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裡斯本 辛特拉 波爾圖〡詳解葡萄牙最經典的三座城(超多圖片+詳細介紹)


遠處橫跨塔霍河的大橋為“4月25日大橋”,關於為什麼叫做“4月25日大橋”和那年4月25人到底發生了什麼?後面的游記會詳細介紹的喔!


瑪達萊納教堂是我們半路遇到的,教堂是 葡萄牙 國王阿方索一世(Dom Afonso Henriques)下令修建於十二世紀,1363年一場大火摧毀了瑪達萊納教堂,國王斐 迪南 一世(Fernando I)下令重建被毀壞的教堂。1600年教堂的部分結構又被旋風所毀,在1755年 裡斯本 大地震中瑪達萊納教堂被徹底震毀了。女王 瑪利亞 一世(Maria I)在1783年下令重建了教堂,這真是一座多災多難的教堂啊!

裡斯本 主教座堂是 羅馬 天主教 裡斯本 主教區的主教座堂,它是 裡斯本 最古老的教堂, 裡斯本 自公元四世紀起成為主教駐地,西哥特人統治時期結束後 裡斯本 被穆斯林摩爾人征服,自八至十二世紀一直處於阿拉伯人統治之下,不過仍允許基督徒居住在 裡斯本 及其附近。1147年 裡斯本 被 葡萄牙 國王阿方索一世(Alfonso I)率領的一支 葡萄牙 軍隊和來自北方的第二次十字軍收復,在 裡斯本 主清真寺的原址上, 新建 這座主教座堂。自1147年興建之日起, 裡斯本 主教座堂已經歷經多次地震而幸存,並曾改建數次,因此混合了多種建築風格,包括羅曼式、哥特式和巴 洛克 式。










走在 歐洲 的大街小巷中,一不留神就能撞見一座教堂,這不我們在前往聖喬治城堡的路上又發現了一座聖路濟亞教堂。聖路濟亞堂是 羅馬 天主教教堂,為巴 洛克 風格,教堂始建於十二世紀,由阿方索一世創建,目前的建築為1755年 裡斯本 大地震後重建的。


被裡斯本大地震摧毀的聖喬治城堡







進入城堡後會發現牆上的聖喬治雕塑,聖喬治最經典的造型便是騎著馬斬殺惡龍,源自聖喬治拯救國王的女兒傳說,之前寫過這裡就不提啦!在十四世紀後期 葡萄牙 國王若昂一世(Juan I)將城堡奉獻給聖喬治,所以城堡得名“聖喬治城堡”。



進了這第二道門還是沒有城堡的感覺,直對面是城堡的瞭望台,可以俯瞰 裡斯本 和橫跨塔霍河上的4月25日大橋(Ponte 25 de Abril),還有對岸阿爾馬達城山上的大耶穌像(Cristo Rei)。



曼努埃爾一世即位 葡萄牙 國王后,幸運地繼承了若昂二世(Juan II)為 葡萄牙 建立的航海事業,坐享其努力的成果所以被稱為“幸運兒”,曼努埃爾一世在位其間將 葡萄牙 變成在東方的海上貿易帝國,1498年曼努埃爾一世在聖喬治城堡接待和慶祝發現 印度 海上 通道 歸來的航海英雄達·伽馬(Vasco da G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