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的咖啡原產地尋豆之旅:哥倫比亞篇
↑哥倫比亞蕙蘭 1.El Diviso
我們到達的第一個莊園名為El Diviso,莊園主自嘲他們是個比較年輕的莊園,有30年左右的種植歷史。但實際上他們也拿過COE獎項。 ↑哥倫比亞蕙蘭 這是個典型的家庭式小農莊園,由住宅小院+種植區組成;房子打掃得很乾凈,周圍還種了各種花草,裝扮得很漂亮。住宅後面的坡地即是咖啡種植區,品種以粉波旁為主,咖啡樹均種植於芭蕉樹下,以起遮陰作用。莊園還種了南美原產水果牛油果、火龍果等。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莊園主帶我們參觀住宅後面的咖啡種植區域,粉紅的咖啡櫻桃夾雜著少量的青碧果實。原來,同一枝頭的咖啡果實不一定 會同 時成熟,因此他們分幾次手工選摘成熟的櫻桃,未成熟的則繼續留在枝頭,待它們成熟後,再次採摘。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期間,Liliana拿出一個儀器,將咖啡櫻桃捏破,塗汁於儀器上,以此檢測咖啡櫻桃的含糖量。Liliana說她只會採購含糖量達25%以上的咖啡。 ↑哥倫比亞蕙蘭 我們還特地看了莊園的晾曬方式,他們在閣樓木板上先鋪一層細密的網,以起透氣作用,咖啡豆平鋪,上面再用薄膜搭一個相對封閉的小棚子,防雨防潮。受 哥倫比亞 大氣候所致,這裡常年多雨濕潤,難以做日曬處理,因此水洗處理是這邊的主流。幾乎每個莊園都擁有自己的小型處理設備,可獨立完成自家咖啡櫻桃的脫果肉和水洗處理。 ↑哥倫比亞蕙蘭 El Diviso莊園就建有微型處理站,一個小房間,基本由一臺小設備與水洗發酵池組成,衛生也做得很乾凈。 ↑哥倫比亞蕙蘭 第二個莊園名為Buena Vista(幾天前在 玻利維亞 ,也參觀了一個同名的莊園。Buena Vista這個西語在 南美洲 各個國家很經常出現,通常國內的翻譯是遠景/美景莊園。其實有點像討口彩而命名的,於是我們給這個名字起了個別稱——阿福莊園)。 ↑哥倫比亞蕙蘭 這個莊園在當地很有名氣,規模也較大;似乎拿過好幾屆COE獎項!莊園主很有規劃,房子牆壁上貼著詳細的計劃。
房子的後面即為農場,看得出註重科學種植,善於合理利用空間。
莊園種植了多個品種,按照不同品種嚴格規劃種植區塊,管理很科學精細。 ↑哥倫比亞蕙蘭 莊園別具機巧地在房子上設置雙層屋頂,裡層為平臺屋頂,外層為可移動式屋頂(坡體構造,完美導流雨水),通過滾輪平行移動。坡屋頂移開後,平臺屋頂即可用於晾曬咖啡。當陰雨將至,坡屋頂便移回原位,完美蓋住咖啡豆晾曬台!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參觀種植區時,Liliana又拿出一個新的工具——咖啡櫻桃目數盤,共100個孔,Liliana隨機從麻袋中抓出咖啡櫻桃,直至鋪滿100個孔,以此檢測咖啡櫻桃的目數合格比率。 ↑哥倫比亞蕙蘭 成熟的果實選摘後,莊園還會對咖啡櫻桃進行二次手選,剔除過熟的櫻桃,以保持品質乾凈純一。杯測後發現,這個莊園的咖啡超!級!甜! ↑哥倫比亞蕙蘭 在這個莊園,我認了一位乾女兒。一個很熱情的小女孩(她媽媽是當地手沖冠軍),一直拿東西給我吃,教我西語,還不斷問我小貓小狗等各種動物的中文怎麼說。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第三個莊園名為La Pelota, 西班牙 語意為球(或回力球),不知為何中文卻譯為了圓丘莊園。 ↑哥倫比亞蕙蘭 圓丘莊園距離前兩個莊園較遠,位於聖阿古斯丁鎮(San Agustin);海拔1900m,總面積5公頃,種植著甘蔗、芭蕉、桑葚等,其中咖啡種植面積為3公頃,含1800多棵粉波旁樹種,年產量約480Kg,約占莊園咖啡總產量的24%。 ↑哥倫比亞蕙蘭 這個莊園在 中國 更有名氣,尤其是它的粉波旁。去年CBC第6名的比賽豆就是這裡的粉波旁。而潘志敏更是拿著這個莊園的粉波旁代表 中國 區參加世界咖啡師大賽。
