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在布拉格,耳朵在維也納——和媽媽一起的捷奧13日之旅
↑美景宮 ↑美景宮 ↑美景宮 ↑美景宮 ↑美景宮 ↑美景宮 維也納 尊重所有的藝術創作,無論是音樂還是美術。上美景宮恰逢分離派領袖畫家克裡姆特的畫展,克裡姆特以用黃金作畫而聞名。更驚喜的是另一位分離派大師席勒的真跡也在其中,能遇到真跡的機會這輩子又能有幾回呢?
先說克裡姆特(1862~1918),分離派的“扛把子”,黃金、女人、性這三樣是他最擅長的。這次看到的真跡除了《吻》還有另一幅名作《友第德與何樂 弗尼 的頭》,克裡姆特所畫的女人一個比一個嫵媚,哪怕是友第德這樣的主題,畫面中的友第德神情挑逗,身上穿戴著各種幾何圖形服飾,除了右下角的那半顆人頭和畫框上的標題還有哪點能跟聖經里的友第德對上號呢,嚴重懷疑克裡姆特畫這幅畫的本意根本就不是想畫友第德,只是本來想畫 埃及 艷後,畫著畫著在右下角加了顆人頭,寫了個標題,就變成友第德了,所以說這幅畫是所有友第德里最特別的一幅一點也不為過!而1907年創作的《吻》,是他黃金畫作中的最後一幅,也是最著名一幅,用金色營造出感官享受無疑是最契合 維也納 城市精神的藝術佳作。而克裡姆特的畫向來是最具爭議的,不同的人看都會有不同的觀點,而《吻》最主流的觀點認為女子的雙腳是跪在懸崖邊的,隱喻愛情美好中帶來的危險。而更有意思的是這幅畫的女主100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克裡姆特最愛的三個模特的後人都認為畫中的女主是他們的太奶奶或者太太太奶奶........誰知道呢~~?
接著說席勒(1890~1918),這次看到名作《家庭》也是個小驚喜。席勒可以用“天妒英才”這個成語來形容,怪小孩席勒16歲考入當時 維也納 最著名的美院,28歲死於H1N1(H1N1第二次大規模出現在2009年)!席勒的天賦異稟,要不是英年早逝絕對趕超他的師父克裡姆特!沒錯,克裡姆特是他的師父、貴人、甚至......連襟。我只能說克大師真的太仁義了,不光教導席勒,提拔席勒,還把自己的妹子讓給席勒(貴圈真亂)!可是沒過多久,席勒就移情別戀了,娶了另一個女子伊迪絲為妻,併在第二年懷孕了,於是,興高采烈的準爸爸席勒在1918年創作了右下角那幅畫《家庭》,畫中的小男孩是席勒YY出來的,因為從頭到尾這個小男孩都沒有出生,伊迪絲在懷孕6個月的時候不幸感染了H1N1去世了,3天后,席勒為伊迪絲畫了最後一幅肖像後也隨她而去了,或許這幅畫是他們一家三口在天堂團聚的情形吧。諷刺的是,他的恩師克裡姆特也死於同一年......
以上部分內容摘自《小顧聊繪畫》,想瞭解藝術史,或者想在看畫展的時候泡妞裝B的,推薦去看這套書。 ↑美景宮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家圖書館的繼承者,圖書館大廳於1726年建成,堪稱世界上最華麗的閱覽廳。票價7歐。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關於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的位置,確實要狠狠吐槽一下。或許是我們自己的功課沒有做到位,為了找這個圖書館浪費了無數腳力,問了無數的當地人,找的過程中也碰到3,4組跟我們一樣找不到的人,說明是有多難找。
首先要說一下,這個號稱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地方並不是真的在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內,而是在 google地圖上藍點顯示的位置(地圖是在我們好不容易找到時截圖的)。而地圖上顯示寫著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的地方是不對游客開放的,這個圖書館是現在還在使用的,對外借閱圖書的地方。當然,我們當時沒搞清楚狀況第一反應以為這個地圖上顯示的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就是我們要找的那個圖書館,進去後問了門口的管理員,管理員說不對游客開放,又問什麼時候開放,得到的答案是“never!" ,態度極其惡劣!
