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裡斯本 辛特拉 波爾圖〡詳解葡萄牙最經典的三座城(超多圖片+詳細介紹)

瑪麗婭·皮亞大橋是橫跨杜羅河的一座鐵路橋,修建於1877年,要說這座大橋的建築師大家絕對不陌生!就是設計 巴黎 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Alexandre Gustave Eiffel),大橋以路易一世的妻子瑪麗婭·皮亞(Maria Pia de Saboia)王后而命名,隨著這座橋的完成, 波爾圖 至 裡斯本 的鐵路縮短了12公里。1991年上游百餘米處,也就是上圖後面白色的聖喬安橋(Ponte de São João)開通,瑪麗亞·皮亞橋宣佈退役。

聖喬安橋於1991年完工,設計師為 葡萄牙 人埃德加·卡多佐(Edgar Cardoso),聖喬安橋建成後,替代了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鍛鐵橋瑪麗亞·皮亞橋。“聖喬安”是 葡萄牙 語音譯的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 聖約翰 。

恩里克王子橋相比於之前的三座橋算是杜羅河上的新橋了,建成於2003年3月30日,橋長370米,寬20米,因為航海家恩里克王子出生在 波爾圖 ,所以大橋以他命名。一個小時左右乘船游杜羅河之旅便結束了,上岸後徒步準備去逛逛 波爾圖 其它的景點,Let's Go!
獨自在波爾圖走走停停

上午睡醒一個人從賓館出來準備自己轉轉,因為同行的朋友還沒有抵達 波爾圖 ,一個人背著相機拿著地圖的感覺也不錯,之前出來玩兒總想叫個誰就個伴兒,偶爾自己出來轉轉還挺悠然自得的哈哈!不過還是希望大部分旅行能有就伴兒的,自己也會有無聊的時候, 比如 說我自己出來旅游就絕對不會一個人坐在飯館里吃飯。




豬仔站廣場對面便是卡爾莫教堂,這座洛可可風格(Rococo)的建築建於公元十八世紀,建築師為 葡萄牙 人何塞·菲格雷多·塞沙斯(José Figueiredo Seixas)。


莫西尼奧· 阿爾伯克基 廣場俗稱博阿 維斯 塔圓環(Rotunda da Boavista),廣場得名於 葡萄牙 士兵華金·奧古斯都·莫西尼奧· 阿爾伯克基 (Joaquim Augusto Mouzinho de Albuquerque),1895年時他在Chaimite(現 莫桑比克 的 貝拉 )俘獲了被稱為“加沙 獅子 ”的加沙帝國國王Gungunhana.

莫西尼奧· 阿爾伯克基 廣場中央的英雄紀念柱建於1909年至1951年,為了紀念半島戰爭(Guerra Peninsular)中 葡萄牙 戰勝 法國 占領軍,半島戰爭是“拿破侖戰爭(Guerras Napoleônicas)”中最主要的一場戰役,地點為 伊比利亞半島 ,這場戰役被稱作“鐵鎚與鐵砧”戰役,“鐵鎚”代表的是數量為四萬到八萬威靈頓公爵指揮的英葡聯軍,同另一支“鐵砧”力量— 西班牙 軍隊、游擊隊及 葡萄牙 民兵相配合,痛擊 法國 軍隊,戰爭從1808年由 法國 軍隊占領 西班牙 開始,至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打敗拿破侖軍隊終告結束。


每到 歐洲 的一座陌生城市,總想找找當地特色的潮流店鋪,來到 波爾圖 也不例外,在網上發現一家叫做Wrong Weather的店鋪,看看 葡萄牙 的潮人們喜愛的品牌吧!



