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繁花——盛開在迷城的歲月時空(摩洛哥)
↑皇家馬廄糧倉 ↑皇家馬廄糧倉 ↑皇家馬廄糧倉 糧倉至今保存良好,天氣熱的時候室外高溫炎熱,但是糧倉里使用地下水流降溫和屋頂開窗通風的辦法,一直保持在合適的溫度。所以進入糧倉參觀的時候就感覺一陣寒意。 ↑皇家馬廄糧倉 ↑皇家馬廄糧倉 走進馬廄,那種震撼和壯觀是不可言傳的。 裡斯本 大地震(1755年11月,人類史上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之一)之後馬廄遭到嚴重損毀,後來漸漸廢棄不用。不過殘垣斷壁和略顯塌坯的 石柱 ,才更顯歷史滄桑。 ↑皇家馬廄糧倉 ↑皇家馬廄糧倉 伊夫蘭 小鎮位於阿 特拉 斯山脈當中,有獨特的 歐洲 建築風格,小鎮房子的木質結構的尖尖屋頂十分特別。與 北非 給人留下的乾燥炎熱的印象不同, 伊夫蘭 小鎮內卻到處洋溢著勃 勃生 機,雪松、橡樹、草地,這些看似不可能的元素出現在這裡實在是大自然的饋贈。在被 法國 占領為保護國時期,這裡的建築風格也漸漸歐化,簡約的紅色屋頂小屋、鮮花盛開的花圃以及鑲嵌著湖泊的公園,都與 摩洛哥 狹窄、迷宮般的街道和古老的土黃色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伊夫蘭小鎮 在屋頂築巢的大鳥,時長在小鎮上空盤旋。 ↑伊夫蘭小鎮 ↑伊夫蘭小鎮 伊夫蘭 是一座“花園城市”,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這裡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夏季來避暑,冬季去滑雪。 ↑伊夫蘭小鎮 ↑伊夫蘭小鎮 ↑伊夫蘭小鎮 溫柔的沙——沒有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翻越阿 特拉 斯山脈,去往撒哈拉,從車窗望去,能看到山脈上的積雪,山頂的積雪常年不化,全長四百餘公里,從大西洋的白色海灘一直綿延到 撒哈拉沙漠 ,山腳下主要居住著柏柏爾人。穿過阿 特拉 斯山,就要進入撒哈拉了。 ↑阿特拉斯山 ↑阿特拉斯山 ↑阿特拉斯山 前往 撒哈拉沙漠 ,白色的雪山與紅色的戈壁在途中相遇,離開 梅克內斯 不久,就開始翻越阿 特拉 斯山脈,在熾熱的 非洲 大地上居然看到了皚皚白雪,看到了只在高海拔才能見到的景色。途中的休息站,餐廳有著漂亮的彩色玻璃窗。 ↑阿特拉斯山 ↑阿特拉斯山 ↑梅爾祖卡 途經戈壁荒漠中的綠洲。 ↑梅爾祖卡 ↑梅爾祖卡 ↑梅爾祖卡 由於 撒哈拉沙漠 腹地一直處於荒蕪之中,極度貧窮,所以游人們所去的撒哈拉,其實都只是在沙漠的邊緣地帶, 埃及 , 突尼斯 或 摩洛哥 。這裡有兩個著名撒哈拉大沙丘,Chebbi沙丘和Chegaga沙丘。我們來的地方是 摩洛哥 與 阿爾及利亞 兩國交界地區的梅爾祖卡(Merzouga),這裡靠近Chebbi沙丘,並且食宿設施齊全,住的酒店就在沙漠邊上,在輕柔的夜色中,開始度過一個充滿期待而寧靜的夜晚。 ↑梅爾祖卡 ↑梅爾祖卡 ↑梅爾祖卡 ↑梅爾祖卡 早晨起來坐越野車去 撒哈拉沙漠 ,車子剛剛進入沙漠地區,就有種莫名的寂寞和荒涼感。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源自當地游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原意為“沙漠”。撒哈拉橫貫 非洲 大陸北部,世界第一大沙漠,大得幾乎覆蓋了整個 北非 。撒哈拉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長的地方之一。其實在 撒哈拉沙漠 的邊緣地帶像戈壁的地方,還是能看到一些植物的, 時而會有植物鑽出沙面,生長在光滑的沙丘附近。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 進入沙漠前的準備,牽駱駝的柏柏爾人熱情的幫我包好頭巾!把頭巾在頭頂繞上兩圈,再留出一角蒙上鼻子和嘴巴,一個傳統的柏柏爾帽子就裝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