實際上我們要參觀的這個圖書館在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的 東北 面,地圖上 德文 標註的 nationalbibliothek(國家圖書館)才是真正的入口,穿過 霍夫 堡才能找到,圖書館門口沒有任何明顯的標誌,甚至入口處也都沒有關於這個圖書館的任何標識。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下圖廣場才是供游客參觀的古老的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的廣場。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無計劃的漫游結束,本想時間多餘的話在金色大廳再來場音樂會吧,這回可要坐下來聽。遺憾的是我們到達金色大廳時離當天最後一場音樂會結束只剩下5分鐘了。當然,如果真心想聽,音樂會的門票是可以提前在網上預訂的。 ↑金色大廳 音樂會聽不成,就到對面的卡爾教堂轉轉,卻是意外的驚喜。卡爾教堂正在修繕穹頂,修繕的過程中是允許參觀的,運氣非常不錯的是居然免了我們8歐的門票,是不是離教堂近點人也會特別 nice?我們回送了京劇臉譜的書簽,這讓他們非常高興,一個勁的說非常喜歡CHINA,客氣的我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說回卡爾教堂,這座巴 洛克 教堂完成於1737年,是卡爾六世皇帝為了奉獻給1713年期間前 米蘭 總主教和守護生靈抵禦黑死病的聖波洛梅歐而建。
卡爾教堂最特別之處是可以坐電梯到穹頂底部的平臺,然後走樓梯去穹頂的頂部,在這個走天梯的過程中越往上走感覺就越接近天堂,或許這就是教堂最妙的地方。生平第一次離穹頂壁畫那麼近,一種神聖的感覺油然而生。壁畫出自 中歐 著名巴 洛克 畫家Johann Michael Rottmayr(1654-1730),描繪聖波洛梅歐被尊為聖者的情形,這也是Rottmayr最後的作品,那時候的他居然就用了2016年度的流行色粉晶色 和靜 謐藍,真的超時尚!
主祭壇的雕塑也相當精美華麗,描繪聖波洛梅歐在一群天使和小天使的伴隨下升天。 ↑卡爾教堂 ↑卡爾教堂 右邊的電梯,可以到達上面的平臺。 ↑卡爾教堂 ↑卡爾教堂 ↑卡爾教堂 ↑卡爾教堂 創立於1810年的薩赫咖啡館有著光鮮的外表和華麗的內飾,呈現出一種只有在精品酒店才會見到的精緻與優雅,儼然是一個上流社會人士出入的地方。
薩赫咖啡館距離國家歌劇院幾步之遙,如果時間允許,完全可以選一個陽光燦爛午後在這裡慵懶的喝杯咖啡,然後在傍晚時分優雅的牽著你的男伴去聽一場歌劇。 ↑薩赫蛋糕 “我總記著您的話,如果感覺憂愁就到樹林里去遙望大自然。”一生都很憂郁的CICI公主對寵愛她的父親這樣說道。多瑙河穿城而過,滋養著 維也納 人生生不息。典雅的建築、優美的街道、迷人的大自然,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讓 維也納 這座城市獨具魅力!如果你渴望美好,那就去 維也納 吧。 DAY12: 維也納 (Vienna)→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Schiphol)→ 杭州
最後一天,下午的飛機,火車西站有直接去機場的大巴,8歐一個人,40分鐘到達。總之選擇住在火車站附近交通都會非常便利。本來以為一切都很完滿,結果臨了發生了退稅事件,真的跑斷腿。這次退稅讓我吸取教訓,以後一定要做好功課。 The end回來後見縫插針的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龜速整理完了照片,碼了這些文字,寫游記的過程仿佛又帶我游歷了一遍這些美好的地方,甚至發現了更多當時沒體會到的心情。所以寫游記並不是為了別人,只是為了自己能更深刻的記住這些曾經的美好。再看三年前去澳洲的游記,雖然當時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寫去記錄,但現在看來都是值得的。同時也在惋惜,曾經去過的那麼多地方, 西班牙 、 法國 、 英國 等等都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把當時的美和心情記錄下來。所以,這次,無論有多忙也要抽空完成這件事,哪怕龜速。旅行的過程不正是由準備、在途中、回味三個部分組成的嗎? 說到下一站,正在計劃,或許僅僅是因為渴望藍天,不安分的心又在蠢蠢欲動...... Fancy的其它游記:
第六感 北海道 ——道東8日: http://www.mafengwo.cn/i/7066505.html
迎風張嘴胖三斤——我們在量子號上的吃喝玩樂: http://www.mafengwo.cn/i/5595611.html
希腊 ,追尋太陽: http://www.mafengwo.cn/i/3521536.html
We Belong To Zhe Sea— 澳大利亞 東南部自駕15日: http://www.mafengwo.cn/i/1054871.html
初冬的調色盤- 杭州 曲院風荷: http://www.mafengwo.cn/i/1078859.html
雲南 ┃是你,卡瓦格博: http://www.mafengwo.cn/i/6496907.html
先說克裡姆特(1862~1918),分離派的“扛把子”,黃金、女人、性這三樣是他最擅長的。這次看到的真跡除了《吻》還有另一幅名作《友第德與何樂 弗尼 的頭》,克裡姆特所畫的女人一個比一個嫵媚,哪怕是友第德這樣的主題,畫面中的友第德神情挑逗,身上穿戴著各種幾何圖形服飾,除了右下角的那半顆人頭和畫框上的標題還有哪點能跟聖經里的友第德對上號呢,嚴重懷疑克裡姆特畫這幅畫的本意根本就不是想畫友第德,只是本來想畫 埃及 艷後,畫著畫著在右下角加了顆人頭,寫了個標題,就變成友第德了,所以說這幅畫是所有友第德里最特別的一幅一點也不為過!而1907年創作的《吻》,是他黃金畫作中的最後一幅,也是最著名一幅,用金色營造出感官享受無疑是最契合 維也納 城市精神的藝術佳作。而克裡姆特的畫向來是最具爭議的,不同的人看都會有不同的觀點,而《吻》最主流的觀點認為女子的雙腳是跪在懸崖邊的,隱喻愛情美好中帶來的危險。而更有意思的是這幅畫的女主100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克裡姆特最愛的三個模特的後人都認為畫中的女主是他們的太奶奶或者太太太奶奶........誰知道呢~~?
接著說席勒(1890~1918),這次看到名作《家庭》也是個小驚喜。席勒可以用“天妒英才”這個成語來形容,怪小孩席勒16歲考入當時 維也納 最著名的美院,28歲死於H1N1(H1N1第二次大規模出現在2009年)!席勒的天賦異稟,要不是英年早逝絕對趕超他的師父克裡姆特!沒錯,克裡姆特是他的師父、貴人、甚至......連襟。我只能說克大師真的太仁義了,不光教導席勒,提拔席勒,還把自己的妹子讓給席勒(貴圈真亂)!可是沒過多久,席勒就移情別戀了,娶了另一個女子伊迪絲為妻,併在第二年懷孕了,於是,興高采烈的準爸爸席勒在1918年創作了右下角那幅畫《家庭》,畫中的小男孩是席勒YY出來的,因為從頭到尾這個小男孩都沒有出生,伊迪絲在懷孕6個月的時候不幸感染了H1N1去世了,3天后,席勒為伊迪絲畫了最後一幅肖像後也隨她而去了,或許這幅畫是他們一家三口在天堂團聚的情形吧。諷刺的是,他的恩師克裡姆特也死於同一年......
以上部分內容摘自《小顧聊繪畫》,想瞭解藝術史,或者想在看畫展的時候泡妞裝B的,推薦去看這套書。 ↑美景宮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家圖書館的繼承者,圖書館大廳於1726年建成,堪稱世界上最華麗的閱覽廳。票價7歐。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關於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的位置,確實要狠狠吐槽一下。或許是我們自己的功課沒有做到位,為了找這個圖書館浪費了無數腳力,問了無數的當地人,找的過程中也碰到3,4組跟我們一樣找不到的人,說明是有多難找。
首先要說一下,這個號稱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地方並不是真的在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內,而是在 google地圖上藍點顯示的位置(地圖是在我們好不容易找到時截圖的)。而地圖上顯示寫著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的地方是不對游客開放的,這個圖書館是現在還在使用的,對外借閱圖書的地方。當然,我們當時沒搞清楚狀況第一反應以為這個地圖上顯示的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就是我們要找的那個圖書館,進去後問了門口的管理員,管理員說不對游客開放,又問什麼時候開放,得到的答案是“never!" ,態度極其惡劣!
