好看的鵝黃色,在高大的綠植映襯之下,沉靜而清幽。 ↑巴亭廣場
中國 大使館也位於巴亭廣場附近的林蔭道旁,白牆琉璃瓦,紅色的五星國徽閃耀,自帶莊嚴靜謐氣質。
↑巴亭廣場 由於 越南 宅地房屋私有,老城區內不僅房屋建的隨意,街道也以細長狹窄為過,但巴亭廣場周圍的馬路甚為寬敞,也一掃老城區凌亂零散之感,整潔開闊,視野極佳。 ↑巴亭廣場
巴亭廣場的面積差不多相當於天安門廣場的三分之一,是舉行集會和節日活動的重要場所,堪稱 河內 的心臟。
↑巴亭廣場 廣場東側高聳著胡志明主席的陵墓,墓前的花崗岩石壁上鐫刻著胡志明的名言:沒有什麼能比獨立、自由更可貴。正如毛主席紀念堂之於天安門廣場,胡志明陵是巴亭廣場最醒目的存在,陵前有衛兵把守,但規模不可與我們的紀念堂等同。 ↑巴亭廣場
升旗和換崗是巴亭廣場的每日看點,有幸趕上了禮儀衛兵的換崗儀式,遠沒有想象中的氣氛威嚴,更像是一場滑稽走秀,不得不說,無論是從形態還是動作亦或是態度,和 中國 的儀仗隊相比,差了幾乎一整個長城的距離。
巴亭廣場前,有相當大的面積鋪有棋盤格狀的草坪,簡直成了元寶的玩耍勝地,恰好四下無人,元寶變身追風少年,跑的昂首挺胸,一頭黃毛,在風中飛揚,就差來一波洗發水廣告了…… ↑巴亭廣場 就這樣我們和元寶在偌大的廣場上一路飛奔,偶爾路過的行人會停下來好奇的看看我們,甚至有人上前用 越南 語嘰里呱啦說了一通,搞了半天是想問路,恍然 大悟 之後我笑答:啊呀,我不是當地人,我只是喜歡你們的服裝。 ↑巴亭廣場 在草地上我們與元寶飛奔了許久,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元寶咯咯咯笑個不停,身為父母,我們頓時也神清氣爽,20幾個小時大巴的辛苦驟然被相對的不值一提,等若干年後驀然迴首,這一地的笑聲也許就是當下旅行的意義。 ↑巴亭廣場
路邊的交通哨崗引起了元寶的註意,他欣喜的爬上去,然後跳下來,如此反覆,不知疲倦。
一旁的哨警看得好笑,當了許久的看客才慢慢走上前,對元寶說這裡不可以跳哦,但是口氣並不嚴厲,說完抱起了元寶,緩步走向我們,說這個小朋友很可愛,我們一邊道歉一邊說謝謝,元寶似懂非懂的對交通哨崗戀戀不捨,聽我們說前面有更好玩的於是欣然接受,告別了哨警,轉身離去。 ↑巴亭廣場
胡志明故居
走過胡志明陵墓,向胡志明故居走去,它位於巴亭廣場旁的主席府內。
主席府的主體建築是一棟由 德國 人建的法式別墅,鵝黃色的外觀頗為豪華,但胡志明生前並非居住於此,它只用於接待來客和外交儀式之用。 ↑胡志明故居
生性簡樸的胡志明生前一直居住的,是別墅旁的一間朴素的宿舍,胡志明的一生頗為坎坷,即便在可以坐享革命勝利果實的晚年,他依然朴實無華,他的居所正是 越南 版《陋室銘》的現代詮釋,但四周環境甚好,碧水清幽,竹木扶疏,鬱郁蔥蓊的樹木滿目即是。 ↑胡志明故居
春節街頭
許是恰逢春節的關係, 河內 街頭有不少活動,走出胡志明故居,就看到巴亭廣場上盛裝的男女拿著話筒引亢高歌,那架勢,頗有幾分90年代末春晚的味道。 ↑巴亭廣場
當地居民坐在塑料小凳子上聽得專註,就連路過的禮儀士兵也忍不住駐足停留,我們無從得知演唱者的身份,只能從群眾追捧的神情上判斷,也許是有點來頭的人氣明星吧。
表演者合影,咦,還是時下流行的比小心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