Address:
Av. da Boavista 754, 4100-111 Porto,Portugal
Telephone:
+351 226 053 929
Opening times:
Monday to Friday 10h30 - 19h30
Saturdays 10h30 - 13h30 14h30-19h30
Closed on Sundays and National Holidays


1223年方濟各會來到 波爾圖 ,最初方濟各會遭到了 波爾圖 其它教會,特別是 波爾圖 主教的抵制,後來教皇諾森五世(Innocentius V)下令歸還捐贈給他們的土地,方濟各會才得以在1244年建造修道院和供奉方濟各的小堂,1383年 葡萄牙 國王斐 迪南 一世(Fernando I)贊助方濟會建立一個寬敞的教堂到1425年完工,為朴素的哥特式建築。1832年在 葡萄牙 內戰中戰火摧毀了教堂的迴廊,之後商會在此建立豪華的新古典主義建築證券交易所宮(Palácio da Bolsa)。

十五和十六世紀時 波爾圖 的名門望族都選擇葬在弗郎西斯科教堂,十八世紀上半葉教堂內部的牆壁、柱子、屋頂和側面的小堂,巴 洛克 風格的錶面都鍍上了總共四百公斤的金子,由於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內禁止拍照,所以沒能照一張內部的照片,就在網上找一張照片吧!



聖弗朗西斯科教堂旁便是建於十九世紀的恩里克王子廣場, 從名字便能看出廣場是紀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的。

廣場中央的恩里克王子雕像是 阿根廷 設計師托馬斯·科斯塔(Tomás Costa)1900年在 巴黎 製作的,恩里克王子位 葡萄牙 大航海可謂是做出了不少的貢獻,他是 葡萄牙 國王若昂一世(Juan I)的第三子。恩里克王子在薩格裡什(Sagres)建立了全世 界首 間航海學校、天文臺、圖書館、港口及船廠,著手準備對 非洲 西北 部的探險,曾經親自參與了海船的改進,從 意大利 網絡了大批航海人才,雖然恩里克王子一輩子都沒出過海,但為 葡萄牙 日後成為海上霸主奠定了堅實的基石,現在 葡萄牙 國旗上那一塊綠色就代表恩里克王子。

恩里克王子廣場一側是 波爾圖 證券交易所宮,由 波爾圖 的商會建於十九世紀,為新古典主義建築。1832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弗郎西斯科教堂的修道院迴廊,1841年 葡萄牙 女王瑪麗亞二世(Maria II)將其廢墟捐贈給商會,1842年開始建造證券交易所宮,宮殿的大部分在1850年完成,華麗的室內裝修直到1910年才完成。

在恩里克王子雕像的正後方是建於1885年的費雷拉· 博爾 赫斯市場,市場以 葡萄牙 法學家、經濟學家 和政 治家何塞·費雷拉· 博爾 赫斯(José Ferreira Borges)命名,現在市場已經不用做買賣交易使用,而是作為一個文化空間,舉辦音樂會、展覽、書展和工作室使用。

聖尼古拉 斯教堂建於1618年,在1758年時教堂遭受了火災而焚毀,直到1762年重建,為新古典主義和巴 洛克 風格建築。



首先來到的是耶穌會於1577年修建的蟋蟀教堂,教堂為一座修女修道院,十八世紀時龐巴爾侯爵(Marquês de Pombal)進行改革,1759年下令驅逐耶穌會後,將教會的資產全部捐給 科英布拉 大學(Universidade de Coimbra)。1663年從 西班牙 來的奧斯定教會(Ordem de Santo Agostinho)修士們最初到 裡斯本 ,在一個叫做“蟋蟀地(lugar do Grilo)”的地方定居,並獲得了附近村莊的同情,修士們被稱為“蟋蟀兄弟(Irmãos-grilos)”,因此奧斯定教會在 波爾圖 買下的的教堂被稱為“蟋蟀教堂”。

維多利亞 教堂建於1755年,在 葡萄牙 內戰中曾被摧毀,1874年又遭受火災而焚毀。和蟋蟀教堂一樣,來到的時候大門緊閉,只得在外面拍照啦!