實際上我們要參觀的這個圖書館在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的 東北 面,地圖上 德文 標註的 nationalbibliothek(國家圖書館)才是真正的入口,穿過 霍夫 堡才能找到,圖書館門口沒有任何明顯的標誌,甚至入口處也都沒有關於這個圖書館的任何標識。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下圖廣場才是供游客參觀的古老的 奧地利 國家圖書館的廣場。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無計劃的漫游結束,本想時間多餘的話在金色大廳再來場音樂會吧,這回可要坐下來聽。遺憾的是我們到達金色大廳時離當天最後一場音樂會結束只剩下5分鐘了。當然,如果真心想聽,音樂會的門票是可以提前在網上預訂的。 ↑金色大廳 音樂會聽不成,就到對面的卡爾教堂轉轉,卻是意外的驚喜。卡爾教堂正在修繕穹頂,修繕的過程中是允許參觀的,運氣非常不錯的是居然免了我們8歐的門票,是不是離教堂近點人也會特別 nice?我們回送了京劇臉譜的書簽,這讓他們非常高興,一個勁的說非常喜歡CHINA,客氣的我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說回卡爾教堂,這座巴 洛克 教堂完成於1737年,是卡爾六世皇帝為了奉獻給1713年期間前 米蘭 總主教和守護生靈抵禦黑死病的聖波洛梅歐而建。
卡爾教堂最特別之處是可以坐電梯到穹頂底部的平臺,然後走樓梯去穹頂的頂部,在這個走天梯的過程中越往上走感覺就越接近天堂,或許這就是教堂最妙的地方。生平第一次離穹頂壁畫那麼近,一種神聖的感覺油然而生。壁畫出自 中歐 著名巴 洛克 畫家Johann Michael Rottmayr(1654-1730),描繪聖波洛梅歐被尊為聖者的情形,這也是Rottmayr最後的作品,那時候的他居然就用了2016年度的流行色粉晶色 和靜 謐藍,真的超時尚!
主祭壇的雕塑也相當精美華麗,描繪聖波洛梅歐在一群天使和小天使的伴隨下升天。 ↑卡爾教堂 ↑卡爾教堂 右邊的電梯,可以到達上面的平臺。 ↑卡爾教堂 ↑卡爾教堂 ↑卡爾教堂 ↑卡爾教堂 創立於1810年的薩赫咖啡館有著光鮮的外表和華麗的內飾,呈現出一種只有在精品酒店才會見到的精緻與優雅,儼然是一個上流社會人士出入的地方。
薩赫咖啡館距離國家歌劇院幾步之遙,如果時間允許,完全可以選一個陽光燦爛午後在這裡慵懶的喝杯咖啡,然後在傍晚時分優雅的牽著你的男伴去聽一場歌劇。 ↑薩赫蛋糕 “我總記著您的話,如果感覺憂愁就到樹林里去遙望大自然。”一生都很憂郁的CICI公主對寵愛她的父親這樣說道。多瑙河穿城而過,滋養著 維也納 人生生不息。典雅的建築、優美的街道、迷人的大自然,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讓 維也納 這座城市獨具魅力!如果你渴望美好,那就去 維也納 吧。 DAY12: 維也納 (Vienna)→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Schiphol)→ 杭州
最後一天,下午的飛機,火車西站有直接去機場的大巴,8歐一個人,40分鐘到達。總之選擇住在火車站附近交通都會非常便利。本來以為一切都很完滿,結果臨了發生了退稅事件,真的跑斷腿。這次退稅讓我吸取教訓,以後一定要做好功課。 The end回來後見縫插針的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龜速整理完了照片,碼了這些文字,寫游記的過程仿佛又帶我游歷了一遍這些美好的地方,甚至發現了更多當時沒體會到的心情。所以寫游記並不是為了別人,只是為了自己能更深刻的記住這些曾經的美好。再看三年前去澳洲的游記,雖然當時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寫去記錄,但現在看來都是值得的。同時也在惋惜,曾經去過的那麼多地方, 西班牙 、 法國 、 英國 等等都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把當時的美和心情記錄下來。所以,這次,無論有多忙也要抽空完成這件事,哪怕龜速。旅行的過程不正是由準備、在途中、回味三個部分組成的嗎? 說到下一站,正在計劃,或許僅僅是因為渴望藍天,不安分的心又在蠢蠢欲動...... Fancy的其它游記:
第六感 北海道 ——道東8日: http://www.mafengwo.cn/i/7066505.html
迎風張嘴胖三斤——我們在量子號上的吃喝玩樂: http://www.mafengwo.cn/i/5595611.html
希腊 ,追尋太陽: http://www.mafengwo.cn/i/3521536.html
We Belong To Zhe Sea— 澳大利亞 東南部自駕15日: http://www.mafengwo.cn/i/1054871.html
初冬的調色盤- 杭州 曲院風荷: http://www.mafengwo.cn/i/1078859.html
雲南 ┃是你,卡瓦格博: http://www.mafengwo.cn/i/649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