我這次在中糧哥倫工廠選到的幾支豆子就包含了來自圓丘莊園的粉波旁。 ↑哥倫比亞蕙蘭 在這裡,我也終於明白了這些天在 哥倫比亞 水洗豆中喝到的發酵味、葡萄酒香是怎麼來的了。原來,有些咖啡莊園會把當天採摘的咖啡熟果封在袋子里悶24小時,然後再脫果肉,帶著粘液進入發酵池靜置36小時。因此乾凈的水洗哥倫豆最終也具備了日曬的發酵味。實際上,這是 哥倫比亞 近兩年才開始流行的處理法。我們在 哥倫比亞 咖啡出口展會競拍到的那支來自考卡產區的超級菠蘿味咖啡豆,大概也是這麼處理的。 ↑哥倫比亞蕙蘭 當天的莊園之行中,我發現Liliana接觸的咖啡農似乎基本以女性為主。許是小農種植園的男丁傾向於外出務工?但無論如何可以感受到當地女性在 哥倫比亞 咖啡種植業中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很敬佩她們!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參觀完莊園的第二天,我們從中糧工廠旁邊的機場搭飛機離開皮塔利托。至此, 哥倫比亞 尋豆之行算是結束了。 ↑哥倫比亞蕙蘭 結語回顧這些天在 哥倫比亞 的經歷,我發現 哥倫比亞 咖啡真的很有潛力,真真切切改變了我的看法。除了勝在乾凈、均衡、柔和,這裡也有許許多多花香水果調性突出的豆子,完全可與埃塞系相提並論。之前一直覺得哥倫豆在風味上不如耶加、 肯尼亞 、 巴拿馬 ,除了是由於我自身的忽視,也有可能是這邊的好豆子大多被歐美日捷足先登了。 ↑哥倫比亞蕙蘭 朋友們,是時候重新認識 哥倫比亞 咖啡了!期待我這次從 哥倫比亞 選到的幾支咖啡吧。 ↑哥倫比亞蕙蘭
我們到達的第一個莊園名為El Diviso,莊園主自嘲他們是個比較年輕的莊園,有30年左右的種植歷史。但實際上他們也拿過COE獎項。 ↑哥倫比亞蕙蘭 這是個典型的家庭式小農莊園,由住宅小院+種植區組成;房子打掃得很乾凈,周圍還種了各種花草,裝扮得很漂亮。住宅後面的坡地即是咖啡種植區,品種以粉波旁為主,咖啡樹均種植於芭蕉樹下,以起遮陰作用。莊園還種了南美原產水果牛油果、火龍果等。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莊園主帶我們參觀住宅後面的咖啡種植區域,粉紅的咖啡櫻桃夾雜著少量的青碧果實。原來,同一枝頭的咖啡果實不一定 會同 時成熟,因此他們分幾次手工選摘成熟的櫻桃,未成熟的則繼續留在枝頭,待它們成熟後,再次採摘。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期間,Liliana拿出一個儀器,將咖啡櫻桃捏破,塗汁於儀器上,以此檢測咖啡櫻桃的含糖量。Liliana說她只會採購含糖量達25%以上的咖啡。 ↑哥倫比亞蕙蘭 我們還特地看了莊園的晾曬方式,他們在閣樓木板上先鋪一層細密的網,以起透氣作用,咖啡豆平鋪,上面再用薄膜搭一個相對封閉的小棚子,防雨防潮。受 哥倫比亞 大氣候所致,這裡常年多雨濕潤,難以做日曬處理,因此水洗處理是這邊的主流。幾乎每個莊園都擁有自己的小型處理設備,可獨立完成自家咖啡櫻桃的脫果肉和水洗處理。 ↑哥倫比亞蕙蘭 El Diviso莊園就建有微型處理站,一個小房間,基本由一臺小設備與水洗發酵池組成,衛生也做得很乾凈。 ↑哥倫比亞蕙蘭 第二個莊園名為Buena Vista(幾天前在 玻利維亞 ,也參觀了一個同名的莊園。Buena Vista這個西語在 南美洲 各個國家很經常出現,通常國內的翻譯是遠景/美景莊園。其實有點像討口彩而命名的,於是我們給這個名字起了個別稱——阿福莊園)。 ↑哥倫比亞蕙蘭 這個莊園在當地很有名氣,規模也較大;似乎拿過好幾屆COE獎項!莊園主很有規劃,房子牆壁上貼著詳細的計劃。
