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秋 行攝川西環線

我們一行三人繼續沿臺階而上,在最高一排宿舍,陽光正好,溫暖而熱烈。一群覺姆正在曬著太陽品著酥油茶。看到我們的出現,雖然略顯慌亂卻並沒有驅趕的意思,並且主動熱情的邀請我們品嘗。
酥油茶我並不太喝的慣,但是在這樣的午後,面對這樣的真誠邀請,我提起了興緻。於是一邊喝著酥油茶一邊跟覺姆們寒暄。
她們的普通話並不流利,有時甚至就是一個字、一個詞的蹦,但是這些都不是障礙,我從她們閃亮的目光里能看到她們內心的那種淳樸與熱情,從她們不加修飾的笑聲中能感悟到她們精神上的愉悅,從她們時時泛起的紅暈能讀出一個女人的羞澀與韻味。
話題自然說到了攝影,她們一個個好奇的要看我們的照片,
看到為她們拍的照片,個個露出興奮而又驚訝的笑聲,那笑聲迴蕩在卡薩湖畔、那笑聲穿透了高原的天空。。。。。。





忘記了這裡是戒律森嚴的覺姆寺院,忘記了彼此的身份,那一刻,我能感覺年輕人的活力,那一刻可以讀懂她們一顆顆天真無邪的心,遠在這高原深處,遠在這偏僻的山谷中,我們擁有著一樣的天空,我們享受著一樣的空氣,高遠、清澈、無塵而透明
她們如此年輕、她們如此青春、就如我們身邊的姐妹,但卻過著清心寡欲甚至與世隔絕的生活,虔誠的將自己的身和心也許是靈魂都交與了信仰。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輝煌,無欲無求絕對不是她們的人生,因為我從每雙眼睛里都讀出了人性的渴望。

就要告別覺姆們了,開始還因為沒有拍到辨經的場景而略有遺憾。此刻卻突然意識到,無法走進僧人的內心、無法領悟她們的世界,即使把某種宗教活動場面拍的再精彩、再唯美,不過是一張攝影作品而已,它的靈魂永遠蘊藏在表象之下。即使能夠窺探到一角,即使能夠讓心受到某種觸動,那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


謝謝你們,謝謝卡薩覺姆院,謝謝卡薩湖




厚重的味道逐漸漫延,侵入每一個味蕾細胞:
有牛奶的爽滑、有黃油的粘膩、有鹽的刺激、有水的滋潤,更有茶的芬芳。它能給我力量,它能給我覺醒,它讓我的眼睛看到了遠方。
甘孜 的第二天,按照計劃將是我們來此的重頭戲,今天將前往:亞青寺


出 甘孜 縣城往西行駛9公里,來到317國道南多鄉岔路口,左轉即進入“甘白路”也就是 甘孜 \- 白玉 縣省道。
兩天前 甘孜 縣下了一場大雪,把卓達拉山裝點成了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路況不錯,打開車窗讓風吹在臉上,卻並不覺得冰冷,絲絲的涼意恰到好處,也許我的心很熱.



快到埡口,來來回回的之字形山路越來越陡峭,山峰也越來越近,透明的空氣,更加讓山峰顯得挺拔而壯觀。




翻過卓達拉山,翻過海子山,經過納楞措湖就接近了亞青寺。



亞青寺現常住有兩萬餘僧尼,覺姆為主,是藏區很有影響的大寺廟。小盒子房,從數千間到二萬多間,是修行者們自己建立的。昌曲河圍成一個小島,此島是世界最大的覺姆區。不同於 色達 五明佛學院依山而建,亞青寺的大部分修行者的房屋是繞河而建。亞青寺在章臺大草原中間,建在在四面環山的草原濕地上,地勢開闊,海拔四千米左右,溫度較低,就算是夏季七八月份早晚的溫度也就幾度而已。(百度)



山坡上是俯瞰整個亞青寺覺姆島的最佳位置,由於這裡處於兩山的峽谷地帶,風異常的猛烈。
眾多攝友紛紛架起相機俯拍覺姆島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