房子的後面即為農場,看得出註重科學種植,善於合理利用空間。
莊園種植了多個品種,按照不同品種嚴格規劃種植區塊,管理很科學精細。 ↑哥倫比亞蕙蘭 莊園別具機巧地在房子上設置雙層屋頂,裡層為平臺屋頂,外層為可移動式屋頂(坡體構造,完美導流雨水),通過滾輪平行移動。坡屋頂移開後,平臺屋頂即可用於晾曬咖啡。當陰雨將至,坡屋頂便移回原位,完美蓋住咖啡豆晾曬台!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參觀種植區時,Liliana又拿出一個新的工具——咖啡櫻桃目數盤,共100個孔,Liliana隨機從麻袋中抓出咖啡櫻桃,直至鋪滿100個孔,以此檢測咖啡櫻桃的目數合格比率。 ↑哥倫比亞蕙蘭 成熟的果實選摘後,莊園還會對咖啡櫻桃進行二次手選,剔除過熟的櫻桃,以保持品質乾凈純一。杯測後發現,這個莊園的咖啡超!級!甜! ↑哥倫比亞蕙蘭 在這個莊園,我認了一位乾女兒。一個很熱情的小女孩(她媽媽是當地手沖冠軍),一直拿東西給我吃,教我西語,還不斷問我小貓小狗等各種動物的中文怎麼說。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第三個莊園名為La Pelota, 西班牙 語意為球(或回力球),不知為何中文卻譯為了圓丘莊園。 ↑哥倫比亞蕙蘭 圓丘莊園距離前兩個莊園較遠,位於聖阿古斯丁鎮(San Agustin);海拔1900m,總面積5公頃,種植著甘蔗、芭蕉、桑葚等,其中咖啡種植面積為3公頃,含1800多棵粉波旁樹種,年產量約480Kg,約占莊園咖啡總產量的24%。 ↑哥倫比亞蕙蘭 這個莊園在 中國 更有名氣,尤其是它的粉波旁。去年CBC第6名的比賽豆就是這裡的粉波旁。而潘志敏更是拿著這個莊園的粉波旁代表 中國 區參加世界咖啡師大賽。
我這次在中糧哥倫工廠選到的幾支豆子就包含了來自圓丘莊園的粉波旁。 ↑哥倫比亞蕙蘭 在這裡,我也終於明白了這些天在 哥倫比亞 水洗豆中喝到的發酵味、葡萄酒香是怎麼來的了。原來,有些咖啡莊園會把當天採摘的咖啡熟果封在袋子里悶24小時,然後再脫果肉,帶著粘液進入發酵池靜置36小時。因此乾凈的水洗哥倫豆最終也具備了日曬的發酵味。實際上,這是 哥倫比亞 近兩年才開始流行的處理法。我們在 哥倫比亞 咖啡出口展會競拍到的那支來自考卡產區的超級菠蘿味咖啡豆,大概也是這麼處理的。 ↑哥倫比亞蕙蘭 當天的莊園之行中,我發現Liliana接觸的咖啡農似乎基本以女性為主。許是小農種植園的男丁傾向於外出務工?但無論如何可以感受到當地女性在 哥倫比亞 咖啡種植業中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很敬佩她們! ↑哥倫比亞蕙蘭 ↑哥倫比亞蕙蘭 參觀完莊園的第二天,我們從中糧工廠旁邊的機場搭飛機離開皮塔利托。至此, 哥倫比亞 尋豆之行算是結束了。 ↑哥倫比亞蕙蘭 結語回顧這些天在 哥倫比亞 的經歷,我發現 哥倫比亞 咖啡真的很有潛力,真真切切改變了我的看法。除了勝在乾凈、均衡、柔和,這裡也有許許多多花香水果調性突出的豆子,完全可與埃塞系相提並論。之前一直覺得哥倫豆在風味上不如耶加、 肯尼亞 、 巴拿馬 ,除了是由於我自身的忽視,也有可能是這邊的好豆子大多被歐美日捷足先登了。 ↑哥倫比亞蕙蘭 朋友們,是時候重新認識 哥倫比亞 咖啡了!期待我這次從 哥倫比亞 選到的幾支咖啡吧。 ↑哥倫比亞蕙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